,更討喜。
2、紫砂壺沖泡
紫砂壺的最大特點
,是它的雙氣孔結構
,透氣不透水
。這樣的結構
,可以吸附異味,讓茶香更醇凈
。(這點對老茶非常友好)
但是
,這個特點讓人又愛又恨。紫砂內部有很多細密的透氣孔
,致密程度比蓋碗低很多
,因而善于吸收茶湯
。一把長期使用的紫砂壺,就算不加茶葉
,單單用水泡,也能跑出淡淡的茶湯來
。想拿一把紫砂壺泡各種風格的茶
,很容易串味。所以
,就有“一壺不侍二茶”之說。
紫砂壺還是有點傲嬌的
,一般人會把生普和熟普分開
,更有細致點的茶友
,每個山頭一把,并且享受養(yǎng)壺包漿的樂趣
。怕麻煩又不想燒錢的茶友,可能蓋碗比較適合你
。
從保溫性能角度來說
,紫砂壺優(yōu)于蓋碗。比如需要高溫激香的茶葉
,巖茶和其他烏龍茶
,紫砂壺沖泡能讓每一泡的香氣相對穩(wěn)定
。而且
,壺自己會吸收一部分雜味,香氣較純
,茶湯也會更醇厚
,口感更柔順
。
簡而言之
,紫砂壺會提升茶的品質,就是要花點心思養(yǎng)護
。蓋碗會體現茶的“本真”
,簡單又通用
,不用保養(yǎng)。
您是喜歡傲嬌的紫砂壺呢
?還是直白率真的蓋碗呢
?
紫砂壺和蓋碗,孰優(yōu)孰劣?
紫砂之美
喜共紫甌吟且酌
,羨君瀟灑有余情
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華
蓋碗之美
入得帝王府,出還百姓家
小可托天地,掬之不勝嗟
紫砂與蓋碗皆為眾多茶友所愛
,茶友們心有所系
,紫砂和蓋碗可謂各有千秋。平日究竟是用蓋碗泡茶
,抑或是用紫砂泡茶
?有的壺友選擇爽快
,無有糾結;有的壺友則猶豫踟躕
,心生混亂
,那么
,紫砂與蓋碗,究竟誰更勝一籌
?
1
材質不同
蓋碗多瓷器
,其中青瓷與白瓷是最多的
,白瓷純凈
,上好的白瓷如羊脂白玉一般,惹人喜愛
。青瓷淡雅,上好的青瓷如雨后的天色
,如山間的翠綠
,讓人心神寧靜
。
茶壺多為陶器,因此色感上更顯深沉古樸
,但工藝價值高的紫砂壺往往器型多變
、詩書畫俱佳
,給壺友的選擇更多
。
2
沖泡不同
蓋碗泡茶自由直觀
,注水的角度與位置,水流的大小力度都隨心所欲
,觀察容易
,如茶色
、湯色、葉底
。并且,在養(yǎng)護上也十分方便
。而蓋碗沖泡一定程度上減少器皿對茶湯醇度的影響
。但茶壺的設計上較為人性化
,有把手不會燙手
,從操作上講相對容易
。
蓋碗更適合節(jié)奏稍快的飲用,而茶壺相對來講節(jié)奏就慢了一些
。所以蓋碗更適合兩三知己一起品鑒
,茶壺則更適合人多的時候一起飲用
。茶壺泡茶人性化,設計有把手
,容易拿握
,操作相對簡單
,茶壺泡茶使茶葉和水的接觸面積大,利于出湯
,完美詮釋茶味
。茶壺還能帶來儀式感
,展示茶道藝術
。
3
茶葉不同
一般來說
,綠茶
、紅茶
、黃茶都比較適合用蓋碗沖泡,滋味甘醇
,且茶香明晰
。如沖泡高香類的茶時
,最好也用白瓷蓋碗沖泡。因為白瓷材質不吸收茶香
,能將茶豐富多變的香氣完美地呈現出來
。
通常來說
,紫砂壺可以泡任何茶
,但相對而言紫砂壺更適合沖泡烏龍茶、黑茶
、普洱茶。因為這些茶都要求高溫沖泡
,而紫砂壺有著良好的保溫作用
,用紫砂壺沖泡
,能讓茶香濃郁持久。同時不失茶之本質
,更能展現出它們的陳香韻味。
4
一次可以沖泡的種類不同
蓋碗一次可以沖泡多種茶葉
,不會串味
;
而茶壺一次只能沖泡一種茶葉
。
5
沖泡時間不同
蓋碗泡茶是一種節(jié)省時間的喝茶法,需要的時間很短
,用90度左右的沸水沖泡幾分鐘就可以了;而茶壺需要的時間較長
,茶壺有著良好的保溫作用
,能讓茶香濃郁持久。
6
適合性格不同
蓋碗更適合“極簡主義”者
,去除繁瑣的茶藝內容
,專注于茶的本身。而如果你想增加一點儀式感
,茶壺應該是你最好的選擇
。
蓋碗和茶壺都是經常用來泡茶的兩大工具
,大家了解了蓋碗和茶壺兩者的區(qū)別之后,日后就能夠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選擇
。
-end-
小談泡普洱茶,用蓋碗和紫砂壺泡誰更好
一直以來
,咱們很多茶友都會問:普洱茶應該用什么茶器來泡呢?今天就來做一個完整的比較吧
。
順便一提的是
,我平時泡茶倒是經常用蓋碗
,或許是從小的習慣養(yǎng)成
。其實不管是用哪種器具泡茶,都可以泡出好茶來
,熟能生巧
,泡多了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
在日常泡茶中
,鐵觀音和輕、中火巖茶
、普洱生茶(新茶)用蓋碗
,天寒的時候有的人也選擇用壺
,壺的保溫性比蓋碗好些。特別是后幾水兩者相比較為明顯
,或者高火
、足火陳巖茶
、普洱熟茶則用壺
。
那么喝普洱茶
,蓋碗泡好還是壺泡好呢
?
比較:
從茶湯上來看,用壺泡的普洱茶湯色比用蓋碗泡的湯色深
,飽滿
。
從香氣來看
,用蓋碗泡的茶可以聞蓋香
,這也是喝普洱茶最享受的一刻。用紫砂壺泡的茶也可以聞蓋香
,可是香味就不一樣了
。
一般普洱生茶的話
,蓋碗的香味是蘭花香和果香
,或者蜜香,蓋碗是不會吸收味道的
,如有雜味的話
,一聞就能聞出來
。
紫砂壺比較容易吸收味道
,前者比較容易接受
,后者較沉穩(wěn)持久
,當蓋碗的香味散了
,壺蓋還有茶香。
紫砂壺泡出來的茶比蓋碗泡出來的茶濃郁
,醇厚
。甘甜和回甘和蓋碗相同,但是杯底香比蓋碗持久很多
。
將泡了6泡的茶對沖一下,泡了2分鐘出湯
,出湯后聞蓋碗的蓋和紫砂壺的蓋
,蓋碗的蓋香是花香
,當冷卻后蓋香就跟著消失
,而紫砂壺蓋因紫砂保溫性強
,蓋香非常持久
。
蓋碗的茶比紫砂壺的茶
,茶色來的深
,奇怪的是紫砂壺泡的茶茶味卻比蓋碗的茶濃厚
。
小結:
1、在同樣的投茶量,水溫
,浸泡時間的情況下
,紫砂壺比瓷的蓋碗更能有效地發(fā)揮茶性,使茶的滋味更加好的被體現出來
。
推斷原因應是紫砂保溫性強
,散熱慢,幫助茶葉釋放溶出物
。蓋碗相對散熱較快
,當水注入蓋碗時,冷卻了的蓋碗和茶葉表面會吸收部分熱力
,減低水溫
,降低溶出物的釋放,減少醇厚感
。
2
、蓋香來說,蓋碗略勝一籌
,蓋碗可以散發(fā)部分熱氣
,減少聞覺刺激,使蓋香聞起來更加香
。紫砂吸香
,會吸收部分茶香,聞起來比蓋碗遜色
。
3
、蓋碗使用,清理
,觀看葉底都比紫砂壺方便
,估計也是大部分的人喜歡用蓋碗泡茶的原因。
操作角度看
,頭幾水蓋碗比較燙手(但對老茶客
,這就可以忽略了)容易摔壞;壺就相對容易上手
,但清洗麻煩
,在清理時易摔。
另外也有一個問題:由于散熱原因
,蓋碗沖泡的溫度比壺相對要低
,可以說茶葉用蓋碗泡會比壺泡要顯得耐泡。
蓋碗和壺在第7泡對沖時
,蓋碗泡出來的茶色比壺的深
,但是因為壺保溫性好
,茶味還是比蓋碗的濃。
蓋碗泡六堡茶和壺泡六堡茶的區(qū)別
在日常生活中
,茶友喝
,有些喜歡用蓋碗沖泡,有些則習慣用紫砂壺沖泡
,那么喝六堡茶
,到底蓋碗泡好還是紫砂壺泡好呢?有沒有統一的標準答案呢
?下面我們簡單說下兩者的區(qū)別
。
茶湯的比較:用紫砂壺泡的六堡茶湯色比用蓋碗泡的湯色要深,飽滿
。
香氣的比較:用蓋碗泡的茶可以聞蓋香
,因為蓋碗是不會吸收味道的,如有雜味的話
,一聞就能聞出來
。這也是喝六堡茶最享受的一刻。
而紫砂壺比較容易吸收味道
,且較沉穩(wěn)持久
,因此,用紫砂壺泡的茶也可以聞蓋香
,但香氣沒有蓋碗濃郁
。
口感的比較:紫砂壺泡出來的茶比蓋碗泡出來的茶濃郁,醇厚
。甘甜和回甘和蓋碗相同
。
茶色的比較:蓋碗的茶比紫砂壺的茶,茶色來的深
,
茶味的比較:紫砂壺泡的茶茶味比蓋碗的茶濃厚
。
小結
1、在投茶量
,水溫
,浸泡時間同等的情況下,紫砂壺比蓋碗更能有效地發(fā)揮茶性
,使茶的滋味更好的被體現出來
。
原因是蓋碗散熱較紫砂壺快,蓋碗和茶葉會吸收水的部分熱力
,減低水溫
,降低溶出物的釋放,減少醇厚感
。而紫砂保溫性強
,散熱慢,能有效地幫助茶葉釋放溶出物
。
2
、從茶香來說,因為蓋碗可以散發(fā)部分熱氣
,減少聞覺刺激
,使蓋香聞起來更加香。所以茶店一般用蓋碗多,以方便客人聞茶香
。而紫砂吸香
,會吸收部分茶香,聞起來比蓋碗遜色
。
3
、操作角度看,蓋碗的頭幾泡比較燙手
,容易摔壞
,但清洗、觀看葉底方便
;紫砂壺就相對容易上手
,但清洗麻煩,在清洗時易摔
。
4
、從耐泡角度看,由于散熱原因
,蓋碗沖泡的溫度比壺相對要低
,因此茶葉用蓋碗泡會比壺泡要顯得耐泡。
5
、從藝術角度看
,紫砂壺本身的藝術性,實用性,欣賞性都要強于普通的蓋碗。
看了以上的比較
,茶友不難發(fā)現
,其實喝六堡茶用蓋碗泡還是紫砂壺泡并沒有標準的統一答案,和喝茶一樣
,都是因人而異
。例如,你想喝茶不那么麻煩
,清洗方便
,喜歡聞茶香,那適合用蓋碗
,而如果喜歡慢慢品嘗
,欣賞茶的茶性
,或招待客人,則適合用紫砂壺
。用什么沖泡
,看自己的出發(fā)點即可。
本期內容由六堡茶之家整理發(fā)布
,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
一個人喝茶用蓋碗還是茶壺
一個人喝茶用蓋碗還是茶壺
一個人喝茶用蓋碗還是茶壺,喝茶是一件很愜意的事情
,而且一般來說
,泡茶的茶具有著茶壺和蓋碗兩種,兩種茶具大家都各有喜愛
。下面看看一個人喝茶用蓋碗還是茶壺
。
一個人喝茶用蓋碗還是茶壺1一個人喝茶用茶壺,茶壺泡茶只需要將茶葉放入茶壺
,然后注入燒開的水
,然后蓋上壺蓋,最后出湯即可飲用
,茶壺適合一人飲茶
;而蓋碗適合3~6人喝,蓋碗泡茶需要使用整套功夫茶具
,如公道杯
、茶杯、茶濾等
,沖泡步驟相對繁瑣
,不適宜一人飲用。
蓋碗泡茶的步驟:
1.洗碗
使用蓋碗泡茶
,每次沖泡前都應使用滾燙的開水沖洗一下
;清潔、消毒蓋碗的同時
,還能提高蓋碗的溫度
。
2.置茶
根據實際情況(多人飲用還是個人飲用),放入適量的茶葉
。若是個人飲用
,我建議放1-2克茶葉。多人飲用
,可根據人數酌量增減
。此外,還可以根據個人的口味稍作調整。
3.沖泡
加入適當溫度的熱水
,蓋上蓋碗悶泡
。這個熱水溫度,一般根據所沖泡的茶類決定
。
4.品飲
悶泡足夠的時間后
,打開碗蓋
,用蓋子輕輕撥動茶湯
,觀賞茶湯的顏色、茶葉舒展后的優(yōu)美姿態(tài)
。把蓋子斜蓋碗上
,留出一道縫隙,大小足以出水
,倒出茶湯
,方可品飲。
茶壺泡茶喝蓋碗泡茶的區(qū)別:
從茶湯上來看
,用壺泡的鐵觀音湯色比用蓋碗泡的湯色深
,飽滿。用蓋碗泡的茶可以聞蓋香
,這也是喝鐵觀音最享受的一刻
。
用紫砂泡的茶也可以聞蓋香,可是香味就不一樣了
,蓋碗的香味是蘭花香和甜香
,蓋碗是不會吸收味道的,如有雜味的話
,一聞就能聞出來
,紫砂壺蓋的香味是花果香,紫砂比較容易吸收味道
,前者比較容易接受
,后者較沉穩(wěn)持久,當蓋碗的香味散了
,壺蓋還有茶香
。
紫砂壺泡出來的茶比蓋碗泡出來的茶濃郁,醇厚
。甘甜和回甘和蓋碗相同
,但是杯底香比蓋碗持久很多。
一個人喝茶用蓋碗還是茶壺2 一 、結構不同
蓋碗上有蓋
、下有托、中有碗
,三件一體
,又稱“三才碗”
,蓋為天、托為地
、碗為人
,暗含天地人和之意。蓋碗造型獨特
,多為瓷制作
,上大下小,蓋可入碗
。
銀品生活銀瓷蓋碗
,傳承傳統器型,進行適度創(chuàng)新
,以瓷為衣
,內部鑲嵌足銀,或精制潔白銀膽
,或鏨刻精美圖案
,把銀瓷融為一體,交相輝映
。
足銀陶瓷蓋碗
茶壺有壺身和壺蓋兩個部分
,常見造型有提梁壺和側把壺
,壺形變化豐富
,壺身常會有精美圖案裝飾。茶壺質地多樣
,但煮水以銀壺為貴
,泡茶以銀壺為尊
。
銀品生活茶壺足銀材質,器表鏨刻紋飾題材豐富
,古典人文
、花卉草木、蟲魚鳥獸等等
,每一幀都飽含故事
,寄托美好。
二、功能不同
蓋碗沖泡與飲用功能合二為一
,分為個人使用和多人使用。
1、個人使用
即直接往杯中放入適量茶葉
,沖水之后自用或端給客人飲用。飲用時直接撥動茶蓋,端碗品飲
。
2、多人使用
即把蓋碗當作茶壺使用, 茶葉沖泡之后
,碗蓋斜蓋
,留出一道縫隙,大小足以出水過濾茶渣
。拇指
、中指扣住蓋碗,食指按住蓋鈕
,快速傾倒碗身
,分茶飲用
。
茶壺除了沖泡茶葉的功能之外
,部分還具有煮水的功能,比如足銀茶壺能在電陶爐上煮水
、煮茶
,操作簡單,使用方便
。
三、沖泡不同
蓋碗泡茶一是自由直觀注水的角度和位置,水流的大小都能隨心所欲
;二是容易觀察到茶湯顏色
、濃度,茶葉舒展后的姿態(tài)
,做到察色
、嗅香、品味
、觀形
。
茶壺泡茶人性化,設計有把手
,容易拿握
,操作相對簡單,茶壺泡茶使茶葉和水的接觸面積大
,利于出湯
,完美詮釋茶味。茶壺還能帶來儀式感
,展示茶道藝術
。
蓋碗推崇去繁從簡,專注于茶,節(jié)奏稍快
,但需要注意正確的握碗壓蓋的手勢
,避免防燙和傾茶不當。
茶壺主張茶道儀式的和美感
,以茶為媒
,以茶修身,過程較為繁瑣
,相對蓋碗節(jié)奏稍慢
。
蓋碗與茶壺兩者各有千秋,沒有優(yōu)劣之分
,都是茶具中的經典之經典
,是每個愛茶人不可或缺的茶具。
一些講究的茶人
,會根據不同的茶性選擇不同的茶具沖泡
,兩者相比較,初學者泡茶選用茶壺更為合適
,待熟練之后可嘗試蓋碗泡茶
。
茶是世人脫離凡塵,洗滌心靈的一劑良藥
,在即將到來的五一假期
,不如抽空泡一壺茶,在清清涼涼的茶中世界
,驅散疲勞
,怡然自得。
一個人喝茶用蓋碗還是茶壺3《1》
在武夷山時
,認識了一位愛喝茶的姐姐
,她是北方人。
很早之前
, 她就專門去學習茶藝
,考了證。
然后
,游歷了各大產茶省份
。
最后將落腳點選在了武夷山,并且將家也安在了這座城市
。
一回
,我們到她的店里喝茶,她聊到紅茶的沖泡
。
她說
,之前在學茶藝時
,普遍聽到的觀點都是紅茶不能用沸水泡。
但是這些年
,在實際喝茶沖泡
,以及平時和客人在交談討論,發(fā)現情況并非如此
。
其它產地的紅茶
,她不好斷言。
但武夷山這邊的紅茶
,像正山小種
、小赤甘、大赤甘
、老叢紅茶
,甚至以數萬顆芽頭做成一斤茶出名的'金駿眉,都是講究用沸水沖泡才能展現出最佳的茶香和茶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