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要警惕這三種疾病的發(fā)生
雖然說天氣總是反復無常
,時而寒冷時而溫暖
,但是依然阻擋不了春季來臨的腳步
。春天來了,春天真的來了呀!不少小伙伴都歡呼雀躍呀!但是春天到了我們興奮歸興奮
,預防疾病同樣也很重要呀!因為春季是各種疾病的高發(fā)季節(jié)
,那么春天到底什么疾病的會高發(fā)呢?下面我們跟著大道家園養(yǎng)生專家一起來看看哦!
1
、花粉過敏
生.png)
還記得小時候我們經(jīng)常唱的春天到花兒開,蜜蜂忙著來摘這首歌嗎?春天真的是到處花兒開呀!給世界增添了不少色彩
,于是不少花海
,公園就成了旅游的熱點了,但對于花粉過敏的人來說,這可難受了
。出去游玩不經(jīng)意間就會被花粉襲中
,花粉過敏者就會出現(xiàn)眼癢
、鼻塞、打噴嚏等癥狀
。所以說對花粉過敏者最好要少去花的地方和隨身攜帶過敏藥,以防萬一呀!
2
、呼吸道疾病
就算到了春天,天氣也還是忽冷忽熱的
,不少地方還有霧霾,天氣差的很呀!于是春季也是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的多發(fā)季節(jié)
,尤其是老人和小孩機體抵抗力及免疫力低下,比如說上呼吸道感染
、流行性感冒。因此春天的時候老人小孩一定要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
,而且做好防寒保暖也是很重要的哦!
3、腦梗塞
現(xiàn)在人的生活水平越來越好了
,各種心血管疾病也越來越高發(fā)了。尤其是春季的時候氣溫變化很大
,腦梗塞這個心血管疾病就更容易高發(fā)了,中老年人這個時候就要做好預防的工作了
,飲食生活休息一定要注意呀!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減少腦梗塞的發(fā)病率哦!
以上就是大道家園養(yǎng)生專家給我們介紹的春天高發(fā)三種疾病了
,尤其是抵抗力的差的老人還要更加注意呀!出去玩的開心,在家吃的歡樂之余也要記得保重好自己的身體
,要做到飲食有度
,穿衣保暖,這樣子疾病才不會找上你的哦
。當然,廣大朋友們也不能掉以輕心呀
,健健康康的,高高興興的過個陽光明媚
,萬物復蘇的春天哦!
春季是易發(fā)多種疾病的季節(jié),如何預防?
春季是易發(fā)多種疾病的季節(jié),下面列舉一些春季容易發(fā)生的常見疾?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br>1. 呼吸道感染:春季氣溫逐漸回升,氣候濕潤
,會給呼吸道造成不利影響,易引起感冒
、流感等呼吸系統(tǒng)疾病。
比如2023開春
,甲流高發(fā)期。
2. 過敏性疾?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捍杭净ǚ埏h散,很容易引起過敏性鼻炎
、過敏性哮喘等疾病
。
3. 腸胃疾?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捍杭練鉁仄鸱螅苋菀资鼓c胃蠕動不暢
,導致腹瀉
、消化不良等疾病
。
4. 皮膚病:春季空氣濕度較大
,汗液排出量較多
,皮膚容易受到潮濕的影響
,易引起皮膚搔癢、濕疹
、痘痘等皮膚病
。
5. 眼部疾?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捍杭净ǚ圻^多,容易導致眼睛過敏
、結膜炎等疾病
。
預防這些疾病的方法包括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個人衛(wèi)生
,注意飲食衛(wèi)生
、避免過度勞累
、正確穿著衣服等。如果出現(xiàn)以上癥狀
,則應及時就近到醫(yī)院就診
,根據(jù)醫(yī)生建議進行治療
。
春天容易得什么病 解析春天最易遭遇的23種疾病!
1 10種傳染類疾病
1、流行性腮腺炎 以春季為發(fā)病高峰。發(fā)熱(有時可不明顯)
,腮腺部腫痛,一般先見于一側
,大多在1—2天后對側也腫大,部分患兒僅有頜下腺腫而無肋腺腫者
。多數(shù)一周內可痊愈,而且獲得終身免疫
。
預防
生后14個月常規(guī)給予腮腺炎減毒活疫苗或麻疹、腮腺炎和風疹三聯(lián)疫苗免疫效果好
。
治療
無并發(fā)癥的無需就醫(yī),只需在家中隔離護理
,到腮腺腫大完全消退為止。若發(fā)現(xiàn)高熱不退
、嘔吐頻繁
、頭痛
、精神痿糜、嗜睡
,要警惕并發(fā)腦膜腦炎
,需及時送醫(yī)院診治
。
居家護理
1.宜臥床休息,給予易消化的流質或半流質飲食
,多飲水。
2.不要吃酸性食物
,因為酸性食物可加重疼痛。
3.用冷毛巾擠干水后輕輕地貼在腫脹的部位袋
,可減輕疼痛和腫脹
。
2 、流行性感冒 從感染病毒到發(fā)生癥狀
,潛伏期數(shù)小時到2天。絕大多數(shù)患者發(fā)病突然
,先是出現(xiàn)發(fā)冷、寒顫等癥狀
,隨后發(fā)燒,體溫升高至攝氏39℃以上
,持續(xù)3-5天,并伴有頭痛
、全身酸痛
、疲倦
、咽干
、咽痛、咳嗽
、咳痰、流鼻涕等上呼吸道疾病癥狀
。
預防
1.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流行高峰期避免去人群聚集場所
。
2.咳嗽
、打噴嚏時應使用紙巾等,避免飛沫傳播
。
3.經(jīng)常徹底洗手,避免臟手接觸口
、眼、鼻
。
4.流行期間如出現(xiàn)流感樣癥狀及時就醫(yī),并減少接觸他人
,盡量居家休息
。
5.流感患者應呼吸道隔離1周或至主要癥狀消失?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颊哂镁呒胺置谖镆獜氐紫尽?
6.加強戶外體育鍛煉
,提高身體抗病能力。
7.每年按時接種流感疫苗
。
治療
在治療上無特效抗病毒藥物,主要以緩解癥狀為主
。例如初起流鼻涕、打噴嚏癥狀較重時
,可以吃些治感冒的藥;咳嗽
、咳痰等癥狀較重時,可選用祛痰和止咳藥物
;出現(xiàn)高燒,可吃些退熱藥
。
家居護理:
1.注意多補充水分
、多休息
;飲食注意營養(yǎng)均衡、易消化
,發(fā)病前期以清淡為主
,通?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稍谝恢軆热?
2.若發(fā)現(xiàn)患者高熱持續(xù)不退或熱退后體溫又上升
,同時出現(xiàn)咳嗽
、喘息、面色發(fā)白或青紫時
,有并發(fā)喉炎、氣管支氣管炎和肺炎的可能
,要立即就醫(yī)。
3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該病具有較強的傳染性,6歲以下患病率尤高
。流腦季節(jié)性明顯
,3—4月是發(fā)病高潮
。潛伏期多為2-3天,最長可達1周
。其特點是起病急
,突然發(fā)熱
,出現(xiàn)劇烈頭痛
、惡心嘔吐
、皮膚瘀點及抽搐
、頸部僵硬等異常癥狀。
嚴重的可在數(shù)天內死亡
,或留下腦性癱瘓
、腦積水等后遺癥
。3歲以下嬰幼兒除發(fā)熱、嘔吐以外
,常常拒食,并伴有腹瀉
、睡眠不安
、尖聲喊叫
,容易誤認為是消化不良或上呼吸道感染
。
治療
腦膜炎雙球菌對磺胺類與青霉素類抗生素相當敏感。經(jīng)過抗感染和對癥治療
,可在1周后逐漸痊愈。
居家護理
1.飲食宜給予易消化的流質或半流質
,要保證充足的水分,尤其是服用磺胺藥物的寶寶要多飲水
。
2.保證房內空氣新鮮。
4、百日咳 多見于5歲以下的小兒,傳染性極強
,而且時間長
。發(fā)病期有陣發(fā)性痙攣性咳嗽
,咳嗽后伴有深長的雞鳴呼吸聲(又稱為雞鳴尾聲)或伴有嘔吐。病愈后可獲終身免疫
。
治療
在初咳期可用抗生素治療
,減輕癥狀
,但在痙咳期則抗生素并不能縮短痙咳的病程。
居家護理:
1.居室要安靜
,空氣新鮮
,陽光充足
,避免受涼。
2.少吃多餐
,選擇易于消化吸收
。
3.衣服被子要常洗常換
,必要時用紫外線消毒空氣。
4.不要隨便服用止咳藥,不祛痰而強行止咳是很危險的
。
5、猩紅熱 高發(fā)于冬末春初的急性發(fā)疹性傳染病
,此病任何年齡段均可發(fā)病,而以2-10歲幼兒為最高
。
1.輕型:發(fā)熱不高
,有咽炎
,出疹期短,皮疹少而稀
,往往未引起注意而自愈
,常在出現(xiàn)皮疹脫屑或并發(fā)腎炎后才知道患了猩紅熱
;
2.中毒型:病勢發(fā)展迅速,突然高熱
,全身中毒癥狀明顯
,常有驚厥
、昏迷
、嘔吐、煩躁不安
,有時可迅速出現(xiàn)休克。皮疹很快遍及全身
,且常有出血點。
3.膿毒型:較中毒型癥狀更重
,患兒有高熱、煩躁不安
,咽峽炎加重等癥狀
,但此類患兒現(xiàn)已極少見。
治療
一般臥床休息
,提供充分的營養(yǎng)和水分,癥狀嚴重的可輸液
,青霉素是治療猩紅熱的首選良藥。
居家護理:
1.居室應注意陽光充足和空氣新鮮
,保持安靜。
2.生病的寶寶最好臥床休息
,進食流質軟食,多喝水
。
3.注意口腔衛(wèi)生
,每次飯后漱口
。
4.出疹期間,要加強皮膚護理
,如剪指甲以防抓破皮膚
,若寶寶因皮疹常感瘙癢
,可涂抹藥水以止癢。
?
6、小兒急疹 又稱嬰兒玫瑰疹經(jīng)呼吸道感染
,但傳染性不強
,多見6-18個月的嬰幼兒,以春秋季為發(fā)病高峰
。被傳染以后4-8天
,小兒突然高熱
,幾小時內可達39-40℃,經(jīng)3-5天忽然下降
。幼兒急疹的特點是一開始退熱時即出現(xiàn)皮疹亦
,皮疹為玫瑰色丘疹樣
,大多稀疏分明
,先見于軀干,漸漸布及全身
,手足
,臉部較少
,皮疹在24小時內出齊,1-2天內完全退盡
,不留色素,不脫屑
。
治療
高熱時可以給解熱劑
,若高熱持續(xù)不退
,患兒頭部可用冷濕敷,并用退熱劑
。
居家護理:
1.高熱對發(fā)疹是必需的,因此不建議退熱過低
,應多喝水,多休息
;
2.斷奶寶寶患病期間的飲食以流質或半流質為主
。
7、風疹
多因與患兒直接接觸傳染所致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純罕粋魅竞?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隔10-21天才發(fā)病
,開始有咳嗽、流鼻涕
、發(fā)熱等癥狀,體溫一般在38-39℃之間
,在發(fā)熱的當天或第二天出現(xiàn)疹子。疹色往往在1天內
,從面部開始很快布滿全身,四肢較少
。一般待疹子出齊就退熱
。疹子沒有明顯脫屑
,也不留色素沉著,通常體溫不高
,患兒精神較好
。風疹發(fā)病較輕
,全病程2-3天。得過風疹可持久免疫
。
治療
無需特殊治療
,在體溫較高時需要臥床休息及多喝水
。少數(shù)患者可并發(fā)中耳炎、咽炎
、支氣管炎
、肺炎
、扁桃體炎、關節(jié)炎或心肌炎
、腦炎及肝炎等
,需及時送醫(yī)。
居家護理:
1.可根據(jù)寶寶的精神狀態(tài)喂奶
,如果以往喝牛奶的要多加點水,調得稀一點
,吃飯的嬰幼兒可吃稀飯或半流質飲食
。
2.如咽痛
,可用溫熱鹽水漱口,發(fā)高熱而伴有頭痛者可服解熱劑
。
8
、麻疹 以冬春兩季最為多見。麻疹病毒經(jīng)呼吸道侵入人體后經(jīng)10-12天發(fā)病。典型癥狀是在3-5天內發(fā)熱至38-39℃,怕光
、流淚
、流鼻涕、咳嗽等
,與患感冒相似
;經(jīng)3-4天
,鼻炎、咳嗽加重
,眼結膜充血,同時在口腔頰粘膜上有白色斑點
,大小不等,稱為麻疹粘膜斑
,后按順序發(fā)出疹子,一般先從耳后
、前額
、發(fā)際部開始
,逐漸波及臉部。如果疹子順利出齊后即開始消退
,疹退處見麥麩狀的細微脫屑
,體溫也隨著下降,恢復正常
。疹退后留有棕色色素沉著
,1-2周后完全消失
。一旦麻疹治愈,可獲終身免疫
。
治療
無并發(fā)癥的麻疹患兒不必住院治療,但因患兒在出疹的5天內傳染力很強
,必須嚴格隔離。若患兒高燒不退
,咳嗽加重,呼吸急促
,有可能并發(fā)了肺炎,如果在出疹過程中患兒聲音嘶啞
,喝水即嗆咳
,這是并發(fā)喉炎的前兆
,這些并發(fā)癥都要及時就醫(yī)
。
居家護理
1.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注意給患兒保暖
。
2.在發(fā)熱出疹期間
,多喝水,這樣可以使皮疹易于發(fā)透
,又利于體內毒素的清除
。
3.給予易消化又營養(yǎng)豐富的食物
,特別要注意維生素A的補充
。
4.發(fā)熱有助于皮疹透發(fā)
,所以出疹期高熱不退可用小量的退熱藥
,但體溫不要降得太低,維持在38℃左右
。
5.在恢復期除少吃油膩的食品外,無需忌口
,每天可用溫開水將毛巾浸濕擦凈鼻和眼睛。
9、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
,多發(fā)生于5歲以下兒童
,表現(xiàn)口痛、厭食
、低熱
、手
、足、口腔等部位出現(xiàn)小皰疹或小潰瘍
,多數(shù)患兒一周左右自愈
,少數(shù)患兒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
、無菌性腦膜腦炎等并發(fā)癥
。個別重癥患兒病情發(fā)展快
,導致死亡。目前缺乏有效治療藥物主要對癥治療
。
治療
1.一般治療
本病如無并發(fā)癥
,預后一般良好
,多在一周內痊愈。主要為對癥治療
。
(1)首先隔離患兒,接觸者應注意消毒隔離,避免交叉感染
。
(2)對癥治療,做好口腔護理
。
(3)衣服、被褥要清潔
,衣著要舒適
、柔軟,經(jīng)常更換
。
(4)剪短寶寶的指甲
,必要時包裹寶寶雙手
,防止抓破皮疹
(5)臀部有皮疹的寶寶,應隨時清理其大小便
,保持臀部清潔干燥
。
(6)可服用抗病毒藥物及清熱解毒中草藥
,補充維生素B、C等
。
2.合并治療
(1)密切監(jiān)測病情變化,尤其是腦
、肺、心等重要臟器功能
;危重病人特別注意監(jiān)測血壓
、血氣分析
、血糖及胸片。
(2)注意維持水
、電解質
、酸堿平衡及對重要臟器的保護
。
(3)有顱內壓增高者給予相應處理。
(4)出現(xiàn)低氧血癥
、呼吸困難等呼吸衰竭征象者,宜及早進行機械通氣治療。
(5)維持血壓穩(wěn)定
。
其他重癥處理:如出現(xiàn)DIC
、肺水腫、心力衰竭等
,應給予相應處理。
3.抗病毒藥物
因為抗病毒藥一般在發(fā)病24小時到48小時前使用才是最佳的
。而往往我們確診手足口病的時候,都已經(jīng)過了最有效的治療階段
,現(xiàn)在也不提倡用抗病毒的藥物。
預防
1.飯前便后
、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給兒童洗手,不要讓兒童喝生水
、吃生冷食物
,避免接觸患病兒童
。
2.看護人接觸兒童前
、替幼童更換尿布
、處理糞便后均要洗手
,并妥善處理污物
。
3.嬰幼兒使用的奶瓶
、奶嘴使用前后應充分清洗
。
4.本病流行期間不宜帶兒童到人群聚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
,注意保持家庭環(huán)境衛(wèi)生
,居室要經(jīng)常通風
,勤曬衣被
。
5.患兒不要接觸其他兒童
,父母要及時對患兒的衣物進行晾曬或消毒
,對患兒糞便及時進行消毒處理;輕癥患兒不必住院
,宜居家治療、休息
,以減少交叉感染
。
6.每日對玩具、個人衛(wèi)生用具
、餐具等物品進行清洗消毒
。
10
、急性結膜炎 俗稱“紅眼睛”
,是由細菌和病毒感染引起的接觸性傳染病。春天細菌
、病毒易滋生,若不注意用不潔凈的手觸摸眼睛后
,極易患上此種疾病
,患者會有:眼部異物感
、燒灼感、發(fā)癢和流淚等癥狀
。
治療
發(fā)現(xiàn)患者眼睛變紅是需立即上醫(yī)院
。當一只眼發(fā)病而另一眼尚未感染時,用藥時應偏向病眼側
,睡覺時也應如此
,以防患側分泌物流入健側
,并且不宜遮擋病眼,以致分泌物不能排出
,加重病情
。滴眼藥時
,讓孩子仰臥,輕輕翻開下眼瞼,在內側滴一滴藥水
,再輕輕壓住眼角內側不讓藥水流入喉嚨。家中對患者用的毛巾等物品可用沸水煮15~20分鐘進行消毒
。
?
2 6種過敏類疾病
1
、過敏性結膜炎 過敏性結膜炎最常見的癥狀是眼癢,幾乎所有的過敏性結膜炎患者均可出現(xiàn)
,其中春季角結膜炎通常表現(xiàn)最為明顯。其他癥狀有流淚
、灼熱感、畏光及分泌物增加等
。
治療
可口服抗過敏藥物,并以保持眼部衛(wèi)生為主
。結膜充血明顯的患者,可在醫(yī)生的指導下滴血管收縮劑
,并發(fā)角膜炎時可加用皮質激素眼藥
,如果過敏原是細菌
、病毒
、真菌等致病菌
,需要采用抗生素和皮質激素治療
。
居家護理
1.切勿用熱水清洗和反復揉搓眼部
。
2.還要減少日曬
,少接觸花叢
。
2
、過敏性皮炎 過敏性皮炎是皮膚或黏膜單次或多次接觸外源性物質后
,在接觸部位甚至以外的部位發(fā)生的炎癥性反應
。表現(xiàn)為紅斑
、腫脹
、丘疹、水皰甚至大皰
。多發(fā)生在春季
。
治療
病程有自限性
,一般去除病因后
,處理得當
,1~2周可痊愈
。可口服復合維生素B并采用3%硼酸溶液濕敷
,伴有明顯癢痛者可用1%氫化考地松軟膏及新霉素軟膏
。
居家護理
1.發(fā)病時
,不要吃刺激性過強的食物,如生蔥
、辣椒、生蒜等。
2.限制多脂多糖飲食
,忌飲酒
,多食蔬菜和水果。
3
、過敏性哮喘 過敏性哮喘是一種比較頑固的疾病
,多在嬰幼兒期發(fā)病
,如果忽視治療,可以伴隨終身
。大部分哮喘患者都存在過敏現(xiàn)象或者有過敏性鼻炎
,有過敏性鼻炎的哮喘患者發(fā)病前兆會有打噴嚏
、流鼻涕、鼻癢
、眼癢
、流淚等癥狀
。
治療
哮喘急性發(fā)作時
,可使用各種短效型支氣管擴張劑,迅速控制病情
。緩解期可給予免疫增強劑
。
偏方1
原料:五味子250克
,紅皮雞蛋10個。
制用法:將五味子入瓦器內
,加水煮沸30分鐘
,待藥汁涼透
,放入紅皮雞蛋10個,置陰涼處浸泡7天
,每日早晨取雞蛋1個
,
適應癥:過敏性哮喘
偏方2
原料:靈芝、蘇葉各10克
,茯苓、冰糖各15克
,半夏8克,厚樸5克
。
制用法:水煎服
。
適應癥:過敏性哮喘
居家護理
1.飲食清淡
,營養(yǎng)均衡
,多吃新鮮蔬菜和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
2.遠離過敏原
,盡量減少哮喘的發(fā)作
。
4、過敏性咳嗽 過敏性咳嗽主要為咳嗽持續(xù)或反復發(fā)作超過一個月,常伴夜間或清晨發(fā)作性咳嗽
,痰少
,運動后加重
,臨床無感染表現(xiàn)
,或經(jīng)較長時間抗生素治療無效,用支氣管擴張劑治療可使咳嗽發(fā)作緩解
,往往有個人或家族過敏癥。
治療
應及早診斷并積極進行治療
。通常以吸入糖皮質激素進行抗炎治療為主
,若確診為咳嗽變異性哮喘,應停止應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藥物
,同時應注意避免過敏原的接觸。
5、鼻炎 春天很多人年老體弱者,很容易患上鼻炎
,一般癥狀表現(xiàn)為鼻塞
、多鼻涕、嗅覺下降、頭痛
、食欲不振
、易疲勞。
治療
找出全身和局部病因
,及時治療全身性慢性疾病、鼻竇炎、臨近感染病灶和鼻中隔偏曲等
。改善生活和工作環(huán)境
,鍛煉身體,提高機體抵抗力
。局部鼻內用糖皮質激素是慢性鼻炎首選用藥,具有良好抗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