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傳·系辭上傳》第五章曰:“一陰一陽謂之道
而“道”(包括陰陽)
,是一般人眼睛看不見的無形體的虛無的存在,因此,后世的研究者就將其視之為精神性的存在,是哲學性的思辨、推理或假設。道
,隱于無形,卻又真實存在!作為學術的
、科學的研究,老子口中所說的“道”,是不是僅僅是形而上中的精神、意識?近世以來,有的學者已經(jīng)關注到老子“道”的實在性問題,如臺灣新儒家代表人物陳鼓應的《老子注譯及評介》書前論文“老子哲學系統(tǒng)的形成”,開首就探討“實在意義的‘道’”。然而,陳先生卻認為“道”的“無形”
,是老子的“預設”?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關于“老子之道”一部分論文也認為老子的“道”
《老子》第二十一章就明確指出了答案
,“道之為物,惟恍惟惚”。這句話可以理解說, “道”作為“物”,與一般人眼睛所能夠看到的宇宙間有形體的萬物不同,它是“惟恍惟惚”的?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恍兮惚兮
,其中有物;窈兮冥兮
,其中有精;其精甚真
,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
,以閱眾甫。這說明,物
、象、精、信,都是真實的存在。馮友蘭先生據(jù)諸多古文獻資料證明老子所說的“精”是“極細微的氣”和光同塵,與微觀世界有很大相似性
“塵”指的是什么呢?塵者塵土
,就是空氣中降落的細小微粒。汽車駛過,揚起塵土,我們用肉眼看得見。其實每日每時空氣中都在降塵,只因微粒極細極小,一般人的眼睛看不見。老子所說的“塵”,是以能看見的“塵”,比喻構(gòu)成物質(zhì)的看不見的更細微粒,幾近于我們現(xiàn)代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的基本粒子等存在。老子當時雖然不知道電子、光子這些名詞,但“更細微?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對于“道”的這種極小微粒的形狀和性能的體驗和描狀,在古代老子不是僅有
浩渺無垠、大無邊際的宇宙以及宇宙萬象
老子從“窈兮冥兮”中所觀到的“精”
一般人眼睛看見的是“無”,實際上是真真正正
有無相生
《易傳·系辭上傳·第二章》說:“精氣為物”。氣是極其細微的物質(zhì)
老子既說“塵”
關于“無”
《老子》第十四說:“視之不見名曰微
《老子》第二十五章中說:“有物混成
按伽莫夫“宇宙大爆炸” 理論
,宇宙約在150億年前所有物質(zhì)都集中到一點,這個點叫做“奇點”,有極高的溫度,溫度又極度升高,于是發(fā)生了大爆炸?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老子曾說“一者,其上不皦
宇宙大爆炸理論
按照對“大爆炸”理論一般的表述
按照“大爆炸”理論
,基本粒子不是一種,正如老子所說,是許多種“混成”在一起。這真是叫人驚奇感嘆不已!在2500多年前
,沒有現(xiàn)代高科技儀器設備的條件下,老子怎么能知道宇宙生成之前這些情況呢?盡管稱其為“惚恍”,并且“吾不知其名”,但他還是頗為肯定地認為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云云。由此便可得知
,老子所說的“無”,實乃指一般人眼睛看不見的“無”,是具有特定內(nèi)涵的特指性的“無”,實則是真實存在的粒子,就是“其精甚真”的“精”,是實實在在的“有”。文源:玄學文化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daojia/15731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道家打坐之天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