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 >> 諸子百家 >> 道家

      女丹匯解(珍藏)

      荊十三 2024-01-15 10:19:09

      玄天上帝曰:易曰乾父坤母

      ,陰陽之義昭昭可考
      。有天地然后有男女
      ,則陰陽之道又不言而喻
      。則是有天地之不可無男女也,明矣
      。男受乾坤之變化而成其象
      ,女亦秉乾坤之交泰而有其形,凡具茲形象者
      ,皆具乾坤之炁
      ,而同列于宇宙之間耳。今當(dāng)慈航普渡之際
      ,寶筏共撐之時(shí)
      ,男則教亦多術(shù),競舍坤維而不顧哉
      ?指男之玄精奧妙不啻汗牛充棟
      ,度女之法范典型殊成寥寥無幾也!吾切發(fā)悲而獨(dú)論之
      ,是集之中
      ,言雖廣而少統(tǒng)論,以約束其妙焉
      。女子體屬陰象
      ,則陽又歸于何所?體陰也
      ,氣陽也
      。氣以形擬,則陰陽難以名狀
      ;氣以血言
      ,則陰陽始有著落。血本汗也
      ,非氣而血不運(yùn)動(dòng)
      ,氣中含炁,而清濁以分
      。血又陰也
      ,非陰中所蓄之陽炁,而氣不流通
      。吾辯至此
      ,不得不一口而破其真矣。氣海屬陽
      ,陽中含陰
      ,血海屬陰,陰中藏陽。此穴此竅中分隔膜
      ,即十二時(shí)辰皆無停滯之候也
      。(氣海、血海在臍相對(duì)分隔膜一寸三分之下)陽極而陰長
      ,陰極而陽生
      ,兩兩旋轉(zhuǎn)交會(huì),足于三十而信自動(dòng)矣
      。所交者陰陽
      ,其實(shí)氣為之交耳。此一竅也
      ,一分為二
      ,信停而炁則沖,信露而炁則泄
      ,故月信動(dòng)宜止其功
      ,若炁洩而功仍不止,則引濁氣而沖些子之玄矣
      ,可不戒哉
      !男體以精中之炁而貫些子,女子以血中之炁而熏些子
      ,些子足而蓮竅足
      ,蓮竅足而抽添始運(yùn),抽添運(yùn)
      ,而始有甘露下降之說也
      。殊(以上原文缺)不知男子之精其炁充足,女子之血其炁甚微
      ,故名之曰:男陽而****也
      。修吾道者,絕七情為本
      ,斷六欲為先
      ,則微微之炁又較于勝男子者多矣。何也
      ?男子之心易動(dòng)
      ,女子之念略靜
      ,動(dòng)則而炁易洩
      ,靜則而炁易長,一則易長
      ,一則易洩
      ,何啻千里之謬歟?男子之七蓮易收難放,女子之七蓮易放易收
      ,茍能真心不懈
      ,不待三五之歲而甘露常降,七蓮常開
      ,開之易豈有采取之不易哉
      ?男女之辯于此明矣。若集中之言虛
      、言空
      、言玄、言妙
      、言神
      、言化,又男女之大同也
      。吾再分明而辯其真焉
      。果仰辯乎?男子則以胎名
      ,女子則不言胎而單以息名者
      ,恐后世之人錯(cuò)認(rèn)胎字,卒受誣名
      ,嗚呼
      !可女之息不結(jié)則已,一結(jié)而封固
      ,再結(jié)而自守
      ,三結(jié)而穩(wěn)根,強(qiáng)此三者
      ,故所易放而易收
      。貞女節(jié)志可不急急以悟其妙耶?更道而論之
      ,女子之氣息原體本柔
      ,所不柔者,后起害之也
      。有志超塵者
      ,只戒一個(gè)剛字,常切一個(gè)柔字
      ,茍常柔溫不息
      ,則虛也、妙也
      、空也
      、玄也
      ,盡儲(chǔ)柔字包括于萬物也。再者
      ,男子之神出
      ,真必至純至陽而始有脫殼之機(jī),陽中含陰也
      。女子之神出
      ,真不同于男子之神也。又何也
      ?女子造到三陽之時(shí)
      ,即可脫化百里之遙,造至純老二陽之會(huì)
      ,則一出永出斷無夭折之患矣
      。蓋男子陽中含陰,女子陰中含陽
      ,男子陰在內(nèi)而陽在外
      ,女子陰在外而陽在內(nèi),陽勝則諸陰易退
      。吾今不惜真脈
      ,道破于斯,無非切望早成真者之多耳

      微信圖片_20240113093715.png

      玄天上帝批曰:可知女子之的丹乎

      ?吾所分者的的確確至他法他訣,本同男子
      。其不同者
      ,此中之竅訣也。

      廣元佛批曰:結(jié)丹

      、神化
      、脫胎,原本虛無自然
      ,何有功用之可說乎

      金沙古佛曰:

      大呼同緣,細(xì)聽吾言

      。歷年修煉
      ,卻也心虔。

      功難上身

      ,豈無弊端
      。有法無法,常常點(diǎn)穿

      有念無念

      ,卻也細(xì)談。多犯拘泥
      ,又是那端

      多犯執(zhí)著,又是何愆

      ?皆由世俗
      ,雜于后先。

      后乃六欲

      ,先乃靈元
      。先后并用,靈炁不翻

      先天之炁

      ,一線牽連。三關(guān)九竅
      ,竅竅皆然

      一雜后起,便隔玄關(guān)

      。先天炁阻
      ,九竅不安。

      一坐之后

      ,節(jié)節(jié)辛酸
      。遍體拘強(qiáng),炁未通關(guān)

      一竅未到

      ,患即相纏。爾等修煉
      ,誰知此番

      無發(fā)慈悲,下細(xì)指穿

      。以便防患
      ,莫怪上仙。

      以法悮爾

      ,個(gè)個(gè)膽寒
      !先后有氣,只分寸念

      念本難凈

      ,須聽自然。切勿拘念
      ,拘即阻關(guān)

      中田一炁

      ,全體聚焉。仙云采取
      ,采取先天

      后天念絕,先天自然

      。合而為一
      ,三關(guān)充滿。

      配合陰陽

      ,兩兩相連
      。陰消陽長,固結(jié)一團(tuán)

      丹從此長

      ,芽從此沾。今察眾生
      ,每患病纏

      皆屬先后,未分界限

      。吾與點(diǎn)出
      ,個(gè)個(gè)思勉。

      未上坐時(shí)

      ,先須散淡
      ,勿拘勿京【束】,活潑自然

      然后上坐

      ,更無拘牽。隨其念來
      ,隨自出焉

      隨其自化,只將神全

      。念若堆積
      ,毫不沾絆。

      閉目思睡

      ,身化形完
      。無人無我,死尸一團(tuán)

      如此用功

      ,病自安然。更不惹病
      ,全體舒安

      拘念炁阻

      ,火即焚原。著意炁散
      ,邪更燎然

      病從此起,燒干真元

      。女子血海
      ,氣化出焉

      邪火一動(dòng)

      ,蒸透命原。血漸枯槁
      ,醫(yī)治難痊

      血?jiǎng)又畷r(shí),更宜舒展

      。躁性勿發(fā)
      ,怒氣勿沾。

      念更宜凈

      ,神更宜恬
      。隨其紛盡,始坐自然

      倘作躁怒

      ,觸犯中田。朝夕心熱
      ,口苦舌干

      皆由此起,誰辯此端

      。修煉之人
      ,絲毫勿犯。

      箱【稍】著塵跡

      ,大壞真元
      。爾不自覺,患即來前

      身冷身熱

      ,皆由有偏。莫謂修煉
      ,卻病延年

      倘不知檢,患莫大焉

      。一時(shí)一刻
      ,念念檢點(diǎn)

      勿犯勿觸,易長靈丹

      。不須期望
      ,玄而自玄。

      不必苦功

      ,丹結(jié)九轉(zhuǎn)
      。不必苦坐,無時(shí)不禪

      閑居行住

      ,皆長妙丹。爾等修煉
      ,心非不專

      后起參入,先天隔斷

      。鮮不受病
      ,何怪諸仙。

      吾今點(diǎn)出

      ,細(xì)心相參
      。一切妙法,利勿【刃】割完

      毫發(fā)勿差

      ,絲毫勿沾。朝夕優(yōu)游
      ,灑灑安閑

      有食無食,莫掛心間

      。有作無作
      ,更勿周旋。

      如是百日

      ,妙景自添
      。能修一載,萬象自然

      莫拘修字

      ,煉字更兼。一字不泥
      ,化如水泉

      始算真修,始算真煉。修本鋤惡

      ,煉本渾全

      有形加煉,病自入焉

      。無形自煉
      ,煉乃真玄。

      今日吾臨

      ,萬象概刪
      。先防六賊,亦聽自然

      有心而防

      ,難中之難。無心而防
      ,勢必自堅(jiān)

      牢不可破

      ,何用防閑
      。大眾婦女,同心勉旃

      身居何等

      ,念立何愿。事本尋常
      ,且莫看難

      易何如之,只分塵緣

      。念盡即佛
      ,欲盡即仙。

      仙佛無異

      ,度盡塵寰
      。爾本有心,煉成金仙

      不煉自成

      ,不立自立。念與妄想
      ,打掃勿沾

      朝朝快樂,便是神仙

      。常常如此
      ,何愁西天?

      吾來度爾,金身換全

      。爾等自量
      ,自貴自專。

      吾言雖淺

      ,妙更深探
      。自始至終,大法備全

      金沙古佛曰:

      法不妙來訣不妙

      ,妙在火候第一要。道由無極以生
      ,無極原蘊(yùn)夫竅
      。精從此處發(fā)、炁從此處兆
      ,藥從此處生
      ,胎從此處保。細(xì)審機(jī)自躍
      ,活活與潑潑
      ,淵淵(以上合編中無)與浩浩。皆由此處發(fā)根竅
      。以大處而論
      ,百脈皆由無極分形造;以細(xì)密而言
      ,又屬無形無象卻原萬化盡包到
      。男女俱同此至寶,只分血精兩條
      ,男精逆行而成仙
      ,女血直騰歸心竅。故而各有各法
      ,各有各照
      ,女功雖用凝字法,莫將心地緊相抱
      ,如果意馬難拴住
      ,稍著片念血海潮
      。血海與氣海兩下有分曉,血海以前只七分,此處即是氣海竅
      ,竅在那不上不下
      ,不左不右一妙竅
      ,血化氣凝化炁妙
      ,后天之氣先天化
      ,一雜人欲便隔到,有后無先成凡種
      ,仙凡各異須知道
      。道在此處不算道,炁必歸根無極竅
      ,方能凝成此靈苗
      ,方能結(jié)丹火候到,此點(diǎn)先后何以分
      ,分出火候更莫少
      ,癸水若未至,勤修莫懈怠
      ,朝夕活潑兼樂好
      。太松精神散,太緊閉炁竅
      ,必須不松不緊不遲不早
      ,不住為住不好之好,不凝為凝不照自照
      。此點(diǎn)火候甚微微
      ,眾女雖當(dāng)仔細(xì)料,不識(shí)此點(diǎn)不算修
      ,修煉二字須忘了
      ,多以煉字太著跡
      ,一著便即病根擾
      。此病一染著,藥物難達(dá)到
      。世人動(dòng)云病根在臟腑
      ,此病根藏在髓道,藥何以能除
      ?全仗純陽一點(diǎn)貫內(nèi)竅
      ,方將此病除得了。好好好
      ,吾再示一則
      ,再將火候撥幾層,不與層層撥
      ,終歸含糊于不明
      ,必定受病更深沉。炁之沖騰須歸竅
      ,動(dòng)時(shí)不能靜始生
      ,使?fàn)柌恢挥X,不見不聞歸根后,一動(dòng)性命陰陽會(huì)
      ,水火既濟(jì)
      ,分無極而太極包含化混淪。上坐稍凝煉
      ,無相凝
      ,莫存有相略微(略微二字須著意可也)住,一有靜機(jī)便莫擒
      ,聽其自然而靜
      ,不可妄參一識(shí)神。一切齊放下
      ,睡也由他
      ,昏沉也由他,一毫莫錯(cuò)驚
      ,此點(diǎn)火候少人識(shí)
      。多系將靜妄動(dòng),身一動(dòng)炁散成魔障
      ,千千萬萬意紛紜
      。到此時(shí)節(jié)便下塌來,散步等候一刻上塌衾
      ,再行去養(yǎng)靜
      ,靜自易歸根。若是強(qiáng)打坐
      ,疾病內(nèi)栽根
      。再有心多妄,先睡而后用凝神
      ,無妄切莫用
      ,有妄便煉心。煉字須活看
      ,微凝恍惚而杳冥
      ,方是凝煉法,方是入靜第一乘
      ,此即上坐火候法
      。動(dòng)時(shí)火候要分清,動(dòng)候必覺
      ,覺時(shí)莫雜塵
      。天人此分界,仙凡此處分
      ,儼像赤子體未覺
      ,先天體已覺
      ,后天生此界。當(dāng)細(xì)審
      ,覺時(shí)初刻猶恍惚
      ,覺初再轉(zhuǎn)萬念縈。初字
      、再字義電光
      ,一閃頃若無紛紜象。正念聽炁分
      ,倘有妄想擾凝煉
      ,進(jìn)一層亦是聽炁還陰陽,兩下復(fù)元再游行
      ,用此功夫當(dāng)莫懈
      ,舍此一法非上乘。吾今點(diǎn)此真妙訣
      ,男女一齊記在心
      ,不是真種真心煉,輕洩天機(jī)被雷霆
      ,法雖甚淺淡
      ,細(xì)思絕妙始見精。此即未得金丹時(shí)
      ,朝朝不離此法門

      白蓮真人曰:

      立志貴堅(jiān)貞,總勿染塵氛

      。法本平而易
      ,運(yùn)行勿留停。

      有時(shí)法當(dāng)用

      ,須知勿太矜
      。有時(shí)法當(dāng)舍,默守本來真

      動(dòng)靜兩相參,刻刻會(huì)天心

      。貞女原無法
      ,不過聊點(diǎn)睛。

      血?dú)庥兴ネ?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涵養(yǎng)功宜深
      。久則血化炁,白膏貫周身

      自然陰成陽

      ,紅塵不動(dòng)心
      。方能成乾體,方能證上真

      稍有欺偽念

      ,猶恐墮深坑。

      白蓮真人曰:

      節(jié)為修行之階級(jí)

      ,貞靜無塵即初禪
      。更加修煉養(yǎng)真炁,陰降陽升露玄關(guān)
      。玄關(guān)不在身外求
      ,即在寸地覓大丹。心果靜
      ,神果閑
      ,活活潑潑運(yùn)周天。炁也歸源血也歸源
      ,細(xì)細(xì)烹煉爐中間
      。暑也不熱冬也不寒,溫溫養(yǎng)此真嬋娟
      。十月丹完全三載,乳哺聽自然
      。自然飛升大羅天
      ,自然飛升大羅天。

      金沙古佛曰:

      女丹從何得來

      ?男與女兩不相侔
      ,女與男大相懸殊,男丹由精化炁
      ,炁化神
      、神化虛,虛極靜篤而丹自結(jié)矣
      。女丹由血化氣
      ,氣化神,神化虛
      ,虛無自然而丹自成矣
      。但氣雖由血所化,卻有兩解
      。如心不定
      、念不潔,身不寧
      、氣不平
      ,則血亦不能化氣
      ,而血自為血,氣不見氣則血盡成濁
      ,而信皆露矣
      。夫信本污濁之物,何以化氣
      ?蓋化氣者血
      ,而所以化氣者,血中之元炁也
      。元炁者何
      ?血為通身之精氣,有此血而精氣以藏
      ,無此血而氣無歸宿
      ,血如海水,水凝而炁凝
      ,沖天則雨露以降
      。人身有血如海,則血自化氣而上達(dá)遍體
      ,然后流通百脈
      ,百脈貫而一點(diǎn)下墜,由此而丹望結(jié)矣
      。不然滿腹俗情
      ,日纏外事,性氣躁妄
      ,紛華牽連
      ,憂思郁結(jié),妄念打擾
      ,終日無一寧靜
      ,則濁氣隔斷真炁,天地不交陰陽不調(diào)
      ,寒暑不節(jié)周天不合
      ,而病有不成者,百無一二
      。此非道之咎
      ,實(shí)人之咎也!吾今指點(diǎn)眾生
      ,各宜細(xì)心體會(huì),莫謂道不真
      ,特患爾心不真耳
      !爾心果真
      ,掃盡浮念,去盡紛華
      ,和緩性情
      ,暴戾不存,解脫憂患而神恬快樂
      ,斬絕外務(wù)則天氣下降地氣上騰
      ,先天真炁自然流露,充滿海水
      ,氣亦自與神炁相接
      。不坐則已,一坐而自自然然
      ,其中有無端妙趣
      ,較之人間一切別有一重天地,方知道不虛
      ,而仙不假
      ,訣不誤人,但要自性自悟可也
      。吾今再下一丹【言】
      ,有謂赤龍不斬而丹不得結(jié),道不得成者
      ,不知血盡而氣亦盡矣
      。如男子之精敗而丹亦難成,其理一也
      。蓋男精女血多不可絕
      ,氣離血而氣無由生,血化氣而精始流通
      ,如謂血盡而乃言煉丹
      ,何青年血枯而病反起?此終不離血之一考證也
      。又言煉之?dāng)?shù)年而毫無影響
      ,非無訣也,實(shí)心無靜時(shí)之故也
      。雖在朝夕打坐
      ,十二時(shí)辰無一二時(shí)靜定,即或有定不過數(shù)刻而已
      ,氣何時(shí)化
      ?神何時(shí)凝?丹何時(shí)結(jié)
      ?經(jīng)年累月終成一頑人耳
      !動(dòng)云某某修真
      ,某某守節(jié),不管人間一事
      ,吾察其實(shí)卻與俗人不相遠(yuǎn)矣
      。又云:某某即得真訣,某某修煉多年而毫無一成
      。殊不知得真妙訣者
      ,始勤終怠,多年修煉者
      ,姑待茍安
      ?如此修道其誣道也實(shí)甚!吾今勸爾眾生
      ,論爾之富
      ,富不敵;吾論爾之貴
      ,貴難比
      ;吾論爾之衣服飲食,更難比美夫吾
      。吾且當(dāng)下割盡
      ,爾等有何難舍了?割不下真癡
      ,而又癡迷
      ,而又迷恐終成無緣之人也,可痛也乎
      !蓋仙佛以慈悲度世
      ,世人切勿自棄,其仙佛可也
      ,吾本以普濟(jì)為心
      ,爾等幸勿自絕于吾可也。

      普賢菩薩曰:

      朝夕修煉

      ,望結(jié)金丹
      。有丹之汞,不煉之丹

      丹在身中

      ,無形無端。有端非妙
      ,無端絕玄

      玄處丹就,無玄不言。有心而煉

      ,枉費(fèi)心猿

      不煉自煉

      ,方名大丹
      。丹本空降,天地一元

      有形之氣

      ,不算妙詮。無形之祖
      ,萬象包涵

      一得永得,空空盤旋

      。物之生也
      ,此處兆端。

      物之榮也

      ,此點(diǎn)鼓焉
      。物之藏也,此妙為嫻

      有形有象

      ,乃曰后天。無象無影
      ,先天之天

      后天生成,先天兆元

      。人之生也
      ,理本一元。

      無象無著

      ,內(nèi)藏一玄
      。后天遮蔽,玄者不玄

      今開妙法

      ,點(diǎn)化有年。人誰不知
      ,后起難言

      一朝識(shí)神,念未清潭

      。多參【摻】人欲
      ,少見道玄。

      七日一復(fù),卻也甚難

      。心多塵垢
      ,神多迷涎。

      不皎不潔

      ,不凈不干
      。神氣兩傷,焉能通關(guān)

      關(guān)且難通

      ,竅何發(fā)端。竅既不發(fā)
      ,何運(yùn)抽添

      抽添不運(yùn),枉坐蒲團(tuán)

      。吾且重說
      ,收斂神全。

      收乃自收

      ,卻有玄言
      。一念偶動(dòng),即便自轉(zhuǎn)

      出須有時(shí)

      ,考驗(yàn)中田。前點(diǎn)妙法
      ,如如動(dòng)玄

      如如有動(dòng),又如無關(guān)

      。此如如動(dòng)
      ,天地兩捐。

      忽發(fā)如如

      ,姹女交關(guān)
      。此點(diǎn)絕妙,從未有言

      吾今細(xì)點(diǎn)

      ,勿輕妄傳。丹經(jīng)典籍
      ,每部唱言

      俱說如如,姹女配鸞

      。此乃全話
      ,未分界限

      亦未分時(shí),又未分先

      。吾今言者
      ,再與細(xì)研。

      如如一動(dòng)

      ,先后兩沾
      。知如如動(dòng),胎有鍵關(guān)

      渾渾而動(dòng)

      ,如如自然。方明考驗(yàn)
      。神出之端。

      知?jiǎng)佣鴦?dòng)

      ,猶兼后天
      。不知忽動(dòng),如如快然

      妙不可指

      ,樂不盡歡。方曰如動(dòng)
      ,大丹成焉

      見此妙境,自無塵緣

      。相不待掃
      ,諸念悉捐。

      蘊(yùn)不著空

      ,空空自然
      。不著空相,萬境空潭

      天地之運(yùn)

      ,我渾一團(tuán)。天地之靜
      ,我與一玄

      天地之生,我與相兼

      。天地收藏
      ,我與一元。

      造到此處

      ,大覺始言
      。未到此境
      ,仙成猶難。

      何悟大覺

      ?豈輕易言
      !吾今點(diǎn)化,如如一翻

      機(jī)盡洩漏

      ,妙法無邊。

      瑤池王母曰:

      真女本童體

      ,只在清濁分
      。鉛汞雖全備,奈已變成形

      一入胞胎后

      ,不得以真名。既已落后天
      ,豈能便飛騰

      元炁縱圓足,亦宜煉渾淪

      。自有而返無
      ,方可言歸根。

      若論返還理

      ,女子未知音
      。常常執(zhí)著守,兩眼照乳庭

      清濁難分辨

      ,混淆炁怎凝。清升而濁降
      ,一定理常聞

      過執(zhí)炁不運(yùn),濁氣反上騰

      。清炁既下墜
      ,如何識(shí)命靈。

      女子無他訣

      ,活潑是要經(jīng)
      。心活炁自旺,神活炁自靈

      意活炁自固

      ,性活炁自升?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顫姺窃谕?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心中不著痕

      心定方上坐,上坐息調(diào)勻

      。息勻身體化
      ,真樂此中生。

      樂而忘其樂

      ,周身炁渾淪
      。自然歸祖竅,關(guān)鍵毫不存

      能靜一刻久

      ,一刻歸中庭。能靜一時(shí)久
      ,一時(shí)炁回縈

      朝朝能靜定,一月功有靈

      。百日即有驗(yàn)
      ,一紀(jì)定飛升。

      何以能此速

      ,元炁未漏崩?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上`
      ,氣血兩不分。

      時(shí)而氣化血

      ,時(shí)而血化銀
      。化時(shí)毫不覺
      ,倘恍又轉(zhuǎn)傾

      所以經(jīng)年月,猶未見功靈

      。反轉(zhuǎn)成枯槁
      ,病疾惹上身。

      不念大道闡

      ,豈能辯明明

      香逸古姆曰:

      吾今談玄理,專言女法王

      。女本屬靜體
      ,陰中亦含陽。

      守靜終難靜

      ,機(jī)關(guān)蘊(yùn)中黃
      。靜雖是本體
      ,御柔猶賴剛。

      剛為陽之主

      ,柔乃陰之藏
      。識(shí)得柔中剛,可致弱中強(qiáng)

      氣血屬后起

      ,祖竅自發(fā)陽。一炁通四體
      ,百脈皆瓊漿

      赤龍何用斬,濁盡乃流光

      。此原有分別
      ,婦女兩分張。

      婦體非全體

      ,元炁已受傷
      。欲復(fù)坤陰炁,發(fā)動(dòng)在乳房

      微微用真意

      ,引火用貴良。稍為太著跡
      ,血滯病暗藏

      有意無意運(yùn),勿助亦勿忘

      。久久炁歸源
      ,陰氣自消亡。

      陰伏陽乃升

      ,煉成乾元?jiǎng)?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處女不必用,真靜始終方

      氣靜血自化

      ,神清炁自揚(yáng)。不知亦不識(shí)
      ,變化概包藏

      周天分度數(shù),不滯合陰陽

      。始由血化氣
      ,終乃柔變剛。

      一月炁交會(huì)

      ,去濁留元陽
      。濁盡清上升
      ,自然滌穢腸。

      光明真皎潔

      ,骨髓露瑩光
      。倘不清本源,念慮必暗戕

      火熾周身熱

      ,反道現(xiàn)真陽。若知止火法
      ,無意默而忘

      邪火頓消滅,真元尚無傷

      。此點(diǎn)真口訣
      ,婦女當(dāng)提防。

      果能真如是

      ,道成會(huì)法王

      白蓮真人曰:

      出塵有志,立意無偏

      ,尤宜外內(nèi)加收斂
      ,寂然不動(dòng)是本原。安靜久坐煩即散
      ,稍著拘牽炁難圓
      。女本屬靜,靜中煉
      ,真炁躍躍自騰翻,忘意忘言守至善
      ,不遷不移合玄關(guān)
      。炁行切勿滯,炁住勿稍添
      。烹煉未咸宜
      ,寒燥皆屬偏。果能照此行
      ,功圓見先天
      。先天從何見?只取心頭無掛牽
      ,不牽不掛神自活,神活性命兩相旋
      ,旋轉(zhuǎn)不息陰陽會(huì)
      ,****真炁自滿圓
      。圓圓滿滿通貫頂
      ,由此下降滴七蓮
      ,蓮得甘露花心活,七日七朝便開繁
      ,蓮心一繁真心現(xiàn),自在如來遍大千
      ,大千世界任游轉(zhuǎn)
      ,看盡紅塵苦海邊,方知群仙點(diǎn)妙訣
      ,真不悮人駕慈船
      ,世上貞節(jié)急急煉,定許果結(jié)游西天

      廣慧古佛曰:

      吾今統(tǒng)指一火候

      ,是貞節(jié)女共參觀。不拘塌前強(qiáng)打坐
      ,優(yōu)游散淡不拘拴。

      任其自放自收束

      ,一時(shí)念靜自參禪
      ,一時(shí)不靜休上坐,強(qiáng)坐炁反隔祖原

      此點(diǎn)元炁靜中來

      ,優(yōu)游漸長兩纏綿,纏綿亦有考驗(yàn)訣
      ,神若昏昧想貪眠

      然后輕身塌上坐,一坐真炁會(huì)自然

      ,不用此法神難合
      ,此功日久頂上圓。

      但要化盡絆身累

      ,易去后天接先天
      ,若非貞節(jié)兩等輩,休用此功妄去貪

      若貪此功成睡魔

      ,反使神炁隔竅關(guān),再拔貞女修行訣,子時(shí)陽動(dòng)下塌前

      默念佛號(hào)三五十

      ,再行用功照點(diǎn)前,子時(shí)若不身移動(dòng)
      ,天人交戰(zhàn)在此間

      能移身法化魔累,佛號(hào)一聲澈【徹】地天

      ,辰刻不宜輕移動(dòng)
      ,妄動(dòng)神機(jī)敗本原。

      此乃修真上上訣

      ,貞女一同共參觀
      ,何分兩等拔火候,貞女神原在兩間

      節(jié)婦志向雖堅(jiān)定

      ,卻多傷耗未修前,內(nèi)蘊(yùn)元炁俱傷敗
      ,另起爐灶始還原

      辰刻升坐神炁足,不足不動(dòng)更傷丹

      ,丹何以名修有形
      ,丹本炁凝號(hào)曰玄。

      玄即丹之別名號(hào)

      ,神圓炁自兩復(fù)還
      ,此貞節(jié)女真火候,修到百日再點(diǎn)丹

      女本真陰藏真陽

      ,故點(diǎn)辰刻用功參,子時(shí)一陽初發(fā)動(dòng)
      ,游行活潑運(yùn)周天

      一陽動(dòng)時(shí)真陰旺,上坐必便自抱還

      ,所指中藏天機(jī)妙,留心揣摩勿妄談

      口中說訣皆是假

      ,真修還在念盡捐,能除萬緣清似水
      ,明珠掌上放光圓

      瑤池王母曰:

      吾又題醒,女子金丹

      ,由漸而進(jìn)
      ,由勉而安

      由下而上,由后而先

      。慢慢烹煉
      ,漸漸熬煎。

      不松不緊

      ,火候自然
      。期至水涌,北海滔天

      如河泛漲

      ,急駕爾船。若是淜浪
      ,定許失船

      養(yǎng)靜女子,海水甚堅(jiān)

      。一到期滿
      ,如火燎原。

      倘不停功

      ,禍起眉前
      。停一七日,二七無嫌

      勿謂懈怠

      ,功夫難添。必待露凈
      ,再言參玄

      若不待盡,穢氣相參

      。水泛海潮
      ,時(shí)至周偏。

      竅竅聚會(huì)

      ,周天已滿
      。同流而下。故曰滔天

      如河水潮

      ,百瀆流泉。山溪小谷
      ,共聚一團(tuán)

      方曰泛漲,此理明言。養(yǎng)靜不停

      ,逗期參禪

      真火一發(fā),惡穢燒干

      。即成痼疾
      ,藥苗難痊。

      不但北海

      ,穢枯燥干
      。百脈阻滯,膏肓成堅(jiān)

      力難破血

      ,干入髓間。吾今指破
      ,下細(xì)與談

      勉受奇禍,個(gè)個(gè)畏難

      。此即妙法
      ,必不輕傳。

      吾今點(diǎn)出

      ,鼓勵(lì)女媛
      。多停期至,自不病連

      期至之日

      ,活潑為先。勿憂勿悶
      ,七情悉捐

      六欲掃盡,悠悠然然

      。瀟灑自如
      ,冷飲莫貪。

      太辛辣物

      ,亦莫咽沾
      。自然去病,一生安閑

      此緣之中

      ,又分幾端。今世造道
      ,前生累冤。

      冤冤相報(bào),亦難身安

      。多受病染
      ,緣難結(jié)全。

      半途廢者

      ,暗有周旋
      。生雖不樂,歿即證仙

      生能造成

      ,金仙手拈。由仙而上
      ,直歸西天

      生死兩途,何掛心間

      。吾今道出
      ,眾位女賢。

      苦中受苦

      ,勿貪旨【脂】甘
      。略略放過,掃盡俗緣

      俗緣掃盡

      ,真神自全。全此一點(diǎn)
      ,飄蕩仙山

      欲登寶塔,任爾高攀

      。欲到普陀
      ,隨爾足探。

      欲游東京

      ,任爾閑玩
      。欲至西土,佛引過關(guān)

      欲步靈霄

      ,由爾進(jìn)前。吾所言者
      ,并無誑談

      女子功夫,與男相兼

      。只分地步
      ,地本非玄

      一切妙化,俱不異男

      。爾等切悟
      ,書中載全。

      毫不差錯(cuò)

      ,各自修潛
      。切記切記,吾甚心歡

      響月文通古佛注:

      禍起眉前者

      ,血潮如火蒸也,如不停功以火攻火
      ,則血熱而成枯焦之患矣
      !海潮者,即月信流露之時(shí)
      ,應(yīng)宜停功靜坐
      ,茍不停功數(shù)日,如舟行河內(nèi)
      ,明知波浪洶涌而故將船放
      ,必失大事,謹(jǐn)記勿忽

      響月文通古佛曰:

      道雖分層次

      ,不過為修煉者把心拴。若論貞節(jié)不須煉
      ,真
      、靜二字始終玄。女本屬靜體
      ,翕辟發(fā)自然
      ,靈炁自發(fā)現(xiàn),血化為金丹
      ,陰氣消融盡
      ,真火蒸髓間,何有凝滯病
      ,何有斬龍言
      ,不化而自化,坤位轉(zhuǎn)成乾

      響月文通古佛曰:

      清凈真誠是妙玄

      ,莫用后起擾先天,念定即宜長長坐
      ,神昏不必死死探

      朗如皓月真性體

      ,明若秋水大玄關(guān),活潑不沾亦不滯
      ,杳冥如有更如閑

      一靈運(yùn)動(dòng)渣滓化,樂境層層如魚鳶

      ,莫將假身囿真我,方能返本而還原

      響月文通古佛曰:

      蓮臺(tái)寶塔候斯人

      ,真真不昧本來因,先將清濁分明晰
      ,久坐靈炁漸漸生

      元炁蒸騰休驚恐,任他升降自調(diào)勻

      ,勿忘勿助真火候
      ,有意無意莫留停。

      煩悶即忙游散步

      ,拘泥便覺神不寧
      ,念動(dòng)是火非真藥,性靜無塵即真金

      鍛煉原無分層次

      ,淘盡渣滓自澄清,不須別求真口訣
      ,今宵言語須謹(jǐn)遵

      金沙古佛曰:

      點(diǎn)醒緣中修真女,貞節(jié)兩端聽根生

      ,知此妙訣非無法
      ,法本訣出自有箴。

      常洗凡身歸靜地

      ,勤養(yǎng)仙心垢化冰
      ,多貴仙根少擾俗,割斷凡骨換仙身

      明明常照前身映

      ,星輝七斗放光明,兩目靈光常生內(nèi)
      ,兩耳靈炁常閉門

      兩鼻不為凡香引,真香發(fā)動(dòng)貫七星

      ,一口能杜俗粗氣
      ,行住坐臥號(hào)佛聲

      兩手不沾人情態(tài),多翻貝葉念諸經(jīng)

      ,兩足穩(wěn)住天臺(tái)上
      ,丹室禪宮漫舉行。

      步履輕搖心便蕩

      ,妄動(dòng)耳目即擾神
      ,神擾心即隨機(jī)出,散漫無歸炁何勻

      內(nèi)吸不勻外氣擾

      ,內(nèi)外一吸自歸根,內(nèi)主不搖神自穩(wěn)
      ,搖動(dòng)不寧炁難盈

      即或有動(dòng)真機(jī)轉(zhuǎn),困頓無歸擾黃庭

      ,呼吸一勻先天動(dòng)
      ,后天自讓先天行。

      若能念死后天絕

      ,先天自從左右生
      ,此機(jī)本是自然來,并無功用訣點(diǎn)明

      吾今指盡無上妙

      ,望爾凡胎照去行,同守真志休貪訣
      ,點(diǎn)爾關(guān)竅堅(jiān)爾心

      爾志能對(duì)吾之志,爾心難似吾心清

      ,能比吾心清如水
      ,三載以后吾親臨。

      現(xiàn)身度爾童貞體

      ,平空形飛走如云
      ,吾形常在爾心內(nèi),爾心即是吾觀音

      觀音菩薩常常在

      ,功成果結(jié)伴吾身,七蓮能化千萬朵
      ,千萬蓮花覆爾身

      此種捷徑都不去,還在何處拜世尊

      金沙古佛曰:

      吾今無他法

      ,將收心之上品
      ,掃念之絕妙,一一與爾指的端
      。心意走不是別一件
      ,未將大道細(xì)嚼參,試想這身居紅塵
      ,如在苦海一般
      。今生落人道,來生失落苦不堪
      ,俗言一失人身萬劫難
      。幸爾等今有緣得聞大道,身坐蒲團(tuán)
      ,心也不須收,意也不須觀
      ,念也不須掃
      ,猿也不須拴。有身如無身
      ,心似無欄關(guān)
      。也不必觀爾的心,也不必記爾的法言
      。略取一意在乳間
      ,一刻心不定,一刻莫拋散
      ,二三心不純
      ,二三莫放閑,卻又不可緊緊拴
      ,也只在有意無意之間
      。太緊氣必滯,不注意念偏
      。吾再有一法
      ,亦是收心上妙丹,常在誦經(jīng)典
      ,念雜默念經(jīng)一遍
      ,只得一二刻,覺恍惚
      ,念自捐
      ,自自然然功滿,百日見先天
      ,一坐遇睡魔
      ,醒時(shí)即參禪
      ,志清不用收,念起再用此法收妄念
      。實(shí)在難
      !實(shí)在難!實(shí)在難將爾等牽纏
      。斬?cái)嗖槐M紅紅綠綠
      ,花花衣衫。斬不絕南田北地
      ,兒媳情腸一大串
      ,縱是仙佛手段,也難度爾上仙苑
      ,也難攜爾上吾船
      ,勸爾等莫在退卻,自將金丹拋入那孽海無邊
      。生時(shí)不知悔
      ,死后方了然。再醒童貞女
      ,各自細(xì)打算
      ,前生之根本非淺,今生遇奇緣
      ,并無人牽引
      ,一聽大道闡妙玄。一個(gè)個(gè)自己心愿
      ,看破了紅塵世界
      ,了脫這七情不沾,真乃是千古希罕
      ,果算得女中奇男
      ,但只是眼為六賊主,見不得紅紅綠綠
      ,花花朵朵披【頗】好看
      ,一念便打轉(zhuǎn),事事愛體面
      ,虛假人情費(fèi)真念
      ,吾今勸爾休沾染。莫憂這事難結(jié)果
      ,莫掛這大緣難滿愿
      。又莫慮普陀無人喚,爾能了脫人間諸掛絆,自自然然有金童和玉女
      ,時(shí)刻來經(jīng)管
      ,不使?fàn)柕罏疟荒_,不使?fàn)柕婪ū谎p
      。一直悟到頭
      ,勿沾勿染,身也輕
      ,體也便
      ,百病不生樂無邊,即至功滿日
      ,寶蓋和幢幡
      ,護(hù)法韋馱前引路,十八羅漢把駕參
      ,花仙彩女千千萬
      ,四面擁護(hù)到西天。爾貞女試看好也不好
      ?真真是前根不亞緣
      ,法寶天仙苦口良言,切戒汝惟冀
      ,個(gè)個(gè)記心間。

      圓明道姆曰:

      圓明炁本圓

      ,炁原藏一穴
      。一穴分九竅,東西并南北

      星象列宿位

      ,以一為轉(zhuǎn)折。不睹亦不聞
      ,似有似無別

      有無歸中候,煌煌輝四廓

      。此穴不多大
      ,萬象盡包括。

      大如天邊外

      ,小配【則】形難測
      。高而三天上,卑又海底澈

      穴道分明點(diǎn)

      ,人皆聽清白。今非重重點(diǎn),精微難透澈【徹】

      不陰亦不陽

      ,陽精媾陰血。陰氣歸血海
      ,陽精此發(fā)洩

      發(fā)動(dòng)人不覺,恍惚心甚悅

      。飄飄而蕩蕩
      ,清濁分皂白。

      不樂心焦悶

      ,陰陽兩不接
      。一得神縹渺,炁包無阻隔

      子午蓮方吐

      ,陰陽兩交葉。陰合陽祖炁
      ,蓮蕊遍池列

      陽配陰祖炁,花開茂枝葉

      。此處一花放
      ,七朵盡行洩。

      血海通祖炁

      ,祖炁又歸血
      。血枯炁必阻,炁阻血自竭

      阻竭病何起

      ,皆因?yàn)庞艚Y(jié)。郁結(jié)又何來
      ,拘滯不灑悅

      因心不脫落,先后氣關(guān)閉

      。閉是下阻上
      ,塞是憑空說。

      因閉血不動(dòng)

      ,不動(dòng)乃阻塞
      。炁阻關(guān)自閉,一線不通坼

      血?dú)庥星鍧?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清濁何分別。心清無私妄,呼吸亦皎潔

      皎潔合真陰

      ,真陽自交迫。清濁自然分
      ,信不失一月

      輕清而上浮,濁自下漏洩

      。心雜氣必燥
      ,呼吸亦猛烈。

      燥與陽相交

      ,邪火發(fā)如鐵
      。便燒真陽炁,干枯病易得

      世醫(yī)如盲瞽

      ,診脈藥妄切。先將氣血補(bǔ)
      ,通關(guān)毫不涉

      一旦濁氣凝,經(jīng)絡(luò)更閉塞

      。及至心病起
      ,煩燥又發(fā)熱。

      口干并舌焦

      ,食冷暫救烈
      。醫(yī)術(shù)更恍惚,問癥再分別

      一聞熱癥起,涼藥用知柏

      。先補(bǔ)而后冷
      ,痼疾了不得。

      服盡百草物

      ,形容漸瘦白
      。及至莫奈何,參茸加歸鱉

      滋陰又培陽

      ,頭緒更亂擇。修真受害累
      ,個(gè)個(gè)怕悟得

      不修猶快暢,修來反受折。吾今明告戒

      ,血停有規(guī)額

      血如山谷水,浸流督不得

      。一督亂竄發(fā)
      ,反觸正脈穴。

      不得不偏流

      ,甚至沖過格
      。人身血海內(nèi),只有三條脈

      氣海與血海

      ,任督總一穴。精從此處過
      ,濁自此處洩

      若非寒冷滯,必不至阻塞

      。塞而不順流
      ,通路把藥切。

      須溫休太燥

      ,分清濁自別
      。如是治此病,妙手稱上客

      吾今于點(diǎn)破

      ,以免受冤孽。分配陰陽路
      ,男女指一節(jié)

      男有此祖炁,分配在精穴

      。女之祖炁合
      ,陰從血海說。

      男有此陽關(guān)

      ,順逆不須惑
      。女有北海地,波搖似水迫

      大周天大動(dòng)

      ,小周天亦闊。十二時(shí)辰候
      ,子午二極接

      此點(diǎn)有分解

      ,有修未坐宅。修者子午合
      ,真炁真媾結(jié)

      未修仍交會(huì),真祖炁難洩

      。此處真命的
      ,勿輕妄與說。

      北海有清濁

      ,濁者氣淡泊
      。濁乃形質(zhì)露,是日念掃絕

      念凈清浮上

      ,與祖炁相接。念雜氣入質(zhì)
      ,清反歸穢

      月信多差錯(cuò),即是念太墄

      。念墄神自昏
      ,神昏莫分別。

      清濁兩混雜

      ,真炁不上拍
      。果常如是樣,如是病發(fā)脈

      必得是日到

      ,不想妄自滅。優(yōu)游無稍滯
      ,灑灑而

      不慮亦不愁,不驚亦不嚇

      。不張亦不大
      ,皎皎而潔潔。

      行住無掛礙

      ,惺惺而悅悅
      。不識(shí)亦不知
      ,聞聽念不涉

      形骸似飄蕩,天光而地白

      。手足如輕撓
      ,浮動(dòng)不沾擳

      最忌心太猛,念恐功有缺

      。此念是大病
      ,快快治宜切。

      三七露未盡

      ,床褥莫拘節(jié)
      。聽其露盡時(shí),上床方合格

      此乃一定法

      ,非人休傳訣。天地之精英
      ,此處一旦洩

      再望爾婦女,心中莫記訣

      。無訣道難明
      ,執(zhí)訣炁有隔。

      平居心與口

      ,多把佛號(hào)默
      。有念方默著,無念不必默

      只將人事了

      ,手莫探花蝶。不過衣鞋制
      ,常探內(nèi)功烈

      手作人間事,念冷如冰鐵

      。眼為搖心賊
      ,莫著花影色。

      此乃俗骨累

      ,爾愿立修德
      。修德與修真,修性修心慝

      修慝德自新

      ,一朝炁蒸耶。超身云霄外
      ,飄飄臥極北

      吾駕鳳凰輦,金花仙女接

      。引爾游上界
      ,攜爾到佛國

      仙塔登幾層,眼觀大千陌

      。紅塵勞苦輩
      ,俗胎甚慘烈。

      南天一觀望

      ,代為淚垂帛
      。縱是大慈悲
      ,難將無緣惻

      即是大愿船,莫渡自作孽

      。西天大佛祖
      ,萬法總難絜。

      吾本圓明祖

      ,降臨于此宅
      。分分明明點(diǎn),望爾心甚切

      莫忘諄諄告

      ,朝夕靜是訣。欲多來纏擾
      ,由于眼招賊

      眼見如未見,反觀思內(nèi)穴

      。不輕亦不重
      ,不急亦不歇。

      不燥亦不妄

      ,千般亦不迫
      。不沾亦不脫,百感慨消滅

      不樂自然樂

      ,不絕自然絕。上坐休用意
      ,死尸恍默默

      天崩爾不崩,地裂爾不裂

      。人言休動(dòng)氣
      ,自取自明白。

      清福與紅福

      ,觀紅如視黑
      。青白分真?zhèn)危穗s類各別

      我無金剛體

      ,妄游極樂國。長短莫計(jì)較
      ,不聽自除耶

      高超世幾等,不與俗同格

      。志大言勿大
      ,心真念莫怯。

      常常體仙佛

      ,在此談玄訣
      。婦女書少讀,性理更難得

      只守一念凈

      ,絲毫內(nèi)莫塞。如光天化日
      ,如星又似月

      如北極之亮,七星掛天闕

      。明明而朗朗
      ,昭昭無點(diǎn)黑。

      爾心明似斗

      ,內(nèi)七星燦
      。皂云難遮蔽,本體仍不絕

      云過星猶朗

      ,爾心如星炟。心中無一塵
      ,有塵心走別

      心本原無妄,因見妄入宅

      。心本無他想
      ,耳聽便遭厄。

      心本無沾滯

      ,因身不便捷
      。身口不合意,便動(dòng)怒不悅

      有此一怒態(tài)

      ,五臟火發(fā)越
      。此根不除盡,枉把道修也

      吾今下細(xì)點(diǎn)

      ,貪字宜割截。衣食固莫貪
      ,自然有者

      善念亦莫貪,仙凡念上別

      。妙法亦莫貪
      ,守靜妙莫測。

      功夫亦莫貪

      ,隨時(shí)快坐攝
      。妙境亦莫貪,境象無形色

      安安而樂樂

      ,歡歡而悅悅。瀟瀟而灑灑
      ,悠悠而闊闊

      即是妙景象,此象貪不得

      。由他自來去
      ,由他自然結(jié)。

      由他自變化

      ,由他自交接
      。念靜神不擾,二三載必得

      吾今大慈悲

      ,逐一告知者。爾婦女等輩
      ,莫拘是妙訣

      一拘即成病,莫怪道誑惑

      。內(nèi)外皆莫捆
      ,神活炁超越。

      游行念清朗

      ,心自皎而潔
      。來往又何拘,天高月有缺。

      人生難滿愿

      ,到頭知紅黑
      。此時(shí)風(fēng)氣薄,人言聽不得

      各修各性體

      ,仙凡有分別。仙原仙根來
      ,凡本前生孽。

      今生雖富貴

      ,身謝甚可怯
      。不帶有功善,罪過注黑冊(cè)

      一生無善折

      ,銀錢空手撇。只帶一身罪
      ,塵埃膝屈血

      罰入大地獄,來生作聾瞎

      。仙凡此分界
      ,修煉又有說。

      縱難成上品

      ,仙佛代解厄
      。養(yǎng)性閣中修,功滿朝上闕

      修真丹滿足

      ,佛旨下仙帖。金童執(zhí)寶幡
      ,玉簫天地澈

      迎爾歸極樂,永享千萬劫

      。不入輪回道
      ,不生亦不滅。

      不死亦不老

      ,長生榜上客
      。時(shí)而煙霞伴,時(shí)而鳳閣歇

      時(shí)而天涯轉(zhuǎn)

      ,時(shí)而海島閱,觀不完金剛美景,看不盡琉璃彩色

      這才是功行圓滿大快樂

      ,這就是修道歸根的大妙訣!

      文源:普度堂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daojia/15735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

      ,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shí)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
      ,請(qǐng)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huì)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cuò)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qǐng)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shí)
      ,我們會(huì)第一時(shí)間予以刪除,并同時(shí)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 rel="prev"> 你知道如何讓體內(nèi)生出“三昧真火”嗎

      相關(guān)文章
      《靜坐修道與長生不老》--南懷瑾
      前言 ---靜坐修道與長生不老人,充滿了多欲與好奇的心理
      《道德經(jīng)》
      ,“修之天下,其德乃博”
      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
      ,善抱者不脫,子孫以祭祀不輟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修之于家
      ,其德乃余;修之于鄉(xiāng)
      ,其德乃長
      ;修之于邦
      ,其德乃豐;修之于天下
      ,其德乃普
      。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
      ,以鄉(xiāng)觀鄉(xiāng)
      ,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 《道德經(jīng)》<div   id=,“修之天下
      ,其德乃博”" onerror="nofind(this)" >
      【炁體源流】|短摘匯宗|火 候
      火 候(《伍柳仙宗?天仙正理?火候經(jīng)第四》)此直言説出火候,只是呼吸二字
      。豈不見陳虛白曰:火候口訣之要
      ,當(dāng)于真息中求之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鹅`源大道歌》云:千經(jīng)萬論講玄微,命蒂由來在真息
      。此又直説出
      ,火候只是真息。真息者
      ,乃真人之呼吸
      ,而非口鼻之呼吸。陳致虛曰:火候最秘
      ,其妙非可一概而論
      ,中有逐節(jié)事條。即我張
      、李
      2024-01-25
      【炁體源流】|短摘匯宗|火 候
      你的福報(bào)
      ,藏著承負(fù)。
      《太上感應(yīng)篇》里說:“見人之得
      。如己之得
      。見人之失。如己之失
      。不彰人短
      。不炫己長?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笨匆妱e人的過失
      ,就如同看見自己的過失一樣
      ,要保護(hù)別人的自尊,維護(hù)別人的面子
      ,不要張揚(yáng)出去
      。這樣的人,是有仁愛之心的善人
      ,連神仙都會(huì)護(hù)佑這樣的好人
      。南北朝時(shí),有個(gè)叫范元琰的人
      ,他精通經(jīng)書
      ,學(xué)問淵博,慈善待人
      。有一天范元
      2024-04-29
      你的福報(bào)<div   id=,藏著承負(fù)。" onerror="nofind(this)" >
      【炁體源流】|短摘匯宗|有爲(wèi)無爲(wèi)
      有爲(wèi)無爲(wèi)(摘自《伍柳仙宗?慧命經(jīng)?集説慧命經(jīng)第九》)大藏之教
      ,有權(quán)法
      ,有實(shí)法,有無爲(wèi)法
      ,有有爲(wèi)法
      ,豈可一概論之!無爲(wèi)者是養(yǎng)道胎面壁後半之法
      ,有爲(wèi)者即凝集和合修慧命前半之法
      ,有憑有據(jù),乃先天意炁之妙用
      胎息:一種極為特殊的吐納方法
      判斷一門功派體系是否圓滿,有許多客觀標(biāo)準(zhǔn)
      。一般說來
      ,缺乏吐納訓(xùn)練的功法往往是不太理想,不太圓滿的
      。這當(dāng)然不能一概而論
      ,但吐納的價(jià)值確實(shí)非同尋常。其根本原因是:在“身法”與“心法”之間
      ,“息法”處于中間過渡狀態(tài)
      站樁
      、打坐適合共修
      站樁也是一種修行方法,歷史很悠久
      ,尤其是在武學(xué)方面
      ,樁功的作用已經(jīng)得到了公認(rèn),站樁在薌翁的意拳中得到了重大發(fā)展
      ,而渾圓功宗師王安平先生亦曾是意拳門人
      ,苦習(xí)意拳多年,后其更是進(jìn)一步將站樁作為修道之法
      ,并開創(chuàng)渾圓功
      張至順真人乾元觀開示|五個(gè)火球|文字版
      靈官爺衪的有腳踏風(fēng)火輪
      ,跟你們說打坐,先開始往腳心里走一走
      ,我都練過
      ,開始像有螞蟻朝那個(gè)地方拱,然后越拱越大
      ,越拱越大
      ,他然后有一個(gè)火球有這么大
      ,你朝那一走
      ,那個(gè)砰砰砰,祂打
      。等你什么時(shí)候成了道
      ,這兩個(gè)火球從上邊一直地打到太空,合到一起
      ,一下子加入你那個(gè)道胎里頭
      ,你修道,成了道
      ,有道胎嘛
      ,是不是啊,
      2024-01-23
      張至順真人乾元觀開示|五個(gè)火球|文字版
      追憶張至順真人|炁體源流|清靜元君坤元真經(jīng)
      孫不二祖師爾時(shí)元君在華陽洞天
      ,與諸天延那仙姑
      、十二溪女,説坤元妙經(jīng)曰:「天陽地陰
      ,天動(dòng)地靜
      。乾行坤順
      ,元享利貞。乾道成男
      ,坤道成女
      。獨(dú)陰不長,獨(dú)陽不生
      。剛?cè)岬闷渲杏?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水火始能既?jì)。孕生萬物
      ,蓋載蒼生
      ,慈忍無爭,敬順輔相
      。是故居母道之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