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其安易持
,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亂。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民之從事,常于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眾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簡譯:事物安靜時容易把持
承上章
這里
這一思想深刻影響了后來人
“千里之行
第一句中的四易,這個易字是重點
。大家可能都把視線放在了持,謀,泮,散上去了,這個已經(jīng)是結(jié)果了,如果大家想實現(xiàn)對某件事的預期,應該把視線放在結(jié)果之前的未有,未亂上,世事艱難,掌握了這個方法,或許可以讓大家輕松一些,這個易不是通常的容易的意思,就是有之前的無,當其無時,謀在為先,故其事易;當其未敗時,先慮其患合抱之木一句
,多數(shù)人都知道,很多中學的墻上都有這一句,后面這句:民之從事,常于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大家可能知道的就少了,行百里者半九十啊。很多人于黑暗中砥礪前行,往往就倒在了黎明前的那一刻,當然,更多的是就出門走了幾步,然后縮回屋子里了圣人欲不欲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意思是教誨后人要一步一個腳印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daojia/15799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上一篇:
,“修之天下,其德乃博”" rel="prev">
《道德經(jīng)》,無執(zhí)故無失。”是講什么哲理?" rel="prev">
無為故無敗,無執(zhí)故無失。”是講什么哲···
,藏著承負。" onerror="nofind(this)" >
、打坐適合共修" onerror="nofind(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