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豐祖師像
張三豐[1],元﹑明(一說金)著名道士
,生卒年不詳,傳說生辰時間跨越南宋、蒙元和明朝三個朝代(名通,又名全一,字君實(亦作“君寶”),號玄玄子,經(jīng)考證得字子沖南宋淳祐七年(1247年)生于蒙古帝國統(tǒng)治的遼東懿州(今遼寧省阜新市,位于阜新市與彰武縣交界處有其故居。)另有記載元定宗三年(1248年)生于遼東懿州望平縣(今黑山縣姜屯鎮(zhèn))在蓮花湖畔亦有張真人故居。明成祖永樂年間大修武當山在各種張三豐的傳記或有關他的材料里,還有全弌
據(jù)道教界推測
據(jù)《古今太極拳譜及源流闡秘》李師融先生的考證
至正初
洪武十七年至十八年間
,朱元璋兩度詔請三豐入京,皆避而不見。洪武二十三年,張三豐離開武當復作云游。洪武二十五年,張三豐遁入云南清雍正初年,有汪夢九先生曾遇三豐真人多示其教
。此時三豐應有四百七十余歲。清乾隆十一年《南召縣志》卷二中有這樣記載:南召縣太山miao鄉(xiāng)口子河里有“張三豐故里石碑”一通,碑后有其草庵遺址
。1917年此處立“張三豐初居此地,而道成于天寶觀”石碑一通。(一說遼東懿州人)由于張三豐的神名噪起,明朝皇帝又給他三個賜號。即明英宗賜他為“通微顯化真人”;明憲宗特封為“韜光尚志真仙”;明世宗贈封他為“清虛元妙真君”。史書記載張三豐龜形鶴背,大耳圓目,須髯如戟,寒來暑往僅一納衣,雨雪天氣蓑衣著身。1258年,宗教界爆發(fā)了中國歷史上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fo道大辯論。蒙古大汗蒙哥親臨主持,嵩山少林寺長老福裕和全真教高道張志敬分別率隊參加舌戰(zhàn),結(jié)果道教遭到慘敗。從此,道教日漸衰沉。但一個世紀后,張三豐在武當山創(chuàng)立一個新的道派——三豐派,掀起了中國道教發(fā)展史上的最后一波,并成為武當武功的創(chuàng)立者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ddjy_131/5951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
上一篇:
韓祖圣誕
下一篇:
何為道家所講氣脈與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