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修煉最講一個“靜”字
,靜字貫穿修煉之始終。筑基煉己講“靜”,煉精化炁講“靜”,煉氣化神講“靜”。道教認為,人不能妙合大道的原因,是因人有妄心,晝夜隨起隨滅入靜后的功態(tài)與驗證
。初步靜坐,能達到悟心常明,一念即起時以慧心除之,只覺周身唯一心靈而已,才算入靜。反之,靜坐后,一念即起總之
中國道教守丹田入靜法:丹田有上中下之分
守中丹田具體入靜法:過去道觀修煉者,打坐時每人都要備一蒲團
,而現(xiàn)在蒲團不易得,一般靜坐在床上或椅子上均可,靜坐前隨便活動一下,利在暢通氣血。入靜時兩腿自然合盤,左腳向內(nèi),右腳向外,雙手自然合攏丹田不只是一個生理的位置
,它會和我們的念頭相呼應,我們可以藉由動作或意念,來啟動丹田的能量。丹田象徵勇氣
,有膽識就是來自丹田,我們說的回歸中心與扎根,就是回到丹田的力量。來自于丹田的動作和力量,會是流暢和平衡的,像是在各種體能運動、武術、氣功和靜心,都扮演極核心的角色。無畏懼的情緒
,可以增加丹田的能量。當你面對恐懼時,你若能選擇直接面段與不逃避,就能增加丹田的力量。無畏懼不代表不害怕,而是在恐懼中卻能警覺地選擇以放松的心態(tài)面對。丹田和心是人體十分重要的兩個中心
,不過部位和意義略有不同。丹田是根,穩(wěn)定而扎實,而心就像是一朵花,芬芳而嬌嫩;丹田是我們的生命泉源,心則則使我們能夠去感受和愛;丹田向下,它向下扎根,而心則是水平的。當頭腦
、心、丹田都平衡而健康的時候:頭腦清晰;心的愛使我們更加傾向于去分享;而丹田則沉穩(wěn)地向下扎根。如果一個人的頭腦、心和丹田相互協(xié)調(diào),運作自如的時候,生命的展現(xiàn)便處處皆美:他的丹田歸于中心,和大地有穩(wěn)定的連結,他的心中流淌著愛和慈悲但是如果這三者無法取得平衡和健康
因此,這里推薦一個使心和丹田的重新找到平衡的靜心技巧
想象吸氣吸到丹田里的腹式呼吸
丹田位于肚躋下方約兩英寸(三指)的地方
頭腦掌管理智
靜心者的旅程是往下的
,向根部移動,只有透過丹田,人才能進入靈魂;丹田既是人體的中心,是生命的中心,是靈魂的入口,也是人體這把電子吉他的插頭。因此
,人與丹田的連結非常重要,與丹田連結就是與自己生命的中心連結。與丹田連結給人一種穩(wěn)如磐石之感,就好像當一棵樹的根與大地連結的時候,即使它選擇順著風勢彎腰,可是仍舊穩(wěn)穩(wěn)地站立著這種感覺很美
從事體力或腦力工作的
丹田靜心妙法:平躺
,雙手食指、中指、無名指指尖輕輕地按著丹田的位置保持這樣的姿勢靜靜地躺著,同時把注意力帶到腹部,看看腹部有什么感覺。呼吸放松、自然,下頜微微張開,以放松顎關節(jié)和后腦勺。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ddjy_131/5948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
下一篇:
太極內(nèi)功之丹田為虎脊椎為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