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kwqog"></sup>
<strike id="kwqog"></strike>
<kbd id="kwqog"></kbd>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ul id="kwqog"><pre id="kwqog"></pre></ul>
  •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
  • 登錄
    首頁 >> 大道家園 >> 羲黃大學 >> 學術(shù)之聲 >> 百家論道

    現(xiàn)代莊子第17章,秋水(南華經(jīng))原文

    網(wǎng)絡(luò) 2023-09-21 19:20:10

    《現(xiàn)代莊子》第17章 秋水

    讀讀相對論
    ,就不會自大了

    一、誰是天下第一壯觀?

    汛期準時

    ,秋洪暴漲
    ,百川匯入黃河
    。秦晉高原流到中州平原
    ,黃河水量猛增
    ,河面愈展愈闊
    。隔河遙望對岸
    ,偶見牲畜點點如蟻
    ,已難辨是牛是馬了。此時黃河水神
    ,百姓叫他黃河伯伯
    ,自我感覺非常良好,笑盈盈的從上游漂下來
    ,沿途視察他管轄的領(lǐng)水
    。水是這樣多喲,連他自己都感到很驚訝
    。心頭冒出一個愿望:“天下第一壯觀
    ,這回總該輪到我了?”

    黃河伯伯順水東漂

    ,途經(jīng)山東半島
    ,向著北海(渤海)漂去。在出?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東望無涯,但見海神
    ,名若
    ,在水天一線處拱手歡呼:“你好,河伯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贝藭r洪波翻滾,水色暗藍
    ,四面合圍
    ,回頭看來時路,細細一脈黃漿而已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叵刖徘藶常咸习饲Ю?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竟似短短一夢
    。河伯失去得意的笑臉,露出惘怏的愁容
    ,嘆氣自責
    ,對海若說:“記得河邊百姓常唱:‘道理懂得多,誰都不如我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瓉硎窃谕诳辔已剑∈且彩菃?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鄙人一直相信
    ,孔丘著書最博學
    ,伯夷讓國最義氣。別人笑我迷信
    ,我反罵他狂妄?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F(xiàn)在我下了海,看不見你有岸
    。你才是天下第一壯觀呀
    !如果不來參觀你的領(lǐng)水,那我就可憐啦
    ,一輩子被專家嘲笑?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p>

    海若說:“談海勿找井魚

    。他被環(huán)境禁閉了,不相信有海
    。談冰勿找夏蟲
    。他被季節(jié)融離了,不相信有冰
    。談道勿找小知
    。他被教養(yǎng)束縛了,不相信有道
    。這回你擺脫了八千里河岸的束縛
    ,參觀大海,終于明白自己可憐
    ,現(xiàn)在可以同你談?wù)劥蟮览砹?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只說水量,天下第一壯觀當然是海
    。豈止你那百川
    ,千川萬川都得歸海,每一秒都在灌入
    ,不曉得要灌到何年何月
    ,仍然灌不滿。海底某處有個漏洞
    ,名叫尾閭
    ,就是肛門,每一秒都在漏出
    ,也不曉得要漏到何年何月
    ,仍然漏不空。春后水漲
    ,秋后水落
    。雨年水多
    ,旱年水少,這方面的甘苦
    ,你是嘗夠了的
    ,我渾然不覺察,海平面不升不降
    。海有多大
    ,你難以想象。你去同長江比
    ,長江就比你大
    。長江加上你同我比,我都覺得不倫不類
    。我與你們不在同一層次
    。我們之間存在著若干個數(shù)量級的差距。但是
    ,我從來不敢在你們面前狂妄自大
    。因為我明白,是天賜我海水
    ,是地賜我海床
    ,是陰陽二氣賜我海魂
    ,正如天賜你河水
    ,地賜你河床,陰陽二氣賜你河魂
    。我在天地間
    ,好比小石小樹在大山上,只嫌自己太小
    ,豈敢自大
    。東海、南海
    、西海
    ,再加上我北海,在天地間有多大呢
    ?不正象磨糧食的水磨在大湖邊嗎
    ?降一個層次看,中國大陸在四海內(nèi)有多大呢
    ?不正象一粒稗子在公家的糧倉內(nèi)嗎
    ?動物有多少類,植物有多少類,微生物又有多少類
    ,說不清楚
    ,籠統(tǒng)稱為萬物。人類只是萬物之一類而已
    。這就是說
    ,在萬物內(nèi),人類只占萬分之一
    ,夠可憐了
    。如此可憐的人類還要分散在瀛海的九個大陸,各自聚居在能種糧食能通車船的狹小地區(qū)
    。中國大陸只是九個大陸之一而已
    ,這就是說,在萬物內(nèi)
    ,中國人只占九萬分之一
    ,不正象馬身上一根毛的毫尖嗎?一根毛的毫尖
    ,五帝在上面一個禪讓一個,三王在上面一個推翻一個
    ,仁人在上面憂慮
    ,能人在上面辛勞,僅僅如此而已
    。伯夷讓國
    ,放棄毫尖,大家頌他義氣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浊鹬鴷労:良?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大家夸他博學
    。這些都是人類的自夸喲,不正象你從前以水多而自傲嗎
    !”

    、天地不大,毫尖不小

    河伯說:“懂了

    。天地屬于宏觀領(lǐng)域
    ,毫尖屬于微觀領(lǐng)域。我的看法對吧
    ?”

    海若說:“不對

    。物質(zhì)存在的空間,可以大到無限大,可以小到無限小
    。物質(zhì)存在的時間
    ,可以長到無限長,可以短到無限短
    。物質(zhì)演變的形態(tài)
    ,多種多樣。物質(zhì)循環(huán)的過程
    ,無始無終
    。所以,大知之士超越宏觀微觀的限制
    ,認識到物質(zhì)存在空間大小皆是無限的
    ,自身微小他不遺憾,自身宏大他不驕矜
    ;打破古代現(xiàn)代的隔閡
    ,認識到物質(zhì)存在時間長短皆是無限的,生命短暫他不求壽
    ,生命長久他不厭煩
    ;順從興衰浮沉的安排,認識到物質(zhì)演變形態(tài)乃是無常的
    ,有所獲得他不驚喜
    ,有所損失他不擔憂;把握新陳代謝的大道
    ,認識到物質(zhì)循環(huán)過程乃是無盡的
    ,生存在他未必是福,死亡在他未必是禍
    。人啊人啊
    ,你算算吧。你懂的有多少
    ,你不懂的比你懂的又多多少
    ?你來到這世界多少年了?你來之前
    ,這世界已經(jīng)有多少年了
    ?比你來之后又多多少年?短命的小知呀
    ,你想探索無限的時空
    ,除了迷失自己,還能撈到什么
    !河伯
    ,空間既然可以無限小
    ,比毫尖更小的物質(zhì)就可以無限多,毫尖就不能被你當作微小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臻g既然可以無限大,比天地更大的物質(zhì)就可以無限多
    ,天地就不能被你當作宏大
    。什么宏觀微觀,不通
    !”

    、得道者的行為模式

    河伯說:“世人議論,都說

    ,小到無形
    ,大到無邊。真的嗎
    ?”

    海若說:“細小觀察龐大

    ,望不見邊。龐大觀察細小
    ,看不清楚
    。這是合乎常情的。米粒很小
    ,山包很大
    。雙方不在同一層次,不便互相觀察
    。世人所謂大小,無論多大多小
    ,都限于有形體有邊界的物質(zhì)
    。無形體便不能分割,而物質(zhì)是能分割的
    。無邊界便不能圍量
    ,而物質(zhì)是能圍量的?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梢娛廊怂h論的不是物質(zhì)
    ,或另有所指吧?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偠灾?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物質(zhì)的外部結(jié)構(gòu)可以用語言描述,物質(zhì)的基本粒子可以用臆想推測
    。如果有某種東西
    ,語言難述,臆想難測,那只能是非物質(zhì)
    ,是無
    ,是道。道
    ,這種東西
    ,既沒有外部結(jié)構(gòu),又沒有基本粒子
    ,超出了有形體有邊界的物質(zhì)范圍
    ,沒法言說,沒法象喻
    。道即是無
    ,所以得道者實踐無為主義。他的行為
    ,既不想傷害人
    ,又不想恩惠人,只是順從自然而已
    。他做事排除了功利的動機
    。他待人平等,不輕賤守門的奴隸
    。他不掙錢
    ,錢送上門,他也不拒
    ,用不著謙讓作揖
    。他辦事不求人,全靠自己
    。他謀生不努力
    ,足夠溫飽而已,但也不笑罵別人的貪鄙
    。他全身不帶俗氣
    ,但也不故作清高,惹人毫異
    。如果必須表態(tài)
    ,他便追隨大多數(shù),以免被孤立
    。他為人正派
    ,長官面前無媚態(tài)。別人跑去阿諛權(quán)貴
    ,他也表示諒解
    。賜他賞銀
    ,他不感激涕零。擢他升官
    ,他不提前上班
    。給他申斥,他不以為羞恥
    。關(guān)他監(jiān)獄
    ,他不覺得侮辱。這是因為
    ,在他看來
    ,所謂是與非,不過是相對
    ,哪有什么真是真非
    ;所謂大與小,不過是比較
    ,哪有什么真大真小
    。聽那些道友說,道高德高
    ,坐忘名譽
    ,坐忘功利。又說
    ,得道之人
    ,最守本份,坐忘自身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p>

    四、海神暢談相對論

    河伯說:“真是真非都沒有了

    ,怎樣測定萬物內(nèi)在價值的高低呢
    ?真大真小都沒有了,怎樣度量萬物外在形體的大小呢
    ?”

    海若說:“用大道的觀點看

    ,萬物價值本無高低之分
    。請萬物自己觀看
    ,總是自身價值高,他身價值低
    ,用世俗的觀點看
    ,價值高低由外界定,自己作不了主
    。用層次的觀點看
    ,因為自己形體比下層大
    ,所以自身為大,那么萬物都可以宣稱自己是大了
    ;因為自己形體比上層小
    ,所以自身為小,那么萬物都必須承認自己是小了
    。天地很大
    ,同上層比一比,也就小了
    ,與米粒無異了
    。毫尖很小,同下層比一比
    ,也就大了
    ,與山包無異了。你若懂得這個道理
    ,便能發(fā)現(xiàn)層次有無限之多啦
    !用功能的觀點看,因為自己具備某一功能
    ,而對立物恰恰缺乏這一功能
    ,所以自身已完備,那么萬物都可以宣稱自己是完備的了
    ;因為自己缺乏另一功能
    ,而對立物恰恰具備那一功能,所以自身還欠缺
    ,那么萬物都必須承認自己是欠缺的了
    。東方天空有朝霞,而西方天空沒有
    ,所以東方自稱完備
    。西方天空有晚云,而東方天空沒有
    ,所以西方自稱完備
    ,你若懂得東西雙方雖然對立,可是誰也離不開誰
    ,都靠對方的沒有
    ,映照自己的有,都靠對方的欠缺
    ,襯托自己的完備
    ,便能發(fā)現(xiàn)萬物都備有其功能啦!用愿望的觀點看
    ,個人認為此物有存在的必要
    ,所以此物必須存在
    ,那么萬物都必須存在了;個人認為彼物有鏟除的必要
    ,所以彼物必須鏟除
    ,那么萬物都必須鏟除了。你若懂得好國王堯爺爺和大暴君夏桀王
    ,同樣的都認為自己必須存在
    ,而自己的敵人必須鏟除,便能發(fā)現(xiàn)人類的各種愿望是處在怎樣矛盾的局面啦
    !”

    海若又說:“古時

    ,堯讓帝位給舜,舜讓帝位給禹
    ,不流血的交班遂成美談
    。燕國國王,名噲
    ,現(xiàn)代人呢
    ,聽了說客蘇代先生瞎吹,讓位給相爺?shù)膬鹤?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名子之
    。國人發(fā)現(xiàn)子之是壞蛋,不滿
    ,到處造反
    ,齊國出兵干涉,殺燕王噲
    ,斬子之
    ,滅燕國。這就是學堯舜的下場
    。古時
    ,商湯王推翻暴君夏桀王,周武王推翻暴君商紂王
    ,流血的造反遂成佳話
    。楚國白公,名勝
    ,近代人呢
    ,不忘佳話,興兵造反
    ,失敗而死
    。這就是學湯武的下場
    。美談佳話成了笑柄
    ,可見禪讓啦造反啦價值是個變數(shù)
    。正價變成負價,因時而異
    ,哪能照抄古典
    ,宮殿棟梁又粗又長,打仗抬去沖撞城門
    ,當場奏效
    。抬去寒窒鼠洞,棟梁顯然不行
    ,如果尺碼不合需要
    ,形體大又怎樣。騏驥驊騮
    ,皆駿馬喲
    ,日跑千里。牽去捉鼠
    ,敗給懶貓臭鼬
    。如果功能不合需要,跑得快又怎樣
    。貓頭鷹有夜眼
    ,明視毫尖,能捉跳蚤
    。到了白晝
    ,二目圓睜,山都看不見呢
    ,何況跳蚤
    。如果特性不合環(huán)境,有夜眼又怎樣
    。有先生不耐煩聽我講事物的復雜性
    ,抱怨說:‘取其精華嘛,棄其糟粕嘛
    ,不就得啦
    !’他不知道陰陽同在的原理,也不研究矛盾共存的真相
    ,所以他能一刀切開
    ,這半邊是精華,那半邊是糟粕
    。他還能跳上去不下來
    ,只要上,不要下
    ,只要天
    ,不要地
    。他當然能撕開陰陽二氣,取其陰
    ,棄其陽
    ,他到處演講一刀切兩半,不肯休息
    。他呀
    ,若非大傻瓜,必是詐騙犯
    。他的那一套肯定會落空
    ,自不待言?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仡^再說五帝禪讓
    ,方式也不一樣。到了三代
    ,以迄于今
    ,王位傳承更是五花八門。父傳子
    ,兄傳弟
    ,爺傳孫,以及異姓相承
    ,臣篡奪君
    。時機尚未成熟,手腕又太拙劣
    ,沒有搶到
    ,便是叛逆,大家罵他篡賊
    。時機終于成熟
    ,進展又很順利,迎合潮流
    ,各界滿意
    ,輿論頌他大義。河伯
    ,請守靜吧
    ,不要多問,度量形體的大小
    ,哪有法定的標準
    !稱量價值的高低,哪有公用的磅秤!你要探尋
    ,那是白費勁
    !”

    五、靜觀變化
    ,牢記三防

    河伯說:“那我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

    ?萬事紛繁
    ,哪些該拒絕?哪些該承擔
    ?哪些該爭?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磕男┰摲艞?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我到底怎么辦呀
    ?”

    海若說:“用大道的觀點看,價值高低互轉(zhuǎn)

    。高轉(zhuǎn)低
    ,低轉(zhuǎn)高,所謂往返
    。思想合道
    ,就不會固執(zhí)舊觀念。用大道的觀點看
    ,形體大小互變
    。大變小,小變大
    ,所謂加減
    。行為順道,就不會硬搬老經(jīng)驗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茨堑玫勒撸瑑叭凰茋?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正大光明
    ,不賣人情;超然似社神
    ,嚴肅謹慎
    ,不開后門;蕩然似空間
    ,處處均等
    ,沒有邊境。他的胸懷寬容一切物類,不讓誰吃虧
    ,也不給誰優(yōu)惠
    ,所謂全方位。萬物不齊他齊觀
    ,等同高低知短
    。是非之爭,他不想管
    。大道永恒
    ,人生短暫,夸什么偉大事業(yè)
    ,小園內(nèi)曇花一現(xiàn)
    。顯赫的地位,出租的房間
    ,滿了又走空
    ,空了又住滿。三天一換的旅客
    ,百年不變的旅館
    。歲月逼人而來,沒法推開
    。時機離人而去
    ,不肯稍侍。盛的變衰
    ,好的變歹
    ,弱的變強,否的變泰
    。終點又是起點
    ,老戲重新開臺。道之理
    ,物之理
    ,我只講個大概。啊
    ,人生騎了快馬
    ,四蹄騰踏,沒有一步不在變換
    ,沒有一秒不在飛跨
    ,不到終點不能下,你該做啥
    ,你不該做啥
    ,我何必再來回答
    ?你不妨靜觀變化?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p>

    河伯說:“靜觀變化

    ,毫無作為。如此說來
    ,道本身還有什么價值呀
    ?”

    海若說:“修道養(yǎng)德,方能明理

    。明理
    ,方能靈活應(yīng)變,掌握主動
    ,不被外物轄制
    。道德高尚的人
    ,不會燒死淹死
    ,不會中暑傷寒,不會被野獸襲擊
    。不是說他們有特異功能
    ,而是因為他們不被外物轄制,身心自由
    ,能夠預(yù)見危險
    ,靜以待變,當避則避
    ,可留則留
    ,所以不會受到傷害。亂世做人難
    ,難怪古語說
    ,隱藏天真,表演人偽
    。道德站在天真一邊
    ,所以道德高尚的人善葆天真,同時表演人偽
    ,溷跡世俗
    。為了不受傷害,他不得不走之字路
    ,委屈自己
    ,而又不失方向,終歸大道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p>

    河伯說:“請你解釋

    ,什么是天真的天,什么是人偽的人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p>

    海若說:“牛馬天生四腿,這是天

    。牛鼻被人穿繩
    ,馬頭被人籠絡(luò),這是人
    。古語說三防
    ,請你聽聽。一防人偽中毒
    ,滅你天真
    。二防世故感染,壞你本性
    。三防上峰嘉獎
    ,催你短命。牢記三防
    ,對你說來
    ,便是心向大道了?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p>

    、這山望見那山高

    遠古時代,大家認為虛無最好

    。具體的說
    ,虛比實好,無比有好
    ,少比多好

    獨腳神獸,名夔(kui2)

    ,路遇蜈蚣
    。夔說:“我獨腳騰跳走,真方便呀
    !人雙腳跨步走
    ,夠可憐了。而你百腳爬走
    ,更可憐了
    。百腳如何協(xié)調(diào)動作,煩瑣死啦
    ,我真不敢想像
    !”

    蜈蚣說:“多腳惹你笑話

    ,我也害臊。不過
    ,協(xié)調(diào)動作不成問題
    。你看人打噴嚏,陽光照亮唾沫星星
    ,小滴如珠
    ,微滴如霧,千點萬點
    ,紛紛揚揚飄落
    ,動作不也很協(xié)調(diào)嗎。百腳爬走
    ,動作協(xié)調(diào)
    ,從未有過步伐差錯,那是自然機制在起作用
    ,我也說不明白
    。老兄,我羨慕你的獨腳呀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p>

    蜈蚣爬行

    ,遇見蛇
    ,更羨慕。蜈蚣說:“我用百腳追不上你無腳
    ,為什么
    ?”

    蛇說:“自然機制在起作用,命中注定

    ,別羨慕吧
    ,學不會的。腳對我有啥用呀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p>

    蛇爬行,遇風吹

    ,同樣羨慕
    。蛇說:“扭動背脊,移動腹脅
    ,之字爬行
    ,我摹擬有腳的爬蟲。你呢
    ,卷起(氵蒙)(氵蒙)塵埃
    ,北海飛南海
    ,看不出有摹擬的樣子。是這樣吧
    ?”

    風說:“是這樣

    。我卷起(氵蒙)(氵蒙)塵埃,北海飛南海
    ,似乎很厲害
    。可是小孩摑我蹴我
    ,我都沒法還擊
    ,太軟弱無力了。當然
    ,如果要折斷大樹
    ,推翻大廈,誰也比不上我
    。我是小弱大強
    ,小敗大勝。除了圣人
    ,誰也沒有我這樣的功夫
    。”

    風吹著

    ,看見下面有一雙眼睛在仰視天空
    。風說:“我雖無形,但有空氣實體
    ,不算真虛
    。何況(氵蒙)(氵蒙)塵埃,留下蹤跡
    ,被人看見
    。我真羨慕視線,到處觀察
    ,真虛無跡
    。”

    眼睛對心說:“我真羨慕心思

    。心思自由翱翔
    ,不受距離限制,遠勝視線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p>

    心不羨慕誰,也不說話

    時代大變

    ,價值標準倒掛
    ,大家又認為實有最好
    。具體的說,實比虛好,有比無好
    ,多比少好

    心第一個被批判

    。仍不說話

    眼睛被批判。低頭說:“我有罪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p>

    風被批判。深刻檢討

    蛇被批判

    。勉強檢討。

    夔被批判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咕軝z討。說:“我屬于有
    !”

    蜈蚣最后勝利

    ,成為實有樣板。

    、孔子遇險不驚

    孔子旅游衛(wèi)國

    ,求職不果。到了匡城
    ,剛進驛館
    ,忽聽得大門外人聲鼎沸
    。據(jù)館役報告說
    ,當?shù)孛癖诖箝T外層層封鎖,要進館來捉人
    。館主守在門口
    ,不讓民兵進入。雙方正在爭吵

    孔子不驚不詫

    ,在客廳內(nèi)彈琴唱歌。

    秘書兼保鏢仲子路

    ,此時已經(jīng)披甲提刀
    ,準備抗敵,保衛(wèi)老師
    。聽見老師琴歌
    ,急步跨入客廳
    ,勸阻說:“情況這樣緊急,老師還有閑心娛
    !”

    孔子說:“來坐下吧

    ,我有話說。我一直想逃出逆境
    ,怎么也逃不出
    。命運不佳喲。我一直想找到順境
    ,怎么也找不到
    ,時機不對喲,活在明王治世
    ,人人安居順境
    ,包括糊涂蟲?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钤诨杈齺y世
    ,人人危處逆境,包括聰明人
    。時乖命蹇
    ,我有什么過錯喲。下水不怕惡龍
    ,那是漁夫之勇
    。入山不怕猛獸,那是獵人之勇
    。直面刀光劍影
    ,視死若歸,那是壯士之勇
    。洞察命運無法好轉(zhuǎn)
    ,明知時機不再回來,清清醒醒的臨危不懼
    ,這是圣人之勇
    。守靜吧,別抵抗
    。我的命運早已注定了啊
    。”

    不多一會

    ,館主領(lǐng)來一位披甲武士
    ,到客廳內(nèi)面見孔子。武士表示抱歉,說:“俺們以為先生是貴國的陽虎
    ,所以民兵封鎖驛館
    ,既然不是,就撤退吧
    。誤會了
    ,對不起?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p>

    陽虎是魯國貴族季氏的家臣

    ,曾經(jīng)侵暴衛(wèi)國匡城百姓,當?shù)孛癖匏?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要揪他算帳
    。孔子面貌像陽虎
    ,所以發(fā)生誤會

    武士退出客廳?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鬃永^續(xù)彈琴唱歌

    八、蛙聽談海
    ,感到悲哀

    《堅白論》作者公孫龍同莊子辯論后

    ,心頭不落實,去見魏國的公子牟
    ,人稱魏牟
    。魏牟的領(lǐng)地在河北中山國,公孫龍是河北趙國人
    。他從首都邯鄲去中山國
    ,不遠,魏牟接見了他

    公孫龍說:“本人復姓公孫

    ,名龍,幼學先王治國
    ,長學仁義治身
    ,也算有學歷吧。后來研究哲學
    ,多所發(fā)明。我能找出任意選擇的二物之間的相同之處
    ,又能找出其間的相異之處
    ,從而證明萬物既相同又相異,同異合一
    ,乃一碼事
    。這便是合同異
    。我又以一塊白石英為例,論證堅硬乃是觸覺感受
    ,白色乃是視覺感受
    ,其間并無必然聯(lián)系,完全是兩碼事
    。這便是離堅白
    。我的特長是翻案,運用邏輯
    ,推翻任何否定性的結(jié)論或任何肯定性的結(jié)論
    。總之
    ,任何結(jié)論我都可以推翻
    。辯論有我出席,難壞百家
    ,啞閉眾口
    。作為學者,我算得上第一流了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墒峭f子辯論后,我到現(xiàn)在仍然困惑
    。是辯術(shù)不及他呢
    ,還是常識不及他,我自己不知道
    。他那一席話把我打啞了
    。鄙人聽說公子修道養(yǎng)德已多年,是莊子的道友
    ,特來拜見
    。請你教教我吧,這方面的學識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p>

    魏牟兩肘靠在炕桌,一聲長嘆

    ,仰天大笑
    。笑夠了,說:“淺井內(nèi)的青蛙
    ,那個老掉牙的童話
    ,難道只有你沒聽過?東海大鱉登陸旅游,路過一口淺井
    。青蛙爬出井口
    ,歡迎遠客。青蛙說:‘我這里真好玩喲
    !爬出井來
    ,可以攀登井欄高峰,跳踉游戲
    。爬入井去
    ,可以探索井壁缺崖,安穩(wěn)棲息
    。下水游泳
    ,可以浸齊腋窩,浮起下巴
    。踏泥散步
    ,可以涂污四肢,濘沒腳蹼
    。本蛙蹲坐井中央
    ,環(huán)顧四野,發(fā)現(xiàn)孑孓啦蝌蚪啦螃蟹啦都不如我這樣快樂喲
    。老實說吧
    ,獨家擁有整個水凼(dang4,塘)主權(quán)
    ,占據(jù)一口淺井
    ,快樂真是無窮!先生
    ,你不想頻頻來入內(nèi)觀光嗎
    ?’東海大鱉左前腳尚未伸入,右前腿已被井欄卡住了
    。莫可奈何
    ,徘徊而退。為感謝青蛙的盛情
    ,東海大鱉說:‘我就介紹海吧
    。原野千里,遠不如海大
    。山峰萬尺
    ,遠不如海深。禹爺抗洪
    ,十年九澇
    ,海平面不見上升
    。湯王求雨
    ,八年七旱
    ,海岸線不見退后,不受歲月影響
    ,時期長時期短同樣快樂
    。不受河川影響,流量多流量少同樣快樂
    。這才是東海內(nèi)永恒的快樂喲
    !’淺井的青蛙蹲坐井中央,聽完這段介紹
    ,驚心瞪眼
    ,失魂落魂,凄凄然的忘乎其井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p>

    魏牟又說:“有些俗士,見識淺陋

    ,連起碼的是非長短也分不清
    ,居然想了解莊子的學說。這好比派遣蚊蟲背負泰山
    ,慫恿蜈蚣爬泳黃河
    ,真是苦蟲之所難啦。還有些呢
    ,見識稍高
    ,同樣鄙俗,竟談不出一句微妙的語言
    ,只曉得沉湎于辯論是非長短
    ,爭個你死我活,撈得眼前名利
    。這不是淺井之蛙嗎
    。”

    魏牟最后說:“莊子在做什么

    ?而你又在做什么
    ?莊子在神游,下到黃泉下的純陰
    ,上到藍霄上的純陽
    。可以南
    ,可以北
    ,突破空間阻隔
    ,飛翔不留軌跡,航線難以猜測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梢晕鳎梢詵|
    ,超脫人境之外
    ,返回自然之中,大道處處暢通
    。你卻慌慌張張跑來找我
    ,要調(diào)查他的學識根底,要研究他的辯術(shù)秘密
    。你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你在用竹筒窺測浩浩長天,你在用針尖度量莽莽大地
    。你不覺得測量工具太小了嗎
    ?我看你還是回趙國去吧,別來找我學什么啦
    。有個笑話
    ,難道只有你沒聽過?話說你們趙國首都邯鄲的人走路姿態(tài)優(yōu)美
    ,是嗎
    ?燕國壽陵有個少年,不務(wù)正業(yè)
    ,愛趕時髦
    ,跑到你們那里學習走路姿態(tài)。學了三年
    ,新姿態(tài)學不會
    ,舊步伐忘記了,只好爬回燕國
    。你不快些回去
    ,謹防忘記自己的舊步伐,例如《堅白論》啦等等
    ,最后爬回趙國
    ,白白丟掉你第一流學者的鐵飯碗,那才值不得呢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p>

    公孫龍張嘴合不攏,翹舌落不下

    ,急逃

    、寧做泥龜不做官

    莊子無官可做。膳食缺乏營養(yǎng)

    ,濮水岸邊釣魚
    。濮水流經(jīng)宋國南境,東入黃河

    楚國派出兩位高級官員

    ,代表楚王
    ,到宋國來聘請莊子去楚國做大官
    。濮水岸邊,蒹霞深處
    ,兩位官員找到莊子
    ,忙說:“恭喜!恭喜
    !敝國楚王有旨
    ,要以朝政煩勞莊先生啦。請上車吧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p>

    莊子坐持釣竿,眼盯浮子

    ,也不回頭道謝
    ,只淡淡說:“我聽說貴國的御苑養(yǎng)過一只靈龜,三千歲啦
    ,前不久死了
    。楚王吩咐,用白綢裹遺骨和遺甲
    ,隆重殮入寶箱
    ,榮哀備至,供在miao堂之上
    。設(shè)想你們兩位就是這只靈龜
    ,此時此刻會怎樣想?是甘愿死去
    ,遺留尊貴的骨甲
    ,享受崇拜的香火呢?還是寧肯茍活
    ,拖著尾巴
    ,爬行在污泥中呢?”

    兩位官員陪笑

    ,都說:“當然寧肯茍活
    ,拖著尾巴
    ,爬行在污泥中?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p>

    莊子說:“請回你們楚國去吧

    。我可要拖尾巴爬污泥去啦,恕不奉陪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p>

    十、惠施下令捉拿莊子

    雄辯家惠先生

    ,名施
    ,宋國人,莊子的舊友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菔┳x五車書,學問雜駁
    ,人稱惠子
    。最近混得不錯,當了梁國相爺
    ,待候梁惠王
    。莊子念舊情,懷揣大餅
    ,腳蹬草鞋
    ,南去梁國看望他。

    莊子剛?cè)肓簢本?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惠子便獲情報
    。小特務(wù)密告說:“相爺,外面謠傳
    ,姓莊的來者不善呀
    ,想取代你!”

    惠子恐慌

    ,密令首都保安警察搜捕莊子
    。全城暗查了三晝夜,雞大不寧
    。都說要抓國際間謀
    ,大街小巷,人心惶惶
    。姓莊的嫌疑犯抓了九個
    ,皆不是。莊子投宿低級旅館
    ,服飾寒傖過分
    ,不象候補相爺
    ,未能引起警察注目。

    莊子直接去惠子家中拜訪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葑訉擂危b作不知密令搜捕一事

    莊子說:“南方有鳥

    ,名叫(宛鳥)(芻鳥)(yuan1chu2),聽說過嗎
    ?(宛鳥)(芻鳥)南海飛北海
    ,非梧桐不棲止,非竹米不食用
    ,非甜泉不飲用
    。一只鷂鷹蹲在野地,正在撕啄腐臭的死老鼠
    ,瞥見(宛鳥)(芻鳥)飛來,立刻提高警惕
    ,昂頭瞪眼
    ,發(fā)出一串威嚇的喉音:唬!?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唬?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老兄放心撕啄你的梁國好了,何必唬我呀
    !”

    莊子說完

    ,懷中摸出大餅,啃嚼給舊友看

    惠子臉紅

    ,聲稱誤會,吩咐家人設(shè)宴待客

    十一
    、惠莊辯論魚是否快樂

    宰相惠施視察梁國東南邊境,邀莊子同去

    ,沿途游山玩水
    ,莊子順便看了故鄉(xiāng)蒙城,重溫童年舊夢
    。二人最終抵達濠水
    ,對岸便屬楚國管了

    濠水有橋,梁楚二國各管橋的一半

    。二人站在橋上
    ,各看各的,各想各的

    時已仲秋

    ,濠水碧澄。莊子扶著橋欄
    ,俯看一群銀光閃閃的白鰷魚
    ,說:“白鰷魚多快樂,游得悠悠緩緩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p>

    惠施扶著橋欄,偵察楚國那邊的哨卡

    ,哪有閑情看魚
    ,便說:“你不是魚,從何而知魚快樂
    ?”

    莊子說:“你也不是我呀

    ,從何而知我不知魚快樂?”

    惠施看重實踐

    ,認為一切真知只能來自實際體會
    ,所以不喜歡莊子的詩人氣質(zhì),便說
    ,“我不是你
    ,確實不知你。但你確實不是魚呀
    ,那么你不知魚快樂
    ,也就證而自明了?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p>

    莊子說:“我還得提醒你

    ,是你剛才問我從何而知魚快樂的,對吧
    ?你這樣詢問我
    ,等于默認了我已知魚快樂,只是不明白我從何而知罷了
    。你問我從何而知
    ,也就是想打聽我從哪里曉得的。我現(xiàn)在回答你,我是從濠水橋上曉得魚快樂的
    ,”

    惠子嘟囔說:“你把我搞糊了

    。”

    莊子拍著橋欄大笑

    ,驚散了那一群白鰷魚


    莊子經(jīng)典.CN

    秋水莊子原文及翻譯朗讀

    秋水莊子原文及翻譯朗讀

    秋水時至,百川灌河

    。涇流之大
    ,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
    。 于是焉
    ,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
    。順流而東行
    ,至于北海。

    東面而視

    ,不見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望洋向若而嘆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
    ,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

    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

    ,始吾弗信
    ,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于子之門
    ,則殆矣
    ,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p>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語于海者

    ,拘于虛也;夏蟲不可以語于冰者
    ,篤于時也
    ;曲士不可以語于道者,束于教也
    。今爾出于崖涘
    ,觀于大海,乃知爾丑,爾將可與語大理矣

    天下之水

    ,莫大于海。萬川歸之
    ,不知何時止而不盈
    ;尾閭泄之,不知何時已而不虛
    ;春秋不變
    ,水旱不知。此其過江河之流
    ,不可為量數(shù)
    。而吾未嘗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
    ,而受氣于陰陽
    ,吾在天地之間,猶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方存乎見少

    ,又奚以自多!計四海之在天地之間也
    ,不似礨空之在大澤乎
    ?計中國之在海內(nèi)不似稊米之在大倉乎?號物之數(shù)謂之萬
    ,人處一焉
    ;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
    ,舟車之所通
    ,人處一焉。

    此其比萬物也

    ,不似豪末之在于馬體乎
    ?五帝之所連,三王之所爭
    ,仁人之所憂
    ,任士之所勞,盡此矣
    !伯夷辭之以為名
    ,仲尼語之以為博。此其自多也
    ,不似爾向之自多于水乎
    ?”

    譯文
    秋季的霖雨如期而至

    ,千百條小河注入黃河。水流寬闊
    ,兩岸和水中洲島之間
    ,連牛馬都分辨不清。于是乎
    ,河伯洋洋自得
    ,認為天下的美景都集中在他自己這里。

    順著流水向東方行走

    ,一直到達北海
    ,面向東看去,看不到水的盡頭
    。這時
    ,河伯轉(zhuǎn)變了自己的臉色,抬頭仰視著海神若嘆息說:“俗話所說的‘知道的道理很多了
    ,便認為沒有誰能比得上自己’
    ,這正是說我呀。

    再說

    ,我曾經(jīng)聽說(有人)認為仲尼的學識少
    ,伯夷的義行不值得看重。開始我還不敢相信
    ,現(xiàn)在我親眼目睹了大海您大到難以窮盡
    ,如果我沒有來到您的身邊,那就很危險了
    ,我將要永遠被明白大道理的人嘲笑
    。”

    北海若說:“不可與井底之蛙談?wù)摯蠛?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因為它的眼界受狹小居處的局限
    ;不可與夏天的蟲子談?wù)摫驗樗艿綍r令的局限
    ;不可與見識淺陋的鄉(xiāng)曲書生談?wù)摯蟮览恚驗樗艿搅硕Y教的束縛

    現(xiàn)在你河伯從黃河兩岸間走出

    ,看到了大海,才知道你自己的鄙陋
    ,可以跟你談?wù)撘恍┐蟮览砹?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天下的水,沒有比海更大的
    。千萬條河流流歸大海
    ,沒有停止的時候,而大海卻并不因此而盈滿;尾閭不停地排泄海水
    ,不知到什么時候停止
    ,但大海并沒有減少。

    無論春天還是秋天大海水位不變

    ,無論水災(zāi)還是旱災(zāi)大海沒有感覺
    。大海的容量超過了長江、黃河的水流
    ,簡直不能用數(shù)字來計算
    。但是我并沒有因此而自夸,我自認為自己列身于天地之間
    ,接受了陰陽之氣

    我在天地之間,好比是小石塊

    、小樹木在高山一樣
    ,正感到自己的渺小,又怎么會自傲自夸
    ?考慮到四海在天地之間
    ,不正像小小的蟻穴存在于大湖之中嗎?考慮到中原地區(qū)在四海之內(nèi)
    ,不正像米粒存放在大糧倉之中嗎
    ?稱呼物類的數(shù)目可以說“萬”,而人類只不過居于萬物中的一種

    人類雖遍布九州

    ,但其所居之地也只占谷食所生、舟車所通之地中的萬分之一
    。拿人和萬物相比
    ,不正像一根毫毛在馬身上一樣嗎?五帝所延續(xù)的(業(yè)績)
    ,三王所爭奪的(天下)
    ,仁人志士所憂慮的(事情),以天下為己任的賢能之士為之勞苦的(目標)
    ,都不過如此而已

    伯夷以辭讓周王授予的職位而取得名聲,孔子以談?wù)f‘仁’

    、‘禮’而顯示淵博
    。他們這樣自我夸耀,不正像你當初因河水上漲而自夸一樣嗎
    ?”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ddjy_131/6020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guān)文章
    悟真篇14章,中卷.七言絕句.37-40在線注解
    《悟真篇》14章 中卷.七言絕句.37-40三十七月才天際半輪明
    ,早有龍吟虎嘯聲
    。便好用功修二八,一時辰內(nèi)管丹成
    。三十八赫赫金丹一日成
    ,古仙垂語實堪聽。若言九載三年者
    ,總是推延款日程
    盧國龍教授講道德經(jīng)第六十章
    盧國龍教授講《道德經(jīng)》第六十章 ?來源:赤城賓館微信作者:盧國龍時間:2016-08-30 09:18:24 繁體中文版 原文:治大國若烹小鮮。以道蒞天下者
    ,其鬼不神
    。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
    道家養(yǎng)生功法及功家必備驗方
    道家主張遵循自然法則
    太乙寶誥(注解)
    太乙寶誥(注解) ?來源:道醫(yī)學官網(wǎng)整理作者:閔智亭時間:2014-01-22 14:05:52 繁體中文版 太乙寶誥⑴至心皈命禮。青華長樂界
    ,東極妙嚴宮⑵
    。七寶芳騫林,九色蓮花座⑶
    。萬真環(huán)拱內(nèi)
    人的入靜法,連接丹田的靜心
    道教修煉最講一個“靜”字,靜字貫穿修煉之始終
    。筑基煉己講“靜”
    ,煉精化炁講“靜”,煉氣化神講“靜”
    。道教認為
    ,人不能妙合大道的原因,是因人有妄心
    ,晝夜隨起隨滅
    易經(jīng)證釋中孚卦詳解
    《易經(jīng)證釋》中孚卦 孔子《宣圣講義》中孚上巽下兌
    。風行澤上
    。四陽二陰。與渙節(jié)之三陰三陽者異
    。節(jié)兌在坎下
    。中孚兌在巽下。渙巽在坎上
    。中孚巽在兌上
    。是中孚卦得渙節(jié)者各半。即以渙之上
    。合節(jié)之下也
    峨眉道家秘傳養(yǎng)生六字訣
    《養(yǎng)性延命錄·服氣療病篇》曰:“凡行氣,以鼻納氣
    ,以口吐氣
    ,微而引之
    ,名曰長息。納氣有一
    ,吐氣有六
    。納氣一者謂吸也,吐氣六者謂吹
    、呼
    、唏、呵
    、噓
    、咽,皆出氣也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薄胺踩酥ⅲ缓粢晃?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元有此數(shù)
    黃帝內(nèi)經(jīng)的“道”
     一、"道”是生命的本質(zhì)自從文明誕生的那一天起
    ,人類就想知道自己生存的環(huán)境為什么會是這樣
    ?生命 又是怎樣產(chǎn)生的?對自然和生命本原的認識
    易經(jīng)周易第60卦,水澤節(jié)原文卦辭爻辭卦象預(yù)測應(yīng)用詳解
    《周易》第60卦 水澤節(jié)第60卦■■ ■■■■■■■■■ ■■■■ ■■■■■■■■■■■■坎上兌下水澤節(jié)節(jié):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