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懷瑾全集 >> 易經(jīng)系傳別講《易經(jīng)系傳別講》上傳09章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36)冬至子之半 天心無改移我們知道了邵康節(jié)這個復(fù)卦的道理,就是活子時的道理
。邵康節(jié)是宋代有名的大儒
,也是易學(xué)大家
。他說:“冬至子之半
,天心無">
<sup id="kwqog"></sup>
<strike id="kwqog"></strike>
<kbd id="kwqog"></kbd>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ul id="kwqog"><pre id="kwqog"></pre></ul>
  •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
  • 易經(jīng)系傳別講上傳09章,天一地二天三地四(36)在線學(xué)習(xí)

    網(wǎng)絡(luò) 2023-09-22 13:39:26
    當(dāng)前位置:首頁 >> 南懷瑾全集 >> 易經(jīng)系傳別講

    《易經(jīng)系傳別講》上傳09章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36)


    冬至子之半 天心無改移

    我們知道了邵康節(jié)這個復(fù)卦的道理

    ,就是活子時的道理
    。邵康節(jié)是宋代有名的大儒
    ,也是易學(xué)大家
    。他說:“冬至子之半
    ,天心無改移
    ,一陽初動處,萬物未生時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倍烈拐c(diǎn)鐘,就是冬至子之半
    ,天心沒有改變
    、沒有移動,就是平潮的進(jìn)修
    。這時陽氣——生命的功能
    ,剛剛恢復(fù),就是一陽初動處
    。一陽剛開始動
    ,將動未動之際,就是萬物未生時
    。所以禪宗講修定打坐到一念不生
    。一念不生沒有什么了不起。其實(shí)人到疲勞已極
    ,什么話都懶得講了
    ,那也是一念不生啊
    !不過那個陰境界
    。可是一般人不懂得這個學(xué)理
    ,認(rèn)為陰境界一來就害怕了
    。陰境界就讓它陰境界,陰也不錯
    ,陰極就陽生嘛
    !它是必然的。

    一般修道的人很冤枉

    ,不懂這個學(xué)理
    ,我們知道陽極也陰生。你今天絕望到極點(diǎn)
    ,慢慢慢慢地進(jìn)入到什么都不知道
    ,那就是陽極陰生。

    “冬至子之半”

    ,一半一半
    ,平潮時候一半一半。所以我財(cái)才講我們小時候在海邊玩耍,看海潮在平
    ,冬至子之半看到潮水平的時候
    ,同我們心情身體一樣,平靜異常
    ,非常寧靜
    。“天心無改移”
    ,天心是我們中國《易經(jīng)》道家的話
    ,就代表生命的本相。無改移就是沒有動過
    ,這個時候要把握住
    。這個時候就是“一陽初動處”,是生命的根源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叭f物未生時”,就是禪宗所謂的“本來無一物”
    ,很清靜的境界

    但是我們懂了《易經(jīng)》的道理后,就了解這個清靜不是永遠(yuǎn)可以保存的

    ,那是不行的
    。永遠(yuǎn)保存不變的話,陽也變成陰了
    ,變成了死東西啦
    。陽能是個生長的東西,“能”是個生長的炁化
    。至于陰呢
    ?陰是個收藏的東西,陰極就陽生
    ,必定會收藏進(jìn)來
    ,所謂陽施,陽性是放射的
    ;陰藏,陰是代表女性
    。陽施陰藏
    ,是兩種功能。那么修道要到什么程度呢
    ?最后還是要到達(dá)邵康節(jié)說的“一陽初動處
    ,萬物未生時”。這個時候就是平潮的時候——不陰不陽
    、半陰半陽
    、無陰無陽
    。這個境界是個最高的境界。假設(shè)一動
    ,不是陰就是陽
    ,這個復(fù)卦的道理。生命的道理也就在這里邊

    人的這個生命

    ,每天活著,如果沒有用修養(yǎng)功夫
    ,每天在生理上補(bǔ)充些
    、賺些什么回來,那就很吃虧了
    。不要認(rèn)為過一年是長大了一歲
    ,那是又殘廢了一歲,又損失了一歲
    。所以老子說:“物壯則老
    。”一個東西壯盛了
    ,就要變老
    ,“謂之不道”,老了就要死亡
    。死亡沒有什么了不起
    ,死亡是另一種生命的開始,不過是一種變化而已
    。這個卦變了
    ,本來是乾卦變成坤卦了,就是這么個道理
    。所以我要大家把方圓圖——就是象數(shù)最重要的這一環(huán)弄清楚
    。大原則我都告訴大家了,你們自己去研究十二辟卦
    、方圖圓圖
    、六十四卦就可以了。這個東西搞不清楚
    、不背來
    ,你沒有辦法研究《易經(jīng)》。這是你要講講文字
    ,那倒很容易了
    ,那不需要我來講了。

    我們要知道,《易經(jīng)》重點(diǎn)在象數(shù)里頭

    。把方圓圖及六十四卦弄清楚
    ,這上必須的事情,否則我勸你們也不要去搞這個東西了
    ,也不要管它有沒有道理
    ,不要再浪費(fèi)自己的精神。尤其是修道的
    ,不把這個搞清楚了
    ,你修道會走很多冤枉路的。弄清楚了
    ,你就曉得我們?nèi)四酥劣诿恳惶?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每一個時間,思想
    、身體都有它的變化
    ,而且它的變化都是這一個法則,隨時你都曉得自己到了什么卦象
    ,回轉(zhuǎn)頭來檢查自己的身體
    ,會很清楚。有時候不是病
    ,卻有病的現(xiàn)象
    ,有時候覺得精神特別旺盛,你注意
    ,現(xiàn)在已經(jīng)在病態(tài)中啦
    ,很嚴(yán)懲的病態(tài)。往往在這個時候人會死亡
    ,死亡都是在精神最旺的時候產(chǎn)生的
    。相反地,一個人隨時也會感到身體很衰弱
    。有些同學(xué)常問我:老師
    ,我今天身體很不好。我說你放心
    ,你的命長得很?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yàn)樗郎眢w不好
    ,便什么都不干了嘛
    !又是吃藥、又是休養(yǎng)
    ,當(dāng)然不會有問題。如果你認(rèn)為身體好得很,不注意
    、不心小
    ,那你隨時都會完蛋。這個法則
    ,在方圓圖
    、大運(yùn)、小運(yùn)都是一樣的
    。我們今天介紹這幾張表
    ,大家要仔細(xì)研究,當(dāng)然也要參考很多的資料
    、很多的書
    ,尤其是道家的東西。這個問題
    ,我們介紹到這里為止


    道家經(jīng)典.CN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ddjy_131/6081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相關(guān)文章
    太乙寶誥(注解)
    太乙寶誥(注解) ?來源:道醫(yī)學(xué)官網(wǎng)整理作者:閔智亭時間:2014-01-22 14:05:52 繁體中文版 太乙寶誥⑴至心皈命禮
    。青華長樂界
    ,東極妙嚴(yán)宮⑵。七寶芳騫林
    峨眉道家秘傳養(yǎng)生六字訣
    《養(yǎng)性延命錄·服氣療病篇》曰:“凡行氣
    ,以鼻納氣
    ,以口吐氣,微而引之
    ,名曰長息
    。納氣有一,吐氣有六
    。納氣一者謂吸也
    ,吐氣六者謂吹、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