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坤下乾上)[否](1):否之匪人(2),不利君子貞。大往小來。初六:拔茅茹
六三:包羞(4)
。九四:有命(5),無咎。疇離祉(6)。九五:休否(7),大人吉。其亡其亡(8),系于苞桑(9)。上九:傾否(10)。先否,后喜。【注釋】
(1)本卦的標(biāo)題是否(PT)
(4)羞:即“饈”的本字
,意思是美 味。(5)有命:君王有賞賜的命令。(6)疇:誰。離:受到,得到。祉: 福。(7)休否:不要干壞事。(8)亡:危險,敗亡。其亡其亡:危險到 了極點。(9)苞桑:苞草和桑樹枝。(10)傾:覆滅,倒下。傾否:干壞事要倒霉。【譯文】
(否卦):做壞事的是小人,這是對君子不利的征兆
。由大利 轉(zhuǎn)為小利。初六:拔掉茅茹草,按它的種類特征來分辨六三:庖廚中有美味
【讀解】
“泰”卦和“否”卦構(gòu)成了相對應(yīng)的一個組卦
不好的癥結(jié)在于阻隔
,在于相互對立強(qiáng)烈的憂患意識
噬嗑?震下離上
《序卦傳》說:“可觀而后有所合,故受之以噬嗑。嗑者合也
近日登錄知乎,發(fā)現(xiàn)數(shù)年前匯總的周易易經(jīng)入門書籍推薦被列為“涉及封建迷信觀點或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