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究是不可行的,那所謂的得道行為
,叫圣潔的行為
,不叫道,得道的圣人因為明了德,有
圣潔的行為
,所以能充分的享受活著的樂趣
,得道的圣人因為明了道是不可得的,也是無法表現(xiàn)出來的,所以能體驗到死后的奇妙,凡是聽到講“道”的理論之后,
有所作為有所追求和目標的人
,他還是個人
,凡是聽到講“道”的理論之后,不再有所作為不再去追求什么
,他已和日月天地相熔融
。有所作為
,一定會有失敗,有
所追求有所目標
,一定會有滅亡
,所以早晨聽了關(guān)于“道”的理論,晚上心里的追求
、目標
,以及為了實現(xiàn)這些目標所采取的行動,全都沒有了
。
原文:曰:無愛道,愛者水也;無觀道,觀者火也 ;無逐道,逐者木也
;無言道
,言者金也;無思道
,思者土也
。惟圣人不離本情而登大道。心既未萌
,道亦假之
。
曰:重云蔽天,江湖黯然,游魚茫然,忽望波明食動,幸賜于天,即而就之,漁釣斃焉。不知我無我而逐道者亦然。
曰:方術(shù)之在天下多矣,或尚晦,或尚明,或尚強,或尚弱。執(zhí)之皆事,不執(zhí)之皆道。
曰:道終不可得,彼可得者,名德不名道。道終不可行,彼可行者,名行不名道。圣人以可得可行者,所以善吾生;以不可得不可行者,所以善吾死。
曰:聞道之后,有所為有所執(zhí)者,所以之人,無所為無所執(zhí)者,所以之天。為者必敗,執(zhí)者必失。故聞道于朝,可死于夕。
道,終究是不能得到的,那所謂的得到了道,其實叫德,而不叫道
,道,終究是不可行的
,那所謂的得道行為
,叫圣潔的行為,不叫道
,得道的圣人因為明了德,有
圣潔的行為
,所以能充分的享受活著的樂趣,得道的圣人因為明了道是不可得的,也是無法表現(xiàn)出來的,所以能體驗到死后的奇妙,凡是聽到講“道”的理論之后
,
有所作為有所追求和目標的人
,他還是個人,凡是聽到講“道”的理論之后
,不再有所作為不再去追求什么
,他已和日月天地相熔融。
————注意這句是精華。故曰:道不可得,道不可學,道不可求,道不可說。
情欲冥滅者,是圣人,情慈心善行為美者是賢人,情邪心惡行為劣者是壞人。圣人是情欲冥滅者,從有到無,所以拿不出什么東西在人前顯示,賢人惡人是情欲的
產(chǎn)生者,從無到有,心意和行為隱藏都隱藏不了,賢人惡人有大智慧有小聰明,這就是一切動物之類的生命所具有的本能,圣人將情欲都冥滅了,所以動物所具有的
智慧聰明經(jīng)驗,他們都沒有了。全宇宙中,道無所不在,無時不在。
不要看到圣人勤勞不懶散,就認為道由勤奮而成,不要看到圣人不被任何事所動搖,就認為道因堅定的執(zhí)著而獲得,圣人的行為,就好象發(fā)射出去的箭,按宇宙規(guī)律
而行,并不按自己的喜好而行,圣人的堅定不動,就好象箭握在手中,還沒有發(fā)射,按客觀存在的需要而堅守不動,并不是按自己的喜好而不動,如果以言行學識追
求道,你解釋我,我解釋你,轉(zhuǎn)來轉(zhuǎn)去,永遠也不可能得道,應該明曉語言如同泉水的聲音,行為如同禽鳥在飛行
,學習如同捕獲影子
,知識如同晚上做夢,一切意
念
、行為都沒有的時候
,就和道相契相溶了。辦成一件事情
、造出一件物品
,是很難的,道就是什么都沒有什么都不要
,是很容易的
。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是建成
難
,損壞容易
。
一把火燒毀了上萬個物體,物體沒有了,火存在在什么地方?道能冥滅萬物,萬物沒有了,道存在在什么地方?人活在世上,有活一天死的,有活十年死的,有活百
年死的?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钜惶焖赖?就好象一瞬間得道,活十年百年死的,就好象過了好長時間,經(jīng)歷了很多事情才得道。人活著的時候,不管他怎樣,都叫生,不叫死,同樣,
沒有得道的人,不管他的行為如何奇妙、事跡如何顯赫
、學問如何深博
,都只能叫事,不能叫道
。
人們不知曉,我所說的道,是沒有言詞可說出的
、沒有行為可表示出來的
,如果通過言詞、行為去追求道
,忽然遇到特殊的事情
,便認為這就是道
,殊不知舍源求流
,永遠也找不到源頭,舍本求末
,永遠也找不到根本
。
學習射箭學習騎馬學習彈琴學習下棋,沒有一件是可以一瞬間學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