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yán)經(jīng)卷第十九升夜摩天宮品第十九爾時,如來威神力故
,十方一切世界
,一一四天下南閻浮提及須彌頂上
,皆見如來處于眾會
。彼諸菩薩悉以佛神力故而演說法
,莫不自謂恒對于佛
。爾時
,世尊不離一切菩提樹下及須彌山頂,而向于彼夜摩天宮寶莊嚴(yán)殿
。
時
,夜摩天王遙見佛來
,即以神力,于其殿內(nèi)化作寶蓮華藏師子之座
,百萬層級以為莊嚴(yán)
,百萬金網(wǎng)以為交絡(luò),百萬華帳
、百萬鬘帳、百萬香帳
、百萬寶帳彌覆其上
,華蓋、鬘蓋
、香蓋
、寶蓋各亦百萬周回布列,百萬光明而為照耀
。百萬夜摩天王恭敬頂禮
;百萬梵王踴躍歡喜;百萬菩薩稱揚(yáng)贊嘆
;百萬天樂各奏百萬種法音
,相續(xù)不斷;百萬種華云
,百萬種鬘云
,百萬種莊嚴(yán)具云,百萬種衣云
,周匝彌覆
;百萬種摩尼云,光明照曜
。從百萬種善根所生
,百萬諸佛之所護(hù)持,百萬種福德之所增長
,百萬種深心
、百萬種誓愿之所嚴(yán)凈,百萬種行之所生起
,百萬種法之所建立
,百萬種神通之所變現(xiàn),恒出百萬種言音顯示諸法
。
時
,彼天王敷置座已,向佛世尊曲躬合掌
,恭敬尊重而白佛言: 「善來世尊
!善來善逝
!善來如來、應(yīng)
、正等覺
!唯愿哀愍,處此宮殿
!」
時
,佛受請,即升寶殿
;一切十方
,悉亦如是。爾時
,天王即自憶念過去佛所所種善根
,承佛威力而說頌言:
「名稱如來聞十方,諸吉祥中最無上
,彼曾入此摩尼殿
,是故此處最吉祥。寶王如來世間燈
,諸吉祥中最無上
,彼曾入此清凈殿,是故此處最吉祥
。喜目如來見無礙
,諸吉祥中最無上,彼曾入此莊嚴(yán)殿
,是故此處最吉祥
。然燈如來照世間,諸吉祥中最無上
,彼曾入此殊勝殿
,是故此處最吉祥。饒益如來利世間
,諸吉祥中最無上
,彼曾入此無垢殿,是故此處最吉祥
。善覺如來無有師
,諸吉祥中最無上,彼曾入此寶香殿
,是故此處最吉祥
。勝天如來世中燈,諸吉祥中最無上,彼曾入此妙香殿
,是故此處最吉祥
。無去如來論中雄,諸吉祥中最無上
,彼曾入此普眼殿
,是故此處最吉祥。無勝如來具眾德
,諸吉祥中最無上
,彼曾入此善嚴(yán)殿,是故此處最吉祥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嘈腥鐏砝篱g,諸吉祥中最無上
,彼曾入此普嚴(yán)殿
,是故此處最吉祥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br>
如此世界中夜摩天王,承佛神力
,憶念往昔諸佛功德
,稱揚(yáng)贊嘆;十方世界夜摩天王
,悉亦如是
,嘆佛功德。爾時
,世尊入摩尼莊嚴(yán)殿
,于寶蓮華藏師子座上結(jié)跏趺坐。此殿忽然廣博寬容
,如其天眾諸所住處
;十方世界,悉亦如是
。
夜摩宮中偈贊品第二十爾時
,佛神力故,十方各有一大菩薩
,一一各與佛剎微塵數(shù)菩薩俱
,從十萬佛剎微塵數(shù)國土外諸世界中而來集會,其名曰:功德林菩薩
、慧林菩薩
、勝林菩薩、無畏林菩薩
、慚愧林菩薩
、精進(jìn)林菩薩
、力林菩薩、行林菩薩
、覺林菩薩
、智林菩薩。此諸菩薩所從來國
,所謂:親慧世界
、幢慧世界、寶慧世界
、勝慧世界
、燈慧世界、金剛慧世界
、安樂慧世界
、日慧世界、凈慧世界
、梵慧世界
。此諸菩薩各于佛所凈修梵行,所謂:常住眼佛
、無勝眼佛
、無住眼佛、不動眼佛
、天眼佛
、解脫眼佛、審諦眼佛
、明相眼佛
、最上眼佛、紺青眼佛
。是諸菩薩至佛所已
,頂禮佛足,隨所來方
,各化作摩尼藏師子之座
,于其座上結(jié)跏趺坐。如此世界中
,夜摩天上菩薩來集
;一切世界,悉亦如是
,其諸菩薩
、世界、如來,所有名號悉等無別
。
爾時
,世尊從兩足上放百千億妙色光明,普照十方一切世界
;夜摩宮中
,佛及大眾靡不皆現(xiàn)。
爾時
,功德林菩薩承佛威力
,普觀十方而說頌言:
「佛放大光明,普照于十方
,悉見天人尊
,通達(dá)無障礙。佛坐夜摩宮
,普遍十方界
,此事甚奇特,世間所希有
。須夜摩天王
,偈贊十如來,如此會所見
,一切處咸爾
。彼諸菩薩眾
,皆同我等名
,十方一切處,演說無上法
。所從諸世界
,名號亦無別,各于其佛所
,凈修于梵行
。彼諸如來等,名號悉亦同
,國土皆豐樂
,神力悉自在。十方一切處
,皆謂佛在此
,或見在人間,或見住天宮
。如來普安住
,一切諸國土,我等今見佛,處此天宮殿
。昔發(fā)菩提愿
,普及十方界,是故佛威力
,充遍難思議
。遠(yuǎn)離世所貪,具足無邊德
,故獲神通力
,眾生靡不見。游行十方界
,如空無所礙
,一身無量身,其相不可得
。佛功德無邊
,云何可測知?無住亦無去
,普入于法界
。」
爾時
,慧林菩薩承佛威力
,普觀十方而說頌言:
「世間大導(dǎo)師,離垢無上尊
,不可思議劫
,難可得值遇。佛放大光明
,世間靡不見
,為眾廣開演,饒益諸群生
。如來出世間
,為世除癡冥,如是世間燈
,希有難可見
。已修施戒忍,精進(jìn)及禪定
,般若波羅蜜
,以此照世間。如來無與等
,求比不可得
,不了法真實
,無有能得見。佛身及神通
,自在難思議
,無去亦無來,說法度眾生
。若有得見聞
,清凈天人師,永出諸惡趣
,舍離一切苦
。無量無數(shù)劫,修習(xí)菩提行
,不能知此義
,不可得成佛。不可思議劫
,供養(yǎng)無量佛
,若能知此義,功德超于彼
。無量剎珍寶
,滿中施于佛,不能知此義
,終不成菩提
。」
爾時
,勝林菩薩承佛威力
,普觀十方而說頌言:
「譬如孟夏月,空凈無云曀
,赫日揚(yáng)光暉
,十方靡不充
。其光無限量
,無有能測知,有目斯尚然
,何況盲冥者
。諸佛亦如是,功德無邊際
,不可思議劫
,莫能分別知。諸法無來處
,亦無能作者
,無有所從生
,不可得分別。一切法無來
,是故無有生
,以生無有故,滅亦不可得
。一切法無生
,亦復(fù)無有滅,若能如是解
,斯人見如來
。諸法無生故,自性無所有
,如是分別知
,此人達(dá)深義。以法無性故
,無有能了知
,如是解于法,究竟無所解
。所說有生者
,以現(xiàn)諸國土,能知國土性
,其心不迷惑
。世間國土性,觀察悉如實
,若能于此知
,善說一切義?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br>
爾時
,無畏林菩薩承佛威力,普觀十方而說頌言:
「如來廣大身
,究竟于法界
,不離于此座,而遍一切處
。若聞如是法
,恭敬信樂者,永離三惡道
,一切諸苦難
。設(shè)往諸世界,無量不可數(shù)
,專心欲聽聞
,如來自在力
。如是諸佛法,是無上菩提
,假使欲暫聞
,無有能得者。若有于過去
,信如是佛法
,已成兩足尊,而作世間燈
。若有當(dāng)?shù)寐?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如來自在力,聞已能生信
,彼亦?dāng)成佛
。若有于現(xiàn)在,能信此佛法
,亦當(dāng)成正覺
,說法無所畏。無量無數(shù)劫
,此法甚難值
,若有得聞?wù)撸?dāng)知本愿力
。若有能受持
,如是諸佛法,持已廣宣說
,此人當(dāng)成佛
。況復(fù)勤精進(jìn),堅固心不舍
,當(dāng)知如是人
,決定成菩提?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br>
爾時
,慚愧林菩薩承佛威力,普觀十方而說頌言:
「若人得聞是
,希有自在法
,能生歡喜心,疾除疑惑網(wǎng)
。一切知見人,自說如是言
,如來無不知
,是故難思議
。無有從無智,而生于智慧
,世間常暗冥
,是故無能生。如色及非色
,此二不為一
,智無智亦然,其體各殊異
。如相與無相
,生死及涅槃,分別各不同
,智無智如是
。世界始成立,無有敗壞相
,智無智亦然
,二相非一時。如菩薩初心
,不與后心俱
,智無智亦然,二心不同時
。譬如諸識身
,各各無和合,智無智如是
,究竟無和合
。如阿伽陀藥,能滅一切毒
,有智亦如是
,能滅于無智。如來無有上
,亦無與等者
,一切無能比,是故難值遇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br>
爾時,精進(jìn)林菩薩承佛威力
,普觀十方而說頌言:
「諸法無差別
,無有能知者,唯佛與佛知
,智慧究竟故
。如金與金色
,其性無差別,法非法亦然
,體性無有異
。眾生非眾生,二俱無真實
,如是諸法性
,實義俱非有。譬如未來世
,無有過去相
,諸法亦如是,無有一切相
。譬如生滅相
,種種皆非實,諸法亦復(fù)然
,自性無所有
。涅槃不可取,說時有二種
,諸法亦復(fù)然
,分別有殊異。如依所數(shù)物
,而有于能數(shù)
,彼性無所有,如是了知法
。譬如算數(shù)法
,增一至無量,數(shù)法無體性
,智慧故差別
。譬如諸世間,劫燒有終盡
,虛空無損敗
,佛智亦如是。是十方眾生
,各取虛空相
,諸佛亦如是,世間妄分別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br>
爾時,力林菩薩承佛威力,普觀十方而說頌言:
「一切眾生界
,皆在三世中
,三世諸眾生
,悉住五蘊(yùn)中
。諸蘊(yùn)業(yè)為本,諸業(yè)心為本
,心法猶如幻
,世間亦如是。世間非自作
,亦復(fù)非他作
,而其得有成,亦復(fù)得有壞
。世間雖有成
,世間雖有壞,了達(dá)世間者
,此二不應(yīng)說
。云何為世間?云何非世間
?世間非世間
,但是名差別。三世五蘊(yùn)法
,說名為世間
,彼滅非世間,如是但假名
。云何說諸蘊(yùn)
?諸蘊(yùn)有何性?蘊(yùn)性不可滅
,是故說無生
。分別此諸蘊(yùn),其性本空寂
,空故不可滅
,此是無生義。眾生既如是
,諸佛亦復(fù)然
,佛及諸佛法,自性無所有
。能知此諸法
,如實不顛倒,一切知見人,常見在其前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br>
爾時,行林菩薩承佛威力
,普觀十方而說頌言:
「譬如十方界
,一切諸地種,自性無所有
,無處不周遍
。佛身亦如是,普遍諸世界
,種種諸色相
,無主無來處。但以諸業(yè)故
,說名為眾生
,亦不離眾生,而有業(yè)可得
。業(yè)性本空寂
,眾生所依止,普作眾色相
,亦復(fù)無來處
。如是諸色相,業(yè)力難思議
,了達(dá)其根本
,于中無所見。佛身亦如是
,不可得思議
,種種諸色相,普現(xiàn)十方剎
。身亦非是佛
,佛亦非是身,但以法為身
,通達(dá)一切法
。若能見佛身,清凈如法性
,此人于佛法
,一切無疑惑。若見一切法
,本性如涅槃
,是則見如來,究竟無所住。若修習(xí)正念
,明了見正覺
,無相無分別,是名法王子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br>
爾時,覺林菩薩承佛威力
,遍觀十方而說頌言:
「譬如工畫師
,分布諸彩色
,虛妄取異相
,大種無差別。大種中無色
,色中無大種
,亦不離大種,而有色可得
。心中無彩畫
,彩畫中無心,然不離于心
,有彩畫可得
。彼心恒不住,無量難思議
,示現(xiàn)一切色
,各各不相知。譬如工畫師
,不能知自心
,而由心故畫,諸法性如是
。心如工畫師
,能畫諸世間,五蘊(yùn)悉從生
,無法而不造
。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
,應(yīng)知佛與心
,體性皆無盡。若人知心行
,普造諸世間
,是人則見佛,了佛真實性。心不住于身
,身亦不住心
,而能作佛事,自在未曾有
。若人欲了知
,三世一切佛,應(yīng)觀法界性
,一切唯心造
。」
爾時
,智林菩薩承佛威力
,普觀十方而說頌言:
「所取不可取,所見不可見
,所聞不可聞
,一心不思議。有量及無量
,二俱不可取
,若有人欲取,畢竟無所得
。不應(yīng)說而說
,是為自欺誑,己事不成就
,不令眾歡喜
。有欲贊如來,無邊妙色身
,盡于無數(shù)劫
,無能盡稱述。譬如隨意珠
,能現(xiàn)一切色
,無色而現(xiàn)色,諸佛亦如是
。又如凈虛空
,非色不可見,雖現(xiàn)一切色
,無能見空者
。諸佛亦如是,普現(xiàn)無量色
,非心所行處
,一切莫能睹
。雖聞如來聲,音聲非如來
,亦不離于聲
,能知正等覺。菩提無來去
,離一切分別
,云何于是中,自言能得見
?諸佛無有法
,佛于何有說?但隨其自心
,謂說如是法
。」
十行品第二十一之一爾時
,功德林菩薩承佛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