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藥企衛(wèi)材內部研發(fā)的新型抗癌藥甲磺酸艾瑞布林
,近日在英國監(jiān)管方面?zhèn)鱽硐灿?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英國國家衛(wèi)生與臨床優(yōu)化研究所(nice)已發(fā)布最終指南
,批準將halaven用于英國國家衛(wèi)生服務系統(tǒng)(nhs)
,用于既往接受過2種化療方案但病情進展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乳腺癌患者的常規(guī)治療
。之前
,nice曾在2012年拒絕批準將甲磺酸艾瑞布林用于nhs
。此次nice態(tài)度轉變,主要是由于有新的證據表明甲磺酸艾瑞布林相比標準治療方案能夠提供持續(xù)的生存益處
。根據衛(wèi)材公布的一項臨床研究數據
,與化療藥物卡培他濱相比,甲磺酸艾瑞布林使患者的生命延長了大概3個月
。nice衛(wèi)生技術評估中心主任教授表示
,這個新的證據,連同通過患者用藥可及性方案提供的折扣
,使評估委員會得出結論:甲磺酸艾瑞布林是一個具有成本效益的治療選擇
。甲磺酸艾瑞布林是一種合成的大田軟海綿素類似物,這是一種微管動力學抑制劑
,具有新穎的作用機制
。近期的非臨床研究表明
,甲磺酸艾瑞布林與腫瘤核心區(qū)域的血管灌注和滲透性增加有關。甲磺酸艾瑞布林可改善上皮細胞狀態(tài)
,降低乳腺癌細胞的遷移能力。甲磺酸艾瑞布林由衛(wèi)材內部發(fā)現和開發(fā)
,該藥是唯一的一種單藥化療藥物
,于2010年首次獲fda批準用于轉移性乳腺癌的治療。目前
,甲磺酸艾瑞布林已獲全球約60多個國家批準,包括日本、歐洲
、美國
、亞洲。甲磺酸艾瑞布林是衛(wèi)材的一個關鍵增長型產品
,在今年前6個月的銷售額達到了1.81億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甲磺酸艾瑞布林在今年上半年還接連獲得美國
、日本
、歐盟批準用于不可切除性或轉移性軟組織肉瘤。此外
,衛(wèi)材于也在今年8月向中國食品和藥品監(jiān)督管理總局提交了甲磺酸艾瑞布林治療局部晚期或轉移性乳腺癌的新藥申請
。近年來,在中國
,乳腺癌確診病例一直穩(wěn)步上升
。據估計,在2015年新增27.24萬例浸潤性乳腺癌病例
,死亡病例7.07萬例
。目前,在中國女性中
,乳腺癌是最常見的癌癥確診類型
。
乳腺癌已經骨轉移了還能治好嗎 ?該怎么辦?
【@劉永毅醫(yī)生 編號WD285】
乳腺癌發(fā)生骨轉移是Ⅳ期
、晚期
,這種情形治愈的可能性真的不大,不論我們心里如何渴望 健康
、治愈
,事實是不以我們意志而改變的
。面對如此不利的病情,我們唯有科學的抗癌態(tài)度
,把乳腺癌作為一種慢性疾病來管理
、治療,也就是說“帶瘤生存”
,這也可能是目前最好對付乳腺癌的辦法
。
乳腺癌的活檢病理學檢查病理類型、組織學分級
、ER
、PR、Her-2
、Ki-67都是些什么情況
?這些結果反應乳腺癌的一些生物學特性,與預后有關
,也與治療有關
。
手術切除原發(fā)灶對于晚期乳腺癌的意義不大,也存在許多爭議
,以全身性治療為主
。除了骨轉移外是否存在臟器轉移?有臟器轉移者一般先采取化療的辦法
,有聯(lián)合化療
、或單藥化療,具體情況需要綜合考慮
。
如果沒有臟器負荷
、壓力,單是骨轉移情況
,ER( )
、和/或PR( )者,內分泌治療
,兩者都是陽性有效率達80%
,PR陽性有效率40-50%,ER陽性有效率20-30%
,內分泌治療不和化療同時進行
。如果Her-2陽性就需要曲妥珠單抗等靶向藥物治療,可以與內分泌聯(lián)合應用
,也可和化療聯(lián)合應用
。目前有些臨床研究也在做乳腺癌“雙靶治療”,比如拉帕替尼 曲妥珠單抗,也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
還有骨轉移的治療
,以“雙膦酸鹽”、如唑來膦酸靜脈治療
,3-4周1次
,目前證實2年的治療是安全的。也有用地諾單抗的
,這些不是抗腫瘤治療
,是抑制腫瘤破壞骨,延緩病情的
。如果存在一些骨痛、潛在有骨折可能會影響到人體支架的情況
,就要考慮放療
、或者手術了。
晚期乳腺癌病情比較復雜
,以生存時間
、生活質量為首要的整體、綜合考慮
,不追求某項指標
、某處病灶絕對正常。我是@劉永毅醫(yī)生
,感謝您的閱讀
!
乳腺癌患者出現骨轉移時,會導致機體出現病理性骨折
、嚴重的劇烈疼痛等典型癥狀
,需對癥采取有效的預防和治療。存在病理性骨折可能的患者及時采取有效的手術進行干預
。而術后患者及時進行有效的固定
,必要時可通過假體的重建以達到治療的目的。乳腺癌轉移患者出現劇烈疼痛時
,需根據疼痛程度給予一定量的鎮(zhèn)痛藥物進行止痛
。在疼痛可耐受的范圍之內,可通過轉移注意力
、冥想
、聽輕音樂等方式緩解機體不適。及時的對乳腺癌患者進行干預
,可有效的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病率
,提高生活質量,延長壽命。
乳腺癌骨轉移
,說明已經出現了遠處的器官轉移
,醫(yī)學上分屬IV期,理論上來講
,基本失去了治愈的可能
。
但是目前對于乳腺癌有很多治療和控制的方法,除了三陰乳癌以外
,其它類型的乳癌都可以通過積極治療得到控制
,甚至是長期控制。
目前的治療方法除了經典的化療以外
,還有內分泌治療
、靶向抗Her-2治療,CDK4/6抑制劑
、免疫治療等方法
,因基因分型和對治療的敏感性不同,采取的措施也不一樣
。
對于激素受體陽性的乳腺癌
,內分泌治療就是最佳的選擇,副作用小
、效果好
、用藥方便。比如:絕經前的三苯氧胺
,絕經或卵巢去勢后的來曲唑
、依西美坦,還有氟維司群等
,都是可以選擇的內分泌治療藥物
。
而對于激素受體陰性、Her-2陽性的乳腺癌
,靶向抗Her-2的藥物有很多
,除了經典的赫塞汀以外,還有拉帕替尼
,國產的吡咯替尼等
,都是可以選擇的藥物。
化療也是病情進展后的必要選擇
,即可考慮單藥應用
,也可以考慮聯(lián)合用藥,對于局部疼痛明顯的患者還可以考慮姑息放療
。
另外
,骨轉移患者需要長期聯(lián)合應用骨改良藥物,比如唑來膦酸等。
總之
,單純的乳腺癌骨轉移雖然分屬晚期
,但是預后較其它類型的晚期癌癥預后要好的多,也是有望長期生存的惡性腫瘤之一
。
雖然
,乳腺癌是威脅中國女性 健康 的首位惡性腫瘤,但隨著診療手段的進步
,乳腺癌的5年生存率已經在不斷提高
。2018年,發(fā)表在《柳葉刀》雜志上針對2000-2014年的全球癌癥生存率變化趨勢監(jiān)測的研究報告顯示
,中國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已經由2000-2004年的75.9%上升至2010-2014年的83.2%
。而且,分期越早治愈率越高
,一期乳腺癌的5年生存率可達到90%-95%以上
,二期乳腺癌在70%-80%。
總的來說:乳腺癌不可怕
。它可治,且越早治療治愈率越高
!
乳腺癌的復發(fā)與原發(fā)癌癥分期
、組織學分級、分子分型
、治療方案
、個人體質等因素相關。約30%-40%的乳腺癌患者會出現復發(fā)
;腫瘤的復發(fā)和轉移大多發(fā)生在根治術后3年之內
,約占80%,少部分發(fā)生在根治后3-5年
,約占10%
。
關于乳腺癌的轉移,乳腺癌發(fā)生淋巴結轉移的幾率很高
,好在淋巴結是免疫器官
,其中駐扎淋巴細胞可以把腫瘤細胞截留,在淋巴結內發(fā)生激烈的搏殺
,不斷增殖的腫瘤細胞與匯集來的淋巴細胞反復爭奪
,所以才會腫大,如果在淋巴結腫大的階段積極治療
,仍有很大機會治愈
。
其他器官,最常發(fā)生的是骨轉移,約70%的乳腺癌轉移是骨轉移
,肝臟是乳腺癌的第二大常見轉移部位
,此外,還有可能會發(fā)生肺轉移
、腦/中樞神經系統(tǒng)轉移等
。腫瘤細胞最易轉移到哪些部位的骨組織?發(fā)生于脊柱的骨轉移最多
,其次為骨盆和下肢長骨
,膝、肘關節(jié)等較為少見
。
乳腺癌的復發(fā)轉移雖然會讓治療變得困難
,但這不是“末日”,如果發(fā)生了復發(fā)轉移
,應該積極治療
。
對于經過醫(yī)生全面評估后認為有再次根治機會的“局部區(qū)域復發(fā)轉移”的乳腺癌,可通過對局部復發(fā)灶切除進行治療
,例如
,保乳術后復發(fā)的患者可行全乳切除;這些患者術后通常還需要通過化療
、放療
、靶向等方式進行鞏固。
對于術后遠處轉移或最開始就確診為晚期的患者
,目前可用的治療方式和藥物都比較多
,比如,化療
,有蒽環(huán)類
、紫杉類、鉑類等藥物
;內分泌治療
,有三苯氧胺、來曲唑
、阿那曲唑
、依西美坦、氟維司群等藥物
;靶向治療
,有曲妥珠單抗、拉帕替尼
、吡咯替尼
、T-DM1
、哌柏西利、帕妥珠單抗等藥物
;但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和藥物
,需要與醫(yī)生進行全面的溝通。
骨轉移腫瘤的治療應采用綜合性治療方式
,包括藥物治療
、手術、放療
、骨痛治療
、中醫(yī)治療方式等。下面就具體介紹一下乳腺癌骨轉移的幾種常用的治療方式:
藥物治療
定期使用雙膦酸鹽類藥物可以減少骨相關事件
;雙膦酸鹽類藥物也可以減少骨轉移疼痛
,雖然效果可能會延遲出,在用藥后4周疼痛達到50%的緩解
,也就是說
,雙膦酸鹽類藥物即刻緩解疼痛的作用是較低的。此外
,地諾單抗在治療骨轉移上也有一定療效
。
手術
手術在治療骨轉移腫瘤引起的病理性骨折、脊髓壓迫時有一定療效
。
放療
通過體外放療
,可改善局部和彌漫性骨痛,可有效防止椎體骨轉移比較嚴重的患者出現截癱
,但是對于破損骨質沒有修復作用。
放射性核素鍶-89也是一種重要的骨轉移治療手段
,它有助于緩解骨痛和提高生活質量
。鍶-89雖然為全身給藥,但能聚集有骨轉移灶內的活性成骨組織中
,是一種有效的骨腫瘤的內照射治療劑
。
骨痛治療
雙膦酸鹽類藥可用于治療惡性腫瘤骨轉移引起的骨痛及高鈣血癥,可與鎮(zhèn)痛藥物(如非甾體類抗炎止痛藥與阿片類止痛藥)聯(lián)合使用
。
中醫(yī)治療方式
中醫(yī)治療惡性腫瘤骨轉移方法包括丸劑
、散劑和湯劑內服、外用中藥止痛
、栓劑肛塞
、針刺和艾灸等等,均可取得一定的臨床療效
。
乳腺癌患者骨轉移
,多需要采用多種治療方式相結合的綜合治療
,具體適合哪種治療方式,應該在腫瘤內科
、放療科
、核醫(yī)學科、影像科
、骨科
、疼痛科等多學科醫(yī)生會診后,結合患者的實際病情
,綜合制定治療方案
。
總之,乳腺癌發(fā)生骨轉移并沒有那么可怕
。我們需要有一個強大樂觀的心態(tài)
,科學規(guī)范化的治療,也能夠取得最佳治療效果
!
乳腺癌骨轉移在晚期乳腺癌中還是比較常見的
,在復發(fā)轉移性乳腺癌中,骨轉移發(fā)生率高達65%到75%
。骨轉移常導致骨疼痛加劇
,病理性骨折,脊髓壓迫以及骨折等伴隨情況
。骨轉移嚴重者會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但一般不會直接對生命構成威脅,目前的有效治療手段比較多
,不合并內臟轉移的患者生存期相對來說是比較長的
。
目前,針對骨轉移的治療
,主要目標是:(1)緩解疼痛
,恢復功能,改善生活質量
。(2)預防和治療骨轉移相關伴隨事件
。(3)控制腫瘤進展,延長患者生存期
。我現在骨轉移作為復發(fā)轉移性疾病
,以全身治療為主,目前主要有化療
,內分泌治療
,分子靶向治療,另外還有雙磷酸鹽在內的骨改良藥物
,主要是為了預防和治療骨轉移
,伴隨相關事件
。
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目的是延長患者生命緩解癥狀,提高生活質量
,解除神經壓迫
。由骨損傷固定術置換術和神經松解術。但是由于骨轉移經常發(fā)生在脊柱等較復雜的位置
,手術難度比較大
,容易造成切除不徹底的情況。原則上影響到患者的生活質量
,還是需要處理的
,但是進行預防性手術相對來說還不是很成熟。
放射治療:
放射治療是乳腺癌骨轉移姑息治療的有效方法
,主要為了緩解骨疼痛和減少病理性骨折
。這里要提醒一點的是放射性核素治療可緩解全身廣泛性的骨轉移痛,但是骨髓抑制發(fā)生率比較高
,并且恢復比較慢
。放療主要用于以下患者。 (1)無法耐受手術預期生存期短于六個月
。(2)病理性骨折
,風險較低。(3)脊柱病變無明顯脊柱不穩(wěn)和神經癥狀
。(4)骨盆腫瘤未累及髖臼
,無明顯功能障礙者。(5)對放療反應敏感的腫瘤
。
內科治療
是根據患者腫瘤組織的激素受體情況
,年齡月經狀態(tài)以及疾病進展速度來看的。對于疾病進展比較緩慢
,激素受體陽性的乳腺癌患者
,首選內分泌治療。對于疾病進展迅速的復發(fā)轉移性乳腺癌首選化療
。而對于HER-2過表達的患者,應考慮含曲妥珠單抗的靶向治療方案
。
雙磷酸鹽: 雙膦酸鹽可以降低骨轉移患者的椎體骨折
,非椎體骨折,復合性骨折及高鈣血癥的風險
,適用于與化療
,放療手術和內分泌治療等聯(lián)合應用。 適應癥(1)高鈣血癥
,(2)骨痛
,(3)治療和預防骨轉移伴隨相關事件
。
綜上乳腺癌骨轉移,以全身治療為主
,其中化療
,內分泌治療,分子靶向治療
,作為復發(fā)轉移性乳腺癌的基本藥物治療
,雙膦酸鹽可以預防和治療骨轉移骨相關事件。合理的局部治療可以更好的控制骨轉移癥狀
,其中手術是治療單發(fā)骨轉移灶的積極手段
,放射治療是有效的局部治療手段。
乳腺癌骨轉移了就屬于晚期
,目前的醫(yī)學水平治愈的機會很小了
,主要靠藥物控制,骨轉移可能會引起疼痛
,除了用適當的止痛藥之外
,一定要當心以下情況:
1、四肢的瀕臨骨折
,要及時外科處理
,等到出現病理性骨折后,疼痛就非常明顯了
,治療難度也相應增加
2
、脊柱的病灶一定當心有無脊髓壓迫風險,如果重度脊髓壓迫
,一定要及時就診
,否則會出現截癱,影響后續(xù)的綜合治療
,不利于控制病情
有病了
,先是要正確面對,乳腺癌的原因我個人認為因和家人生氣想不開肝氣郁結所致
,乳腺癌是乳腺代肝臟受過所致
。唯有放松心情,正確面對
,舒肝理氣清腸排毒補腎補正氣補充優(yōu)質營養(yǎng)
。
骨轉移后,就屬于晚期
,各種疼痛就會接踵而至
,先放化療,止痛
,緩解治療
,支持治療
,把病情穩(wěn)定住是主要目的,想治愈比較困難
。如果條件允許
,可以靶向治療,看看效果
。
真正再度病變轉移
、說實話無法挽回了,要想把癌癥避免化解
、必須在 健康 的時候運動起來
、讓自己長期占領 健康 領地、病因就不會侵入駐扎
,若是身體有什么不適地方
、健身也會把各種身體不適去除,化解各種病因
、避免各種癌癥滋生
真心的希望大家在 健康 的時候運動起來
,不要等身體有問題了才說、運動《必須得運動》
花謝了會再開
、生命沒了
、可就再也回不來了
聰明的人儲蓄 健康
乳腺癌患者發(fā)展到晚期后,出現骨轉移的比例相當高
。從統(tǒng)計上看
,發(fā)生骨轉移幾率為49%—60%,一般表現為各種疼痛
,如局部壓痛
、骨頭疼、活動能力出現下降等癥狀
。不同亞型的乳腺癌骨轉移比例不同
,HER2類型較多。對于乳腺癌骨轉移的患者來說如果能早期發(fā)現進行控制的效果更好
。
乳腺癌骨轉移的檢查
在癌癥的發(fā)展過程中
,肺癌、乳腺癌等都有較高的骨轉移風險
,這些已經被現代醫(yī)學確認
。對于乳腺癌骨轉移的檢查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患者確診時為晚期且已經存在骨轉移;另一種情況是患者接受過治療后有骨疼等癥狀后
,經檢查發(fā)現的骨轉移
。
對于乳腺癌骨轉移的檢查
,主要包括CT
、MR等
,另外也包括更為專業(yè)的骨掃描(骨放射核素掃描,ECT)
。
此外抽血檢查可作為參考
,比如骨特異性堿性磷酸激酶和腫瘤標志物CA153的升高。
乳腺癌骨轉移的治療
對于乳腺癌骨轉移的治療需要考慮癌癥治療和骨轉移的治療
,在最近的癌癥治療指南中
,建議患者重新取得病理檢查后治療。骨轉移本身沒有生命危險
;有效的治療手段很多
,綜合治療后,可明顯延長生存時間和生活質量
。
如果無法取得新的病理時
,還需要根據患者原來的檢查結果進行治療。比如原來屬于HER2過表達型的患者
,仍需要使用赫賽汀進行治療
;對于發(fā)生骨轉移的患者,可以使用唑來膦酸進行治療
。
唑來膦酸藥物的使用一般可以維持2-3年
。第一年每個月打一次,第二年開始每三個月打一次
。耐藥后可以考慮地諾單抗
。用唑來膦酸期間最好要補充維生素D和鈣。同時監(jiān)測腎功能
。如果發(fā)現腎功受損也要考慮換藥
。
除了唑來膦酸還有雙膦酸鹽,可以通過抑制骨溶解達到緩解疼痛的目的
。
部分患者可通過放射治療乳腺癌骨轉移
,主要作用是緩解骨疼痛、減少病理性骨折的風險
。
手術治療也是骨轉移的重要治療手段
,對于預防或治療骨折,緩解疼痛非常有效
。
乳腺癌骨轉移患者除了正規(guī)的治療外
,還需要注重個體的感受,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
。如果早期乳腺癌治療后的患者
,按照醫(yī)生的要求定期進行復查或者在患者有骨痛(頑固性骨痛)的感覺時及早進行檢查,目前任何癌癥的治療指導原則都是盡可能及早發(fā)現,及早治療
。
治療乳腺癌的藥有哪幾種
1.微管蛋白抑制劑(Antitubulin) 1.1長春瑞濱 本品為長春花堿的半合成衍生物
,其長春花堿環(huán)結構不同于天然的長春花屬生物堿。本品主要抑制微蛋白聚集
,破壞有絲分裂中紡錘體的形成
,從而阻止細胞分裂中期的完成。 本品主要通過靜注方式給藥
,劑量為每1~2周15~30mg/m2
,宜短時輸注,主要經肝臟消除
,肝功能受損病人應酌情減量
。 治療晚期乳腺癌時,本品作為一線或二線藥物
,單獨使用有效率34%~41%
。對于曾用過以蒽環(huán)類為主的藥物但仍出現病情惡化的病人,有效就緒為20%
,由此表明本品可用于治療對蒽環(huán)類耐藥的乳腺癌
。 本品優(yōu)點之一是毒副作用較少,使用新的給藥方案時
,如每21天治療3天
,同時使用造血生長因子可緩解本品引起的中性白細胞減少癥。本品口服生物利用度低
,目前仍未找到最佳的口服給藥方案
。 研究發(fā)現,本品與紫杉醇合用時劑量增大
,毒副作用并不增加
。與紫杉醇合用時,應同時給予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以補充其對血液功能的影響
。與阿霉素合用的Ⅱ期臨床試驗結果良好
,74%病人有效,其中21%病人效果明顯
。 因此
,本品是一種頗有價值的治療乳腺癌的藥物,特別是用于一線蒽環(huán)類藥物治療失敗時
。本品毒副作用較少而療效較好
,因此進一步的研究將主要集中于開發(fā)耐受性較好的口服給藥方案以及高劑量使用和與其它藥物合用的給藥方案。 1.2紫杉烷類 紫杉醇與docetaxel用于治療轉移性乳腺癌
,其中后者經藥動學分析顯示劑量應嚴格控制
。紫杉醇由于呈非線性藥動學特征
,因此,至今仍難以確定最佳給藥方案
。實際上
,其最大耐受劑量依輸注時間而改變,因其可致嚴重的白細胞減少癥
,故應間隔3天輸注140mg/m2。在一項"研究中
,26例病人輸注本品96小時
,有7例出現不同程度的療效反應,若延長用藥時間
,則可以克服本品耐藥情況的發(fā)生
。另外發(fā)現,P-糖蛋白抑制劑與該類藥物的耐藥有關
。在一項試驗中
,29例病人使用紫杉醇后再給予R-維拉帕米,只有2例病人出現耐藥反應
。 對紫杉醇耐藥的病人
,應用docetaxel仍具有抗腫瘤作用。26例曾用過紫杉醇135~250mg/m2輸注3~24小時的病人每21天使用本品100mg/m2輸注1小時
,有3例出現療效
,1例完全緩解。 紫杉烷類與其它細胞毒性藥物合用的研究正在進行
。本類藥物與蒽環(huán)類藥物合用是治療轉移性乳腺癌最有效的藥物且無交叉耐藥性
,因此對兩藥的合用已進行了幾項Ⅰ期臨床研究。阿霉素與紫杉醇合用時因服藥順序的不同而發(fā)生毒副作用
,若先用后者
,則會出現粘膜炎和最大耐受劑量(MTD)值很低,且前者血漿濃度峰值增加
。若同時給藥
,則無相應的不良反應發(fā)生,且有24%~41%病人完全緩解
,但心臟毒性發(fā)生率較高
。 1.3cemadotin 本品是一種從印度洋野兔Dolabellaauriculana得到的多肽,為dolastatin15的類似物
,主要作用于微管蛋白系統(tǒng)
。受體結合研究顯示本品與血管緊張素Ⅱ受體親和力低。對本品不同的給藥方案進行3項Ⅰ期臨床研究
,每3周靜注本品1次
,MTD為20mg/m2,具有心血管方面的劑量限制性毒性,有1例病人出現原因不明的急性心肌梗死
。藥動學研究顯示
,當病人服用MTD時,t1/2為9.6小時
,分布容積為15L
,血漿清除率為每分鐘18.3ml。為避免血漿峰值過高和心血管毒性
,應采用24小時輸注方案
,其主要毒性為中性粒細胞減少,有15%~24%的藥物隨尿液排出
。 臨床前研究顯示
,反復給予本品可產生較嚴重的細胞毒性。對實體腫瘤病人進行的的Ⅰ期臨床試驗結果發(fā)現
,主要毒性為中性粒細胞減少而無心血管方面的毒性
。 2抗代謝物 典型的抗代謝物5-氟尿嘧啶和甲氨蝶呤用于治療乳腺癌已有多年,而新一代抗代謝藥物包括胞腺嘧啶
、脫氧核苷酸合成酶抑制劑
、抗葉酸藥和核苷類似物等,已在乳腺癌治療中顯示其活性作用
。 2.1 胸苷酸合成酶抑制劑 Raltitrexed是一種具有特異性的能直接作用的水溶性胸苷酸合成酶(TS)抑制劑
,在細胞內能完全且迅速代謝成聚谷氨酰胺形式,導致TS的抑制作用延長
。不完全的聚谷氨酰胺的形成是本品產生耐藥的原因
。在1項Ⅰ期試驗中,每3周本品3mg/m2輸注15分鐘
,劑量限制性毒性有腹瀉
、白細胞減少、昏睡和可逆性轉氨酶升高
。藥動學研究顯示本品血漿濃度降低呈三相及t1/2較長
。肝功能受損者無需調整劑量,但腎功能受損者應考慮減少劑量
。 對46例轉移性乳腺癌病人進行了Ⅱ期臨床試驗
,其中晚期病人已采用輔助治療或激素治療,結果有效率為26%
,其中肝轉移瘤病人占44%
。 此外有2種新的TS抑制劑LY-231514和AG-337,現在處于早期臨床開發(fā)階段
,其中AG-337口服給藥的研究正在進行
。 2.2 吉西他濱(gemcitabine) 本品為另一類抗代謝藥物
,是與阿糖胞苷有關的脫氧胞嘧啶核苷結構類似物,主要抑制DNA合成
,但需經脫氧嘧啶核苷激酶激活
。本品耐受性相對較好,主要毒性為血小板減少和流感樣癥狀
,一般每周1次
,每次30分鐘靜注8~1250mg/m2,每4周連續(xù)3次
。 2.3 依達曲沙(edatrexate) 本品為葉酸拮抗劑甲氨蝶呤的一種類似物
,也是一種TS抑制劑。臨床前研究表明
,本品較甲氨蝶呤能更"完全地進入靜止期細胞,可能與藥物的聚谷氨酰胺形式更固定
,分散狀態(tài)減少有關
。在Ⅰ期臨床試驗中劑量限制毒性有粘膜炎。推薦劑量為每3周靜注1次
,每次80~100mg/m2
,33%本品隨尿液排泄。24小時后血漿濃度低于15nmol/L的病人幾乎無早期毒性的出現
。 2.4capecitabine 本品為口服5-氟尿嘧啶的前體藥物
。口服一日2次
,最大耐受劑量為一日3514mg/m2
。劑量限制性毒性有腹瀉、惡心
、嘔吐
、粘膜炎和中性粒細胞減少等。本品在胃腸道迅速吸收
,并大量轉化為5-脫氧-5-氟尿嘧啶
。本品推薦劑量為一日2510mg/m2。 3拓撲異構酶Ⅰ抑制劑 喜樹堿(CPT)類似物作用機制獨特
,主要是抑制拓撲異構酶Ⅰ合成DNA
。 3.1 伊立替康(irinotecan) 本品為一種前體藥物,在體內快速酯化為活性代謝物SN-38
,后者在血漿中含量較高
,但只有內酯形式才有活性。主要毒性為腹瀉和中性粒細胞減少
。肝功能不全者及高膽紅素血癥病人應慎用
。本品已于1997年在英國上市
。 3.2topotecan 本品為另一種拓撲異構酶類似物,其內酯環(huán)在不同pH條件下發(fā)生可逆性水解成為開環(huán)型羰酸酯類
,需較長時間給藥才能顯示出其抗癌活性
,劑量限制性毒性為非蓄積性中性粒細胞減少癥。每3周連續(xù)5日靜注1.5mg/m2
,主要由腎和膽汁排泄
,腎功能不全病人應減少劑量。 研究中還發(fā)現本品與紫杉醇或阿霉素合用治療轉移性乳腺癌有很大的治療價值
。 3.39-氨基-喜樹堿 本品對耐傳統(tǒng)抗癌藥物的腫瘤且有活性
,是水溶性較差的一種喜樹堿類似物,劑量限制性毒性為中性粒細胞減少
、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