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血、量血壓、做b超、上胃鏡……家在福州市的劉益晶(化名)女士
,一通“折騰”體檢后,一份體檢報告就遞到了她的手上。翻開看看,那些專業(yè)術語和化驗單上升升降降的箭頭,讓她這個外行眼暈。尤其是一些項目的指標處于臨界點,有的又以陰/陽表示,更是讓劉女士現(xiàn)場“雷倒”。指標正常不代表“沒病”
“指標未超出正常值,不代表絕對正常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陰性”、“未見異?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完全正常”……看到體檢報告這類結論時
,受檢者千萬不能松“一口氣”。看體檢報告不只是看有沒有病,還要看有沒有得病的風險。報告是靜態(tài)的,人是動態(tài)的體檢中
,一些體檢者的檢查指標處于“臨界值”,雖然沒有達到致病程度,但也為健康敲起了警鐘,比如空腹血糖6.1-7毫摩爾/升的人可能是隱性糖尿病患者,不一定要吃藥治療,但飲食結構的調(diào)整、運動量的增加都是必要的。復檢時要特別留意這些曾處于臨界值的項目,如果沒有下降,就應去?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指標異常不代表“有病”
“指標數(shù)據(jù)不在正常值內(nèi),也不代表一定有病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最常見的
,例如休息不好轉氨酶會增高,但不代表受檢者就是“有病”。體檢的許多指標本身就是處于一個動態(tài)水平上當然
最是惶恐“臨界時”
“體檢
,最是惶恐“臨界時””。現(xiàn)在,生活是越來越好過,可身體卻大不如以前,各種亞健康癥狀纏身已然不再稀奇當然
體檢檢查手段也都有其局限性
擴展閱讀:一、體檢的檢查健康狀況良好的青壯年:每1~2年檢查一次
中老年:身體進入多事之秋,各種疾病的患病率明顯增加
兒童:①生長發(fā)育檢測
每個人如能重視這一問題,都能自覺
人體有免疫耐受期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jiankang/11915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幾個小妙招擺脫春困,戶外活動要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