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應喝蔬菜湯
很多媽媽產后馬上喝全湯催奶
,導致乳腺導管堵塞
,乳房脹痛加劇
,不利于下奶
。產后進補要根據身體狀況,多數媽媽并不缺乏營養(yǎng)
,最好先喝些清淡的蔬菜湯
,5天以后再喝全湯
。
推薦:
原味蔬菜湯。將各類蔬菜主要是根莖花果不加任何調料煮湯
,味道清香
,可以當茶喝,在產后當天(剖腹產次日)即喝有極佳發(fā)奶作用
。
原料:黃豆芽
、西蘭花、菜椒(青椒
、黃椒
、紅椒均可)
、紫甘藍
、絲瓜
、毛豆
、西葫蘆
,每次選擇4種以上即可
。
制作:把各種蔬菜放入鍋內
,加入適量清水
,煮爛后取湯水飲用。
注意:
喝原味蔬菜湯的同時喝豬蹄湯
、鯽魚湯、雞湯等會影響發(fā)奶效果
。另外
,產后最初幾天
,產婦幾乎都有便秘的困擾
。這是由于腸道和腹部肌肉松弛的緣故。所以
,順產的產婦從分娩當天就可多補充液體和吃些青菜水果來加以改善
。
誤區(qū):
傳統(tǒng)說產婦坐月不能吃青菜
,否則BB拉肚子
。
解釋:
老人們擔心的拉肚子問題
,很多時候指的是嬰兒的大便呈綠色
。嬰兒偶爾會有墨綠色大便是因為食物殘渣經膽汁消化
,而膽汁是黃色并使大便成為酸性
,排出后與空氣接觸
,偶爾會變成綠色
。一般喂母乳的大便容易偏向酸性
,有可能成為綠便排出
。另外
,有些吃配方奶的孩子
,排出的糞便呈暗綠色
,其原因是一般配方奶中都加入了一定量的鐵質
,這些鐵質經過消化道,并與空氣接觸之后
,就呈現(xiàn)為暗綠色。還有:
(1)未吃飽的嬰兒也可能拉綠色的稀大便
,屬于饑餓性腹瀉。
(2)媽媽吃得太油膩
,嬰兒也會消化不良,拉綠色大便
。因此媽媽的飲食要均衡
。
母乳喂養(yǎng)嬰兒
,糞便一般呈黃色或金黃色
,稠度均勻如藥膏狀
,或有種樣的顆粒
,偶爾稀薄而微呈綠色
,呈酸性反應
,有酸味但不臭
。只要BB的糞便符合上面所說的
,并且無其他異常狀況
,就不用過于擔心
。因此BB某次綠色大便并不是媽媽吃了青菜,BB消化不良
。
3、產后三天內可以喝清淡魚粥
產婦在生產完的三天內最好吃流質或半流質的食物
。古代醫(yī)家的建議是吃小魚粥
,為了通便可以另加一盤清爽可口的炒青菜
;另外
,小米粥
、大米粥
、雞蛋湯
、掛面也是好的選擇
。
二三天后
,胃口漸增
,才開始進食其他滋補品。但胃口差時不要吃得太油膩
,根據個人身體狀況,早晚可喝熱牛奶
,每天吃1—2個蛋,然后慢慢再酌加雞
、魚
、蝦、肉等
,蔬菜與肉類要平均分配,均衡補充鐵質
、鈣質、蛋白質等營養(yǎng)素和纖維
,除了恢復體力外亦有助于乳汁的分泌
。注意
!產后的一周內忌食牛奶
、豆?jié){
、大量蔗糖等脹氣食品
。
4
、什么時候能活動
?
產后8小時可以在床上坐一會兒
。如分娩順利
,產后12小時可以下床、上廁所
。產后24小時可以隨意活動,但要避免長時間站立
、久蹲或做重活,以防子宮脫垂
。
5、記得及早給BB吮吸乳頭
分娩后半小時內讓嬰兒吸吮乳頭
,這樣可盡早建立催乳和排乳反射
,促進乳汁分泌
。同時
,還有利于子宮收縮。第一次哺乳時間以5-10分鐘為宜
。產后第一天可以每1~3小時哺乳一次
,哺乳的時間和頻率自由掌握
。
產后第一天
,產婦身體虛弱
、傷口疼痛
,可選用側臥位學習喂奶
。多數產婦分娩后頭兩天都還沒下奶
,此時不用擔心自己是否有奶水
,只要身體健康
,每個媽媽都有足夠的奶水。即使奶沒下來
,媽媽也要堅持讓BB多吮吸,因為吮吸有利于乳汁分泌
。
6
、4-6小時產婦要排尿
自然分娩的產婦
,在分娩后4小時即可排尿
。少數產婦排尿困難
,發(fā)生尿潴留
,其原因可能與膀胱長期受壓及會陰部疼痛反射有關
,應鼓勵產婦盡量起床解小便
,實在有困難也可請醫(yī)生想辦法
,如仍不能排尿,應進行導尿
。
7、隨時留意自己的情況
產后24小時內若感到會陰部
,或肛門有下墜不適感、疼痛感,應請醫(yī)生診治
,以防感染和血腫發(fā)生
。惡露會發(fā)出新鮮的血腥味,但如果發(fā)出惡臭
,應立即告知醫(yī)生
,因為這表示可能感染了。另外
,最好在惡露排出期間使用衛(wèi)生棉或產婦衛(wèi)生巾
。
8、不要過早探望產婦和嬰兒
由于剛分娩后的產婦需要靜養(yǎng)以恢復體力
,親友最好不要在此時來探望。若來探望
,時間也不宜超過半小時
,要給產婦盡量多的時間休息
。有慢性病或感冒的親友更是最好不要來探視產婦及新生兒
,以免引起交叉感染
。
三
、產后第一
、二周不宜大補特補
1
、產后第1
、2周的主要目標是利水消腫
產后第1
、2周的主要目標是“利水消腫”
,使惡露排凈
,因此絕對不能大補特補。正確的進補觀念是:先排惡露
、后補氣血,惡露越多
,越不能補。前2周由于惡露未凈
,不宜大補
,飲食重點應放在促進新陳代謝,排出體內過多水分上
。
第1周可以吃麻油豬肝或豬肝(適合在早上、中午食用)
、山藥排骨湯
、紅棗銀耳湯
,幫助子宮排出惡露與其他廢物
;可以喝一點蛋湯
、魚湯等較為清淡的湯
;還可以吃些清淡的葷食
,如肉片
、肉末。瘦牛肉
、雞肉、魚等
,配上時鮮蔬菜一起炒,口味清爽營養(yǎng)均衡
。適量的橙子
、柚子
、獼猴桃等水果也有開胃的作用。本階段的重點是開胃而不是滋補
,胃口好,才會食之有味
,吸收也好。
第2周則以麻油豬腰
、花生燉豬腳
、魚湯等活化血液循環(huán)
,預防腰酸背痛
。另外,每天補充2000—2500毫升水分
。等到第3
、4周
,惡露將凈
,進入進補期
,做菜時適當加米酒
,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幫助恢復體力
。
2、關于排惡露的兩個必須注意的地方
①油湯最好要少喝
,湯中的油多了,奶水中的脂肪量也會增加
,新生兒的消化功能還不完備,奶中過多的脂肪有可能會使你的寶寶拉肚子
。
②紅糖一般飲用不能超過10天:由于紅糖所含的萄葡糖比白糖多得多
,所以飲服紅糖后會使產婦全身溫暖
。紅糖中鐵的含量高可以給產婦補血
,紅糖中含多種微量元素和礦物質,能夠利尿
、防治產后尿失禁,促進惡露排出
,紅糖還有生乳、止痛的效果
。
但是也不要食用過多
,一般飲用不能超過10天
,時間過長增加血性惡露
,并且在夏天會使產婦出汗更多而體內少鹽
。如果產婦在夏季過多喝了紅糖水
,必定加速出汗,使身體更加虛弱
,甚至中暑
。
四
、產后合理膳食
1
、進補不等于大吃二喝大魚大肉
調理得當
、合理膳食非常重要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茖W的數據表明
,產后應少食多餐
,菜譜要考慮營養(yǎng)的均衡
,盡量不挑食
。主食要比懷孕晚期增加一些
,還要多吃蛋白質和蔬菜
。飲食搭配要均衡
,切勿太油膩,否則孩子會得脂肪瀉
,大便呈泡沫狀。
2
、該重視的不僅是產后第一個月
“坐月子”往往只注重第一個月的營養(yǎng),出了月子也即從第二個月起開始忽視媽媽的營養(yǎng)
,導致母乳質量明顯下降
,不利于寶寶生長
。因此,應注重在整個哺乳期的科學合理膳食
,應該持續(xù)均衡地攝取各種營養(yǎng),這樣才能為寶寶提供營養(yǎng)充分的母乳
。
產婦吃蔬菜水果
,要注意:
①產婦胃腸功能較虛弱,應從少量開始吃
。
②產婦的胃腸對冷刺激很敏感,不要吃過涼的蔬菜和水果
。如果過涼容易導致胃腸淤血
,影響消化功能
。
③產婦的胃腸抵抗力弱
,一定要注意食物是否清潔衛(wèi)生
。
少吃鹽和調味料:一般說來
,懷孕全過程所增加的體重約12千克
,嬰兒連同胎盤的重量約5.5千克
,還有6.5千克,其中水分就占60%以上
。換言之,因懷孕的各種因素而產生的水分
,必須在媽媽分娩后慢慢地排出。因此
,若是在坐月子期間
,吃的食物太咸或含有醬油
、醋
、番茄醬等調味品
,或是食用腌漬食品
、罐頭食品等
,都會使身體內的水分滯留
,不易排出。因此產后的一周少吃鹽和調味料
,能達到“利水消腫”的目的
。另一方面,婦在這段期間容易流很多汗
,而電解質的補充還是需要鹽
,此外
,產婦胃口已經很不好了,完全不用鹽也不太可能
,所以坐月子時鹽還是可以用,但一定要比平時再更少一些
。
各種食物的作用以及營養(yǎng):
黃豆芽:黃豆芽中含有大量蛋白質
、維生素c
、纖維素等
,蛋白質是生長組織細胞的主要原料
,能修復生孩子時損傷的組織
,維生素c能增加血管壁的彈性和韌性,防止產生出血
,纖維素能通腸潤便,防止產婦發(fā)生便秘
。烹調方式多用煮和燉,少用油炸
。
海帶:預防貧血
。海帶中含碘和鐵較多
,碘是制造甲狀腺素的主要原料
,鐵是制造血細胞的主要原料
,產婦多吃這種蔬菜
,能增加乳汁中的含量。新生兒吃了這種乳汁
,有利于身體的生長發(fā)育,防止因此引起的呆小癥
。鐵是制造紅細胞的主要原料,有預防貧血的作用
。
芝麻:芝麻中富含蛋白質
、脂肪、鈣
、鐵、維生素E等多種營養(yǎng)素
,是新媽咪產后十分需要的營養(yǎng),可提高和改善飲食的營養(yǎng)質量
。貼心小叮嚀:最好選擇黑色食品——黑芝麻,它的營養(yǎng)價值要比白芝麻更高一些
。
紅蘿卜:含豐富的維他命A
、B
、C
,是產婦的最佳菜肴之一
。
黑豆含有豐富的植物性蛋白質及維他命A
、B、C
,對腳氣浮腫、腹部和身體肌肉松弛者也有改善功效
。
蛋白質的來源:牛肉、魚
、蝦
、雞蛋
、動物內臟
、豆制品等
。
鈣的來源:牛奶
、蛋類、貝殼類
、豆制品、燉骨湯
。
鐵的來源:肝、心
、蛋黃
、牛肉、鯉魚
、蝦、綠色蔬菜
、香菇
、黑木耳等
。
維生素的來源:糙米
、小米
、玉米
、黑米、豆類
、蔬菜、水果
。
宜食食物包括:黑米、紫米
、甲魚
、豬肉
、羊肉
、牛肉
、豬肝
、羊肝、豬血
、烏雞、鯧魚
、黃魚
、章魚、鰻魚
、鱔魚、烏賊
、海參
、帶魚
、黑木耳、黃花菜
、菠菜、小白菜
、莧菜
、油菜
、柿子椒
、胡蘿卜
、番茄
、藕、紅棗
、松子、桑葚
、蓮子、龍眼肉
、花生
、葡萄等
。
雞湯
、豬蹄湯要適量:很多人都認為分娩時出血多
,應當多吃一些雞湯
、豬蹄湯等滋補湯
。殊不知
,如果天天吃、頓頓吃
,就會引起腹脹
、腹瀉等癥狀
。產后第一周的食譜應多以清淡為主
,比如雞蛋湯、魚湯等
。魚湯營養(yǎng)很豐富,但要先去掉上層的油
,湯不要過咸。產后5—7天應以米粥
、軟飯
、碎面等為主食
,不要吃過多油膩的東西
。
不能過于頻繁喝人參湯:從中醫(yī)角度看
,分娩時的創(chuàng)傷與出血
,加上產程中的力氣消耗,會使產婦在生產后處于“多虛多淤”的狀態(tài)
。但這一般無需刻意治療,即便治療
,也必須針對特點,服用補虛化淤的處方
。而人參的補氣效果在中藥中是最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