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醫(yī)療法
(一)一般處理
急性期:應臥床休息
慢性期:解除病人思想顧慮,增強治療的信心
(二)藥物治療
1.用藥原則
(1)根據(jù)藥敏試驗選用適當?shù)目股亍?/p>
(2)聯(lián)合用藥,劑量充足
(3)感染嚴重,同時采用腎上腺皮質激素
。
2.抗生素治療
(1)輕者選用青霉素
、鏈霉素靜脈給藥或肌注。
(2)嚴重者靜脈點滴廣譜抗生宗,如四環(huán)素
、紅霉素或氯霉素等,劑量要足夠,一般在48~72小時內可見療效,不要輕易更換藥物。
(3)多西環(huán)素l00mg靜注,每日2次
,加頭孢西丁2g靜注,每日4次,至少4天,維持退熱后2天(至少4g小時),繼之給以多西環(huán)素100mg口服,每日1次,或口服頭抱氨節(jié)500mg,每日4次,總療程10~14天。
(4)克林霉素600mg靜注
,每日4次,加慶大霉素或妥布霉素2mg/kg靜注,然后1.5mg/kg,每8小時1次,患者腎功能須正常,以后則給以克林霉素450mg,每日4次,口服,10~14天?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5)多西環(huán)素的用法同前
,加用甲硝唑1g靜注,每日2次,約4天,退熱后4g小時,西藥均改為口服,總療程10—14天,甲硝唑對厭氧菌有特效,劑量可為0.4g
(6)盆腔膿腫的抗茵藥物選擇
①青霉素G200萬~300萬單位/24小時靜注
②青霉素G200萬~300萬單位/24小時靜注,加克林霉索600~1200mg
,每日3次,加慶大霉素5mg/(kg·d)靜注。
③頭孢西丁8~12g/24小時靜注
。3.激素的治療
感染嚴重時
,在足量抗生素的保護下,常采用腎上腺皮質激素,以促進炎性滲出物的吸收。一般可用地塞米松20mg或氫化可的松200mg,溶于5%葡萄糖1000mL內靜脈滴注,每日1次。病情改善后,改用每日口服強的松30mg,并逐漸減量至10mg,持續(xù)l周左右,停用強放松后,仍需繼續(xù)使用抗生素數(shù)天。
(二)其他療法
1.后穹窿切開引流:如盆腔膿腫位于后穹窿,可行后彎窿切開引流
,再注入含青霉素40萬單位,鏈霉素1g的生理鹽水(注入液不宜超過抽出膿液總量的2/3),然后放置橡皮管引流,一般經4~5次治療,膿腫即可消失。2.側穹窿封閉:慢性盆腔炎患者
,可在距宮頸外側約1cm陰道側彎窿處進針,深約2~3cm,緩慢注入含有育霉素20萬單位,鏈霉素0.25g3.抗生素宮腔內注射:用橡皮導管插入宮腔
4.物理療法: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改善組織營養(yǎng)狀態(tài)
(四)手術治療
1.手術指征
(1)急性盆腔膿腫形成,藥物治療無效者
(2)盆腔膿腫破裂
(3)慢性盆腔炎
2.手術方式:手術方式及范圍主要視患者年齡和有無生育的要求而定
二
(一)辨證施治
l.急性盆腔炎
(1)發(fā)熱期(熱毒壅盛證)
主證:高熱寒戰(zhàn),腹痛拒按
治法:清熱解毒,化瘀止痛
方藥:①銀翹紅醬解毒湯(臨床驗方)
銀花30g,連翹30g
②大黃牡丹湯(《金匱要略》)加減
生大黃(后下)9g
加減:熱重者
(2)癥瘕期(瘀熱互阻證)
主證:發(fā)熱惡寒,或低熱起伏
治法:活血化瘀
方藥:①棱莪消積湯(臨床驗方)
三棱10g
②仙方活命飲(《校注婦人良方》)加減
金銀花12g
加減:腹脹者,加大腹皮20g
、川椅子12g、積實9g;便秘者,加生川軍(后下)6g或全瓜萎10g;白帶多者,加黃柏12g、椿根皮15g;炎性包塊者,加皂角刺15g。2.慢性盆腔炎
(1)濕熱壅阻證
主證:低熱起伏
,少腹隱痛或腹痛拒按,帶下增多,色黃粘稠有穢氣,尿赤便秘,口干致飲,舌黯滯,苔黃膩,脈弦數(shù)。治法:清熱熱利濕
,祛瘀散結。方藥:銀甲方(臨床驗方)
金銀花12g
,鱉甲15g,連翹12g,升麻9g,紅藤30g,蒲公英15g,紫花地丁12g,生蒲黃12g加減:發(fā)熱者
(2)氣滯血癌證
主證:少腹兩側吊痛或脹痛
、刺痛拒按,腰骶酸痛,腹脹便秘,帶下增多,色黃或白,月經不調,婚久不孕,苔薄,舌質黯而有瘀點,脈細弦。
治法:活血化瘀
,理氣止痛。&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jiankang/18202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日常跑步運動健身的幾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