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kwqog"></sup>
<strike id="kwqog"></strike>
<kbd id="kwqog"></kbd>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ul id="kwqog"><pre id="kwqog"></pre></ul>
  •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
  • 登錄
    首頁 >> 健康生活

    針灸與注射:東西方兩種思維模式(針灸止痛的科學原理有哪些)

    中醫(yī)世家 2024-05-27 05:43:33

    針灸與注射:東西方兩種思維模式

    針灸起源于中國

    ,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最具特色的內(nèi)容之一
    。在日前舉辦的《道法自然:從疏浚河道到疏通經(jīng)脈》沙龍上,北京廣濟中醫(yī)院專家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白興華教授從多個角度闡述了中醫(yī)針灸技術的產(chǎn)生及特點
    。談到大眾對于針灸存在的誤解
    ,白興華表示,大家對針刺的拒絕一方面是基于本能的恐懼
    ,另一方面是對這種治病理念的不理解

    提到針灸針時,自然聯(lián)想到注射器

    。白興華認為
    ,這兩種醫(yī)療器械代表了東西方兩種不同思維模式。針灸不僅能夠治病,還能體現(xiàn)傳統(tǒng)中華文明
    ,能從中看到老子的“無為”
    ,感受孔子的“仁愛”,體會“天人合一”的整體哲學觀

    人與天地相參

    針灸源于古人對自然的觀察

    人與自然息息相關

    ,中國的古人通過長期觀察,將這種關系概括為“天人合一”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a href="/ddjy_100/45.html">黃帝內(nèi)經(jīng)》中“人生于地,懸命于天
    ,天地合氣
    ,命之曰人”,講的是人的起源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疤斓叵嗷プ饔卯a(chǎn)生萬物,從這個意義上講
    ,天地是所有人的父母
    。在古人眼里,人體是天地的一個縮影
    ,我們的身體結(jié)構(gòu)與天地相同
    ,這叫作‘人與自然同構(gòu)’?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卑着d華介紹說

    白興華認為,人不僅與自然同構(gòu)

    ,還與天地遵循同樣的規(guī)律
    ,受同樣規(guī)律支配,即“天人同律”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饵S帝內(nèi)經(jīng)》中“陰陽者,天地之道也
    ,萬物之綱紀
    ,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
    ,神明之府也”
    ,就是說陰陽是天地變化的共同規(guī)律,也是人體生命變化的規(guī)律

    因此

    ,東西方在研究人體時走上了兩條截然不同的路
    。西方人一定要把人體解剖開來看,而東方人可以不看人而看天
    、看地
    ,通過對日月星辰、山川河流的觀察總結(jié)出規(guī)律
    ,用于解釋人體的生理和病理
    ,《黃帝內(nèi)經(jīng)》稱之為“人與天地相參”。

    “河流是文明的搖籃

    ,有大河才有大的
    、不朽的文明。在世界五大古代文明
    ,有四個發(fā)源于河流
    。中華大地有一個標志性的地貌——黃河。大禹治水的故事在中國可謂婦孺皆知
    。大禹的父親鯀受命治理水患
    ,他用筑堤堵塞的辦法,洪水反而越來越大
    ,最后被處死在羽山
    。大禹受命繼續(xù)治水,改堵塞為疏導
    ,從而制服了水患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卑着d華認為
    ,古人通過治水實踐,不但增強了與自然和諧共處的信心
    ,而且還把從治水中所獲得的經(jīng)驗推而廣之
    ,用于管理國家和治療人體疾病?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啊巍揪褪枪糯粭l河流的名字
    ,從治水到治病,同一個‘治’
    ,都是要疏導,要順應自然?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卑着d華說

    兩種思維模式

    針灸與注射理念大不同

    針灸技術悠久的歷史并沒能打消所有人對他的顧慮。白興華認為

    ,大家對于針灸的拒絕
    ,一方面是基于本能的恐懼
    ,另一方面是對針灸治病理念的不理解。

    提到針灸針時

    ,人們自然會聯(lián)想到注射器
    。“這兩種醫(yī)療器械代表了東西方兩種不同的思維模式
    。西方人稱注射用針為‘空心針’
    ,目的是注入或從體內(nèi)抽吸出某種液體,起作用的不是針
    ,針只是工具和載體
    。針刺用針被稱為‘實心針’,將針刺入人體再拔出來的過程中
    ,沒有給人體施加任何外源性物質(zhì)或釋放出可見的液體
    。”白興華認為
    ,針灸有三個特性
    ,即非本能性、整體創(chuàng)傷性和起源地唯一性

    艾灸源自本能

    ,因為它是溫熱刺激,喜暖畏寒是人和動物的本性
    ,但針刺不是
    。從動物本能來說,被針刺時的本能反應是逃避
    、畏懼
    。針刺會產(chǎn)生疼痛,可能很少有人會對扎針一見鐘情

    針灸是一種侵入性治療

    ,西方人認為這是一種外科手術,所以在美國
    ,針灸針是被作為手術器械來管理的
    。最初針灸傳到西方時,操作者也是外科醫(yī)生
    。但手術與的針刺治療理念完全不同
    。“手術的施術部位是病灶
    ,目的明確
    ,如排除膿液、切除腫塊
    、縫合受損臟器組織等
    ,也就是所說的頭痛醫(yī)頭
    、腳痛醫(yī)腳。但針刺強調(diào)要遠離病變部位
    ,‘病在上者下取之
    ,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頭取之足
    ,病在足取之腘’
    ,在許多人看來,頭痛扎腳背的足臨泣和腳心的涌泉穴是非常不可思議事情
    ,但這正是針灸整體性治療的體現(xiàn)
    。”白興華這樣表示

    起源地的唯一性是指針灸源于中國

    。對于中國人而言,這是肯定的
    ,但目前在國際上還有不同的說法
    。對此,白興華認為
    ,雖然針灸源自其他古代文明的說法具有挑戰(zhàn)性
    ,但是在古巴比倫、古埃及
    、古印度
    、古希臘這幾大文明中,都不存在“治水”的情況
    ,只有中國人治水
    。另外,從現(xiàn)有歷史記載來看
    ,扁鵲是最早被記錄的使用針刺治病的人
    。因此
    ,針灸源于中國是毋庸置疑的

    “有為”還是“無為”

    針灸體現(xiàn)傳統(tǒng)中國文化及思想

    針灸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最具特色的內(nèi)容之一。白興華表示

    ,從中既能看到老子的“無為”
    ,也能感受到孔子的“仁愛”,還有“天人合一”的整體哲學觀

    “無為”不是什么也不做

    ,而是不妄為,是順應自然而為
    。針灸從表面上看是“有為”
    ,但實際上是“無為”
    ,因為它是激發(fā)人體本身的治病力量,是順勢而為

    如果說有一種治病方法最安全

    、對人體造成的傷害最小,那就是針刺療法
    。服用藥物往往會有副作用
    ,艾灸也可能會有燙傷,特別是在古代直接將艾絨放在皮膚上
    ,會留下瘢痕
    ,相比而言,毫針刺入人體的傷害可以忽略不計
    。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
    ,這也是最能體現(xiàn)仁愛思想的地方。

    再從思維角度看

    ,中國傳統(tǒng)哲學中“天人合一”思想最核心的內(nèi)容
    ,就是把人與自然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這種整體的思維方式正是中醫(yī)特色所在
    。一般意義上的整體觀是一種思維方式
    ,看不見、摸不著
    ,但當我們針刺合谷治療牙痛的時候
    ,就是用整體的思維在治病,而這種思維可以被旁觀者體察
    。因此
    ,白興華認為,針刺實踐是整體觀思想的物化
    ,是“看得見的整體觀”

    針刺療法的強大生命力和超高的穩(wěn)定性,顯示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特有的魅力

    ,同時也是中華五千年文明不曾失落的有力佐證
    。針灸針看似微不足道,卻濃縮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
    ,是人與天地自然溝通的橋梁
    ,是“道法自然”的具體實踐,是“大道至簡”的生動體現(xiàn)
    ,也是對“易即不易”的自然辯證法則的最好詮釋

    針灸止痛的科學原理有哪些

      針灸止痛的科學原理   研究人員對于針灸如何減緩疼痛給出了兩種假設。一種假設認為針刺激活了痛覺神經(jīng)

    ,后者能夠引發(fā)大腦釋放一種類似于鴉片的化合物??多肽??并在全身循環(huán)
    。另一種假設則提出針灸的療效實際上基于一種安慰劑效應
    ,即使患者認為釋放了多肽。美國紐約州羅徹斯特大學醫(yī)學中心的神經(jīng)科學家Maiken Nedergaard對上述兩種假設都表示懷疑
    ,因為針灸并不疼
    ,并且也僅僅在針刺入痛處附近才起作用。Nedergaard轉(zhuǎn)而推測
    ,當針灸師刺入并旋轉(zhuǎn)針頭后
    ,這些針實際在組織中造成了輕微的創(chuàng)傷,并釋放出了一種名為腺苷的化合物
    ,而后者恰好充當了一種局部止疼劑的作用

      Nedergaard首先給他剛剛16歲的女兒Nanna Goldman分派了一項夏季作業(yè)??Goldman和其他研究人員在Nedergaard的實驗室中輕微麻醉了一些小鼠,從而使它們能夠保持靜止不動

    ,隨后研究人員在小鼠小腿的一個針灸點上插入了一根針
    ,并對針頭周圍的流體進行了采樣分析。他們發(fā)現(xiàn)
    ,其中的腺苷比正常水平增加了24倍??這似乎大有希望

      接下來,研究人員測試了加大腺苷的作用是否有助于減緩兩類慢性腳部疼痛??炎癥的疼痛

    ,例如關節(jié)炎
    ,以及神經(jīng)損傷的疼痛,例如脊髓受損或糖尿病并發(fā)癥
    。通過實施神經(jīng)外科手術或注射能夠促進炎癥的物質(zhì)
    ,研究人員使小鼠的腳部患上了上述這些疾病。

      研究人員隨后在小鼠的痛處進行針刺或局部注射一種能夠促進腺苷作用的藥物

    ,進而減少了小鼠對痛覺的敏感程度
    。但是這兩種療法在缺乏一種細胞表面受體??能夠使腺苷發(fā)揮效用??的小鼠中都無法減緩疼痛。Nedergaard認為
    ,這些發(fā)現(xiàn)證明了腺苷起到了一種生化信使的作用
    ,從而在針灸過程中減緩了疼痛。

      為了確定是否能夠人為促進針灸的'疼痛抑制效應

    ,研究人員向小鼠體內(nèi)注射了一種藥物
    ,進而使機體組織能夠積累更多的腺苷。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
    ,這種藥物使得腺苷在體內(nèi)的存留時間延長了3倍
    ,從而也使抑制疼痛的時間從1個小時延長至3個小時。研究人員在5月30日的《自然?神經(jīng)科學》雜志網(wǎng)絡版上報告了這一研究成果
    。盡管他們所使用的藥物??一種名為deoxycoformycin的抗癌藥??因毒性過強而無法在臨床上使用,但Nedergaard仍然認為這一發(fā)現(xiàn)?證明了針灸的療效是可以得到改進的?

      研究人員認為

    ,針灸治療歷史悠久
    ,但由于其作用原理一直不太清楚,許多人對針灸持懷疑態(tài)度
    ,而本次研究揭示了針灸止痛的確存在科學原理

      針灸止痛的原因   針灸止痛穴位,多分布在四肢

    ,膝肘以下
    ,或指、趾關節(jié)處
    ,簡約舉例
    ,有曲池、后溪
    、三間
    、少商、商陽
    、陽陵泉
    、絕骨、太溪
    、束骨
    、公孫、太沖
    、丘墟等
    ,臨床應用,更多情況是辯證取穴
    ,辯證者
    ,辯經(jīng)絡、辯虛實
    、辯臟腑
    、辯陰陽等。最忌拘于成法
    ,照貓畫虎
    ,否則,用之不效
    ,徒然貽笑天下
    。今就剛才所列舉的穴位略講解,以期拋磚引玉
    ,供有心針灸的朋友們指正

      曲池穴在肘,屬大腸經(jīng),手陽明主

    ,可以治療膝
    、肘關節(jié)疼痛,及全身上下各部位的皮膚病
    ,如蕁麻疹
    、過敏性皮炎、癬
    、臉面部痤瘡
    、咽喉腫痛、肩背痛等
    ,經(jīng)絡辯證屬大腸經(jīng)
    、肺經(jīng)、胃經(jīng)者可以考慮選用曲池穴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恶R丹陽天星十二穴治雜病歌》言曲池穴善治肘中疼痛,治中風偏癱致上肢屈伸不利
    ,發(fā)熱及高燒不退等

      后溪在手掌尺側(cè),即小指側(cè)

    ,屬小腸經(jīng)
    ,手太陽主,可以治療頸
    、肩
    、腰、背
    、足等部位的疼痛
    ,經(jīng)絡辯證屬小腸經(jīng)、膀胱經(jīng)
    、心經(jīng)者
    ,亦可用于皮膚病的治療。

      針灸止痛對穴   一

    、合谷---太沖

      二穴相配具有鎮(zhèn)痛

    、鎮(zhèn)靜、鎮(zhèn)痙
    ,疏肝利膽的作用

      合谷與太沖相配稱四關穴,二穴均為原穴

    ,前才為手陽明大腸經(jīng)
    ,后者為足厥陰肝經(jīng)。五臟有疾,取之十二原
    。肝與膽相表里
    ,太沖疏肝利膽
    ,清利肝膽濕熱
    ,理氣止痛,合谷調(diào)和氣血
    ,氣調(diào)痛止
    。合谷穴可以治療頭面部的病癥,稱之為?面口合谷收?
    。合谷配合太沖穴
    ,還可以調(diào)節(jié)人的情緒。合谷
    、太沖
    ,合稱為?四關?。合谷配太沖
    ,一陰一陽
    ,一氣一血,一上一下
    ,一手一足
    ,重在調(diào)氣調(diào)血,通暢經(jīng)脈氣血
    ,對人體氣機不暢
    ,經(jīng)脈氣血不通有明顯的效果,不通會痛
    ,也會出現(xiàn)郁滯的情況

      二、內(nèi)關---足三里

      二穴相配具有健脾和胃

    ,寬胸理氣
    ,降逆止嘔,寧心安神的作用

      內(nèi)關為心包經(jīng)的輸穴

    ,又為該經(jīng)之絡穴,八脈交會穴
    ,與陰維脈 相通
    ,寬胸理氣之功為主。而足三里為胃經(jīng)之合穴
    ,合治內(nèi)腑
    ,疏通中焦氣機,健脾和胃止痛。

      三

    、粱丘---公孫

      二穴相配具有解痙止痛

    、健脾和胃的作用。

      粱丘為胃經(jīng)的郄穴

    ,郄穴是經(jīng)脈之氣深居之處
    ,治痛作用最強。公孫為足太陰脾經(jīng)輸穴
    、絡穴
    ,又為八脈交會穴之一,通于沖脈
    ,它的別出分支
    ,入腹絡于腸胃。所以實證的胃腸道疼痛的患者
    ,取此穴更為適宜
    。(但需要排除器質(zhì)性病變)

      四、支溝---陽陵泉

      二穴相配具有疏肝理氣

    ,清除肝膽之濕熱
    ,通調(diào)腑氣的作用。

      支溝為三焦經(jīng)輸穴

    ,可疏通三焦氣機
    ,通調(diào)腑氣。陽陵泉為膽經(jīng)合穴
    ,又是八會之一的筋會
    ,可疏肝利膽通調(diào)少陽,清泄肝膽濕熱
    ,特別對膽道疾病
    ,有其特殊之功。(這個也是
    ,必須排除像膽囊炎等器質(zhì)性病變后才可以使用)

      五

    、外關---懸鐘

      二穴相配具有疏通三焦之郁熱,瀉肝膽之火

    ,通調(diào)經(jīng)絡之氣這作用

      外關為手少陽三焦經(jīng)這絡穴,以是八會之一

    ,通于陽維脈
    ,有清熱解毒之功。懸鐘為足少陽膽經(jīng)之輸穴
    ,以是八會穴之一的髓會
    ,主要為清泄肝膽之郁火
    ,通調(diào)肝膽之氣機,對膽囊和膽管均有其特殊的作用

      六

    、氣海---三陰交

      二穴相配具有通調(diào)下焦氣機,調(diào)沖任補腎澀精的作用

      氣海為任脈經(jīng)之輸穴

    ,為一身元氣聚集之處,本穴能助全身百脈之溝通
    ,凡氣之所至
    ,血乃通之
    ,所以本穴有調(diào)氣活血之功
    。三陰交乃足三陰之交會穴,調(diào)理肝脾腎三經(jīng)氣機為主
    ,善治下焦?jié)駸?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兼以健脾補肝益腎,調(diào)理沖任

      七

    、合谷---內(nèi)庭

      二穴相配具有瀉胃火,降嘔 化積滯

    ,理氣止氣止痛之功

      合谷為手陽明大腸經(jīng)原穴,具有清熱利咽

    ,清炎止痛的作用
    。內(nèi)庭為陽明胃經(jīng)滎穴,具有清熱 瀉火作用
    。所以胃腸二經(jīng)之熱 
    ,本對穴有清瀉之功。如對風火牙痛及口腔粘膜糜爛的病人
    ,取本對穴
    ,針用瀉法,可起立立竿見影之效

      八

    、中脘---足三里

      二穴相配具有升清降濁,健脾和胃

    ,消積導滯
    ,行氣止痛的作用。

      中脘為胃的募穴

    ,又是八會穴之一的腑會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试?太倉,一名中脘
    。?意為胃之納水谷的倉庫
    ,所以它是調(diào)理中焦之要穴,治療胃病的必用穴
    。足三里為胃經(jīng)的合穴
    ,?合治腑病?,為胃病患者遠道循經(jīng)取穴之一

      九

    、中渚---足臨泣

      二穴相配可疏肝膽之氣滯,解少陽之郁熱

      中渚為手少陽三焦經(jīng)脈氣所注

    ,足臨泣為足少陽膽經(jīng)脈氣所注。在經(jīng)居半表半里
    ,其癥可見寒熱往來
    ,口苦,脅痛;在臟為膽
    ,膽與肝相表里
    ,脅肋為肝之分野,肝脈布兩脅
    ,所以本對穴治療肝膽疾病引起的脅肋疼痛
    ,效果非常顯著。

      十

    、人中---委中

      二穴相配可醒腦開竅

    ,安神定志,通經(jīng)和絡止痛

      人中為督脈的輸穴

    ,位于口鼻之間,口通地氣
    ,鼻通天氣
    ,天地相通,竅開腦醒
    ,督通絡暢
    。委中為足太陽膀胱經(jīng)合穴,在舒經(jīng)活絡
    ,行氣活血
    ,善治腰痛之功。因腰為腎之府
    ,足少陰腎經(jīng)之氣
    ,由內(nèi)踝上行至膝
    、腘內(nèi)側(cè),折向腘中央
    ,二經(jīng)于委中穴相會
    ,太陽下行,少陰上行

      十一

    、膻中---內(nèi)關

      二穴相配可寬胸理氣,強心安神

    ,通胸陽
    ,止心痛。

      素問靈蘭秘典 謂?膻中為臣使之官

    。?以說?膻中者君主之宮城也?
    。心者君主之官,說明本穴與心的關系甚為密切
    ,為心包絡這募穴
    ,以是八會穴之一的氣會,調(diào)氣之功較強
    ,凡氣病有之甚佳。內(nèi)關為心包經(jīng)之絡穴
    ,以是八脈交會穴之一
    ,通于陰維脈,寬胸理氣
    ,溫通心陽

      十二、魚際---復溜

      二穴相配可清熱瀉火

    ,生津止咳

      咽喉腫痛,由于肺陰不足

    ,水津不能
    ,咽喉干燥疼痛?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人砸鸬男赝?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

      十三、外關---后溪

      二穴相配可疏風清熱

    ,調(diào)氣止痛
    ,通經(jīng)和絡。

      外關為手少陽三焦經(jīng)輸穴

    ,以是八脈交會穴之一
    ,通于陽維脈
    ,主治三焦邪熱,疏風解表
    ,和解表里
    ,散寒清熱。督脈總督一身之陽
    ,后溪為手太陽小腸經(jīng)輸穴
    ,又是八脈 交會穴之一,通于督脈
    ,所以本對穴可治療以熱
    、痛為主的頭痛,而后頸小腸經(jīng)為所過之外
    ,對肩胛上
    、頸椎部位的疼痛,效果較好

      十四

    、印堂---合谷

      二穴相配可和絡止痛,疏風清熱

    ,宣通鼻竅

      印堂為經(jīng)外奇穴,實居于督脈上

    ,有宣通陽氣和絡止痛之功
    。?面口合谷收?,說明合谷對頭面部疾病的治療有其獨到之處
    。二穴相配
    ,疏風泄熱之功相得益彰。(臨床上經(jīng)常用來治療面癱)

      十五

    、歸來---三陰交

      二穴相配可通調(diào)下焦氣機

    ,行氣止痛,利濕消炎

      歸來雖為陽明胃經(jīng)輸穴

    ,但與女子輸卵管的位置靠近,所以二穴相配對治療生殖系統(tǒng)
    、泌尿系統(tǒng)疾病效果非常明顯

      十六、太溪---太沖

      二穴相配可平肝降壓

    ,補腎瀉肝
    ,調(diào)氣止痛。

      太溪與太沖均為原穴

    ,前者屬腎經(jīng)
    ,后者屬肝經(jīng)
    。王冰?腎脈與沖脈并下行,循足
    ,合而盛大
    ,故曰?太沖??。?凡腎陰不足
    ,肝陽偏亢所出現(xiàn)的疼痛
    ,均可用之。針刺時太溪用補法
    ,太沖用瀉法

      十七、陽谷---俠溪

      二穴相配可清熱瀉火

    ,消腫止痛
    ,通經(jīng)和絡。

      陽谷為手太陽小腸經(jīng)火穴

    ,俠溪為足少陽肝經(jīng)滎水穴
    。根據(jù)五行學說,?水克火?
    ,所以臨床應用本對穴時補俠溪
    、瀉陽谷。

      十八

    、足三里---三陰交

      二穴相配可健脾和胃

    ,行氣止痛。

      足三里為陽明經(jīng)合穴

    ,本經(jīng)由頭到足為降但足三里一穴為降中有升。三陰交為脾經(jīng)之輸穴
    ,又是足三陰經(jīng)的交會穴
    ,由足至脾為升,但三陰交一穴升中有降
    。陽不降則陰不能升
    ,陽之降,陰之引也
    ,陰之升
    ,陽之伸也,這樣一升一降
    ,維持升降平衡
    。升清除濁的功能得以正常。

      十九

    、曲池---上巨虛

      二穴相配可清熱 利濕

    ,行氣止痛
    ,制止瀉痢。

      曲池為手陽明大腸經(jīng)的合穴

    ,上巨虛為其下合穴
    ,?合治腑病?,所以本對穴善治大腸諸疾
    ,針后能消炎止痛
    ,清熱 利濕,改善腸道的蠕動功能

      二十

    、風池---昆侖

      二穴相配可疏通經(jīng)絡,以少陽

    、太陽經(jīng)為好
    ,祛風解表,明目益聰

      風池為足少陽肝經(jīng)與手少陽三焦

    、足少陽膽、陽維
    、陽蹺脈的交會穴
    ,所以偏正頭痛均可取之。又是眼部疾病治療要穴
    。對降低眼壓有較好的作用
    。昆侖治頭痛為遠道取穴。

    針灸與理療是一樣嗎

    針灸和理療不是一回事,針灸是中醫(yī)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

    ,就是扎針和艾灸
    。理療是西醫(yī)的方法,比如用紅外線(發(fā)熱)可以對緩解關節(jié)炎之類的病有好處
    ,很多儀器都有緩解或治療作用
    ,還有很多儀器不知道名稱呢。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jiankang/28967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文章
    !.png" alt="手出好多小水泡
    ,還特別癢?一定要分清是汗皰疹還是手蘚
    !" onerror="nofind(this)" >
    單身貴族易群體性焦慮(單身貴族該怎么做)
     調(diào)查顯示80%的25至40歲的單身男人和女人“是快樂的”
    ,專家提醒“剩男剩女”不快樂的背后隱藏了煩躁、焦慮
    ,甚至抑郁等消極情緒
    ,而剛剛過去的情人節(jié),成為單身們焦慮的高發(fā)期
    芹菜與黃瓜同食好嗎
    芹菜與黃瓜同食好嗎芹菜不宜與黃瓜一同食用,這是因為黃瓜中含有維生素C分解酶
    ,這種物質(zhì)會導致芹菜的營養(yǎng)價值降低
    老人健康飲食的10大要點
    食要早早就是到了飯點得吃飯。另外,從中醫(yī)的角度講
    ,上午7點~9點是胃經(jīng)當令的時候
    ,所以早飯最好安排在這個時間。中醫(yī)還說“胃不和則臥不安”
    ,因此晚飯也盡量早吃
    白帶常規(guī)能檢查出什么,白帶常規(guī)檢查的注意事項
    一、白帶常規(guī)能檢查出什么問題檢查目的:白帶是陰道黏膜滲出物
    、宮頸管及子宮內(nèi)膜腺體分泌物等混合組成
    ,其形成與雌激素的作用有關。用于檢查陰道內(nèi)有無滴蟲
    無氧運動是什么,有哪些好處(無氧運動的有什么好處)
    無氧運動是什么,有哪些好處無氧運動是運動的一種方式
    ,我們比較常見的就是有氧運動
    ,有氧運動要比較無氧運動更有利于健康。你知道無氧運動是什么嗎
    寶寶睡覺時驚厥的癥狀,如何預防小兒驚厥
    、寶寶睡覺時驚厥的癥狀有哪些癥狀一:嬰兒在剛?cè)胨瘯r或即將醒時滿頭大汗
    。專家提醒:可以說大多數(shù)嬰兒夜間出汗都是正常的
    。但如果大汗淋漓,并伴有其他不適的表現(xiàn)
    ,就要注意觀察
    榆錢怎么吃,春天嘗鮮就吃榆錢
    春季嘗鮮吃榆錢雖然榆錢寓意著富余
    ,但對50多歲的不少人來說卻是帶點痛苦的記憶
    。在生活困難時期,野菜、樹皮
    、樹葉……能吃的不能吃的,為了活命都嘗試過
    。到了我們這一代
    癌痛到底是陣痛還是持續(xù)痛?如何才能緩解
    ?一文科普
    ,不妨看看!
    癌痛指的是癌性疼痛
    ,是由于患上各種癌癥
    ,引起了神經(jīng)受壓等問題
    ,從而使患者產(chǎn)生的疼痛現(xiàn)象
    。有很多人認為,癌痛屬于陣發(fā)性的疼痛
    ,只要適當服用藥物就能夠起到快速止痛的作用
    。但有不少人認為,癌痛屬于劇烈且持續(xù)性的疼痛
    。那么
    ,癌痛到底是陣痛還是持續(xù)性
    2023-08-13
    !.png" alt="癌痛到底是陣痛還是持續(xù)痛
    ?如何才能緩解?一文科普
    ,不妨看看
    !" onerror="nofind(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