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9日訊 科學家們成功在小鼠體內找到能夠使得神經纖維自我修復的方法:他們找到一類在神經連接遭到損傷之后阻止纖維重新生長的基因
這一基因叫做"Cacna2d2"
來自德國的一家研究組猜測機體中存在著這么一類分子開關
通過生物信息學的方法
Cacna2d2能夠調節(jié)鈣離子向胞內的流動
為了檢驗上述猜想,研究者們對小鼠進行Pregabalin(PGB)的刺激
當小鼠接受PGB刺激后
受損傷神經元的自我修復一直以來是醫(yī)學領域的一個巨大的"七巧板"謎題
由于我們所有的成功案例都僅僅來源于小鼠
相關結果發(fā)表在《Neuron》雜志上。
神經元簡介
神經元
,又稱神經原或神經細胞,是構成神經系統(tǒng)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神經元是具有長突起的細胞,它由細胞體和細胞突起構成。細胞體是細胞含核的部分,其形狀大小有很大差別
,直徑約4--120微米。核大而圓,位于細胞中央,染色質少,核仁明顯。細胞質內有斑塊狀的核外染色質(舊稱尼爾小體),還有許多神經元纖維。細胞突起是由細胞體延伸出來的細長部分,又可分為樹突和軸突
。每個神經元可以有一或多個樹突,可以接受刺激并將興奮傳入細胞體。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jiankang/29142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