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9月05日訊 奧地利格拉茨醫(yī)科大學的研究人員發(fā)現
,在血漿中循環(huán)的游離DNA(cfDNA)能夠為預測基因表達提供線索。這項成果于周一發(fā)表在《Nature Genetics》上。通過挖掘活性或非活性轉錄起始位點上游的核小體差異
“我們利用全基因組測序數據來確定基因表達的狀況
,”文章的通訊作者,格拉茨醫(yī)科大學的人類遺傳學研究人員Michael Speicher寫道?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研究小組指出,漂浮在血液中的許多cfDNA代表了凋亡細胞的遺傳物質
,包括核小體中與蛋白質復合物配對的DNA。因此,研究人員推斷,利用DNA讀取深度應該能夠揭示與基因轉錄活性相關的核小體印跡。之前的微球菌核酸酶(MNase)分析表明,在基因轉錄起始位點上游,無核小體的DNA片段將被轉錄。考慮到這一點,他們首先著手研究與表達相關的核小體占據是否可通過cfDNA來檢測
,以及這種標志是否反映了基因表達。之后,研究人員進一步擴展了分析。他們獲取基因表達譜,以便從癌癥患者的血液樣本中搜索癌癥驅動基因。研究人員從50名健康男性和54名健康女性中采集到179個血液樣本
。他們利用Illumina的MiSeq和NextSeq儀器開展雙端測序,以鑒定血漿中與核小體相關的核DNA。然后,他們生成了單端測序數據,用它來評估轉錄起始位點周圍的讀取深度模式,并參考現有的MNase圖以及ENCODE和FANTOM5項目的基因表達數據。這些信息也幫助研究人員開發(fā)出預測表達的算法。之后
,研究人員證明,對兩名乳腺癌患者的循環(huán)腫瘤DNA進行全基因組測序,可獲取基因表達和拷貝數圖譜。于是,他們接著采集了其他癌癥患者的血液樣本研究人員指出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jiankang/30086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