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內熱也叫內火,中醫(yī)證名
陰虛濕熱的臨床表現(xiàn)
濕熱的一般表現(xiàn)為:頭身困重,發(fā)熱多在午后明顯
二
陰虛內熱型的十個癥狀:
1
、手心熱、足心熱、不欲近衣被。2、心中煩熱
、思冷飲、冷食。3
、口干4、睡眠不寧
5
6
7
8
9
10
、舌苔黃或黃膩、干燥少津或焦黃兼少津。 濕熱及癥狀 一年中,除春夏秋冬四季外,中醫(yī)還有“長夏”一說,即夏末初秋、眼下高溫酷暑季節(jié)這段時間。 高溫酷熱后,接連陰雨綿綿,人體極易感受外來濕邪的侵襲,出現(xiàn)渾身無力、舌苔濁膩、脾胃不合、食欲下降、心煩焦躁、頭身困重、口渴惡心等,中醫(yī)稱此為“夏日傷寒”或濕熱病。 所謂濕,即通常所說的水濕,它有外濕和內濕的區(qū)分。外濕是由于氣候潮濕或涉水淋雨或居室潮濕,使外來水濕入侵人體而引起;內濕是一種病理產物,常與消化功能有關。 所謂熱,則是一種熱象。而濕熱中的熱是與濕同時存在的,或因夏秋季節(jié)天熱濕重三
濕熱證的形成有四個方面原因:
1
主要是感受濕熱之邪。我國地處北半球
2、飲食不節(jié)
偏嗜肥甘厚膩
3
濕邪內生,郁而化熱
4
“脾在志為思”,“思則氣結”
上述病因在不同的個體會引起不同的濕熱證
四
濕熱
所謂濕
熱
,也是一種邪氣,致病具有炎熱升騰等特性,稱為火熱之邪。熱也可以因機體臟腑功能失調產生,稱內熱?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濕熱,是熱與濕同時侵犯人體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jiankang/8382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