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谷雨節(jié)氣的到來
谷雨后空氣中的濕度逐漸加大
,會讓人體由內(nèi)到外產(chǎn)生不適反應。從中醫(yī)養(yǎng)生的角度來說,如此潮濕的環(huán)境,濕邪容易侵入人體為患,造成胃口不佳、身體困重不爽、頭重如裹、關(guān)節(jié)肌肉酸重等情況,如若已經(jīng)患有各類關(guān)節(jié)疾病,如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炎,也容易在該節(jié)氣誘發(fā)。所以谷雨養(yǎng)生要注意祛濕,可以從飲食和中醫(yī)理療方面助祛濕。一、谷雨節(jié)氣食療如何祛濕
谷雨養(yǎng)生祛濕首當先。那么谷雨節(jié)氣吃什么食物祛濕效果好
?谷雨節(jié)氣祛濕藥材三寶
1
祛濕食物芡實,又名雞頭子
芡實有補中益氣
2
、薏米祛濕食物薏米:生薏米性味甘淡
,能健脾祛濕?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建議讀者可用生薏米煲粥食用,亦可加入淮山(打碎)同煮
。有利水滲濕、健脾止瀉等功效,適用于小便短赤、水腫腳氣、風濕痹痛、脾虛泄瀉、扁平疣等病癥。3、赤小豆
祛濕食物赤小豆:赤小豆性味甘
、酸、平,能健脾利水,解毒消腫。患有肥胖性水腫、腳氣、腹脹腹瀉等癥狀的患者可以食用。建議可用赤小豆
、桑白皮,水煎煮約20分鐘,飲湯食豆或煲湯時加入赤小豆?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谷雨節(jié)氣祛濕蔬果
1
、冬瓜祛濕食物冬瓜:冬瓜性味甘
適用于口干、水腫、小便不利等人士
。建議讀者食用時以連皮冬瓜加具有補脾健胃及利水消腫的鯉魚同煮
。有清熱利水、消腫解毒、生津除煩等功效,適用于暑熱煩渴、水腫、小便不利、消渴引飲以及水氣浮腫喘滿等病癥。2
、玉米祛濕食物:玉米性味甘平
,健脾開胃,利水通淋。適合患有水腫及淋癥的人士。建議讀者用玉米煎湯代茶,最好加入玉米須同煮
;亦可配冬瓜皮、赤小豆等同用。此湯具有調(diào)中開胃、降濁利尿等功效,適用于尿路結(jié)石或慢性腎炎水腫、高血壓、食欲不振等癥。3、洋蔥
祛濕食物洋蔥:具有和胃下氣
、化濕祛痰、解毒殺蟲等功效三大祛濕食譜
在養(yǎng)生中
1、玉米須大棗黑豆粥
原料:玉米須60克
做法:先用水煮玉米須半小時
功效:健脾益腎利濕
2
原料:芡實50克,薏米50克
做法:薏米用鍋炒至微黃
,芡實、陳皮、豬排骨洗凈,然后將全部材料放進煲內(nèi),加水適量,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煲2小時,加鹽調(diào)味即可食用。功效:健脾利濕醒胃
。對脾虛濕困、身重困倦3、土茯苓扁豆脊骨湯
原料:鮮土茯苓400克
做法:扁豆用鍋炒至微黃
功效:健脾祛濕解毒。對脾虛濕盛
二、中醫(yī)按摩助你輕松祛濕
其實祛除濕氣要從日常生活習慣中做起
1、百會穴
位置:頭頂正中線與兩耳間聯(lián)線的交點處
按摩方法:手握成拳狀敲打或來回揉搓百會穴3-5分鐘,最好有發(fā)熱之感
功效:該穴若受濕氣入侵
2
位置:頸后正中,位于頸部和背部交接處突出的骨頭即第七頸椎棘突的下緣
按摩方法:低頭
功效:大椎穴受濕氣入侵,易造成肩頸病癥如肩膀頸椎酸痛不適等
3
位置:臍中部
按摩方法:順時針揉動腹部,也可點燃艾炷來灸熏穴位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jieqiys/19483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
上一篇:
端午節(jié)吃莧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