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分為熟茶與生茶,普洱生茶的加工工序有采摘
、攤晾、殺青、揉捻、曬青、稱重、蒸壓、干燥、包裝,普洱熟茶的加工工序有生茶毛茶、潮水、反復翻堆、出堆普洱生茶的制作工藝:
1.采摘
春茶的采摘期在3
采摘手法為拇指并食指掰斷
臨滄藤條茶的采摘方式有其獨特性
。采摘時左手抓起一截枝條,將頂端芽葉之外的所有芽葉全部剔除,而且連帶“馬蹄”。采下后,再順手將“馬蹄”部分掰除。2.攤晾
將鮮葉均勻鋪晾在無陽光直射的竹席上靜置
,厚度以鮮葉放置后不會發(fā)熱為度。攤晾能使鮮葉散去一些水分,能使鮮葉癱軟利于后續(xù)工序,能產(chǎn)生一定程度的萎凋以透發(fā)香氣散去青草氣。3.殺青
將攤晾好的鮮葉放入鐵鍋中翻炒
,一般5公斤左右一鍋。殺青的目的之一是利用高溫抑制住茶葉中的多酚氧化酶,否則茶葉會氧化紅變。其次,將茶葉炒得柔軟,才便于后續(xù)的揉捻。手法上
,殺青要結合悶、翻、拋交替進行。悶可利于葉梗在熱氣中變軟,翻能使茶葉均勻受熱,拋使茶葉均勻散發(fā)水汽。檢驗殺青是否到位的最好辦法是看梗的柔韌性4.揉捻
目前大多使用揉捻機進行揉捻
。殺青好的茶葉要徹底晾冷才能進行揉捻,否則茶湯容易渾濁。揉捻的目的:一是塑造茶條的外形;二是使茶葉有一定程度的機械破損,以利于沖泡時出滋味。若是手工揉捻,要以“松—緊—松”的程度進行
,初始時的松是為了使茶葉不至于被壓得太緊實而沒有塑形的空間,之后的緊是為了讓已經(jīng)具有一定形狀的茶條進一步卷緊,最后的松是為了茶條能有一定的回彈空間。揉捻機揉捻也需要以“松—緊—松”的施壓方式進行。5.曬干
經(jīng)揉捻后,茶葉會結成團塊
。所以,需將團塊解開(俗稱“解塊”),才能將茶葉均勻鋪在竹編或竹席上進行曬青干燥。鋪曬厚度要適度,過厚會導致表層干而下層被悶捂。臨滄少數(shù)地方在解塊后
,會將茶條甩直才鋪曬,這樣曬出的茶條就不是自然卷曲形,而是挺直的。判斷是否曬好的方式是看葉梗是否都變得干脆易斷,若還有韌性則說明尚未足干。6.揀黃片
較老的革質化葉片經(jīng)歷了上述所有步驟后
,依舊難以成緊條,在茶堆中因葉形松散展開、色澤明顯發(fā)黃而格外顯眼,因此被形象地稱為“黃片”。揀黃片就是將這樣的葉片手工揀出。若采摘時精細,揀黃片的工作能大大減少7.蒸壓成餅
經(jīng)過上述過程所成的茶稱為“毛茶”。將毛茶經(jīng)蒸汽汽蒸之后,條索會恢復柔軟
將秤好了相應重量的茶投入特制的鐵桶
成形后靜置一段時間
普洱熟茶的制作工藝:
1.生茶毛茶
鮮采的茶葉
2.潮水
水質的好壞對發(fā)酵茶的品質影響很大
,水質要求清澈,回甘好。優(yōu)質的地下水,富含各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是發(fā)酵茶的首選。潮水(灑水)量視季節(jié)、茶菁級數(shù)與發(fā)酵度而定,通常是茶量的30%~50%左右。3.反復翻堆(即渥堆發(fā)酵)
在室內將潮水后的茶葉按一定密度堆積在一起
4.出堆
發(fā)酵和翻堆工序結束后,為避免茶葉發(fā)酵過度
5.解塊
渥堆通常會造成茶菁結塊,傳統(tǒng)手工分解
6.干燥
室內發(fā)酵堆開溝進行通風干燥
7.分級塊
用竹篩進行分篩處理
8.蒸壓
類似生茶蒸制過程
9.干燥攤晾
將緊壓成型后的普洱茶攤開自然風干
目前熟茶制作方式,除了上述傳統(tǒng)潮水渥堆之外
10.后期陳化
普洱熟茶也會像生茶一樣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jinji/1305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上一篇:
普洱茶過期還能喝嗎
下一篇:
邦東古樹茶屬哪個產(chǎn)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