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叔向[唐](約公元七六九年前后在世)字遺直
,京兆金城人。(舊唐書作扶風(fēng)平陵人。此從新唐書)生卒年均不詳,約唐代宗大歷四年前后在世。以工詩稱。大歷初,登進(jìn)士第。少與常袞同燈火,及袞為相,引擢左拾遺,內(nèi)供奉。及坐貶,亦出為溧水令膋薌備,玉帛陳
明靈光至德,深功掩百神
明靈光至德
爽氣肅時令,早衣聞朔鴻
。重陽有佳節(jié),具物欣年豐。斜廊連綺閣
,初月照宵幃。塞冷鴻飛疾,園秋蟬噪遲。
《寒食》的詩意是用白描手法寫實(shí),既寫了長安的白晝風(fēng)光
,又畫出了一幅夜晚走馬傳燭圖,刻畫皇室的氣派,充溢著對皇都春色的陶醉和對盛世承平的歌詠。《寒食》是唐代詩人韓翃創(chuàng)作的一首七絕
,全詩原文如下: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fēng)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
,輕煙散入五侯家。白話文釋義:暮春時節(jié),長安城處處柳絮飛舞
、落紅無數(shù),寒食節(jié)東風(fēng)吹拂著皇家花園的柳枝。夜色降臨,宮里忙著傳蠟燭,裊裊炊煙散入王侯貴戚的家里。
擴(kuò)展資料
作者簡介:韓翃
,唐代詩人。字君平,南陽(今河南南陽)人。是“大歷十才子”之一。天寶13年(754)考中進(jìn)士,寶應(yīng)年間在淄青節(jié)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從事,后隨侯希逸回朝此詩的開頭一句“春城”指春天里的都城長安
詩的前兩句寫的是白晝
,后兩句則是寫夜晚:“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這兩句是說寒食節(jié)這天家家都不能生火點(diǎn)燈,但皇宮卻例外
,天還沒黑,宮里就忙著分送蠟燭,除了皇宮,貴近寵臣也可得到這份恩典。寒食禁火,是我國沿襲已久的習(xí)俗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lishirenwu/435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