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里的產(chǎn)婦該如何食療調(diào)理
最近的氣溫真的讓人覺得像在蒸籠里一般煎熬
,我們?nèi)绱?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這個時候坐月子的新媽媽更是難熬
,老人家的習慣是月子里不能吹空調(diào)、不能吹冷風
、不能洗澡,這么多的規(guī)矩把各位產(chǎn)婦可憋壞了
,但是怎么辦呢?為了自己的身體著想
,父母也是為了自己好,只得言聽計從
。不僅這件事要管自己吃什么也是算在他們的管轄范圍內(nèi)
,吃什么,該不該補
,怎么補
,這一系列的問題讓家人頭大,但家人需要了解的是
,生完寶寶后的媽媽身體也是非常虛弱的
,所以在產(chǎn)后一定要通過食補的方法來讓身體慢慢恢復。因此坐月子吃什么好對產(chǎn)婦是非常重要的
。今天我們就為各位產(chǎn)婦準備了科學的答案
。
1、紅糖
婦該如何食療調(diào)理.png)
紅糖的主要成分是蔗糖
,進入人體后
,蕉糖會被分解成葡萄糖和果糖,對產(chǎn)婦十分有益
。
2
、燉湯
產(chǎn)后的最初幾天并不適合給產(chǎn)婦進補各種葷湯,最好以豆腐湯
、蔬菜湯為主
。過一段時間后再逐漸添加雞湯、豬蹄湯
、魚湯
、排骨湯等滋補湯3這些湯不僅能促進產(chǎn)婦的體能恢復,還有助于刺激乳汁的分泌而起到催乳的功效。如果產(chǎn)婦某一種湯喝膩了
,還可將多種湯品互相調(diào)換著喝
。
3、生姜
生姜具有極強大的殺菌力
,能中和自由基
,抗氧化,還能促進胃液分泌
、幫助消化
、活化新陳代謝,對妊娠高血壓比較有效
。另外
,中醫(yī)認為,生姜有疏風散寒
、祛風保暖
、健胃止嘔的功效,能促進血行
。生姜對產(chǎn)后因體虛血弱
、風多血少、肢體惡寒的產(chǎn)婦十分有益
,可溫陽散寒
,從而減輕不適。
以上的這些食物對坐月子的女性非常重要喔
,各位負責照顧產(chǎn)婦的家人你們都學會了嗎?
三伏天養(yǎng)生吃什么 三伏天飲食養(yǎng)生詳解
1
、酸梅湯
酸梅湯的原料是烏梅、山楂
、桂花
、甘草、冰糖老北京人很喜歡喝的就是酸梅湯了
,它可以有湯消食合中
,行氣散淤,生津止渴
,收斂肺氣,除煩安神
,常飲可祛病除疾
、保健強身,是炎熱夏季不可多得的保健飲品
。
2
、綠豆粥
綠豆水是三伏天養(yǎng)生防中暑的重要食物,綠豆亦食亦藥,可用以清熱解毒
、消暑
、利水,治暑熱煩渴
、水腫等
。不過應(yīng)注意,綠豆屬于涼性藥食之品
,身體虛寒或脾胃虛寒者過量飲用
,會出現(xiàn)腹痛腹瀉,陰虛者也不宜大量飲用
,否則會致虛火旺盛而出現(xiàn)口角糜爛
、牙齦腫痛等癥狀。
3
、茯苓鮮荷粥
荷葉1張(鮮
、干均可),鮮紫蘇10片
,茯苓50克
,鮮淮山100克,薏米30克
,粳米或小米100克
。先將荷葉、紫蘇煎湯去渣
,把茯苓
、淮山、洗凈的粳米或小米加入湯中
,同煮為粥
,出鍋前根據(jù)口味下適量糖或鹽入鍋。茯苓鮮荷粥清熱解暑
、寧心安神
、止瀉止痢,對心血管疾病
、神經(jīng)衰弱(神經(jīng)內(nèi)科 心理咨詢)者有輔助治療作用
。
4、山藥排骨
三伏天炎熱濕氣重
,人體排汗嚴重
,鉀鈣微量元素流失嚴重,容易傷陰耗氣
,此時最應(yīng)該食用補血益氣
、滋陰養(yǎng)脾的食物
。山藥排骨是極好的滋陰食材,并帶有補鈣之效
。
三伏天怎么養(yǎng)生
三伏天是一年之際最炎熱的時候
,炎炎夏日,更要注重養(yǎng)生
,以下是為您搜集整理的三伏天怎么養(yǎng)生
,歡迎閱讀!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既然是三伏天的養(yǎng)生,首先我們就來看看三伏天的時間:
一
、
三伏天時間 三伏天是出現(xiàn)在小暑與立秋之間
,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日子
。
二 、按體質(zhì)教你咋養(yǎng)生
平和質(zhì)
胖瘦勻稱、健壯有力
、目光有神
、精力充沛、面色紅潤
。養(yǎng)生原則是協(xié)調(diào)陰陽
,暢通氣血,促進代謝
。在飲食上避免過冷過熱
,過于飽脹;應(yīng)注意食物粗細平衡搭配,少食辛辣食物
。起居上應(yīng)注意生活節(jié)奏要有規(guī)律
,可適當晚睡早起。
氣虛質(zhì)
四肢倦怠
、肌肉松軟
、總覺疲乏、呼吸短促
、不喜運動
,抗病能力較弱;飲食應(yīng)以補益脾肺為主,宜食性質(zhì)平和
、偏溫之物
,如山藥、龍眼肉
、蓮子
、黃豆、白扁豆
、雞肉、香蔥、蜂蜜
、大棗等
,少食空心菜、檳榔等
。起居上
,除了要保證生活規(guī)律外,還要適當午睡
,避免勞累和慎避風邪
。
陽虛質(zhì)
怕冷,肢體不溫
,經(jīng)常感到背部和膝關(guān)節(jié)以下寒冷
,大便稀溏。飲食上宜食甘溫助陽食物
,如牛肉
、羊肉、韭菜
、花椒
、胡椒、荔枝等;少食黃瓜
、冬瓜
、梨、西瓜
、綠茶等
。建議在三伏天中貼三伏貼進行改善,還可對足三里進行按摩和灸
,來幫助調(diào)理陽氣
,并注意適當增加戶外活動。
陰虛質(zhì)
多為瘦小或瘦長體形的人
,怕熱
、手足心熱、皮膚偏干或偏油
、口干咽燥
、大便干燥。此類人容易患上咳嗽
、糖尿病
,女性還會提前出現(xiàn)閉經(jīng)。養(yǎng)生原則是養(yǎng)陰降火
、鎮(zhèn)靜安神
,以飲食調(diào)理
、心神調(diào)養(yǎng)為主。飲食上宜食瘦肉
、鴨肉
、綠豆、芝麻
、百合
、葡萄等;不宜吃溫燥、辛辣
、香濃的食物
。起居上要規(guī)律,避免熬夜
,戒煙酒
。
血淤質(zhì)
體態(tài)壯實,膚色偏暗
,呈醬色
、皮膚易長斑、皮下易出血
、腹部肌肉偏緊張
,舌質(zhì)偏暗、刷牙易出血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瓷先ケ韧g人蒼老,易煩躁
。容易患心腦血管病
、中風、冠心病
。在飲食上宜食黑豆
、海帶、蘿卜
、胡蘿卜
、飲茶,少食肥肉
。起居要規(guī)律
,適當增強戶外健身活動。
痰濕質(zhì)
多腰腹部肥滿
,肢體沉重倦怠
,面部有油膩感,以肥胖為主
。性格溫和
,易患糖尿病
、眩暈、高血壓
、冠心病
、中風等
。調(diào)養(yǎng)應(yīng)以疏肝理氣為主
。飲食上以健胃、行氣
、清淡為主
,如陳皮、玫瑰花
、茉莉花
、山楂、海帶
、蘿卜
、芥末等。起居上房屋內(nèi)要保持干燥
,穿棉質(zhì)衣服為主
,適量增加戶外活動。
溫熱質(zhì)
易長痘
、面目鼻尖發(fā)亮
、易生粉刺和痤瘡、體型偏胖
。性格上易怒
。飲食上宜食清淡食物,如綠豆
、赤小豆
、薏仁、空心菜
、絲瓜
、冬瓜、蓮藕等;少食韭菜
、生姜
、辣椒、蔥蒜
、鳳梨
、火鍋、燒烤等
。起居選擇宜干燥房間
,不熬夜
,適量增強一些高強度戶外活動。
氣郁質(zhì)
易生悶氣
,易郁悶
,體型偏弱,易緊張
。女性容易患上乳房脹痛
、胸悶、心慌
、失眠等
。飲食上宜食小麥、黃花菜
、百合
、玫瑰花泡水等。起居上注意不熬夜
,并加強體育運動
。
特稟質(zhì)
易過敏,不感冒時也會出現(xiàn)鼻塞癥狀
、有遺傳缺陷
、適應(yīng)能力差,容易患哮喘
、蕁麻疹等病
。飲食上少食蕎麥、蠶豆
、鵝肉
、魚肉、茄子
、咖啡
、蔥蒜、海鮮等容易導致過敏的食物
。起居上要注意保持通風
,增強體育鍛煉。
三、三伏天推薦食譜
1、涼拌魚腥草
魚腥草,又名折耳根
。每到夏天
,在背陰潮濕的田地里、溝谷處、菜園子邊上
,葉子如翡翠心形的魚腥草開得熱熱鬧鬧的
。帶有獨特味道的涼拌魚腥草,以其清熱解毒
、利尿消腫的功效成為炎夏餐桌上一道別致的風景線
。而在超市、市場里面
,也可以買到一袋袋摘好的魚腥草
。
盡管魚腥草的根、莖
、葉均可入菜
,清燉、爆炒
、滾湯、腌漬等各不相同
,但韶關(guān)地區(qū)最多人烹制折耳根的方法是煲魚湯或涼拌
,而夏天吃一道涼拌魚腥草最適合不過。當一盤散發(fā)著異香的涼拌魚腥草端上桌來
,第一次與之相會的人或許會被其“霸氣”的香味給“震住”
。但只要你鼓起勇氣挾起一小筷勇敢地嚼上幾口,你就會發(fā)現(xiàn)起初的魚腥味慢慢轉(zhuǎn)變成了一種奇特的植物清香
,口感微甜
、多汁、脆嫩
,十分爽口開胃
。這種涼菜不僅口感獨特,還有諸多保健功效
。
食材: 新鮮折耳根(魚腥草)200克
,蒜蓉、剁椒
、生抽1小匙
,醋1/2小匙,糖1/4小匙
,香油1/4小匙
。
做法: 新鮮折耳用清水洗凈,再用手掰成寸段
,并瀝干水;再將折耳根段倒入盆中
,加入蒜蓉、剁椒和調(diào)味料
,按自己喜歡的口味放入
,拌勻即可
。
貼心建議: 魚腥草的根部有很多須,需要多清洗幾次才能干凈
。一定要用手折斷
,不能用刀切,既可以更好的保留其味道
,同時也可以感覺到是否鮮嫩爽脆
,隨時把較老的魚腥草剔除。
2、老黃瓜
老黃瓜又名金山黃瓜
,外皮呈龜裂狀且變黃色。老黃瓜的個頭都非常大
,最小的都有1公斤以上
。在挑選時,要注意瓜皮全黃
,輕捏一下如松弛則可能已經(jīng)腐敗變質(zhì)
,要挑選肉質(zhì)有韌勁的。老黃瓜性涼味甘
,有清熱
、利水、解毒
、祛濕等功效
,它還富含纖維素,能促進腸中腐敗食物的排泄和降低膽固醇的濃度
,而它所含的葫蘆素有抗癌的作用
。老黃瓜還含有丙醇二酸,可抑制糖類轉(zhuǎn)化為脂肪
,固有減肥
、養(yǎng)顏排毒的作用。夏天用老黃瓜來煮瘦肉湯
,味道特別清香
。筆者前幾日早晨醒來雙目赤痛、牙齦腫痛
,喝了兩碗老黃瓜瘦肉湯
,癥狀立馬消失。而且這道湯非常方便
,35分鐘即可搞掂
,適合繁忙的都市人群。
食材: 老黃瓜1200克、瘦肉450克
、赤小豆100克
、蜜棗4個、陳皮1小塊
、精鹽少許
。
做法: 湯煲里加入8碗水煮滾,放入去瓢切塊的老黃瓜
、瘦肉
、赤小豆、蜜棗
、陳皮
,煮開后中火35分鐘,下鹽調(diào)味即可
。
3、燒仙草
甜甜的燒仙草燒仙草又名涼粉草、仙人草
,唇形科仙草屬草本植物
,是重要的藥食兩用植物資源。由于其神奇的消暑功效
,被譽為“仙草”。其莖葉曬干后可以做成燒仙草
,廣東一帶叫涼粉
,是一種消暑的甜品。燒仙草本身也可入藥
,民諺:“六月大暑吃仙草
,活如神仙不會老?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睙刹荼臼桥_灣著名的小吃之一
,有冷、熱兩種吃法
。由于燒仙草的外觀和口味均類似廣東地區(qū)流行的另一種小吃——龜苓膏
,也同樣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因而亦很受本地食客歡迎
,韶城幾乎每間甜品店都有這道甜品
,很多家庭主婦也會在家里做來吃。
如此神奇的燒仙草
,做法會不會很復雜呢?燒仙草的做法非常簡單
,主要原料仙草粉大超市也有的賣。具體步驟如下:
1.牛奶放鍋中煮至微開,放入一包紅茶
,浸泡30分鐘成奶茶;
2.將奶茶倒入碗中
,放涼至50℃左右加入二湯匙蜜蜂攪勻;
3.準備好40克仙草粉,鍋中燒開水
,水約1000ml;
4.用80克清水將仙草粉調(diào)成較稀的糊
,將仙草調(diào)成的糊倒入開水中,一邊倒一邊用勺子不斷攪拌
,煮至稠狀后倒入碗中晾涼后
,放入冰箱冰凍1個小時;
5.將冰凍好的涼粉切小塊,加入準備好的奶茶適量即可
。如果想要味道更鮮美
,甜味更足,可以適量加入葡萄干和果醬等
,味道更好
。
4、黃鱔黃瓜煲
黃鱔黃瓜煲俗話說
,小暑黃鱔賽人參
。黃鱔生于水岸泥窟之中,以小暑前后一個月的夏鱔魚最為滋補味美
。根據(jù)冬病夏補的說法
,小暑時節(jié)最宜吃的是黃鱔。黃鱔蛋白質(zhì)含量較高
,鐵的含量比鯉魚
、黃魚高一倍以上,并含有多種礦物質(zhì)和維生素
。黃鱔還可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濃度
,防治動脈硬化引起的心血管疾病,對食積不消引起的腹瀉也有較好的作用
。
在韶關(guān)本地
,最具有代表性的菜品莫過于黃鱔黃瓜煲,這是一道客家地區(qū)廣受歡迎的消暑健脾開胃的菜式
。沙洲尾一客家菜館的廚師張文炫介紹
,黃瓜具有清熱消暑、養(yǎng)血益氣
、滋肝明目的功效
。而黃鱔味鮮肉美、刺少肉厚
、細嫩爽滑
。加上黃鱔所含脂肪少
,因而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制作黃鱔黃瓜煲時
,先將黃鱔
、黃瓜切片備用。接著加油熱鍋
,依次加入生姜(或蒜頭)
、黃鱔、黃瓜
、蔥頭
、胡蘿卜等爆炒10多分鐘。這個過程也可將黃鱔
、黃瓜分開爆炒
,最后將炒熟的黃鱔與黃瓜加入適量鱔血、食鹽
、胡椒和醬油等配料
,倒入砂鍋中燜煮。同樣的
,也可以如法烹制黃鱔苦瓜煲
、黃鱔枝竹豆腐煲等等,喜辣的還可以加入一些紅辣椒
,令菜式更鮮美開胃
。
四、三伏天養(yǎng)生六大要訣
別太貪涼
長時間呆在空調(diào)房里
,身體調(diào)節(jié)能力容易失調(diào)
,出現(xiàn)多種不適。因此
,最好少開空調(diào),小孩
、孕婦及患有關(guān)節(jié)炎
、風濕病、呼吸道疾病的老人就更要注意
。即使開
,溫度以26℃為宜,保證室內(nèi)外溫差別超過7℃;讓空調(diào)風往上吹
,避免直吹身體
,還要護好頸、背
、腹
、腰
、腿等部位。大汗淋漓后不要沖涼水澡
,以免受到風寒濕邪侵襲
。夏日貪吃生冷瓜果,容易引發(fā)胃腸炎
。吃冷飲時最好等到食物的溫度接近體溫時再慢慢咽下
,以免刺激胃腸道,且吃的時間最好選擇陽氣最旺的正午到下午3點之間
。受寒后
,可以喝姜茶發(fā)汗散寒。
飲食開胃
一進三伏天
,很多人就會受到“苦夏”的困擾
,口淡乏味,食欲不振
。因此
,“開胃”是夏季養(yǎng)生的重點。專家建議
,夏天可以多吃點苦味食物
,苦瓜、苦菜
、苦蕎麥都能解熱祛暑
、健脾開胃。不過苦瓜性寒
,體質(zhì)較差
、脾胃虛寒者不宜多吃。天氣酷熱
,出汗較多
,容易耗氣傷陰。因此
,益氣養(yǎng)陰的食物也不可少
,山藥、大棗
、蜂蜜
、蓮藕、木耳都是不錯的選擇
。此外
,雞鴨肉、瘦豬肉等平性或涼性的肉制品也有滋陰養(yǎng)胃
、健脾補虛的功效
。
身體祛濕
悶熱潮濕的三伏天
,人體容易被濕邪侵襲。對付暑濕
,可以按足三里穴
,有助于運化水濕。睡前用40℃溫水泡腳
,可祛濕
,還能提高睡眠質(zhì)量。還可以刻意出些汗
,讓濕氣隨著汗水散發(fā)出去
。多吃健脾化濕的食物也有幫助,紅豆
、綠豆
、荷葉煮粥,藿香
、佩蘭
、蒼術(shù)泡茶,生姜切片煮水
,都有祛濕之效
。辣椒雖能開胃助消化,祛濕功效卻一般
。值得提醒的是
,綠豆湯千萬不能當水喝,綠豆性寒
,體質(zhì)虛弱者不能過多飲用
。
“低調(diào)”運動
常說的“夏練三伏”,并不是讓大家不分時間
、地點
、情況地去鍛煉。夏天人體能量消耗大
,跑步
、打球、爬山等鍛煉方式必須量力而行
,最好進行一些“低調(diào)”的運動,既能起到鍛煉效果
,又不至于出現(xiàn)不適
。三種運動比較好:1.游泳:水的散熱能力比空氣高15倍,游泳時人體能夠保持體溫恒定
,不易中暑;2.釣魚:垂釣需要腦
、手
、眼配合,靜
、意
、動相助,能解除心脾燥熱;3.太極拳:打太極拳既能增大肺活量
,又能促進氣血在五臟六腑之間的流動
,有助于振奮精神。夏天運動最好安排在涼爽的早晨或傍晚;其間注意少量多次地補水;室外氣溫超過32℃
,空氣濕度超過60%時
,最好選擇在涼爽的室內(nèi)運動。
晚睡早起午補覺
晚睡并不是提倡大家在夏季熬夜
,而是要求人們順應(yīng)夏季晝夜變化的特點按時作息
,睡眠時間不要超過11點。中醫(yī)認為“春生夏長”
,到了夏天
,人體陽氣處于旺盛狀態(tài),如果經(jīng)常睡懶覺
,就違背了人體陽氣的季節(jié)變化規(guī)律
,不僅得不到休息,反而覺得更疲乏
。所以
,夏季早上六七點起床比較好。午睡有利于氣血平衡
,能補充體力
,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健康午睡以30~60分鐘為宜
,超過1小時則適得其反
,可能干擾晚上睡眠。
靜坐除煩
醫(yī)學研究表明
,夏天當氣溫超過35℃
、日照超過12小時、濕度高于80%的時候
,人體情緒調(diào)節(jié)中樞就會受到明顯影響
,人也容易心煩意亂,而老人的夏季心煩指數(shù)會比年輕人更高
。緩解煩躁心情可以采用靜坐的方式
,如果配合做一些小動作,不但能迅速達到心氣平和
,還能夠活血通絡(luò)
。端坐閉目吞津就是一個好方法
。方法是:兩臂自然下垂,放在腿上
,雙目和口微閉
,調(diào)勻呼吸;待口中津液較多時,將其吞咽
,可連續(xù)吞咽3次;然后
,上下牙叩動10~15次,可起到養(yǎng)心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