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脾湯治療思慮憂郁傷心脾導致的陽痿
道醫(yī)
2023-06-26 07:13:15
思慮憂郁傷心脾
,陽物不舉神萎靡
。夜寐不安面不華,舌淡脈細不欲食
。補益心脾用歸脾,參苓術(shù)草酸棗仁
。當歸木香桂圓肉
,生姜大棗遠志芪
。
方藥:

歸脾湯:
黨參15g 茯苓10g 白術(shù)10g 甘草6g 酸棗仁10g 當歸10g 木香9g 桂圓肉15g 生姜3g 大棗7枚
,遠志9g 黃芪15g
注:情志不舒,思慮憂郁
,損傷心脾
,病及陽明沖脈
,陽明總宗筋之會
,氣血虧虛,可引起陽事不舉
,面色不華
,精神萎靡不振
。脾虛運化不健,故胃納差
,不欲食
,心虛神不守舍,故夜寐不安
,心脾虛則氣血虧
,故舌淡,脈細弱
。
黨參,白術(shù)
,黃芪
,茯苓,甘草
,生姜,木香健脾益氣
、強心生血
;酸棗仁,遠志
,桂圓肉養(yǎng)心安神;當歸
,大棗補血養(yǎng)心
,
心慌、失眠
、神經(jīng)衰弱,焦慮
、抑郁癥,試試宮廷秘方——歸脾湯
28歲的小娜參加工作幾年了
,最近老感覺心慌
、睡不好,白天工作的時候老是犯困走神
,而且近幾個月來月經(jīng)3天就干凈了
,這是怎么回事呢?
現(xiàn)代人生活節(jié)奏緊張
、工作壓力比較大
,加班
、熬夜
、刷手機,對于每個上班族來說都不陌生
,很容易耗傷氣血,導致氣血兩虛
。
中醫(yī)講女子為血為用
,女子在青春期和育齡期每個月都要來月經(jīng),加上懷孕產(chǎn)子
,女子更容易出現(xiàn)氣血兩虛。
那么氣血不足
、氣血兩虛是什么表現(xiàn)呢
?
氣虛的主要表現(xiàn): 乏力疲倦,少氣懶言
,頭暈目眩,大便溏軟
,舌淡胖有齒痕
,脈虛無力。
血虛的主要表現(xiàn): 心悸少寐
,四肢麻木,頭暈眼花
,口唇色淡
,爪甲無華,面色差或萎黃或蒼白
,舌淡苔白,脈細無力
。
氣虛的表現(xiàn)+血虛的表現(xiàn)就是氣血兩虛 。
那如何治療氣血兩虛呢?
既然氣血兩虛了當然要補氣養(yǎng)血嘍
,常用的補氣養(yǎng)血有很多方子
,比如八珍湯
、十全大補湯
、圣愈湯
、人參養(yǎng)榮湯
、歸脾湯等等。
那小娜這種情況我們應該選擇哪個方子來調(diào)補氣血呢
?
小娜的主要問題通過觀察主要是心悸、失眠
,月經(jīng)量少
,有經(jīng)驗的中醫(yī)會選擇歸脾湯,當然老神也不例外
。
至于為什么選擇歸脾湯,大家可以去書店找兩本書《中醫(yī)內(nèi)科學》和《中醫(yī)婦科學》
,然后去內(nèi)科查心悸
、失眠,去婦科查月經(jīng)量少
,你就知道答案了。
歸脾湯源出明代中醫(yī)專著《正體類要》
,是
明代宮廷御醫(yī)薛己 所著
,所以說歸脾湯是宮廷秘方也不為過。
歸脾湯:
組成: 人參 白術(shù) 茯苓 甘草 酸棗仁 龍眼肉 當歸 遠志 黃芪 木香
煎法: 加生姜
、大棗,水煎服
功效: 補氣養(yǎng)血 健脾養(yǎng)心
主治:
1 、氣血兩虛證: 心悸怔忡
、失眠健忘、自汗盜汗
、乏力食少、面色差
、舌淡
、苔薄白,脈細弱
。
常用于頭暈
、心悸、失眠
、面色差或心臟病
、神經(jīng)衰弱
、焦慮
、抑郁癥等屬于氣血兩虛證的治療。
2、脾虛導致的各種出血: 婦女崩漏、月經(jīng)先期
、月經(jīng)色淡量多
;便血、咳血
、皮下紫癜;舌淡
,脈細弱
,
常用于胃及十二指腸出血、功能性子宮出血
、再生障礙性貧血、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辨證屬于氣血兩虛證的治療
。
病因病機:
氣血兩虛證的形成原因:思慮過度
、熬夜用眼過度、勞倦過度
,飲食不節(jié)
、手術(shù)產(chǎn)子損傷氣血等原因?qū)е職庋獌商摗?/p>
中醫(yī)認為心藏神主血,脾主思慮而統(tǒng)血,血又是氣的載體,血虛者氣必虛。
血不養(yǎng)心則心悸
、怔忡、健忘
、失眠;汗為心液
,虛則自汗盜汗
。脾虛則食少便溏
,乏力易累
,脾虛統(tǒng)血則出現(xiàn)各種出血
。
方解:
本方以 參、術(shù)、芪、草
,甘溫益氣而健脾,補氣以生血
;
當歸、龍眼 溫潤補血
;
茯苓、遠志、酸棗仁 ,酸甘苦溫補心
;
木香 畫龍點睛
,辛香而散
,行氣舒脾,既能助中焦運化
,又能解補藥滋膩
,使補而不滯
,滋而不膩
;
煎藥時加入 姜棗
,調(diào)和脾胃
,以滋化源。
全方共奏補氣養(yǎng)血
,健脾養(yǎng)心之功
。
總結(jié):
1
、血虛者氣必虛
,氣虛者血可以不虛,所以歸脾湯治療血虛也行
,治療氣血兩虛也可
,靈活掌握即可。
2
、中醫(yī)講陽氣可以速回
,陰血不能速生,所以補血或者補氣養(yǎng)血
,需要一定的時間,所以治療短則一兩月
,長則三五個月
,要想三五天或者一兩周就補回來,大家想想可能么
?
3、歸脾湯是補藥
,實熱
、濕熱、瘀血等實性體質(zhì)禁用
,感冒時禁用,上火的時候也禁用
。
擴展閱讀:
1
、抑郁癥頻繁自殺,驚見鬼神
,用張仲景的方子治療,效果卓越
2
、張仲景用來治療失眠的方子,傳承了一千年
,讓你倒頭就睡
3、臉黃經(jīng)少氣血弱
,養(yǎng)血調(diào)經(jīng)四物湯
歸脾湯有什么功效和做作用
歸脾湯有什么功效和做作用
歸脾湯的藥物組成: 白術(shù)1錢
,當歸1錢,白茯苓1錢
,黃耆(炒)1錢,龍眼肉1錢,遠志1錢
,酸棗仁(炒)1錢
,木香5分
,甘草(炙)3分
,人參1錢。
功效: 養(yǎng)血安神
,補心益脾
,調(diào)經(jīng)
。
主治: 思慮傷脾
,發(fā)熱體倦,失眠少食
,怔忡驚悸
,自汗盜汗
,吐血下血,婦女月經(jīng)不調(diào)
,赤白帶下
,以及虛勞
、中風
、厥逆、癲狂
、眩暈等見有心脾血虛者。
現(xiàn)代臨床常用于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神經(jīng)衰弱
、腦外傷綜合征、子宮功能性出血等屬于心脾血虛者
。
在治療上醫(yī)生是需要通過望聞問切后根據(jù)你實際的病情來在歸脾湯基礎上加減用藥的,建議不要自己用藥
,在醫(yī)生的指導下用藥
,以免導致治療不對癥。
歸脾湯(含酸棗仁的方劑1)
組成:
人參
,白術(shù)
,茯苓,炙甘草,黃芪
,木香
,遠志,當歸
,龍眼肉
,炒棗仁
人參
,白術(shù)
,茯苓,甘草
,四君子湯,外加黃芪加大了健脾補氣的力度
。
加木香醒脾健脾
,脾苦濕,用茯苓滲濕健脾
,茯苓遠志,交通心腎
。
在補氣的時候不要忘記補血
,故加當歸,龍眼肉甘溫
,補脾養(yǎng)心,最后加炒酸棗仁
,起養(yǎng)心安神作用
。
歸脾湯用于治療勞心過度,思慮傷脾
,調(diào)補心脾的方子
,心火生脾土
,心與脾是母子關(guān)系
,要養(yǎng)心需兼顧其母,思慮傷脾易導致身體發(fā)熱困倦失眠
,脾虛的操心過度,致失眠且自汗盜汗
,還有一系列的心脾虛癥狀如:失眠
,心悸
,自汗,盜汗等
,或月經(jīng)不調(diào),白帶多
,都可用歸脾丸
。
脾是氣血生化之源,光補心陰不行
,要把心血的源頭補足,故歸脾湯注重補脾
。
陽痿的病因、臨床表現(xiàn)與診斷治療方法有哪些?
陽痿是指成年男子陰莖萎軟不舉
,或舉而不堅
,不能插入陰道;或雖可勃起插入陰道
,但瞬即萎軟不堅,以致不能圓滿完成性交或無法進行性交的男性性功能障礙
。
一、病因病機中醫(yī)學認為
,陽痿之發(fā)病與機體的整體觀密切相關(guān)
,其原因頗多
,但臨床往往以虛證為多見
。
(1)腎氣虛衰:腎藏精,主發(fā)育與生殖
。精能化氣
,腎精所化生之氣稱之為“腎氣”
,是由腎陽蒸化腎陰而產(chǎn)生
,是人體陽氣的根本,對人體各臟腑組織起著溫煦
、生化作用
。若因勞倦內(nèi)傷、年高體弱
;或先天稟賦不足
;或久病及腎、房勞過度等皆可致腎氣不充而產(chǎn)生腎氣虧損
,并進而導致腎陽虛衰,以致性功能減退或陽痿
。
臨床以陰莖勃起稀少或陰莖舉而不堅
、腰膝酸軟為特征。
(2)命門火衰:張介賓《景岳全書·命門余義》云:“命門為元氣之根
,為水火之宅,五臟之陰氣非此不能滋
,五臟之陽氣非此不能發(fā)
,而脾胃以中洲之土非火不能生……”,由此可知命門是人體陽氣的根本
。若腎氣虛衰進一步發(fā)展,可致陰寒內(nèi)生
、命門火衰
,出現(xiàn)陰莖痿而不舉、畏寒肢涼
、腰膝酸軟為主癥之陽痿
。
(3)胃氣虛衰:人以胃氣為本,主要為受納和腐熟水谷之精微以充養(yǎng)全身
,胃氣的強弱,直接影響到臟腑功能活動
,正如《中藏經(jīng)》所云:“胃氣壯
,五臟六腑皆壯也?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憋嬍呈侨梭w出生后所需營養(yǎng)物質(zhì)的主要來源,也是生成氣
、血的主要物質(zhì)基礎
,脾胃具有對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轉(zhuǎn)輸功能
,故有“后天之本”
、“氣血生化之源”之說。若因饑飽失節(jié)
,飲食不適
,病后失調(diào),用藥不當以致胃氣受損
;或先天稟賦胃弱
,出現(xiàn)陽明胃氣虛衰,難以充養(yǎng)宗筋
、陽事不興為主要特征的陽痿
。因此
,葉天士在《臨證指南醫(yī)案·陽痿》云:“又有陽明虛
,則宗筋縱,蓋胃為水谷之海
,納食不旺
,精氣必虛
,況男子外腎
,其名為勢,若谷氣不充
,欲求其勢之雄壯堅舉
,不亦難乎?治惟有通補陽明而已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p>
(4)心脾虧損:心主血脈,能供給全身生理功能所需之血液
,以維持人體的正常功能
;同時心主神志
,與人的精神思維活動密切相關(guān),所以心在各臟腑功能活動中居于重要地位
,故有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稱謂
。脾主運化,主統(tǒng)血
,在運輸水谷精微之同時亦輸送水液,使人體的組織器官得到營養(yǎng)及水液的充分濡潤
;其統(tǒng)血的功能又具有使血液行于脈中以營養(yǎng)全身
,故有“脾為后天”之說
。
張介賓在《景岳全書·陽痿》云:“凡思慮焦勞
,憂郁太過者多致陽痿
。蓋陰陽總宗筋之會,會于氣街
,而陽明為之長
,此宗筋為精血之孔道
,而精血實宗筋之化源
。若以憂思太過抑損心脾,則病及陽明沖脈
,而水谷氣血之海必有所虧,氣血虧而陽道斯不振矣
。經(jīng)日二陽之病發(fā)心脾
,有不得隱曲,及女子不月者即此之謂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币虼耍羲伢w虛弱
,或思慮過度
,或病后失養(yǎng)損傷心脾之氣,則可出現(xiàn)性欲淡薄陰莖舉而不堅
,伴有心悸
、乏力、納呆等為主癥的陽痿
。
(5)膽虛驚恐傷腎:肝與精神情志有關(guān)
,與膽相表里,因此
,膽氣的盛衰常涉及精神情志活動
,《類經(jīng)》云:“肝氣雖強,非膽不斷
,肝膽互濟
,勇敢乃成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薄杜R證指南醫(yī)案》云:“有郁損生陽者,必從膽治
。蓋經(jīng)云:凡十一臟皆取決于膽
。”又云:“少陽為樞
,若得膽氣展舒
,何郁之有?”《景岳全書·陽痿》亦云:“凡驚恐不釋者亦致陽痿,經(jīng)日恐傷腎即此謂也
。故凡遇大驚卒恐能令人遺失小便
,即傷腎之驗;又或于陽旺之時
,忽有驚恐
,則陽道立痿
,亦其驗也
。”因此
,膽虛者即可情志抑郁
,又易驚恐傷腎。若素體懦弱
,膽怯多疑,或有房事之時因大驚卒恐而致陽痿史
,其后追憶發(fā)生驚恐之際的情景
,每臨交媾則疑慮叢生,陽事不舉
;平時亦有聞聲而恐,聞音而悸
。
(6)寒滯肝脈:《靈樞·經(jīng)脈》云:“肝足厥陰之脈……循股陰入毛中
,過陰器,抵小腹……”而寒邪易傷陽氣
,其性凝滯,若陰寒偏盛則陽氣不能振奮
,氣血運行不暢
;而且寒性收引,易使氣機收斂
,筋脈肌肉拘引。故《靈樞·經(jīng)筋》云:“足厥陰之筋……其病足大指支
,內(nèi)踝之前痛
,內(nèi)輔痛,陰股痛轉(zhuǎn)筋
,陰器不用
,傷于內(nèi)則不起
,傷于寒則陰縮人
,傷于熱則縱挺不收?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比艉扒忠u肝經(jīng)滯留不去
,可以導致肝經(jīng)氣滯血凝而陰莖勃起所需血量不足發(fā)生陽痿
。臨床伴有少腹脹痛或睪丸抽掣性疼痛為主要特征
。
(7)肝氣郁結(jié):肝主疏泄,具有舒展
、升發(fā)的特性
。人的情志活動
,除心所主外
,與肝的關(guān)系也很密切,只有在肝的疏泄功能正常
、氣機調(diào)暢的情況下才能氣血和平
、心情舒暢
;而人體血液的運行
,還必須依賴肝疏泄功能的協(xié)助,才能使氣機調(diào)暢以使血行不致瘀滯
。而足厥陰肝經(jīng)繞陰器
,故沈金鰲在《雜病源流犀燭·前陰后陰源流》云:“又有失志之人
,抑郁傷肝
,肝木不能疏達,亦致陽痿不起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币虼耍羟橹静凰?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郁怒傷肝,氣機郁滯
,肝失疏泄
,則肝氣郁結(jié)
,血液運行亦隨之瘀滯
。臨證以陽事不舉或舉而不堅
,伴有情志抑郁、煩躁易怒
、胸脅不舒
、善太息為特征
。
(8)肝經(jīng)濕熱:肝經(jīng)繞陰器
、抵小腹;而濕邪其性重濁
,為有形之邪
,容易侵犯人體下部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毒霸廊珪り栶簟吩疲骸耙嘤袧駸釤胧ⅲ灾伦诮畛诳v而為痿弱者
,譬以暑熱之極則諸物綿萎
,經(jīng)云壯火食氣亦此謂也?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蓖蹙]《明醫(yī)雜著·男子陽痿》云:“陰莖屬肝之經(jīng)絡。
蓋肝者木也
,如木得湛露則森立
,遇酷熱則萎悴。若因肝經(jīng)濕熱而患者
,用龍膽瀉肝湯以清肝火、導濕熱
;若因肝經(jīng)燥熱而患者
,用六味丸以滋腎水、養(yǎng)肝血而自安
。”若情志不遂
,肝氣郁結(jié)
,本經(jīng)津液不化反為濕濁,蘊久化熱;或因過食肥甘
,釀濕生熱:或感受濕熱之邪內(nèi)阻中焦,郁蒸肝膽
,傷及宗筋,致使宗筋弛縱而引起陽痿
。臨床以陰莖舉而不堅并見肝膽濕熱或濕熱下注癥狀為特征
。
(9)脾胃濕熱:脾胃共為后天之本,而脾為“太陰濕土之臟”
,濕邪最易傷脾,脾虛又最容易生濕
,濕邪蘊久必從熱化
。《素問·生氣通天論》云:“因于濕
,首如裹;濕熱不攘
,大筋軟短
,小筋馳長,軟短為拘
,弛長為痿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薄杜R證指南醫(yī)案·陽痿》亦云:“更有濕熱為患者
,宗筋必弛縱而不堅舉,治用苦味堅陰
,淡滲去濕
,濕去熱清病退矣?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比麸嬍巢还?jié)
,嗜食醇酒厚味,體肥不勤而濕濁內(nèi)生
,或因脾虛運化失常而濕邪內(nèi)停,蘊久化熱
;或外感濕熱之邪未盡
,致使脾胃升降失司,導致性欲淡薄,陽物不舉
。臨床以性欲淡薄
、陽事不舉或舉而不堅
,伴有脘腹?jié)M悶
、納呆嘔惡、四肢沉重等的癥候群
。
(10)痰瘀阻絡:陰莖的勃起依賴于陰莖血流量的增加與維持一定時間的儲存
,以保持一定的勃起時間
。陽痿多見于腹股溝動脈被粥樣硬化阻塞而致陰莖血流人量不足
。而痰濁之邪無處不到,尤易阻滯脈絡
。因此
,若痰濁
、瘀血蘊阻經(jīng)絡
,致使氣血不榮宗筋,以致陰莖舉而不堅或雖舉而不持久
,不能完成正常性交
。臨床以陰莖舉而不堅或雖而不持久而不能交媾
,伴有睪丸脹痛
、陰毛枯黃稀疏
、或會陰部皮膚有蟻走感為特征。
二
、臨床表現(xiàn)與診斷
1.臨床表現(xiàn)企圖性交時
,出現(xiàn)陰莖不能勃起或勃起不堅
,不能插入陰道性交癥狀者
。
2.診斷
(1)凡成年男子未過天癸應盡之數(shù),性交時陰莖痿弱不能勃起
,或舉而不堅
,或堅而不持久,或人牝旋即痿軟
,均可診斷為陽痿
。臨證之時,應當與男子“八八”精氣衰而陽事不舉之正常生理現(xiàn)象相區(qū)別
;亦應與欲同房之時陰莖能勃起
,未交接即射精,或進入牝內(nèi)須臾即射精
,射精之后陰莖疲軟
,遂不能進行正常性交之早泄相區(qū)別。陽痿的診斷并不難
,但為了區(qū)分心理性或器質(zhì)性陽痿
,應當詳細了解病史
。進行必要的體格檢查和特殊檢查,以明確診斷
、提高療效
。
(2)實驗室檢查:應用現(xiàn)代放射免疫學,可測定血漿睪酮(T)
、黃體激素(LH)、促卵泡激素(FGH)和催乳素(PRL)等激素水平
。
病變位于睪丸者
,表現(xiàn)為促性腺功能亢進性性腺功能低下癥,其血漿LH值增高
,睪酮值下降
。病變在垂體者
,表現(xiàn)為促性腺功能低下性性腺功能低下癥
,其血漿LH及睪酮值均低于正常。主要病變位于下丘腦者
,黃體釋放激素(I.HRH)受抑制
,除血漿LH及睪酮值下降外
,可有PRL值增高
,而PRL被認為有對抗血漿睪酮的作用
,從而導致陽痿
。隱匿性甲狀腺機能亢進的一部分患者
,僅表現(xiàn)為血漿睪酮的增高
,這并不表明睪丸產(chǎn)生的睪酮量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