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kwqog"></sup>
<strike id="kwqog"></strike>
<kbd id="kwqog"></kbd>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ul id="kwqog"><pre id="kwqog"></pre></ul>
  • <ul id="kwqog"><tbody id="kwqog"></tbody></ul>
  • 登錄
    首頁 >> 中醫(yī)基礎(chǔ)常識 >> 偏方秘方

    崩漏的病因病機(jī)及中醫(yī)辨證論治,治療崩漏的中藥方劑

    道醫(yī) 2023-06-26 18:09:03

    崩中漏下乃同因

    ,沖任損傷是本根
    。虛補(bǔ)熱清兩大法
    ,治崩三曲細(xì)酌斟

    ,是形容婦女下血如山之崩,其量大
    ,其勢急
    ,即陰道突然出血如注
    ;漏
    ,是形容婦女下血如水之漏,其量小
    ,其勢緩
    ,即陰道出血淋漓不斷

    崩與漏,雖然見癥有輕重之分

    ,病勢有緩急之別
    ,但病機(jī)卻基本相同,而且互為因果
    ,可以互相轉(zhuǎn)化。所以古往今來大多崩漏并稱
    。正如《濟(jì)生方》所說:“崩漏之疾,本乎一證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薄奥┱弑乐疂u
    ,崩者漏之甚
    。久崩不止,氣血耗竭
    ,必然成漏;久漏不止
    ,病勢日進(jìn)
    ,亦將成崩?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p>

    究其機(jī)理

    ,固然與先天腎虛有關(guān)
    ,但畢竟多由后天失養(yǎng)而致
    。早婚
    、房勞
    、多產(chǎn),皆可傷腎
    ;憂思抑郁
    、飲食失調(diào)、勞倦過度
    ,都會傷脾
    。這樣,脾腎虧虛
    ,沖任不足
    ,難以攝血
    ,崩漏即成
    。恰如《諸病源候論》所言:“勞傷過度,沖任氣虛
    ,不能約制經(jīng)血
    。”

    這類由脾腎虧虛引起的崩漏

    ,臨床常見。有脾虛為主的
    ,有腎虛為主的
    ;腎虛之中又有偏于陰虛
    、偏于陽虛之別。但臨床最為常見的還是脾虛為主的類型:出血量多
    ,或淋漓不盡
    ,血色淡面質(zhì)稀?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精神困倦,肢軟不溫
    ,氣短懶言
    ,飲食不香,大便稀溏
    ;而色少華,甚則?白
    ,舌胖嫩,苔白潤
    ;脈多細(xì)弱
    ,或呈芤象
    。而下血短則十余日,甚至斷續(xù)不定
    ,綿延數(shù)月
    ,以致氣血大虛,更難攝血
    ,形成惡性循環(huán)
    。故宜盡快補(bǔ)中益氣,固本攝血
    。一般可選補(bǔ)中益氣湯或歸脾湯加減,也可用傅青主固本止崩湯(熟地
    、白術(shù)
    、黃芪
    、當(dāng)歸
    、黑姜、人參)化裁

    作者自擬“止崩固漏飲”

    ,屢用多驗(yàn)
    ,奏效頗捷。處方:炙黃芪60克
    、潞黨參30克
    、白術(shù)15克
    、當(dāng)歸6克
    、熟地30克、白芍12克
    、阿膠15克
    、炒地榆30克、烏賊骨30克
    、續(xù)斷15克
    、紅棗30克
    。倘兼虛熱
    ,則熟地易生地
    ,并加黃芩15克
    。繼用歸脾丸長服收功

    崩漏初起

    ,又以屬熱者居多
    ,故有“崩證熱多寒少”之說
    。但致崩之熱
    ,多為虛熱。早在《素問·陰陽別論》即已指出:“陰虛陽搏謂之崩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睆埳嚼滓矎?qiáng)調(diào)說
    ,致崩之火
    ,“是虛火,非實(shí)熱可比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p>

    的確

    ,臨床每見陰虛血熱證型:出血量多
    ,色深紅,質(zhì)稠厚
    ;煩躁少寐,頭昏口渴,手足心熱
    ;面色潮紅,舌紅苔黃
    ,脈多弦數(shù)。治宜清熱涼血
    ,固經(jīng)止血
    。《簡明中醫(yī)婦科學(xué)》所載清熱固經(jīng)湯(地骨皮
    、生地、炙龜板、牡蠣粉
    、阿膠
    、梔子
    、地榆
    、黃芩
    、藕節(jié)
    、棕櫚炭
    、甘草),用之多效
    。余用丹梔逍遙散去薄荷
    、生姜,加三地(生地
    、地榆、地骨皮)
    ,亦能取效。繼用逍遙丸與知柏地黃丸鞏固療效

    此外

    ,血瘀崩漏
    ,亦非少見。特點(diǎn)為血中央有瘀塊
    ,少腹痛而拒按
    ;舌質(zhì)黯
    ,有瘀點(diǎn)
    ,脈多沉澀。一般用四物湯合失笑散有效
    ;余用桃紅四物湯加二粉(三七粉、延胡粉)
    、二炭(茜草炭
    、艾葉炭)及阿膠,療效尚佳

    需要注意的是

    ,不少患者并非單純的血熱
    、血瘀
    、脾虛、腎虛
    ,而是寒熱互見
    、虛實(shí)夾雜
    ,務(wù)須分清主次
    ,兼而治之
    。近賢陳源生提出,要掌握三個要領(lǐng);氣與血
    、補(bǔ)與清
    、通與澀,確系有得之言

    尤需注意者

    ,治愈崩漏,并非易事
    。絕不可僅以止血為功
    ,而應(yīng)把握初、中
    、末三法
    ,以求根治?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杜平?jīng)綸》曾引方約之語:“治法初用止血,以塞其流
    ;中用清熱涼血
    ,以澄其源
    ;末用補(bǔ)血
    ,以復(fù)其舊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边@止血、澄源
    、復(fù)舊
    ,已為醫(yī)界公認(rèn)之準(zhǔn)則
    。可謂治崩三步曲
    。但澄源焉能僅限于“清熱涼血”
    ,復(fù)舊豈可只知“補(bǔ)血”?
    !倘系因瘀而致
    ,只有消瘀才能澄源
    ;而要完全復(fù)舊,則非培補(bǔ)脾腎不可
    。要在審證求因
    ,審因論治
    。《醫(yī)宗金鑒·婦科心法要訣》說:“虛者補(bǔ)之
    ,瘀者消之
    ,熱者清之
    ,治之得法
    ,自無不愈
    。”妙哉斯言

    ——本文摘自《中醫(yī)精華淺說》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pianfang/8846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
    ,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shí)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相關(guān)文章
    李敬孝教授運(yùn)用枳實(shí)薤白桂枝湯醫(yī)案二則
    摘要:本文為總結(jié)歸納胸痹病辨證及治療規(guī)律
    川升麻揩齒散
    處方 : 川升麻半兩
    ,白附子1分(炮裂)
    ,密陀僧1分,露蜂房1分
    ,槐枝灰半兩
    。制法 : 上為末,別入生地黃汁1合
    加味地黃丸
    和中解托湯
    和中解托湯處方 : 柴胡1錢
    ,干葛1錢
    ,山楂1錢
    ,澤瀉1錢
    ,陳皮8分
    ,甘草3分,生姜
    、大棗。功能主治 : 外感之癥
    ,手足厥冷
    ,惡寒淅瀝,肢節(jié)酸疼
    黃蓍酒
    處方 : 黃蓍、防風(fēng)
    、桂心
    、天麻
    、萆薢、石斛
    、虎骨(酥炙)、白芍藥
    、當(dāng)歸
    、云母粉
    、白術(shù)
    、茵芋葉
    、木香
    、仙靈脾
    、甘草
    、川續(xù)斷,各一兩
    。炮制 : 上挫,生絹袋盛
    ,好酒一升浸之
    。春五日
    、夏三日、秋七日
    大效五丁飲子
    處方 : 白豆蔻5個(每個分作5塊),生姜(切如皂子大)25塊
    ,京棗5個(每個分5塊)
    ,半夏25個,甘草5寸(每寸分作5塊)
    。功能主治 : 瘧發(fā)作重者
    偏方秘方熱門文章 100+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