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 >> 中醫(yī)基礎(chǔ)常識 >> 偏方秘方

      苓桂術(shù)甘湯的組成,有哪些作業(yè)和功效

      健康生活 2023-09-20 17:19:46

      苓桂術(shù)甘湯

      出自《金匱要略》

      【組成】 茯苓四兩(12g) 桂枝去皮三兩(9g) 白術(shù)二兩(6g) 甘草炙,二兩(6g)

      【用法】 上四味

      ,以水六升
      ,煮取三升,去滓
      ,分溫三服(現(xiàn)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 溫陽化飲

      ,健脾利濕

      【主治】 中陽不足之痰飲。胸脅支滿

      ,目眩心悸,短氣而咳
      ,舌苔白滑
      ,脈弦滑或沉緊

      【方解】本方所治痰飲乃中陽素虛

      ,脾失健運,氣化不利
      ,水濕內(nèi)停所致。蓋脾主中州
      ,職司氣化
      ,為氣機升降之樞紐,若脾陽不足
      ,健運失職,則濕滯而為痰為飲
      。而痰飲隨氣升降
      ,無處不到
      ,停于胸脅
      ,則見胸脅支滿;阻滯中焦,清陽不升
      ,則見頭暈?zāi)垦?上凌心肺,則致心悸
      ,短氣而咳
      ,舌苔白滑,脈沉滑或沉緊
      ,皆為痰飲內(nèi)停之征
      。仲景云:“病痰飲者
      ,當以溫藥和之
      。”(《金匱要略》)故治當溫陽化飲
      ,健脾利水。本方重用甘淡之茯苓為君
      ,功能健脾利水
      ,滲濕化飲
      。既能消除已聚之痰飲
      ,又善平飲邪之上逆。桂枝為臣
      ,功能溫陽化氣,平?jīng)_降逆;苓
      、桂相合
      ,為溫陽化氣
      ,利水平?jīng)_之常用組合
      。白術(shù)為佐,功能健脾燥濕
      ,苓、術(shù)相須
      ,為健脾祛濕的常用組合
      ,用于本方體現(xiàn)了調(diào)治生痰之源以治本之意;桂
      、術(shù)同用,也是溫陽健脾的常用組合
      。炙甘草用于本方
      ,其用有三:一可合桂枝以辛甘化陽,以襄助溫補中陽之力;二可合白術(shù)益氣健脾
      ,崇土以利制水;三可調(diào)和諸藥,功兼佐使之用
      。四藥合用
      ,溫陽健脾以助化飲,淡滲利濕以平?jīng)_逆
      ,全方溫而不燥
      ,利而不峻,標本兼顧
      ,配伍嚴謹,為治療痰飲病之和劑

      此方服后

      ,當小便增多
      ,是飲從小便而去之征
      ,故原方用法之后有“小便當利”之說。此亦即《金匱要略》“夫短氣有微飲者
      ,當從小便去之”之意。

      本方與五苓散均為溫陽化飲之常用方

      ,組成中同有茯苓
      、桂枝、白術(shù)
      。五苓散以澤瀉為君,臣以茯苓
      、豬苓
      ,直達下焦
      ,利水滲濕為主
      ,主治飲停下焦之頭眩,臍下悸
      ,或吐涎沫等證。苓桂術(shù)甘湯以茯苓為君
      ,臣以桂枝溫陽化飲為主
      ,四藥皆入中焦脾胃,主治飲停中焦之胸脅支滿
      ,頭眩,心下悸等證。

      【運用】

      1.辨證要點:本方為治療中陽不足痰飲病之代表方

      。以胸脅支滿,目眩心悸
      ,舌苔白滑為辨證要點
      。飲邪化熱,咳痰粘稠者
      ,非本方所宜。

      2.加減法:咳嗽痰多者

      ,加半夏
      、陳皮以燥濕化痰;心下痞或腹中有水聲者,可加枳實
      、生姜以消痰散水

      3.現(xiàn)代運用:適用于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

      、心源性水腫
      、慢性腎小球腎炎水腫、梅尼埃病
      、神經(jīng)官能癥等
      ,屬水飲停于中焦者。

      【附方】

      甘草干姜茯苓白術(shù)湯(又名腎著湯

      ,《金匱要略》) 甘草二兩(6g) 干姜四兩(12g) 茯苓四兩(12g) 白術(shù)二兩(6g) 上四味
      ,以水五升,煮取三升
      ,分溫三服
      。功用:溫脾勝濕。主治:寒濕下侵之腎著
      。腰部冷痛沉重,但飲食如故
      ,口不渴
      ,小便不利
      ,舌淡苔白
      ,脈沉遲或沉緩。

      甘姜苓術(shù)湯與苓桂術(shù)甘湯兩方在組成上僅一味之差

      ,苓桂術(shù)甘湯以茯苓配桂枝一利一溫,成溫陽化飲之劑
      ,以祛水飲為主
      ,主治中陽不足,飲停心下之痰飲病
      ,癥見胸脅支滿,目眩心悸;甘姜苓術(shù)湯以干姜溫中祛寒
      ,伍以茯苓
      、白術(shù)滲濕健脾
      ,重在溫中散寒祛濕
      ,以祛寒濕為要,主治寒濕下侵所致之腎著病
      ,癥見腰重冷痛。

       【文獻摘要】

      1. 原書主治

      《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脈證并治》:“心下有痰飲

      ,胸脅支滿
      ,目眩,苓桂術(shù)甘湯主之
      。”

      “夫短氣有微飲

      ,當從小便去之
      ,苓桂術(shù)甘湯主之;腎氣丸亦主之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p>

      2. 方論選錄

      吳謙,等《醫(yī)宗金鑒·刪補名醫(yī)方論》卷30錄趙良:“《靈樞》謂心胞絡(luò)之脈動則病胸脅支滿者

      ,謂痰飲積于心胞,其病則必若是也
      。目眩者
      ,痰飲阻其胸中之陽,不能布津于上也
      。茯苓淡滲,遂飲出下竅
      ,因利而去
      ,故用以為君。桂枝通陽輸水走皮毛
      ,從汗而解
      ,故以為臣。白術(shù)燥濕
      ,佐茯苓消痰以除支滿。甘草補中
      ,佐桂枝建土以制水邪也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p>

      柯琴《傷寒來蘇集·傷寒附翼》卷上:“君以茯苓

      ,以清胸中之肺氣,則治節(jié)出而逆氣自降
      。用桂枝以補心血,則營氣復而經(jīng)絡(luò)自和
      。白術(shù)培既傷之元氣
      ,而胃氣可復。甘草調(diào)和氣血
      ,而營衛(wèi)以和,則頭自不眩而身不振搖矣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p>

      【臨床報道】

      苓桂術(shù)甘湯加味治療水飲眩暈74例,其中水濕困脾型30例

      ,服3劑痊愈21例,服4~6劑痊愈7例
      ,服9劑痊愈2例;脾陽素虛型19例
      ,服6劑痊愈4例
      ,服7~12劑痊愈5例
      ,服13~15劑痊愈9例,1例好轉(zhuǎn);勞倦傷脾型25例
      ,服3~6劑痊愈16例,服7~9例痊愈8例
      ,服12劑痊愈1例
      。[余仲卿.苓桂術(shù)甘湯加味治療水飲眩暈74例
      。北京中醫(yī)雜志 1993;(4):19]

      【實驗研究】

      苓桂術(shù)甘湯能明顯增加小鼠免疫器官質(zhì)量

      ,提高小鼠碳粒廓清指數(shù)和吞噬活性
      ,促進小鼠血清抗體生成和淋巴細胞轉(zhuǎn)化
      、分裂。提示苓桂術(shù)甘湯能明顯增強小鼠的免疫功能
      。[黃金玲
      ,等.苓桂術(shù)甘湯對正常小鼠免疫功能的影響。安徽中醫(yī)學院學報 2001;20(5):42]

      另有實驗表明

      ,本方能延長缺氧條件下小鼠的存活時間;緩解異丙腎上腺素所致的大鼠心肌缺血;對氯仿所致的小鼠室顫有明顯的保護作用;對家兔實驗性心衰的心力恢復有促進作用。提示該方具有一定的抗心肌缺血
      、心律失常及正性肌力作用
      。[傅延齡,等.苓桂術(shù)甘湯對心血管的藥理作用
      。北京中醫(yī)學院學報 1990;13(4):47]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pianfang/8996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相關(guān)文章
      李敬孝教授運用枳實薤白桂枝湯醫(yī)案二則
      摘要:本文為總結(jié)歸納胸痹病辨證及治療規(guī)律,根據(jù)《金匱要略》一書中張仲景對胸痹的論述
      川升麻揩齒散
      處方 : 川升麻半兩
      ,白附子1分(炮裂)
      ,密陀僧1分
      ,露蜂房1分
      ,槐枝灰半兩。制法 : 上為末
      ,別入生地黃汁1合
      保真湯
      保真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二:保真湯處方 : 藁本(去蘆)川芎各120克 甘草(炒)60克 蒼術(shù)(洗
      ,銼
      ,麩炒)500克制法 : 上藥哎咀為粗末。功能主治 : 治四時傷寒
      黃蓍酒
      處方 : 黃蓍
      、防風
      、桂心
      、天麻
      、萆薢、石斛
      、虎骨(酥炙)
      、白芍藥、當歸
      大效五丁飲子
      處方 : 白豆蔻5個(每個分作5塊)
      ,生姜(切如皂子大)25塊
      ,京棗5個(每個分5塊),半夏25個
      ,甘草5寸(每寸分作5塊)
      偏方秘方熱門文章 100+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