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的功效:
主治(功效):補脾益氣,清熱解毒
,祛痰止咳用 法:內服:煎湯
,3~9g(大劑量30~60g)。注意事項:
不宜與京大戟、芫花
、甘遂、海藻同用 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用于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攣急疼痛,癰腫瘡毒,緩解藥物毒性、烈性。甘草的作用:
1. 用于心氣虛
2. 用于癰疽瘡瘍
、咽喉腫痛等。可單用,內服或外敷,或配伍應用。癰疽瘡瘍,常與金銀花、連翹等同用,共奏清熱解毒之功,如仙方活命飲。咽喉腫痛,常與桔梗同用,如桔梗湯。若農(nóng)藥、食物中毒,常配綠豆或與防風水煎服。3. 用于氣喘咳嗽
。可單用,亦可配伍其他藥物應用。如治濕痰咳嗽的二陳湯;治寒痰咳喘的苓甘五味姜辛湯;治燥痰咳嗽的桑杏湯;治熱毒而致肺癰咳唾腥臭膿痰的桔梗湯;治咳唾涎沫的甘草干姜湯等。另風熱咳嗽、風寒咳嗽、熱痰咳嗽亦常配伍應用。4. 用于胃痛
、腹痛及腓腸肌攣急疼痛等,常與芍藥同用,能顯著增強治攣急疼痛的療效5. 用于調和某些藥物的烈性。如調味承氣湯用本品緩和大黃
此外
甘草的功效和作用
甘草是比較普遍的一種中草藥
甘草的功效和作用益氣補中;緩急止痛;潤肺止咳;瀉火解毒;調和諸藥。主倦怠食少;肌瘦面黃;心悸氣短;腹痛便溏;四肢攣急疼痛;臟躁;咳嗽氣喘;咽喉腫痛;癰瘡腫痛;小兒胎毒;及藥物
、食物中毒。用于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攣急疼痛,癰腫瘡毒,緩解藥物毒性、烈性。甘草性平,味甘
,歸十二經(jīng)。有解毒、祛痰、止痛、解痙以至抗癌等藥理作用。在中醫(yī)上甘草用于心氣虛
可單用
現(xiàn)代用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常與烏賊骨
生甘草的功效和作用甘草有解毒
各式甘草茶的功效 1 黃芪、甘草各5g泡水 2 有鮮荷葉100g、甘草5g 3 靈芝6g 4,紅棗甘草茶 甘草15g 該茶對焦慮不安、不易入睡 5,蓮子心甘茶 干蓮子心 6 取甘草60g、銀花30g ; 甘草性平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泡水喝的功效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泡水喝的功效,很多人對這種食物的功效和作用不是很清楚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泡水喝的功效 甘草的功效與作用 1、用于胃痛 2、用于調和某些藥物的烈性 3、用于心氣虛 4、用于癰疽瘡瘍 5、用于氣喘咳嗽 此外,現(xiàn)代用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 甘草泡水喝的功效 第一:清熱解毒 甘草的這種功效應該是大家最為熟悉的,同時也是這種中藥材的最大貢獻之一 第二:治療咳嗽痰多 如果身體出現(xiàn)了咳嗽 第三:補脾益氣 甘草進入身體之后能夠有效的促進腎臟以及脾胃的健康,所以可以緩解一些脾胃虛弱以及身體倦怠乏力 生甘草的功效與作用生甘草也叫做美草 生甘草喜陽光充沛 中醫(yī)認為它有補中益氣 生甘草的功效與作用 甘草有解毒 甘草臨床應用分“生用”與“蜜炙”之別 生甘草主要由于治療咽喉腫痛 而蜜炙主治脾胃功能減退 甘草入藥的歷史是非常悠久的。早在兩千多年前 生甘草的禁忌 清火解毒宜生用,補中緩急宜炙用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yinshiyingyang/2163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
上一篇:
九種食物千萬不可與山藥同食
甘草有什么功效
1.補脾:體虛或久病而致中焦氣虛(四肢無力
2.清熱解毒:甘草生用有清熱解毒作用。常用于癰疽瘡瘍的治療。例如對癰瘍(紅腫疼痛,如火炙),常與銀花、連翹、赤芍、丹皮、地丁、公英等同用。對各種陰疽(患處不紅、堅硬、色暗),常與熟地、麻黃、肉桂、鹿角膠、白芥子、桂枝等同用,也有解毒作用。近代研究證明,甘草對番木鱉、水合氯醛、白喉毒素、破傷風毒素、河豚毒
3.緩急:“急”含有緊張、痙攣、收縮等意義。前人經(jīng)驗認為甘能緩急,甘草味甘有緩急作用。對于腹中急痛者,常配白芍、飴糖、桂枝、大棗、生姜等同用(如小建中湯,適用于虛寒性的腹痛)。
近人研究證明,甘草有緩解胃腸平滑肌痙攣的作用,這對甘草的緩急作用,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再如配白芍同用,名芍藥甘草湯,可用于因誤用汗法傷及陰血而出現(xiàn)厥逆(肢體末梢部發(fā)涼)、腳攣急不伸等癥。
4.潤肺:生甘草兼能潤肺。對肺熱所致的咽痛、咳嗽等有效。例如配杏仁、貝母、枇杷葉、瓜蔞、知母、黃芩等,用于肺熱咳嗽;配桔梗、射干、牛蒡子
5.調和藥性:本品藥性和緩,通行十二經(jīng)
本品配生姜
用蜜炙過的甘草稱為:炙甘草
用量:一般3~9克
禁忌:脾胃有濕而中滿嘔吐者忌用
本品反大戟、甘遂
近代研究證明甘草流浸膏能抑制組織胺所引起的胃酸分泌作用甘草的功效與作用泡水喝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