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關(guān)鍵詞: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春,冬
汗豆豉粥.png)
發(fā)汗豆豉粥用到的食材
淡豆豉 : 15g
荊芥 : 5g
麻黃 : 1g
葛根 : 30g
山梔 : 3g
生石膏 : 80g
生姜 : 3片
蔥 : 2莖
粳米 : 100g
發(fā)汗豆豉粥的功效與作用
發(fā)汗
,清熱
。適用于感冒引起的高熱不退
、肺熱喘急
、頭痛
、失眠
、咽干口渴
、無汗
、煩躁以及病毒性感染引起的高熱無汗病人
。
發(fā)汗豆豉粥做法
先將上述幾味藥放入砂鍋內(nèi)同煎(時間不宜長
,煎5?10分鐘即可),去渣取汁
,加入粳米
,同煮為稀薄粥?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崭箿厥?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每日2~3次,汗出熱退即停用
。
豆豉的營養(yǎng)價值 豆豉的功效與作用
豆豉是我們常見的一種調(diào)味品
,今天我就要為大家介紹一下,豆豉的營養(yǎng)價值是什么
?豆豉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
?
豆豉的營養(yǎng)價值
豆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20%)、脂肪(7%)和碳水化合物(25%)
,且含有人體所需的多種氨基酸
,還含有多種礦物質(zhì)和維生素等營養(yǎng)物質(zhì)。
豆豉中含有很高的豆激酶
,可以改善胃腸道菌群
。
豆豉的功效與作用
1.豆豉還以其特有的香氣使人增加食欲,促進吸收
。我國在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
,曾大量生產(chǎn)豆豉供應(yīng)志愿軍食用。
2.清熱止?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罕酒沸院芮鍩帷
!端幮哉摗份d:“治血痢腹痛”
。而《范汪方》豉薤湯,則用本晶治傷寒暴下及滯痢腹痛
。故本品有清熱止痢之功效
。若癥見大便次數(shù)增多而量少,腹痛
,里急后重
,下粘液及膿血樣大便
。此乃外受濕熱疫毒之氣,內(nèi)傷飲食生冷
,積滯于腸中所致
。可用本品清熱止痢
。
3.發(fā)汗解表:豆豉辛散苦泄性寒
,入肺經(jīng),具有疏散宣透之性
,既能透散表邪
,又以能宣散郁熱,發(fā)汗之力頗為平穩(wěn)
,有發(fā)汗不傷陰之說
。《名醫(yī)別錄》曰:“主傷寒頭痛寒熱
,瘴氣惡毒
。”常用治外感初起
,癥見惡寒發(fā)熱
,無汗,頭痛鼻塞等證
。
4.宣郁除煩:豆豉既能透散外邪
,又能宣散肺胃之郁熱?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墩渲槟摇吩唬骸叭バ闹邪脙z
,傷寒頭痛,煩燥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惫视行舫裏┲πАH鐝堉倬啊秱摗窏d子豉湯
,選用本品
,治發(fā)熱,虛煩不得眠
,胸悶不舒
,或心中懊儂,舌紅苔黃脈稍數(shù)
。此乃外感熱病誤治
,邪熱留于胸膈,擾及胃腑所致
。用淡豆豉
,清宣郁火
,則氣機自然通暢,其癥自會迎刃而解
。
5.和胃消食:豆豉辛開苦降
,寒能清熱,入胃經(jīng)
,則能和胃消食
。若癥見脘腹飽脹,暖氣酸腐
,不能食
,大便不調(diào),甚至黃疸
,痞塊
,膨脹,脈滑而緊盛
。此乃氣機不利
,食滯不消所致?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蛇x用本
,宣郁利氣,和胃消食
。使氣機得通
,飲食得消,則諸證自除
。
6.安胎:《會約醫(yī)鏡》曰:淡豆豉“安胎孕
。”本品性寒味甘
,寒能清熱
,甘寒則益陰。對于素體陽盛
,或七情郁結(jié)化熱
,或外感邪熱,或陰虛生熱
,熱擾沖任
,損傷胎氣,以致胎動不安
,癥見妊娠期下血,色鮮紅
,或腰腹墜脹作痛
,心煩不安
,手心煩熱,口干咽燥
,舌質(zhì)紅
,苔黃而干,脈滑數(shù)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蛇x用本品,滋陰清熱
,涼血安胎
。
7.解毒:豆豉味甘,甘能解毒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睹t(yī)別錄》曰:“主瘴氣惡毒?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薄度杖A子本草》曰:“治中毒藥”
。《本經(jīng)逢原》則曰:“治誤食鳥獸肝中毒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惫时酒酚薪舛局Α
?捎弥紊綅拐螝鈵憾?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食物中毒,丹毒
,及上瘡痛爛等證
。如姚和眾選用本品“治小兒丹毒破作瘡,黃水出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薄端幮哉摗穭t用本品,“治上瘡痛爛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p>
豆豉的選購
以黑褐色或黃褐色、鮮美可口
、咸淡適中
、回甜化渣、具豆豉特有豉香氣者為佳
。
(:)
?感冒了喝什么粥好
導讀:
,不要急著吃藥,喝碗熱粥就能幫你緩解癥狀
。那么喝什么呢
?針對不同的癥狀
,喝的粥也不一樣。到底喝什么
?我推薦針對四種類型的養(yǎng)生粥
!
感冒了喝什么?
對于大多數(shù)感冒
,喝熱粥蓋被子發(fā)汗來治療
,而不是隨便買些感冒藥來吃。感冒時多喝熱粥
,有助于發(fā)汗
、散熱、祛風寒
,促進感冒的治愈
。同時,感冒后胃口較差
,腸胃消化系統(tǒng)不好
,喝粥可以促進吸收。喝粥可以起到保護胃黏膜的作用
。
中醫(yī)把感冒分為暑熱型
、內(nèi)熱外寒型、風寒型和風熱型四種
。我介紹不同感冒類型的方
。
一、風熱感冒:
1 、紅蘿卜馬蹄粥
做法:紅蘿卜150克
,馬蹄(荸薺)250克,大米50克
。紅蘿卜切片
,馬蹄去皮拍裂,與大米一同煲粥
,粥成后
,以少許糖或鹽調(diào)味,即可食用
。
功效:可清熱消食
,止咳、祛痰
、利尿
,潤腸通便,適用于風熱感冒。
2 、薄菊粥
做法:薄荷
、菊花各9克,桑葉
、淡竹葉各6克。水煎
,沸后5分鐘
,去渣取藥汁,加入粳米100克煮粥
。
功效:薄荷為疏散風熱之要藥
,加粳米、菊花
、桑葉
、淡竹葉制粥,對新感風熱者最適宜
。
3、粉葛豆豉粥
做法:準備10克粉葛根、10克淡豆豉
、3根蔥白莖
、10克麥冬、50克粳米
。首先將粉葛
、淡豆豉和麥冬都放進砂鍋當中,然后再加500毫升清水
,然后煮沸5到
,取汁液,再將汁和洗凈的粳米一起煮粥
,在即將煮好之前將蔥白洗凈切好放入即可
。
功效:此粥中的材料有助解表祛邪,還可養(yǎng)陰和胃
,適合風熱感冒患者食用
。
4、桑葉枇杷粥
做法:準備18克桑葉
、10克枇杷葉
、100克甘蔗、30克生茅根
、6克薄荷
、60克粳米。將藥物切碎,然后放在一起加適量的水煎煮
,煮好之后取藥汁
,接著和粳米一起煮粥即可,每天一劑,連續(xù)服用3天
。
功效:此方有著清熱生津
、肅肺止咳、益胃
,適合外受風熱的人食用。
5、發(fā)汗豆豉粥
做法:準備20克豆豉
、6克荊芥、6克防風
、3克山梔
、60克生石膏、3片生姜
、2莖蔥白和100克粳米
。把所有的藥材放進砂鍋當中加水煎煮約5到,然后取汁液
,再和粳米一起煮粥即可
。
功效:此粥有著辛涼解熱的功效,一些有風熱癥狀重
、高熱不退
、頭痛無汗、咽干口渴等癥的人適合食用
。
二、暑熱感冒:
1、香薷粥
做法:香薷5克
,粳米50克
,綠豆50克,白糖適量
。先取香薷加適量水煎沸
,去渣留汁備用。后將米與豆加水同煮粥
,熟時加入香薷藥汁再煮沸即可
。一天內(nèi)分2~3次溫食。
功效:可防治夏季輕度感冒
,能清暑熱
。香薷又稱香戎、蜜蜂草,其味辛
、性微溫
,具有發(fā)汗解暑、行水散濕
、溫胃調(diào)中之功效
,適用于夏季感冒、惡寒發(fā)熱
、頭痛無汗
,或兼有腹痛吐瀉、小便不利等
。
2、鮮蘆根粥
做法:鮮蘆根30克
,粳米50克
。先將蘆根切成段,加水適量
,煎煮15分鐘
,取汁納粳米,以米熟為度
,之后加冰糖適量食之
。
功效:緩解暑熱感冒癥狀。
三、:
1、防風粥
做法:防風(在藥店可以買到)15克,蔥白2根
,生姜3片
,大米50克。先將大米煮熟
,快熟時加入防風
、蔥白和生姜,可適量加鹽
。
功效:該粥可清熱祛風
、散寒止痛,適用于引起的畏寒發(fā)熱
、骨節(jié)酸痛
、鼻塞聲重、腸鳴瀉泄等癥
。
2、神仙粥
做法:生姜6克,糯米100克,加入適量的水煮粥
。粥將成時放入洗凈切碎的連須蔥白30克
,繼續(xù)煮三五分鐘,再加入米醋10毫升
,再稍煮
,趁熱服用。服后宜蓋被靜臥
,微出汗
。
功效:很適合風寒感冒初期的患者。其中
,蔥白和生姜都有辛溫解表
、驅(qū)寒溫陽的功效。
3、荊芥粥
做法:荊芥9克
,薄荷3克,淡豆豉9克
,加水煮開
,沸后5分鐘,去渣取藥汁
,加入糯米100克煮粥
。每日2次,溫熱服食
。
功效:可發(fā)汗解表
,清熱利咽,退熱除煩
,適用于傷風感冒
,發(fā)熱惡寒,頭痛
,咽痛
,心煩,失眠等
。
4、生姜蘇葉粥
做法:蘇葉10克、生姜3片
,將白粥熬好后放入
,再開鍋就可食用了。
功效:生姜是對付發(fā)燒
、打噴嚏
、咳痰等癥狀的最好“武器”
,有祛痰、祛寒
、補氣
、平喘的作用,蘇葉也有發(fā)散風寒的效果
,在一般藥店就可買到
。風寒感冒喝生姜蘇葉粥很有效。
5、紫蘇杏仁粥
做法:蘇葉10克
,杏仁(去皮、尖)5克
,粳米50克
,生姜3片,大棗3枚
。先用粳米洗凈煮粥
,待臨煮熟時,加入蘇葉
、杏仁、生姜
、大棗
,趁熱喝粥。
功效:紫蘇葉辛
、溫
,可解表散風寒,又可理氣寬中
;生姜
、大棗可調(diào)和營衛(wèi);杏仁下氣止咳
;粳米甘
、平,健脾胃
。合用可起到解表散寒
、和胃、理氣止咳的功效
。
四 、流行性感冒:
1、白蘿卜茶葉粥
做法:白蘿卜100克
,茶葉5克
,食鹽適量
。先將白蘿卜洗凈切片煮爛,加少許食鹽
,熬粥
,再將茶葉用開水泡5分鐘后倒入粥內(nèi)。
功效:治流行性感冒
。白蘿卜能夠清熱化痰
,茶葉可以清肺熱,有理氣開胃
,止咳化痰之功效
。
、【什么】
、
?介紹11種風熱感冒食療方
養(yǎng)生導讀 :風吃什么好
?夏秋季節(jié)多發(fā)風,一定要對癥
。風的治療以祛風清熱為主
,下面為您11種風熱,可不能以為了喝生姜紅糖水就能治愈
,這樣只能加重情
!
風熱感冒食療
風熱感冒是風熱之邪犯表、肺氣失和所致
,癥狀表現(xiàn)為發(fā)熱
、有汗、咽喉紅腫疼痛
、咳嗽
、痰粘或黃、鼻塞黃涕
、苔薄白微黃等
。風熱感冒多見于夏秋季,外感風熱所致
。服用生姜
、大蒜對于風熱感冒并沒有效果,因為生姜
、蔥白等都是辛溫食物
,能發(fā)汗解表,理肺通氣
,反而會助長風熱感冒熱勢
,使情向壞的方向發(fā)展。
1 、桑葉薄荷飲
材料:桑葉5克
,菊花5克
,薄荷3克,苦竹葉30克
。
做法:將上藥用清水洗凈
,放入茶壺內(nèi),用開水泡十分鐘即可
,隨時飲用
。
功效:本品對風熱感冒既有辛涼解表作用,又可做為預防茶劑飲用
。
2 、三花茶
材料:金銀花15克,菊花10克
,茉莉花3克
。
做法:將金銀花、菊花
、茉莉花放入茶杯中
,用沸水沖泡,燜泡10~15分鐘即可
,代茶飲用
。
功效:清熱解毒。適用于防治熱毒所致的風熱感冒
,咽喉腫痛
,癰瘡等。此茶除用于治療外
,平素“火氣”盛者
,常服有降“火”的養(yǎng)生作用
。
3、雙花紅果飲
材料:金銀花30克,菊花15克
,山楂10克
,蜂蜜30克。
做法:將山楂用熱水浸泡
,加入金銀花
、菊花,置武火上水煎3分鐘
,濾過
,兌入蜂蜜攪勻。每日1劑
,分2次飲服
。
功效:辛涼解表
,解毒利咽。主治風熱感冒
。
4、西瓜番茄汁
材料:西瓜、番茄各適量
。
做法:西瓜取瓤
,去籽,用紗布絞擠汁液
。番茄先用沸水燙
,剝?nèi)テぃ灿眉啿冀g擠汁液
。二汁合并
,代茶飲用。
功效:清熱解毒
,祛暑化濕
。治夏季感冒,癥見發(fā)熱
、口渴
、煩躁、小便赤熱
、食欲不佳
、消化不良等。
5、杭菊糖茶
材料:杭菊糖30克
,白糖適量。
做法:將杭菊花放茶壺內(nèi)開水浸泡
,加白糖適量
。
功效:通肺氣止咳逆,清三焦郁火
。適用于風熱感冒初起
、頭痛發(fā)熱患者。
6、銀花薄荷飲
材料:銀花30克
,薄荷10克,鮮蘆根60克
。
做法:先將銀花
、蘆根加水500毫升,煮15分鐘
,后下薄荷煮沸3分鐘
,濾出加適量白糖
,溫服,日服3~4次
。
功效:本飲劑解熱作用較強
,適用于風熱感冒發(fā)熱咽干口渴突出者。
7、粉葛豆豉粥
材料:粉葛根10克
,淡豆豉10克,蔥白3莖(洗凈)
,麥冬10克
,粳米50克。
做法:將粉葛根
、淡豆豉
、麥冬放入砂鍋中,加水500毫升
,置火上煮沸約5~
,濾去渣,于藥汁中放入粳米
,同煮為稀粥
。將蔥白切成短節(jié),于藥粥將成時放入
,攪拌即成
,溫服。
功效:本粥中葛根
、豆豉
、蔥白解表祛邪,麥冬
、粳米養(yǎng)陰和胃
,有祛風和緩、解熱不猛
、養(yǎng)陰不膩的特點
,是風熱感冒的飲食佳品
。
8、冬瓜蓮葉扁豆粥
材料:冬瓜500克,白扁豆30克
,鮮蓮葉15克
。
做法:將扁豆、蓮葉
、冬瓜洗干凈
,冬瓜連皮切成小塊
。把扁豆、蓮葉一起放入鍋內(nèi)
,加清水適量
,大火燒沸后,下冬瓜
,然后用小火煮1~2小時
,調(diào)味即可飲用。
功效:有清肺熱
、化痰止咳之功效和化風熱感冒之功效
。
9、發(fā)汗豉粥
材料:淡豆豉20克
,荊芥6克
,防風6克,山梔3克
,生石膏60克
,生姜3片,蔥白2莖
,粳米100克
。
做法:先將上述各藥入砂鍋煎沸后煮約5~,濾汁去渣
,再放入粳米
,同煮為稀粥。
功效:本方以辛涼解熱為主要療效
,適用于風熱較重
、高熱不退、頭痛無汗
、咽干口渴
、脈浮數(shù)有力的人,療效顯著
。
10、黃芪生姜大棗粥
材料:黃芪15克,大棗15克
,生姜3片
。
做法:將黃芪洗凈切片,生姜
、大棗洗凈
,一同用大火煮沸,再改用小火煮1小時左右即成,飲湯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