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滿時節(jié)
中醫(yī)認為,濕邪為“六淫”外邪之一,其致病有三方面的特點:
一是濕為陰邪
,易傷陽氣,阻遏氣機,常致脾陽不振,運化無權,使水濕內(nèi)生,發(fā)為泄瀉、水腫、尿少等癥。濕為彌漫存在的水二是濕性重濁
三是濕性粘滯,易兼它邪
。濕病癥狀多粘滯而不爽,起病隱緩,病程較長,往往反復發(fā)作,或纏綿難愈。濕為有形之質(zhì),其性重濁粘滯,它邪易于粘著依附,其中以寒、熱、暑邪尤多,濕熱、寒濕、暑濕是臨床最常見的濕邪致病證類。正因為此
,有些人在夏季容易食欲不好,并將其歸因于天氣太熱的緣故,其實“熱”并非主要原因,“濕”才是罪魁禍首?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1、白扁豆
為豆科一年生纏繞草本植物扁豆的成熟種子,呈扁橢圓形或扁卵圓形
,一側邊緣有半月形白色突起的種阜,質(zhì)堅硬,種皮薄脆,嚼之有豆腥味。本品甘,微溫。歸脾、胃經(jīng)。具有健脾化濕,和中消暑的功效,用于脾胃虛弱,食欲不振,大便溏瀉,白帶過多,暑濕吐瀉,胸悶腹脹。炒白扁豆健脾化濕,用于脾虛泄瀉,白帶過多。白扁豆一身都是寶,它的果皮(扁豆衣)、花、葉均可入藥。扁豆衣能健脾、化濕,用于治療痢疾、腹瀉、腳氣、浮腫等;扁豆花能解暑化濕、和中健脾,用于夏傷暑濕白扁豆粥:白扁豆60克(鮮品增至120克),粳米100克同煮粥
2、赤小豆
為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赤小豆或赤豆的成熟種子。呈圓柱形稍扁
,表皮赤褐色或紫色,種臍白色,線形突起偏向一端,氣微,味微甘,嚼之有豆腥味。本品甘、酸赤小豆薏米粥:赤小豆30克
赤小豆排骨湯:赤小豆100克
3 本品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 茯苓麥冬粥:茯苓30克 茯苓栗子粥:茯苓15克 南方醫(yī)科大學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腦病科(神經(jīng)內(nèi)科) 擅長疾?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em>各種頭痛及神經(jīng)痛、眩暈、失眠、神經(jīng)衰弱、...[詳細]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yinshiyingyang/6959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中小學生增強免疫力該怎么吃?
下一篇:
疫情期間怎么吃才健康安全?
彭康教授
主任醫(yī)師
,這樣做法比外面的更好吃
!都看一眼吧!.png" alt="立秋后幾點起床最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