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余光中在《尋李白》中唱道:“酒入愁腸
不知從何時起
獨坐時
古人云:“獨啜曰幽,二客曰勝
,三四曰趣,五六曰泛,七八曰施”,飲茶時人不需要太多,煮茗敘舊、品茶抒情,是最理想的情形。但也有例外,那就是中秋月明星稀之時。記得去年中秋,我們一行十多人在酒足飯飽之后,浩浩蕩蕩進入古色古香的陽明祠,陽明祠依山而立,翠樹環(huán)繞,風動婆娑起舞,沙沙有聲,亭廊相接,芳草相伴,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品茶豈不意趣盎然?對于茶葉的種類,我的習慣是夏日喝淺翠碧清的都勻毛尖
、龍井;春秋兩季喝湯色黃橙艷麗的鐵觀音;冬天則喝香濃醇厚、深紅色的普洱,有一種在寺廟里修行的幻覺。至于喝茶的器具
,因人而異,只要自己喜歡便好,質(zhì)地有紫砂、玻璃、白瓷、青瓷等等。我有一個極其喜歡的白瓷茶杯,上書兩行綠色的小詩:“悠閑生活筆數(shù)支,逍遙歲月茶一壺”,這是我崇尚的生活方式,我覺得人若能過上幾年這樣的日子也不枉此生。魯迅曾說過:“有好茶喝,會喝好茶
,是一種清福。”飲茶的藝術注重甘、清、活、閑,人的心境通過這種領悟的過程變得空靈而飄逸,飲茶的哲學在于讓人輕松、寧靜、自在,既可自得其樂,亦可與人分享,借一杯清茗作心靈的溝通。在我們今天這個喧囂繁雜的塵世中,我們都需要一杯好茶
,來洗滌心上的煩惱與塵埃1.關于欣賞茶詩句 胡秉言
《茶》
祥
茗嫩
銅壺水,煮三江
紫砂瓷素
陸羽邀神農(nóng)
清高文人墨客
淡淡清香飄千古,修身聽命日月長
《茶》胡秉言
茗
碧嫩
著圣水
芳馨淡爽,厚重清明
古今呈異客
感悟浮沉歲月
半盞淳茶方寸潤,修德養(yǎng)性凈心靈
元稹
茶
,香葉
,嫩芽,慕詩客
,愛僧家。碾雕白玉
,羅織紅紗。銚煎黃蕊色,婉轉曲塵花
。夜后邀陪明月
,晨前命對朝霞。洗盡古今人不倦
,將至醉后豈堪夸。2.有沒有誰能提供有關茶的古詩及賞析啊 除了《七碗茶歌》 謝謝大家嘍~提問者: 波波可愛淘 - 見習魔法師 二級 最佳答案宋代蘇軾 《汲江煎茶》 活水還須活火烹,自臨釣石取深清
大瓢貯月歸春甕
枯腸未晚禁三碗,生聽荒城長短更
口云諫議送書信,白絹斜封三道印
聞道新年入山里,蟄蟲驚動春風起
仁風暗結珠蓓蕾
至尊之余合王公
一碗喉吻潤
四碗發(fā)輕汗,平生不平事
七碗吃不也
山上群仙司下土
便為諫議問蒼生
詩中描述詩人關閉柴門
詩人剛飲一碗
如蘇武的“獨攜天上小團月
特別是“唯有兩 習習清風生”一句,文人尤愛引用
陳繼儒“山中日月試新泉
齊已的《詠茶十二韻》是一首優(yōu)美五言排律。 百草讓為靈
,功先百草成。甘傳天下口,貴占火前名
。 出處春無雁,收時谷有鶯。封題從澤國
,貢獻入秦京。 嗅覺精新極,嘗知骨自輕。研通天柱響
,摘繞蜀山明。 賦客秋吟起,禪師晝臥驚。角開香滿室,爐動綠凝鐺
松黃干旋泛
曾尋修事法
前二聯(lián)首先介紹了百草之靈的茶所具有的品性,后十聯(lián)分別描繪了茶的生長
、采摘、入貢、功效、烹煮、寄贈等一系列茶事,語言上的對仗堪稱一絕,除首尾二聯(lián)外,每聯(lián)上下兩句都對仗工整,極顯語言的優(yōu)美整飭。 故人寄茶 【唐】曹鄴 劍外九華英,緘題下玉京。開時微月上
,碾處亂泉聲。 半夜招僧至,孤吟對月烹。碧沉霞腳碎,香泛乳花輕
。 六腑睡神去,數(shù)朝詩思清。月余不敢費
,留伴肘書行。 煎茶 【唐】成彥雄 岳寺春深睡起時,虎跑泉畔思遲遲。蜀茶倩個云僧碾
,自拾枯松三四枝。 焙茶塢 【唐】顧況 新茶已上焙,舊架憂生醭。旋旋續(xù)新煙,呼兒劈寒木
。 九日與陸處士羽飲茶 【唐】皎然 九日山僧院,東籬菊也黃。俗人多泛酒,誰解助茶香
。 酬友人春暮寄枳花茶 【唐】李郢 昨日東風吹枳花如云正護幽人塹
相如病渴今全校
巖下維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 從弟舍人惠茶 【唐】劉兼 曾求芳茗貢蕪詞,果沐頒沾味甚奇。龜背起紋輕炙處
,云頭翻液乍烹時。 老丞倦悶偏宜矣,舊客過從別有之。珍重宗親相寄惠
,水亭山閣自攜持。 嘗茶 【唐】劉禹錫 生拍芳叢鷹觜芽,老郎封寄謫仙家。今宵更有湘江月
,照出菲菲滿碗花兔毛甌淺香云白
,蝦眼湯翻細浪俱幽叢自落溪巖外
,不肯移根入上都。 茶中雜詠·煮茶 【唐】皮日休 香泉一合乳,煎作連珠沸。時看蟹目濺
,乍見魚鱗起。 聲疑松帶雨,餑恐生煙翠尚把瀝中山
塵心洗盡興難盡,一樹蟬聲片影斜
夜臼和
3.茶的情詩 賞析 一
如果我是開水
你是茶葉
那么你的香郁
必須依賴我的無味
讓你的干枯,柔柔的
在我里面展開
讓我的浸潤
舒展你的容顏
我必須熱
彼此才能相溶
我們必須隱藏
在水里相覷相纏
一盞茶工夫
我倆才決定成一種顏色
無論你怎樣沉浮
把持不定
你終將緩緩地
輕輕地
落下,攢聚
在我最深處
那時候
你最苦的一滴淚
將是我最甘甜的雨露
二
首先
這種茶與水的交融是他們之間的一種契合;而作者把這種現(xiàn)象與自己內(nèi)心的情感相聯(lián)系,更是他們之間的一種契合
曾經(jīng)泡過茶
當然,換個角度看
第一層:茶是女子
水的細膩
第二層:茶為男子
水做的女人給了男人重生
但不論怎么比喻,二者總是有一種契合
還有更露骨的:無論你怎么把持不定
呵呵
4.詩詞賞析:寫茶的古詩詞有哪些 《對茶》(唐·孫淑)
小閣烹香茗
婢捧消春困, 親嘗散暮愁
《夏日閑居》(唐·張籍)
多病逢迎少, 閑居又一年. 藥看辰日合
草長睛來地
和韋開州盛山茶嶺 (唐·張籍)
紫芽連白蕊
《尚書惠蠟面茶》 (唐·徐寅)
武夷春暖月初圓,采摘新芽獻地仙
金槽和碾沉香末,冰碗輕涵翠縷煙
《峽中嘗茶》 (唐·鄭谷)
簇簇新英摘露光,小江園里火煎嘗. 吳僧漫說鴉山好
,蜀叟休夸鳥嘴香.合座半甌輕泛綠
,開緘數(shù)片淺含黃. 鹿門病家不歸去,酒渴更知春味長.《嘗茶》 (唐·劉禹錫)
生怕芳叢鷹嘴芽
,老郎封寄謫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霏霏滿碗花.九日與陸處士羽飲茶 (唐·皎然)
九日山僧院,東籬菊也黃. 俗人多泛酒
《飲茶歌誚崔石使君》 (唐·皎然)
越人遺我剡溪茗,采得金芽爨金鼎.素瓷雪色飄沫香,何似諸仙瓊蕊漿.
一飲滌昏寐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飲酒多自欺.愁看畢卓甕間夜
崔侯啜之意不己
喜園中茶生 (唐·韋應物)
潔性不可污
聊因理郡余
茗坡 (唐·陸希聲)
二月山家谷雨天
湖州貢焙新茶 (唐·張文規(guī))
鳳輦尋春半醉回,仙娥進水御簾開.牡丹花笑金鈿動
《與孟郊洛北野泉上煎茶》 (唐·劉言史)
粉細越筍芽
敲石取鮮火
潔色既爽別,浮氳亦殷勤.以茲委曲靜
,求得正味真.宛如摘山時
,自歠指下春.湘瓷泛輕花,滌盡昏渴神.此游愜醒趣
,可以話高人.《新茶詠寄上西川相公二十三舅大夫二十二舅》(唐·盧綸)
三獻蓬萊始一嘗
,日調(diào)金鼎閱芳香. 貯之玉合才半餅,寄與阿連題數(shù)行.《與趙莒茶宴》(唐·錢起)
竹下忘言對紫茶
,全勝羽客醉溜霞.塵心洗盡興難盡,一樹蟬聲片影斜.與亢居士青山潭飲茶 (唐·靈一)
野泉煙火白云間,坐飲香茶愛此山.巖下維舟不忍去
,青溪流水暮潺潺.《琴茶》(唐·白居易)
亢亢寄形群動內(nèi)
,陶陶任性一生間.自拋官后春多醉,不讀書茶來老更閑.琴里知聞唯“淥水”
,茶中故舊是蒙山.窮通行止長相伴,誰道吾今無往還.夜聞賈常州
、崔湖州茶山境會亭歡宴 (唐·白居易)遙聞境會茶山夜,珠翠歌鐘俱繞身.盤下中分兩州界
,燈前各作一家春《夏晝偶作》(唐·柳宗元)
南州溽暑醉如酒
,隱幾熟眠開北牖.日午獨覺無余聲,山童隔竹敲茶臼.《題禪院》(唐·杜牧)
觥船一棹百分空
,十歲青春不負公.今日鬢絲禪榻畔,茶煙輕揚落花風.《西陵道士茶歌》(唐·溫庭筠)
乳竇濺濺通石脈,綠塵愁草春江色. 澗花入井水味香
,山月當人松影直.仙翁白扇霜鳥翎.拂壇夜讀《黃庭經(jīng)》.疏香皓齒有余味
,更覺鶴心通杳冥.茶詩 (五代后晉·鄭邀)
嫩芽香且靈,吾謂草中英.夜臼和煙搗
,寒爐對雪烹.惟憂碧粉散
,常見綠花生.最是堪珍重,能令睡思清.5.關于茶葉的詩句 1
---張載《登成都白菟樓詩》
2
---杜育《荈賦》
3、根柯灑芳津
,采服潤肌骨。---李白《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
4、流華凈肌骨
,疏瀹滌心原。素瓷傳靜夜,芳氣清閑軒。---顏真卿《月夜啜茶聯(lián)句》
5
、竹下忘言對紫茶,全勝羽客醉流霞。塵心洗盡興難盡,一樹蟬聲片影斜。---錢起《與趙莒茶宴》
擴展資料
公元前2世紀
,西漢的司馬相如在其所著的《凡將篇》中,記錄了當時的20種藥物,其中的“荈、詫”就是茶。成文于秦漢時期的《爾雅》一書中也載有“槚、苦荼”。這是到目前為止,我國所發(fā)現(xiàn)的有關茶葉的最早文字記載。我國歷史上第一部茶學專著是陸羽所著的《茶經(jīng)》。此書初稿完成于公元8世紀唐代宗永泰元年(765)
。全書分三卷十章7000余字。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本茶葉的百科全書,也是全世界第一部茶學專著。6.關于“茶”的古詩有哪些 (1)浣溪沙·誰念西風獨自涼年代:清 作者:納蘭性德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
,沉思往事立殘陽。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
,當時只道是尋常。(2)望江南·超然臺作年代:宋 作者:蘇軾春未老,風細柳斜斜。試上超然臺上看
,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寒食后
詩酒趁年華。(3)寒夜年代:南宋 作者:杜耒寒夜客來茶當酒
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酒困路長惟欲睡
,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門試問野人家。(5)臨安春雨初霽年代:宋 作者:陸游世味年來薄似紗
,誰令騎馬客京華。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矮紙斜行閑作草
,晴窗細乳戲分茶。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一、賞析《浣溪沙》納蘭性德此詞,上闋是此時此地的沉思,下闋是對往時往事的回憶;上闋是納蘭性德此時此地的孤獨,下闋是納蘭性德和妻子在曾經(jīng)的短短三年之中那一些短暫而無邊的歡樂。上闋寫喪妻后的孤單凄涼
。首句從季節(jié)變換的感受發(fā)端。西風漸緊
,寒意侵人。值此秋深之際,若在往日但今年此時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一切景語
在西風吹冷、黃葉蕭蕭的冬天日子里
而“涼”字描寫的絕不只是天氣
在秋風勁吹之下
窗戶關上了
他獨立在空蕩蕩的屋中
次句平接,面對蕭蕭黃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