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茶是一種泡茶的技法
泡功夫茶有什么茶具
1 茶壺是用來沖茶得 2 潮州茶客常以白地藍花 3、茶洗 形如大碗 4 盤面要寬 5 功夫茶在灑茶后還要將茶壺倒置過來 6 7、龍缸 用以貯存大量的泉水 8、紅泥小火爐 小火爐是放在精制的木架上面的,木架像塔形 9、砂跳 “砂跳” 10、羽扇與鋼筷 羽扇是用以煽火的 1
2、茶匙
3、茶鏟,用于鏟茶
4
5
6
7、茶碗
8、茶盂
9、茶碟
10、公道杯
11 標準的功夫茶藝,有后火,蝦須水(剛開未開之水),捅茶,裝茶,燙杯,熱罐(壺),高沖,低斟,蓋沫(以壺蓋將浮在上面的泡沫抹去),淋頂十法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chaqi/551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功夫茶各種用具的名字?
【功夫茶道所需要用的茶具】 茶道茶具
功夫茶道所需要用的茶具
一
潮州土語叫做“沖罐”,也有叫做“蘇罐”的
沖功夫茶除了用“沖罐”之外
二、茶杯
茶杯的選擇也有個四字訣:小、淺、薄、白。小則一啜而盡;淺則水不留底;色白如玉用以襯托茶的顏色;質薄如紙以使其能以起香。潮州茶客常以白地藍花、底平日闊、杯底書“若深珍藏”的“若深林”為珍貴,但已不易得。江西景德鎮(zhèn)和潮州楓溪出品的白瓷小杯,也是很好的,俗稱為“白果杯”。
至于有的人還講究什么“春宜牛眼杯,夏宜栗子杯,秋宜荷葉杯,冬宜吊鐘懷”,這又未見講究太多了。不過,用喇叭杯、牛乳杯……這些作為工夫茶的茶杯,都是不很合適,有失“斯文”之道了。
三、茶洗
形如大碗,深淺色樣很多,烹功夫茶必備三個,一正二副,正洗用以浸茶杯,副洗一個用以浸沖罐,一個用以盛洗杯的水和已泡過的茶葉。
四、茶盤
茶盤是用來盛茶杯的,也有各種款式,圓月形、棋盤形……等等。但不管什么式樣,最重要也是四字訣:寬、平、淺、白。就是盤面要寬,以便就客人人數(shù)多寡,可以放多幾個懷;盤底要平,才不會使茶杯不穩(wěn),易于搖晃;邊要淺
五
比茶盤小,是用來置沖罐的
六、水瓶與水缽
作用一樣,都是用以貯水烹茶的。水瓶,修頸垂肩,平底,有提柄,素瓷青花者最好。也有一種束頸有嘴
水缽,也是用來貯水以備烹茶的
七、龍缸
大龍缸類似庭中栽種蓮花之蓮缸
八
“綠蟻新焙酒,紅泥小火爐
紅泥小火爐,潮安
九、砂跳
“砂跳”,潮安楓溪做的最著名,俗稱“茶鍋”,是用砂泥制成的,很輕巧,水一開,小蓋子會自動掀動,發(fā)出一陣陣的聲響。這時的水沖茶剛剛合適。至于用鋼鍋
十、羽扇與鋼筷
羽扇是用以煽火的
以上,雖然還不夠陸羽所規(guī)定的二十四式茶具的規(guī)格,但也已經(jīng)洋洋大觀了。如果還要再說些,那么二十四件也不為多,例如裝茶葉的錫罐,就以潮汕造的為最上品。還有茶巾,專門以凈滌茶具。茶幾,用以擺設茶具。茶擔,可以貯藏茶器,春秋佳日,登山浮水,臨流漱石,林墅深幽,席地小坐,烹茗啜飲
功夫茶道的泡茶方法
焚香靜氣:焚品檀香
葉嘉酬賓:出示所泡茶葉讓客人觀賞
火煮山泉:泡茶用山溪泉水為上
孟臣淋漓:即湯洗茶壺,惠孟臣是明代紫砂壺制作家,后人把名茶壺喻為孟臣
烏龍入宮:把烏龍茶放入紫砂壺內
懸壺高沖:又稱高山流水,把盛開水的壺提高沖水,充分激蕩茶葉,使茶葉翻動,清潔茶葉
春風拂面:用壺蓋輕輕刮去表面白色泡沫,使茶葉更清潔(不喝)
重洗仙顏:用開水淋洗茶壺,即洗凈茶壺外表又提高壺溫
若琛出韻:即湯洗茶杯,(若琛清初),以擅長制茶杯而出名,后人把茶杯喻為若琛甌
玉液回壺:即把已泡好的茶水倒入另一個茶壺使茶湯更為均勻
游山玩水:沿著杯壁斟茶一圈
關公巡城:依次來回往各杯低斟茶水
韓信點兵:壺中茶水少許時,則住各杯點斟茶水(又稱蜻蜓點水或觀音滴水)
三龍護鼎:用母指食指扶杯,中指托杯,此法既穩(wěn)當又雅觀,三根手指比喻三龍,此時另一手可做護杯姿勢
喜聞幽香:即聞烏龍茶的香味
鑒賞三色:認真觀看茶水在杯中的上中下三種顏色,故稱三色
初品奇茗:觀看、聞香后開始品茶湯味道(三口為一品)
盡杯謝茶:起身喝盡杯中之茶,以謝茶農(nóng)栽種,制作佳茗,恩典感謝茶藝小姐盡心熱情敬獻茶藝、茶禮。
,大家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