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三十輻共一轂 有上章“同功而異位”內(nèi)圣外用的說法 本文多用譬喻,首先提出擔當任重道遠的車毀,它能活用不休,輪轉(zhuǎn)無窮的中心關(guān)鍵所在,便是中空無物,所以才能支持多方面的效用。同時也使多方面的力量,歸到中心點而返還無用之用的大用,無為而無不為的要妙。 如“三十輻共一毅,當其無,有車之用?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透過這種物理自然的法則,便可了解修身成就的要點:“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的修養(yǎng),要在中心無物,任運于有無之間的妙用。如果用在施于大政,“愛民治國,能無知乎”!便須如此車轂的中心,虛懷無朕,合眾輔而完成大力的全功。 其次,如“誕填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了解這種與其能空能無,才能具有盛滿裝載器物的容物價值。無論為后天修養(yǎng)性命之道的“專氣致柔,能嬰兒乎”!與出而用世的“天門開闔,能無雌乎”!都必須“虛懷若谷”,與天地精神往來而得大機大用。 再次,如“鑿戶牖以為室 最后重復叮嚀,無論是出世之道,與入世之用,必須要切實明白道在有無之間的竅妙。因此說:“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了解此理,才是真能懂得“利用安身”的大法則。后來到了五代,道家的神仙才于譚峭,發(fā)揮了道家學術(shù)思想的物化思想,與老莊的學說合流,寫了一本名著《化書》。其中有關(guān)物理之際,有無之間的妙用,闡發(fā)得雋水透辟之至 理解透辟如譚子的深度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daodejingzhujie/714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上一篇:
南懷瑾《老子他說》第十章(2)
下一篇:
南懷瑾《老子他說》第十二章
、八十一" onerror="nofind(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