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 >> 諸子百家 >> 國學(xué)文化 >> 道德經(jīng)注解

      南懷瑾《老子他說》第四十五章

      德玄 2024-12-10 20:45:56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沖,其用不窮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
      ,大辯若訥
      。躁勝寒,靜勝熱
      。清靜為天下正

      1258.jpg

      如何達(dá)到無為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我們宇宙的物理
      ,大成功大圓滿的東西
      ,天然都存在著相當(dāng)?shù)娜毕荨2贿^
      ,有一點(diǎn)缺陷的話
      ,反而永遠(yuǎn)不會(huì)環(huán);換一句話說
      ,若求快一點(diǎn)圓滿
      ,就快一點(diǎn)完蛋。道家的哲學(xué)始終是這個(gè)看法
      。很多名人懂得人生的道理
      ,懂得了這個(gè)道,就像滿清中興名將曾國藩
      ,到晚年還標(biāo)榜自己的書房叫“求闕齋”
      ,求一點(diǎn)缺陷;不能把自己搞得太圓滿
      ,因?yàn)槿f事不可能太圓滿,所以要保持有固不足


      “大盈若沖

      ,其用無窮”,大盈就是大滿
      ,真正的充滿
      ,如瀑布一樣,不停地從山上流下來
      ,天天都盈滿流動(dòng)
      ,這就是“沖”的作用?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畹臇|西是永無在流動(dòng)的
      ,所以其用無窮。最可嘆的是
      ,有人想把現(xiàn)成的享受
      ,現(xiàn)成的東西,永遠(yuǎn)保住不動(dòng)
      ,認(rèn)為屬于自己的
      ,這就犯了前面所說“大費(fèi)”的毛病,結(jié)果一定是“厚亡”
      。財(cái)富如此
      ,權(quán)力也是一樣,一切的東西
      ,不能用之于私
      。如果不能“大盈若沖”
      ,那就完了,要像河水一樣流動(dòng)才可以


      “大直若屈”

      ,我們這個(gè)世界沒有直線的,別的世界有沒有不知道
      。你到太空去看
      ,有些星球是橫條的,有些星球是三條的
      ,有些星球是橢圓的
      ,只有我們這個(gè)星球——地球是圓圓的。我們這個(gè)世界
      ,因?yàn)槭莻€(gè)圓球
      ,所以是圓圈曲線沒有直線?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按笾比羟笔钦f直線像是曲線的意思
      。懂了這個(gè),就知道人生的道理
      。所謂的直
      ,是把那個(gè)曲線切斷,然后人為地校定叫做直
      ,這是假的直
      ;真懂得的話,“屈”的道理就是直


      “大巧若拙”

      ,現(xiàn)在科學(xué)進(jìn)步了,什么東西都是電器化
      ,越來越精細(xì)
      ,當(dāng)然不是古董。這些精巧的東西
      ,用完了就必須丟掉
      ;但是,真正好的東西
      ,并不那樣巧妙
      ,而是很笨拙的。


      “大辯苦訥”

      ,真正會(huì)講話的
      ,就像是笨笨的那樣,好像一句話都講不出來——“若訥”,在歷史文獻(xiàn)上經(jīng)常提到的成功人物多半如此
      ,非常有趣
      。這些人物不一定讀過《老子》,但他們表現(xiàn)出來的智慧
      ,吻合了老子這句話
      。像宋太祖趙匡胤,當(dāng)了皇帝以后
      ,當(dāng)時(shí)江南的南唐李后主李煜還沒有投降
      。李后主的文學(xué)修養(yǎng)很高,比詩詞的話
      ,趙匡胤一定比不上的
      。可是
      ,如果兩個(gè)人考試比賽當(dāng)皇帝
      ,一定錄取了趙匡胤,不會(huì)錄取李后主
      。李的詩詞歌賦樣樣好
      ,他的大臣們,如宰相徐鉉
      ,文學(xué)也是非常之好
      。有一天,李后主派了這位宰相徐鉉出使北宋
      ,趙匡胤聽說這位宰相學(xué)問很好,特別召開了一個(gè)御前會(huì)議
      ,研究派哪一位飽學(xué)之上來接待這位來自南唐的使臣
      。這個(gè)人學(xué)問一定要比得上徐鉉,才不會(huì)被南唐藐視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墒撬纬粋€(gè)偌大的朝廷,卻選不出一個(gè)人來
      ,最后趙匡胤就從自己的衛(wèi)士中找到一位相貌堂堂
      、一個(gè)大字也不認(rèn)識(shí)的人,擔(dān)任接待大使的任務(wù)
      。徐鉉到后
      ,為了表露自己的才華,天文
      、地理
      、國際、政治,高談闊論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墒沁@位接待大臣,什么都不懂
      ,只是哼哼哈哈
      ,請上坐,請喝茶
      ,如此這般搞了三天
      。徐鉉心里想,趙匡胤手下有學(xué)問的人太高了
      ,我說了半天他都不置可否
      ,也沒有贊嘆或認(rèn)可,對于趙匡胤的政權(quán)
      ,頗為莫測高深


      這正是趙匡胤的高明,對付這些滿口談學(xué)問的學(xué)者

      ,只派一個(gè)老土與他接觸
      ,反正你講什么他都不懂,以木訥相對就成功了
      。這是很妙的“大辯若訥”


      “躁勝寒,靜勝熱

      ,清靜為天下正
      。”夏天的氣候
      ,到了中午
      ,氣溫會(huì)熱得令人發(fā)躁,“躁勝寒”
      ,燥熱的氣一來
      ,把寒氣冰水化掉了。但是
      ,你不要被老子的文章騙過去哦
      !反過來說就是“寒勝躁”;太陽的熱能
      ,照到北極冰山就起不了太大的作用
      ,只是稍稍溫暖一點(diǎn)罷了,好像少穿一件皮袍而已
      ,都是正反相合的


      “靜勝熱”,我們都曉得心靜自然涼,一靜下去就不會(huì)熱了

      。反過來說
      ,就是“熱勝靜”,熱也會(huì)造成清凈
      ,不然的話
      ,學(xué)佛修道成功,那個(gè)三昧真火一來
      ,既不冷
      ,也不熱,能克服一切
      。所以
      ,老子引用的都是相對的,主要在說明這些都是兩邊的觀念
      ,只有“清靜為天下正”
      。能夠真正清凈,才能有無為的境界
      。反過來說
      ,無為又是清凈的原則、道的原則
      ;無為達(dá)到的境界就變成清凈
      ,這就是“清靜為天下正”的道理。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daodejingzhujie/720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

      ,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shí)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huì)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cuò)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huì)第一時(shí)間予以刪除
      ,并同時(shí)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guān)文章
      李西月《道德經(jīng)注釋》五十二
      第五十二章天下有始 天下有始
      ,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
      ,以知其子
      ;既知其子,復(fù)守其母,沒身不殆
      。塞其兌
      ,閉其門,終身不勤
      。開復(fù)歸其明
      ,無遺身殃,是謂襲常
      。 金丹一物
      ,豈有它哉?只是先天一元真氣
      ,古人喻為真鉛
      司馬光《道德真經(jīng)論》八十
      、八十一
      【第八十章】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使民重死而不遠(yuǎn)徙
      。雖有舟輿,無所乘之
      ,雖有甲兵
      ,無所陳之。使民復(fù)結(jié)繩而用之
      。甘其食
      ,美其服
      ,安其居,樂其俗
      。鄰國相望
      ,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
      ,不相往來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使民重死而不重復(fù)
      。愛生安土。雖有舟輿
      ,無所乘之
      ;不遷。雖有甲兵
      ,無所陳
      2024-12-20
      司馬光《道德真經(jīng)論》八十<div   id=、八十一" onerror="nofind(this)" >
      朱元璋《御解道德真經(jīng)》七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
      ,以其不自生
      ,故能長久。天地不自生者
      ,人本不知
      ,天地自生不生,但見風(fēng)雨霜露益於世人
      ,亙古至今不息
      司馬光《道德真經(jīng)論》十五
      【第十五章】古之善為士者
      ,微妙玄通
      ,深不可識(shí)。夫唯不可識(shí)
      ,故強(qiáng)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
      ,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
      ;渙兮若冰之將釋
      ,敦兮其若樸
      ,曠兮其若谷
      ;混兮其若濁
      。 孰能濁以澄?靜之徐清
      ;孰能安以久
      ?動(dòng)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
      。夫唯不盈
      ,故能敝而新成。古之善為士者
      ,微妙玄通
      ,深不可識(shí)。夫惟不識(shí)
      ,故強(qiáng)為之容
      2024-12-18
      司馬光《道德真經(jīng)論》十五
      張其成《道德經(jīng)》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
      ,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
      ,谷得一以盈
      ,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
      。其致之也
      ,謂天無以清,將恐裂
      ;地?zé)o以寧
      ,將恐廢;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貞,將恐蹶。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
      。是以侯王自稱孤
      、寡、不穀
      。此非以賤為本邪
      ?非乎?故至譽(yù)無譽(yù)
      2024-12-23
      張其成《道德經(jīng)》第三十九章
      李榮《道德真經(jīng)注》二十三
      【第二十三章】希言自然
      。故飄風(fēng)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孰為此者
      ?天地。天地尚不能久
      ,而況于人乎
      ?故從事于道者,同于道
      ;德者
      ,同于德
      ;失者,同于失
      。同于道者
      ,道亦樂得之;同于德者
      ,德亦樂得之
      ;同于失者,失亦樂得之
      。信不足焉
      ,有不信焉。希言自然
      。希
      ,少也。多言數(shù)窮
      ,少言合道
      ,故曰自然。道則非無非有
      2024-12-27
      李榮《道德真經(jīng)注》二十三
      李西月《道德經(jīng)注釋》四十一
      第四十一章大器晚成 上士聞之
      ,勤而行之;中士聞道
      ,若存若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