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 >> 諸子百家 >> 道家

      修煉必讀:丹道輕且淺呼吸妙法門

      微信平臺分享 2023-11-02 17:09:37



      道家中有一修煉叫做“金丹大道”

      。如果摒棄那些繁復(fù)經(jīng)籍教義
      ,我們能夠發(fā)現(xiàn)
      丹道其實離我們很近,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guān)(這里的輕
      、淺
      ,絕非貶義
      ,而是說大道簡便易行)

      修道,不必到名山大川

      ,三山五岳
      ,十方叢林。在哪里
      ?在心里
      !如果把“靈臺方寸山”作為上聯(lián),大多數(shù)人對的下聯(lián)一定是“斜月三星洞”
      。那么
      ,橫批呢?有人題“靈山尋心”
      ,我題“只此一心”
      。無論是道家還是佛家,其實都是修心
      。所以
      ,最佳修道地只是“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修道之人經(jīng)常要煉丹

      ,什么是煉丹?道云:“無所事事
      ,謂之煉丹”
      。人如果能夠做到無所事事,摒除私心雜念
      ,使心境虛靜純一
      、物我兩忘、與道合一
      ,丹亦何必?zé)?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丹至于不必?zé)挘松朴跓挼ふ呤且?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無上之道
      ,原無可道,無上之丹
      ,原無所為丹
      。此乃“丹道輕且淺”者。如果執(zhí)迷不悟
      ,或者被人誤
      ,或者自迷,那就與“道”背道而馳了

      煉丹

      ,本質(zhì)上講,就是修煉精神使之處于虛靜
      ,道家倡導(dǎo)“性命雙修
      ,心息相依”?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靶浴奔淳?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命”即身體?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靶扌浴奔捶潘扇腱o
      ,排除雜念
      ,使心如止水。

      修煉心性

      ,活動活動身體
      ,使身體各部分氣血暢通。心息相依
      ,意念集中于呼吸
      ,在意識引導(dǎo)下進行呼吸活動以誘導(dǎo)入靜并誘發(fā)內(nèi)氣,不執(zhí)著
      ,不妄求
      ,心境淡泊,虛靜放松
      ,此乃煉丹最佳狀態(tài)

      意念和呼吸的有個“六妙法門”:數(shù)息,隨息

      ,止息
      ,觀息,還息
      ,凈息

      數(shù)息:初學(xué)的基本功,即指數(shù)鼻息的出入

      ,使我們的身心恬靜專一

      隨息:是進一步的調(diào)整呼吸方法,不過

      ,與數(shù)息相比
      ,隨息顯得更自然些。當(dāng)我們做數(shù)息法數(shù)到千次以后
      ,或心煩
      ,或意亂,或無力再數(shù)下去時
      ,可用“隨”字訣
      ,當(dāng)息出時,心也隨它同出
      ;當(dāng)息入時
      ,心也隨它同入,有時或感覺這個息似云霧繚繞散布于周身無數(shù)的毛孔中
      ,不由鼻孔出入
      ,此乃隨息(功夫做到這樣的地步,身上的各種宿疾和心理障礙
      ,都有可能逐漸滅除
      ,心里也就自然明白而開悟了)

      止息:修煉一定程度后,呼吸自然順暢

      ,逐漸拉長
      ,很輕很緩,很平很慢
      ,可有可無,似乎停止一般

      觀息:即靜心觀察呼吸的過程

      ,體會喜、怒
      、哀
      、樂等每一情緒狀態(tài)下呼吸的不同,呼吸是伴隨著生命的開始和結(jié)束的一項基本運動
      ,能不重視乎
      ?通過觀察、體味呼吸過程而凈化內(nèi)心
      ,回歸祥和平靜的本真

      還息:觀息一段時間后還原有規(guī)律地吸氣和呼氣,以及有意識地進行屏息

      ,以此來提升生命之氣

      還息,還應(yīng)該有意識地將生命能量輸送到身體的各個部位

      ,如四肢
      ,頭部等,并保留一段時間
      ,其長短以自己的功力來決定
      ,先分部位,后體會全身

      凈息:即通過調(diào)整呼吸

      ,使之逐漸干凈,純凈
      ,去除私心雜念
      ,提高呼吸的質(zhì)量,消除疲勞
      、減輕焦慮
      ,改善精神面貌,此其一

      其二

      ,凈息使注意力更加集中
      ,能夠控制生命的能量,使之朝著既定的方向發(fā)力
      ,完成我們的心愿

      有道是“聞道易,信道難

      ;信道易
      ,行道難;行道易
      ,得道難
      ;得道易,守道難”
      。知難而進
      ,刪繁就簡,知行合一
      ,不亦樂乎

      煉丹,貴在心誠

      ,專一
      ,堅持。持之以恒
      ,必有大效

      這個呼吸妙法,簡單易行

      ,試試又何妨
      ?我愿各位閱讀者身體強健,精力充沛
      ,不尋醫(yī)
      ,少吃藥,樂享生活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daojia/13709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guān)文章
      《道德經(jīng)》
      ,“修之天下
      ,其德乃博”
      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以祭祀不輟
      ,修之于身
      ,其德乃真;修之于家
      ,其德乃余
      ;修之于鄉(xiāng),其德乃長
      ;修之于邦
      ,其德乃豐;修之于天下
      ,其德乃普
      。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
      ,以鄉(xiāng)觀鄉(xiāng)
      ,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
      。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
      ?善于立法的人自己就會被禁錮在法律的規(guī)范之內(nèi)無法自拔,善于聚攏徒眾的人自
      2024-05-29
      《道德經(jīng)》<div   id=,“修之天下
      ,其德乃博”" onerror="nofind(this)" >
      你的福報,藏著承負
      《太上感應(yīng)篇》里說:“見人之得
      。如己之得。見人之失
      。如己之失
      。不彰人短。不炫己長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笨匆妱e人的過失,就如同看見自己的過失一樣
      ,要保護別人的自尊
      ,維護別人的面子,不要張揚出去
      。這樣的人
      ,是有仁愛之心的善人,連神仙都會護佑這樣的好人
      。南北朝時
      ,有個叫范元琰的人,他精通經(jīng)書
      ,學(xué)問淵博
      ,慈善待人。有一天范元
      2024-04-29
      你的福報<div   id=,藏著承負
      。" onerror="nofind(this)" >
      【炁體源流】|短摘匯宗|有爲(wèi)無爲(wèi)
      有爲(wèi)無爲(wèi)(摘自《伍柳仙宗?慧命經(jīng)?集説慧命經(jīng)第九》)大藏之教,有權(quán)法,有實法
      ,有無爲(wèi)法
      ,有有爲(wèi)法,豈可一概論之
      !無爲(wèi)者是養(yǎng)道胎面壁後半之法
      ,有爲(wèi)者即凝集和合修慧命前半之法,有憑有據(jù)
      ,乃先天意炁之妙用
      胎息:一種極為特殊的吐納方法
      判斷一門功派體系是否圓滿
      ,有許多客觀標(biāo)準(zhǔn)
      。一般說來,缺乏吐納訓(xùn)練的功法往往是不太理想
      ,不太圓滿的
      。這當(dāng)然不能一概而論,但吐納的價值確實非同尋常
      。其根本原因是:在“身法”與“心法”之間
      ,“息法”處于中間過渡狀態(tài)
      站樁
      、打坐適合共修
      站樁也是一種修行方法,歷史很悠久
      ,尤其是在武學(xué)方面
      ,樁功的作用已經(jīng)得到了公認,站樁在薌翁的意拳中得到了重大發(fā)展
      ,而渾圓功宗師王安平先生亦曾是意拳門人
      ,苦習(xí)意拳多年,后其更是進一步將站樁作為修道之法
      ,并開創(chuàng)渾圓功
      張至順真人乾元觀開示|五個火球|文字版
      靈官爺衪的有腳踏風(fēng)火輪
      ,跟你們說打坐
      ,先開始往腳心里走一走,我都練過
      ,開始像有螞蟻朝那個地方拱
      ,然后越拱越大,越拱越大
      ,他然后有一個火球有這么大
      ,你朝那一走,那個砰砰砰
      ,祂打
      。等你什么時候成了道,這兩個火球從上邊一直地打到太空
      ,合到一起
      ,一下子加入你那個道胎里頭,你修道
      ,成了道
      ,有道胎嘛,是不是啊
      2024-01-23
      張至順真人乾元觀開示|五個火球|文字版
      追憶張至順真人|炁體源流|清靜元君坤元真經(jīng)
      孫不二祖師爾時元君在華陽洞天
      ,與諸天延那仙姑、十二溪女
      ,説坤元妙經(jīng)曰:「天陽地陰
      ,天動地靜。乾行坤順
      ,元享利貞
      。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獨陰不長
      ,獨陽不生。剛?cè)岬闷渲杏?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水火始能既濟
      。孕生萬物,蓋載蒼生
      ,慈忍無爭
      ,敬順輔相。是故居母道之仁
      ,爲(wèi)後元之配
      ,致功論化
      ,其道一焉。自辟乾闔坤以來
      ,有聖母
      ,有后土,
      2024-02-02
      追憶張至順真人|炁體源流|清靜元君坤元真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