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三關九竅所在的“任
《內(nèi)經(jīng)·靈樞》稱:“經(jīng)脈者
吐納
、調息、導引要經(jīng)過“前三田”(上、中、下三丹田),“后三關”(尾閭關、夾脊關、玉枕關),“三竅”(陰竅、陽竅、中宮竅),共為九竅。道家也稱“九竅”為:明堂、洞房、泥丸、氣府、鵲橋、重樓、鳩尾、絳宮、黃庭。兩眉間卻行一寸為明堂,二寸為洞房(注實質為丹房)。其中上丹田是練功的主竅,通此一竅,可以窺探天地之奧秘什么是三關?這要從丘長春真人的《修真圖》說起
,修真圖右上字曰:「人之一身,有三百六十骨節(jié),八萬四千毛孔,后有三關:尾閭、夾脊、玉枕也。尾閭在脊椎之下盡頭處,關可通內(nèi)腎之竅。從此關起一條髓路,號曰漕溪,又名黃河,乃陽升之路,直至兩肩夾骨對處為夾脊;又上至腦,為玉枕。此三關也。前有三田:泥丸、土釜、玉池是也。泥丸為上丹田,方圓一寸二分,虛開一竅,乃藏神之所。眉心入內(nèi)正中之處天門,入內(nèi)一寸為明堂,再入一寸為洞房,再入一寸為泥丸。眉心之下謂之鼻柱,又名雷霆府。金橋下至口中有兩竅通喉,謂之鵲橋。喉是頸骨,乃內(nèi)外之氣所由出入者也《道鐘警明》曰:「九重者
九竅”各有其實際的位置和不同的作用
各竅位置和作用
1上丹田
即主竅
2中丹田
在胸部“膻中穴”上一寸五分,是“形”的中心
3下丹田
在肚臍下一寸三分(小腹內(nèi)部),是“衛(wèi)氣”的中心
4尾閭關
又名“命門關”,是“勁”的中心
5夾脊關
它的位置在兩肩胛骨之間,與“中丹田”前后平行相對的脊椎骨之中
6玉枕關
在后腦枕骨的之間
7陰竅
亦名“海底”,在襠部兩陰之間(相當于“會陰穴”)
,它是形與勢合、統(tǒng)一于“虛”的關鍵,形屬陰,形松勢展,達到“虛”,則陰氣降“海底”,而陰竅開。此竅閉,必形緊勢縮8陽竅
亦名“靈臺”
9中宮竅
亦名“泥丸宮”,在“上丹田”與“玉枕關”的中間
,居陽竅上下垂線之上,故又稱“十字架”,它是意與神合統(tǒng)一于“空”的關鍵。守此竅能使神意交合,真氣歸正,整體統(tǒng)一,全面平衡,自然會產(chǎn)生神照全面,氣潤周身,內(nèi)外清澈,意靜性空之感。九竅分布于身軀的前
、后、上、下、中,組成九宮八卦之象,蘊含著太極陰陽之理。前身屬陰,上、中、下三丹田,陰為柔目,主收藏,是養(yǎng)生之處,應含蓄于內(nèi),運化周身。后身屬陽,有尾閭、夾脊任督二脈,是通的
上丹田又稱為盡性之門
,《修真辯難》上說:下丹者,練精化氣;中丹者,練氣化神;上丹者,練神還虛。下丹田往往與腎間命門相溝通。命門為精氣之海,為死生之竇文源:修行圈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daojia/15723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
上一篇:
老子氣功激能開慧法
下一篇:
睡功揭秘:修煉到比較高的境界后
,其德乃博”" onerror="nofind(this)" >
,藏著承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