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謙虛是一種君子的美德
,謙虛的本質就是本來水平很高,卻仍然居人之下
,或將他人抬高到自己之上
,這就是
老子所說“外其身而身存,后其身而身先”
、“處眾人之所惡”
、“不敢為天下先”,這樣不致招來他人的嫉妒和攻擊
,同時又符合兵法中“能而示之不能
、用而示之不用”,不與人為敵
,從而萬事亨通,成事可成
,所以卦辭說“亨
,君子有終”
。
“天道下濟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高而位尊
,自然下濟民而光明
;地下而卑賤,自然努力向上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疤斓捞澯嬷t,地道變盈而流謙
,鬼神害盈而福謙
,人道惡盈而好謙”:天道法則是減少盈余而補充謙下不足之處;地道法則是接受多余的東西而流向謙下不足之處
。鬼神之道也是對盈余有害而而對謙下有益
;人道也是厭惡自滿而喜好謙卑。
謙卦
,坤上艮下
,所以象辭說“地中有山”。山本應高于地
,卻甘居地下
,以示謙卑。象辭“君子以裒多益寡
,稱物平施”
,君子為人處事,皆效法天地
,損有余而補不足
,匯聚多方意見以彌補自己的不足,根據物品的多少
,做到施與均衡
,各方和睦。
◆初六:謙謙
,君子用涉大川,吉.。“謙謙”
,一個是名詞
,表示謙下之人;一個是動詞
,表示謙虛
。整句的意思是,任何時候
、任何場合都要謙虛
,即使對于已經很謙下之人
,也要表現得更謙虛,這樣才能有利于發(fā)展
,有利于將來闖蕩江湖
,所以這樣做才能保證吉祥如意。
該爻為初爻
,既不當位也不得中
,處于最底層,況且陰爻主靜
,所以只有謙下
,不可表現自己的能力,承認自己不如別人
,才能化不利為有利
。小象說“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也”
,“牧”就是“養(yǎng)”的意思
,只有比別人謙下才能吸取他人的營養(yǎng)成分,從而壯大自己
。
◆六二:鳴謙,貞吉。
“鳴”
,本義是鳥的叫聲
,比喻為“受到表揚或稱贊”。上一爻指即使對水平不高之人也謙虛謹慎
,這樣
,他人對自己的要求就不會太高,自己只要稍有成績
,就能贏得他人的稱贊
。當他人表揚自己時,千萬不能自鳴得意
,一定要繼續(xù)謙虛下去
,這樣才能繼續(xù)吉祥有利。
該爻是艮卦的第二爻
,既當位又得中
,所以判斷為有了一定的成績,受到了表揚
。小象說“鳴謙貞吉
,中心得也”,意思是作出了成績仍需繼續(xù)謙虛
,不要有了成績就充分展現自己
,要盡可能淡化自己的優(yōu)點
,這樣才能贏得上司和下屬的共同認可,成為真正的骨干力量
。
◆九三:勞謙,君子有終
,吉。上爻既然取得上下一致的認可,必然導致重任在肩
,工作也因此辛苦起來
。這時,不能抱怨
,仍然要謙虛謹慎
,認真做好每一件事,保持謙虛的品德
,從而實現自我價值
,不能功虧一簣?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坝薪K”就是指達到一個階段的目標
,有一個好的結果。
這一爻是艮卦的上爻
,艮表示“止”
,也表示有一個結果,所以這時不能冒進
,仍然要謙虛
,同時工作上要加油,爭取作出成績
。因該爻為陽爻主動
,所以必有所作為。小象說“勞謙君子
,萬民服也”
,意思是在困苦中不畏艱險作出成績,這樣才能真正贏得大家的認可
,而不是靠謙虛
,大家客氣客氣的認可。
◆六四:無不利,撝謙
。
這句爻辭的難點在“撝(揮)”字的解釋,《說文解字》上說“撝
,裂也
,以手指也”
,其本義是用手指著對方鼻子讓對方離開,在以后的各種用法中都有這一層意思
,例如“揮軍”就是用手指著軍隊讓他們向前方進攻
。也有些地方引申為指責、指摘等
,因為當有人指著你的鼻子讓你離開
,一般是自己有什么過失或被人誤會。
這一爻的意思是
,當自己被人指責
、批評時,不要據理力爭
,要首先查找自己的原因
,要能夠包容他人的指謫,從而發(fā)現自己的問題點
,這樣就沒有什么不利了
。這種修養(yǎng)已經比前三爻要深得多,不是一般的人所能做到的
。小象說“撝謙
,不違則也”,是指即使受到批評時
,也要嚴格要求自己
,在一定的范圍之內,不要和他人爭執(zhí)
。該爻為坤卦之上爻
,以柔順為主。
◆六五:不富,以其鄰
,利用侵伐,無不利
。
不富
,是指自己的工作沒有成績、出不了成果
。為什么出不了成果呢
?這是因為“鄰”人,也就是和你有關的人
,不斷地找麻煩的原因
。雖然自己已經謙讓,但過于的謙讓,必然影響自己正常工作的進展
,遇到了這種情況
,討伐一下這樣過分的人,無不利
。
上一爻是指在一定的限度之內保持克制
,但社會上存在一些人,總是將他人的謙讓當作柔弱好欺負
,所謂老實人吃虧
。有這樣的鄰居或同事,使得自己的工作沒有進展
,只有采用對抗的方法來解決問題,因自己長期以來一直謙下
,這樣的反戈一擊必然得到大家的支持
,所以“無不利”。
該爻處于上經卦的中爻
,雖不當位卻得中
,說明動作不會太大,但效果卻很明顯
。小象說“利用侵伐
,征不服也”,意思是對于那些欺負人的人
、不服從自己的搗蛋分子要征伐
,決不能一味地忍讓,否則就是柔弱
。這樣也很符合上一爻的“不違則也”之意
。另外處于五爻的位置,只要不是太過分一般不會有什么不利之處
。
◆上六:鳴謙 ,利用行師,征邑國
。
從上面五個爻來看
,謙下是為了吸取他人的長處,從而補充壯大自己
,當自己壯大之后就要對一些歪風斜氣進行打擊壓制
,這樣反而更加得到大家的支持,所以這一爻又一次“鳴謙”
。這時
,一方面仍然要以謙虛為主,另一方面邪惡的殘余勢力進行徹底鎮(zhèn)壓,這樣才能維持大局的穩(wěn)定
。
該爻是坤卦之上爻
,因陰爻主靜,所以不宜大動
,只能是有限的動作
,順勢而為。小象說“鳴謙
,志未得也
,可用行師,征邑國也”
,意思是雖然前面的行動得到民眾的支持和稱贊
,但目標尚未完成,所以對運用軍事武力
,討伐余逆
,實現社會的穩(wěn)定。
二
、豫卦解讀◆豫:利建侯行師
。“豫”,在這兒有多方面的意思
,《說文解字》上說“豫
,象之大也”,鄭玄說“豫
,喜悅也”
,賈侍中說“豫,舒
,不害于物”
。還有許多其它的意思,那么在這個卦里是什么意思呢
?《序卦傳》說“有大而能謙必豫
,故受之以豫”,當一個人已經富有并且處處謙下
,必然能結交很多朋友
,與上下級的關系都能處理得很好。如果自身有一定的能力
,則必將壯大自己的隊伍
,這就有了“象之大”的意思了。
在一個大家都很謙虛的團隊里面
,相互之間的關系比較融洽
,能夠互相尊重
,這樣就有了“喜悅”和“不害于物”的意思。其實還有一個字典上沒有講的意思
,那就是“緩”
。因為大家都比較謙虛,遇到事情時
,你推我讓
,實在讓不掉才“勉為其難”,缺少了爭先恐后的精神
。所以《雜卦傳》說“豫
,怠也”。這里的“怠”不是“懶惰”之意
,而是“慢”的意思
,《說文解字》上說“怠,慢也”
。
因為謙虛而有了很好的人緣
,得到了大家的尊重,也同時能夠得到許多人的幫助和支持
,這樣對自身的將來和前途是相當有利,所以“利建侯行師”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敖ê睢敝笇淼氖聵I(yè),“行事”指將來需要對付的敵人或對手
。之所以“有利”
,是因為大家的支持,這就是“得民心”
。
從卦象上看
,豫卦為震上坤下,震為雷而坤為地
,雷自地出
,所以象辭說“雷出地奮”?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跋韧跻宰鳂烦绲?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殷薦之上帝,以配祖考”
,按字面解釋為“先代君王因此制作音樂
,用來贊美功德,以盛大的典禮奉獻給天帝
,并讓祖先的神靈配享”
,“殷”指“盛樂”之意,“祖考”指已經去世的祖先。為什么忽然說到音樂制作來祭祀祖先呢
?
坤卦為純陰之卦
,代表“順”、“藏”
、“母”
,也代表和睦。震卦為陽卦代表“震動”
,也代表長子
。由于和睦興旺又有長子產生,這是令人振奮
、歡欣鼓舞之事
,所以,這個震卦同時也有“喜悅而動”之意
,因此孔子解釋成“盛樂”
,這是一個恰當的比方,慶祝之余也告慰天帝和祖先
,這是很自然的事情
。
六個爻中只有一個九四爻為陽爻,與初六爻相呼應
,所以彖辭說“剛應而志行”
。坤代表順而震代表動,所以彖辭說“順以動”
,正因為順以動
,也就是按自然規(guī)律而動,所以符合天地的法則
,日月四時的運行都符合這一規(guī)律
,無論是道家也好、儒家也好
,都主張謙下的品德
,至于“建侯行師”就更沒有任何問題了。
如果上上下下都相互謙讓
,彼此沒有嗑嗑碰碰
,這樣也就沒有人或很少有人去欺騙、侵犯他人
,犯罪事件也就大減
,這樣就不需要嚴厲的刑罰,即使刑罰很輕大家也不會去觸犯
,這就是禮義之邦
。只有禮義制止不住人們的行為才需要使用法治
,所以老子說“失仁而后義,失義而后禮”
,失禮之后當然就用法了
。因此彖辭說“圣人以順動,則刑罰清而民服
。豫之時義大矣哉
!”
◆初六:鳴豫,兇。
“豫”是謙卦的一種自然結果
,謙卦中大家和睦相處,其樂融融
,生活安逸
,這本是一件好事。俗話說樂極生悲
,好事情稍不注意就會向不好的方面轉化
。我們上一卦講過,“鳴”本義是鳥的叫聲
,引申為表揚
、宣揚等意思?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傍Q豫”就是安于享樂
,在安逸中自鳴得意,這樣就會向兇的一面發(fā)展
。
從卦象上看,該爻為坤卦之初爻
,被上一卦的大好形勢沖昏了頭腦
,不能認識到謙虛必須是長期的這一思想,一時高興得過了頭
,所以呈兇象
,不過,這個兇象并不十分嚴重
。小象說“初六鳴豫
,志窮兇也”,意思是一時迷失了前進的方向
,這就是“志窮”的意思
。
◆六二:介于石,不終日,貞吉
。
“介于石”是解析這一爻的關鍵
。“介”是兩者之間的東西
,例如“是”與“非”
、“進”與“出”、“動”與“靜”之間的一種媒介
,這是判斷是非對錯
、決定下一步方針的關鍵所在,相當于玄機
、機先等意思
。“介于石”就是指這種關鍵的地方不能左右搖擺
,一定要穩(wěn)堅石
,這樣才能看清事物的發(fā)展方向,把握住要領
,才能“不終日
,貞吉”,即不需要等到事情結束時就能預測到結果
,當然是大吉
。
該爻是坤卦的中爻,既當位又得中
,且坤是全陰爻主靜
,靜以觀物,冷靜處理
,既處于中爻
,則更加冷靜,所以小象說“不終日
,貞吉
;以中正也”。大家要注意動靜的關系
,“動”容易被他人感知
,而“靜”則容易感知他人的動作,這一點在《系辭》中有很多描述
。
在《系辭》中
,孔子專門對這一爻作了闡述:“知幾其神乎!君子上交不諂
,下交不瀆
,其知幾乎!幾者
,動之微
,吉之先見者也
。君子見幾而作,不俟終日
。易曰:‘介于石
,不終日,貞吉’
。介如石焉
,寧用終日,斷可識矣
。君子知微知彰
,知柔知剛,萬夫之望”
。
孔子是用這句爻辭來說明為人處事
。“知幾其神乎”
,玄機這個東西是很奇妙的
,看一個人或事只要看其苗頭就可以了,怎么看呢
?“君子上交不諂
,下交不瀆”,這就是君子的玄機或特征
,意思是君子對上級不會拍馬諂媚
,對下級也不會輕謾,君子之交淡如水
,不會因對方高貴還是卑賤而左右自己的態(tài)度
,這就是“介于石”。觀察這些先機或特征就如同有了先知一樣
,這就是“知微知彰
,知柔知剛”。
◆六三:盱豫 ,悔。遲有悔
。
“盱”是睜大眼睛仰望的意思
,仰望什么呢?仰望他的上級
。這句爻辭是講當有事情發(fā)生
,需要立即處理時,謙虛得有點過分的人
,往往沒有很強烈的自信心
,總認為自己不是最強的
,所以會出現觀望的場面,從而錯失處理問題的最佳良機
。實在沒有人出面處理時
,便會等待上級的指令,所以爻辭說“遲有悔”
。
從卦象上看
,該爻為坤卦之上爻,再上去就是卦中唯一的陽爻
,所以該爻是陰爻
,會選擇順承主爻的意思來辦事,這樣就會錯失良機
。小象說“盱豫有悔
,位不當也”,意思是本來三爻是陽位
,該動作時卻沒有行動
,機會一過,必然有悔
。
◆九四:由豫
,大有得。勿疑,朋盍簪。上一爻因為謙虛而錯失良機,但亡羊補牢為時不晚
,現在趕緊處理還來得及
。“由”就是任由其自由處理
,充分發(fā)揮人的主觀能動性
,這樣就會“大有得”?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拔鹨?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朋盍簪”是對前面的補充說明?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拔稹辈皇恰安弧钡囊馑?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而是招集、收集的意思
,“勿疑”就是將前面所錯失的各個疑點收集起來
。“朋”是同類的意思
;“盍”是合起來的意思
;“簪”本義是將攏在一起的頭發(fā)用夾子固定起來
。所以“勿疑,朋盍簪”就是將各個可疑之處收集起來加以分析處理
。
該爻是全卦唯一的陽爻
,同時又是震卦的下爻,震代表震動
,表示有大的行動
,也必然有所得。小象說“由豫
,大有得
;志大行也”,表示現在該是實現當初志向的時候了
。從這兒也可以看出
,下經卦為坤卦,代表母親
,經過一系列的休養(yǎng)終于有新生事物開始產生了
。
◆六五:貞疾,恒不死
。從這兒可以看出
,事情總是在對錯之間不斷循環(huán),上一爻因大有作為
,所以帶來的隱患也很多
,許多問題都是操之過急所引起的,不過這些問題都是可以解決的
,不會影響生死存亡的大問題
。“貞疾”是指前面的速度過快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昂悴凰馈敝敢蛟鲩L過速所帶來的問題并沒有大的危險。
從卦象上看
,該爻居于上經卦之中爻
,再大的問題也不會出大事。因其前一爻為陽爻
,其震動波及到這一爻
。所以小象說“六五貞疾,乘剛也”
。“恒不死
,中未亡也”
,不死的原因是因為當前所在的地位決定的
,當前是地位最高的位置,有兇而無險
。
◆上六:冥豫
,成有渝,無咎。“冥”
,本義是昏暗的意思,“冥豫”當然不能直譯為昏暗中思考問題
,翻譯為漸漸地
、不知不覺地看一下結果,那么結果是什么呢
?“成”有成功的意思
,比喻為事情的結果;“渝”是改變的意思
。整句意思是在不知不覺中結果已經不完全是預期的結果
,雖然有了一點偏差,但這是自然發(fā)展的結果
,并沒有什么過失之處
。
該爻是全卦的上爻,因為是陰爻主靜
,結果有偏差完全是九四爻大動作的自然結果
。尤其上經卦為震卦,震卦和乾卦都是有所作為的卦
,但震卦沒有“健”的特性
,動了之后很快就消亡了,所以小象說“冥豫在上
,何可長也”
,意思是長久不了,包括當初的志向目標等都不能長久
。
三
、隨卦解讀◆隨:元亨利貞,無咎
豫卦是講謙虛所帶來的缺點
,遇到事情時唯唯諾諾
,不果斷,這樣
,在工作的過程
,往往會尋找一個靠山或精神支柱,如果實在沒有這樣的人,他會以上級為依靠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半S”就是跟隨的意思,也有隨機應變等意思在內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缎蜇詡鳌氛f“豫必有隨,故受之以隨”
,就是講這樣失去主心骨的人
,一般會跟隨一個強有力的潮流?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峨s卦傳》說“隨
,無故也”,意思是并不需要什么理由跟隨強勢走就行了
。
二次世界大戰(zhàn)之后
,世界上出現兩個超級大國,隨之而來便有兩大追隨者即北約和華約
,蘇聯(lián)倒臺之后
,華約也隨之消散,而一大批落后國家如東南亞等國也緊隨美國其后
。隨著美國911事件之后
,政治經濟逐漸走入困境,開始有少數國家開始跟隨中國
,這也是“物以類聚
、數以群分”的形式之一吧。
跟著強勢走有一個好處
,即當遇到危險或困難時
,你不用頂在最前面,有帶頭大哥頂著
,當然最大的好處也不是你的
,也就是說沒有什么風險,所以卦說“元亨利貞
,無咎”
。從卦象上看,兌上震下
,為“澤中有雷”之象
。震卦代表剛毅、代表動
,兌卦代表柔順
、代表喜悅
,所以彖辭說“剛來而下柔,動而悅”
。下面的震卦一變動
,上面的兌卦相跟隨。
孔子為什么在彖辭贊揚這一卦為“天下隨時
,隨時之義大矣哉”,孔子認為這一卦并非單純地追隨什么英雄人物
,而是隨著時代或社會潮流而動
,成為“順天者昌、逆天者亡”
,所以這一卦為大亨
。當社會潮流大變動之時,固然要順時而動
,但如果社會處于高壓統(tǒng)治非常黑暗的時期呢
?那就要隱匿自己的行孮,所以
,孔子在象辭中說“君子以向晦入宴息”
,“晦”,本義是指昏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