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腫瘤標記物
雖然腫瘤標記物缺乏特異性
,但在輔助診斷和判斷預后等方面仍有一定價值。主要包括酶學檢查,如堿性磷酸酶2.基因檢測
包括基因表達產物的檢測,基因擴增檢測和基因突變檢測
3.影像學檢查
(1)X線檢查 包括透視與平片
(2)超聲檢查 簡單
(3)計算機斷層掃描(CT)檢查 常用于顱內腫瘤、實質性臟器腫瘤
(4)放射性核素顯像 根據(jù)不同腫瘤對不同元素的攝取不同
(5)磁共振(MRI) 與CT相比
,對比分辨力更好,沒有骨偽影干擾(6)正電子發(fā)射斷層顯像(PET) 以正電子核素標記為示蹤劑,通過正電子產生的γ光子
二
、癌癥手術療法有哪些理論上,若是以手術完全移除腫瘤細胞
,癌癥是可以被治愈的。對早期或較早期實體腫瘤來說,手術切除仍然是首選的治療方法。根據(jù)手術的目的不同,可分為以下幾種:(1)根治性手術 由于惡性腫瘤生長快,表面沒有包膜
,它和周圍正常組織沒有明顯的界限,局部浸潤明顯,并可通過淋巴管轉移。因此,手術要把腫瘤及其周圍一定范圍的正常組織和可能受侵犯的淋巴結徹底切除。這種手術適合于腫瘤范圍較局限、沒有遠處轉移、體質好的患者。根據(jù)切除范圍不同分為瘤切除術、廣泛切除術、根治術和擴大根治術。(2)姑息性手術 腫瘤范圍較廣,已有轉移而不能作根治性手術的晚期患者
,為減輕痛苦,維持營養(yǎng)和延長生命,可以只切除部分腫瘤或作些減輕癥狀的手術,如造瘺術(3)診斷性手術 通過不同的手術方式獲得腫瘤病理學檢查的標本
,如穿刺取材或術中切取小塊組織等。對深部的內臟腫物,需要開胸、開腹或開顱檢查,術中病理檢查證實后,則立即進行治療性手術。(4)預防性手術 用于癌前病變
,防止其發(fā)生惡變或發(fā)展成進展期癌,如家族性結腸息肉病的患者,可以通過預防性結腸切除而獲益,因這類患者若不切除結腸,40歲以后約有一半可發(fā)展成結腸癌,70歲以后幾乎100%發(fā)展成結腸癌。子宮頸嚴重異性增生時可行子宮頸錐切術,預防宮頸癌的發(fā)生。BRCA1和BRCA2有突變的遺傳性乳腺癌家族成員,可行雙側乳腺預防性切除。(5)轉移灶的手術 對于單個的肺
、肝、骨等轉移灶,行切除治療,仍可爭取5年生存率。如原發(fā)性肺癌僅有骨的單個轉移病灶,而原發(fā)肺癌又可徹底切除者,可同時或先后行原發(fā)灶加轉移灶的切除手術。三
、癌癥是怎樣預防的國際抗癌聯(lián)盟認為,1/3的癌癥是可以預防的
,1/3的癌癥如能早期診斷是可以治愈的,1/3的癌癥可以減輕痛苦,延長生命。據(jù)此提出了惡性腫瘤的三級預防概念:一級預防是消除或減少可能致癌的因素
,防止癌癥的發(fā)生。約80%的癌癥與環(huán)境和生活習慣有關。改善生活習慣二級預防是指癌癥一旦發(fā)生
,如何在早期階段發(fā)現(xiàn)并予以及時治療。包括:①對癌癥危險信號(如持續(xù)性消化不良、絕經后陰道流血、大小便習慣改變、久治不愈的潰瘍等)的認識和重視;②對高發(fā)區(qū)和高危人群定期檢查;③發(fā)現(xiàn)癌前病變并及時治療;④加強對易感人群的監(jiān)測;⑤腫瘤自檢(對身體暴露部位定期進行自我檢查)。三級預防是治療后的康復
,防止病情惡化,提高生存質量,減輕痛苦,延長生命。四、不良情緒對癌癥的影響
不良情緒會刺激和誘發(fā)癌細胞生長
。90%以上的癌癥患者均與精神、情緒有直接或間接的關系。不良情緒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tǒng)
,引起植物神經功能和內分泌功能的失調,使機體的免疫功能受到了抑制。由于機體間的平穩(wěn)被打破精神因素對癌的發(fā)生、發(fā)展
俗話說“百病皆生于氣”,“萬病源于心”
1.X線檢查:是診斷肺癌的主要手段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jiankang/10514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上一篇:
“進針不痛 ,還特別癢一定要分清是汗皰疹還是手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