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什么是五臟和六腑
中醫(yī)學把人體內在的重要臟器分為臟和腑兩大類
,有關臟腑的理論稱為“藏象”學說
。藏,通“臟”
,指藏于內的內臟;象
,是征象或形象
。這是說
,內臟雖存于體內,但其生理
、病理方面的變化
,都有征象表現(xiàn)在外。所以中醫(yī)學的臟腑學說
,是通過觀察人體外部征象來研究內臟活動規(guī)律及其相互關系的學說
。
生知識_五臟六腑是什么.png)
臟和腑是根據(jù)內臟器官的功能不同而加以區(qū)分的。臟
,包括心
、肝、脾
、肺
、腎五個器官(五臟),主要指胸腹腔中內部組織充實的一些器官
,它們的共同功能是貯藏精氣
。精氣是指能充養(yǎng)臟腑、維持生命活動不可缺少的營養(yǎng)物質
。腑
,包括膽、胃
、大腸
、小腸、膀胱
、三焦六個器官(六腑)
,大多是指胸腹腔內一些中空有腔的器官
,它們具有消化食物,吸收營養(yǎng)
、排泄糟粕的功能
。除此之外,還有“奇恒之腑”
,指的是在五臟六腑之外
,生理功能方面不同于一般腑的一類器官,包括腦
、髓
、骨、脈
、女子胞等
。應當指出的是,中醫(yī)學里的臟腑
,除了指解剖的實質臟器官,更重要的是對人體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的概括
。因此雖然與現(xiàn)代醫(yī)學里的臟器名稱大多相同
,但其概念、功能卻不完全一致
,所以不能把兩者等同起來
。
二、五臟六腑的養(yǎng)生時間
一
、凌晨1-3點:養(yǎng)肝時間
這是肝最強的時間
,我們能做的就是睡眠,給肝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環(huán)境
。肝最弱的時間是13-17點
。所以建議把辛苦工作盡量堆在上午。肝怕勞累
,雖然一天中任何時候都應該注意休息
,但13-17點這段時間更重要。如果必須工作
,肝臟在體表開竅于眼睛
,至少每隔一小時讓眼睛休息5分鐘。
有以下癥狀者
,最需要養(yǎng)肝
。眩暈、情緒易激動
、煩躁不寧
、性情抑郁沉悶
、睡眠多夢,同時可能會胸肋隱痛
、月經(jīng)不調
。
二、凌晨5-7點:養(yǎng)腎時間
這是腎最強的時間
,很多男人早晨激情澎湃
,想和你親熱一下就是這個道理。腎最脆弱的時間是23點-凌晨1點
。建議早睡
,養(yǎng)養(yǎng)精神,別在男人最虛弱的時候一再刺激他
。
有以下癥狀者
,最需要養(yǎng)腎:頭暈耳鳴、記憶力減退
、性功能衰弱
、手足軟、腰膝酸軟
、易感風寒
、不孕、早產(chǎn)
。
三
、清晨7-9點:養(yǎng)肺時間
這是肺最強的時間,有什么運動最好放在這會兒做
,在肺最有力的時候做有氧運動
,例如慢跑,能強健肺功能
。肺最脆弱的時間是21-23點
。肺臟通常在此時示弱,我們晚上咳嗽得更厲害些
,建議晚飯后口中含一片梨
,到睡前刷牙時吐掉。
有以下癥狀者
,最需要養(yǎng)肺呼吸微弱
、語音低微、呼吸急促
、胸悶
、咳嗽、喘息
。
四
、上午9-11點:養(yǎng)脾時間
這是脾最強的時間
,脾弱的人可以把午飯時間提前到11點,因為此時脾氣最旺
,消化食物
、吸收營養(yǎng)最得力。脾最脆弱的時間是19-23點
,建議晚飯一小時后吃一個水果
,甘味可以健脾。
有以下癥狀者
,最需要養(yǎng)脾腹脹
、腹瀉、倦怠
、遺精
、白帶多、氣短
、懶言
、韌帶和肌肉松弛。
五
、中午11-13點:養(yǎng)心時間
這是心最強的時間
,有需要耗神思考的工作,可以利用中午
,此時心力最強
。心最弱的時間是21點-凌晨1點
。所以心臟先天較弱的人宜早睡不宜熬夜
,建議睡前喝一杯胡蘿卜汁或番茄汁,紅色食物能養(yǎng)心
。
有以下癥狀者
,最需要養(yǎng)心心悸、胸悶
、失眠
、健忘、神志不寧
、煩躁
,甚至心前區(qū)劇烈疼痛。
三
、中醫(yī)如何清理五臟
如何打掃心臟中的垃圾
1
、吃苦排毒。首推蓮子芯
,它味苦
,可以發(fā)散心火
,雖然有寒性,但不會損傷人體的陽氣
,所以一向被認為是最好的化解心臟熱毒的食物
。可以用蓮子芯泡茶
,不妨再加些竹葉或生甘草
,能增強蓮子芯的排毒作用。
2
、按壓心臟排毒要穴
。這是指少府穴,位置在手掌心
,第4
、5掌骨之間,握拳時小指與無名指指端之間
。按壓這個穴位不妨用些力
,左右手交替。
3
、綠豆利尿排毒
。綠豆可以通過利尿、清熱的辦法
,來化解并排出心臟的毒素
,但吃綠豆時要用液體的形式,例如綠豆?jié){或綠豆湯
,綠豆糕的效果會差一些
。
中午11~13點是心臟最強的時間,可以吃些保心
、助排毒的食物
,例如茯苓、堅果
、黃豆
、黑芝麻、小棗
、蓮子等
。
如何打掃肝臟中的垃圾
1、吃青色的食物
。按中醫(yī)五行理論
,青色的食物可以通達肝氣,起到很好的疏肝、解郁
、緩解情緒作用
,屬于幫助肝臟排毒的食物。中醫(yī)專家推薦青色的橘子或檸檬
,連皮做成青橘果汁或是青檸檬水
,直接飲用就好。
2
、枸杞提升肝臟的耐受性
。除了排毒之外,還應該提升肝臟抵抗毒素的能力
。這種食物首推枸杞
,它具有很好的保護肝臟的作用,可以提升肝臟對毒素的耐受性
。食用時以咀嚼著吃最好
,每天吃一小把。
3
、按壓肝臟排毒要穴
。這是指太沖穴,位置在足背第一
、二跖骨結合部之前的凹陷中
。用拇指按揉3~5分鐘,感覺輕微酸脹即可
。不要用太大的力氣
,兩只腳交替按壓。
4
、眼淚排毒法
。相較于從不哭泣的男人,女人壽命更長
,這不能不說和眼淚有關系
。中醫(yī)早已有了這個認識
,而且也被西方醫(yī)學所證實
。作為排泄液的淚液,同汗液和尿液一樣
,里面確實有一些對身體有害的生化毒素
。所以,難受時
、委屈時
、壓抑時就干脆哭出來吧。對于那些“樂天派”
,周末的午后看一部悲情的電影
,讓淚水隨著情節(jié)流淌也是一種主動排毒方式
。
5、吃用靈芝排毒法
。靈芝能促進肝臟對藥物
、毒物的代謝,對于中毒性肝炎有確切的療效
。尤其是慢性肝炎
,靈芝可明顯消除頭暈、乏力
、惡心
、肝區(qū)不適等癥狀,并可有效地改善肝功能
,使各項指標趨于正常
。所以,靈芝可用于治療慢性中毒
、各類慢性肝炎
、肝硬化、肝功能障礙
。
晚上11點-1點之間是肝臟的排毒時間
,這段時間要熟睡才可以,不要熬夜
。
如何打掃脾臟中的垃圾
1
、吃酸助脾臟排毒。例如烏梅
、醋
,這是用來化解食物中毒素的最佳食品,可以增強腸胃的消化功能
,使食物中的毒素在最短的時間內排出體外
。同時酸味食物還具有健脾的功效,可以很好地起到“抗毒食品”的功效
。
2
、按壓脾臟排毒要穴。這是指商丘穴
,位置在內踝前下方的凹陷中
,用手指按揉該穴位,保持酸重感即可
,每次3分鐘左右
,兩腳交替做。
3、飯后走一走
。運動可以幫助脾胃消化
,加快毒素排出的速度,不過需要長期堅持
,效果才會更好
。
餐后是最容易產(chǎn)生毒素的時刻,食物如果不能及時的消化或是吸收
,毒素就會積累很多
。除了飯后走一走,因為甘味健脾
,還可以在吃完飯1小時吃1個水果
,幫助健脾、排毒
。
如何打掃肺臟中的垃圾
1
、蘿卜是肺臟的排毒食品。在中醫(yī)眼中
,大腸和肺的關系最密切
,肺排出毒素程度取決于大腸是否通暢,蘿卜能幫助大腸排泄宿便
,生吃或拌成涼菜都可以
。
2、百合提高肺臟抗毒能力
。肺臟向來不喜歡燥氣
,在燥的情況下,容易導致積累毒素
。蘑菇
、百合有很好的養(yǎng)肺滋陰的功效,可以幫肺臟抗擊毒素
,食用時加工時間不要過長
,否則百合中的汁液會減少,防毒效果要大打折扣
。
3
、多吃蘋果。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研究表明
,經(jīng)常吃蘋果的人咳嗽
、生痰的幾率比不經(jīng)常吃的人低33%
,這是因為蘋果皮中的果膠和抗氧化物能減輕肺部的炎癥反應
。
4、按壓肺臟排毒要穴。有利肺臟的穴位是合谷穴
,位置在手背上
,第1、2掌骨間
,當?shù)?掌骨橈側的中點處
,可以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這個部位,用力按壓
。
5
、排汗解毒。肺管理皮膚
,所以痛痛快快地出一身汗
,讓汗液帶走體內的毒素,會讓我們的肺清爽起來
。除了運動以外
,出汗的方法還可以是熱水浴,浴前水中加一些生姜和薄荷精油
,使汗液分泌得更暢快
,排出身體深處的毒素。
6
、深呼吸
。每次呼吸時,肺內都有殘余的廢氣無法排出
,這些廢氣相對于那些新鮮
、富含氧氣的空氣來講,也是一種毒素
。只需幾個深呼吸
,就能減少體內廢氣的殘留。
7
、陰霾天氣少出門
。如果要出門最好戴口罩,盡量避開早上這段時間
。
8
、多喝水,不吸煙
。如果經(jīng)常處于吸煙環(huán)境
,一定要多喝水,可以加速排出體內有害物質
。有數(shù)據(jù)顯示
,八成肺癌的成因是煙草
,因此建議不要吸煙。
肺臟最強的時間是早7點~9點
,此時最好能夠通過運動排毒
。在肺最有力的時候進行慢跑等有氧運動,能強健肺排出毒素的功能
。
如何打掃腎臟中的垃圾
1
、腎臟排毒食品:冬瓜。冬瓜富含汁液
,進入人體后
,會刺激腎臟增加尿液,排出體內的毒素
。食用時可用冬瓜煲湯或清炒
,味道盡量淡一些;每天一杯橙汁,可以增強尿液中檸檬酸水平
,減少結石幾率
。
2、腎臟抗毒食品:山藥
。山藥雖然可以同時滋補很多臟器
,但最終還是以補腎為主,經(jīng)常吃山藥可以增強腎臟的排毒功能
。拔絲山藥是很好的一種食用方法
,用焦糖“炮制”過的山藥,補腎抗毒的功效會相應增強
。
3
、按壓肝臟排毒要穴:涌泉穴。這是人體最低的穴位
,如果人體是一幢大樓
,這個穴位就是排污下水管道的出口,經(jīng)常按揉它
,排毒效果明顯
。涌泉穴位置在足底的前1/3處(計算時不包括足趾),這個穴位比較敏感
,不要用太大的力度
,稍有感覺即可,以邊按邊揉為佳
,持續(xù)5分鐘左右即可
。
4、少吃鹽
,多喝水
。飲食中的鹽分95%是由腎臟代謝的
,攝入太多鹽會使腎臟的負擔加重。養(yǎng)成多喝水的習慣不僅能預防腎結石
,也有利于尿液變淡
,從而保護腎臟
。
5
、切忌亂吃藥。引起尿毒癥的五大原因是腎炎
、糖尿病
、高血壓、多囊腎和亂吃藥
。
腎臟最適合排毒的時間是早晨5~7點
,身體經(jīng)過一夜的修復,到了早晨毒素都聚集在腎臟
,所以早晨起來最好喝一杯白水
,沖刷一下腎臟,將毒素排出體外
。
四
、中醫(yī)如何清理六腑
如何打掃小腸中的垃圾
1、午后可以后蹬腿
在午后的這兩個小時里(13 ~ 15 點)
,小腸經(jīng)開始“值班”
,此時是強健小腸的“最佳時期”,大量喝水固然重要
,還有一個小竅門--午餐后20 分鐘
,用力地后蹬腿,就可以刺激小腸經(jīng)
,讓小腸有效蠕動
。而且,還可以解決午后的春困問題
,讓下午的生活
、工作更加清醒。
2
、 多喝水
,當人體飲水量不足時,小腸的蠕動能力就會降低
,這種“分類”工作就不會做到最佳
,不但營養(yǎng)無力及時輸送,連糟糠也無麗及時輸送給大腸
,排便也就成了每日的最大問題
,從而使下巴出現(xiàn)痘痘
。
3、早上起來洗漱完畢后
,先喝一大杯白開水
。基本半個小時~二個小時內就會有排便的感覺
,效果十分好
。
如何打掃膽中的垃圾
1、少吃高脂肪類的食物
。在一些膽囊病癥中
,大多是因為吃了太多的高脂肪食物而導致的。因而
,高脂肪類的食物要少吃
,這才是保護膽囊最基本的措施。
2
、多吃高纖維的食物
,如芹菜、谷物
、紅薯等
。少吃動物內臟、蛋黃等富含膽固醇的食物
。
3
、喝水消除膽囊結晶體。每天喝8杯水或果菜汁
,它會幫助膽囊液化結石
,并排出體外。
4
、少坐多活動
。否則容易引起腹壁松弛,內臟下垂
,時間久了會壓迫膽管
,使膽汁排泄不暢、沉積而形成結石
。
5
、便前便后都要洗手。腸道感染后
,一些腸道細菌
、寄生蟲就會游走至膽管、膽囊
,從而引起結石
。
6
、堅決不熬夜,凌晨1~3點的膽排毒時間
,熟睡中
,身體自然就會很好地排毒了。
如何打掃胃中的垃圾
1
、 不熬夜
,保持好心情。當精神緊張
、過度疲勞
、情緒不佳時
,會使胃酸分泌增多
,會有反酸水、燒心
、惡心等不適
。此外,要少吃過甜
、咸
、辣、酸
、冷
、燙的食物。
2
、 少吃油炸食物:因為這類食物不容易消化
,會加重消化道負擔,多吃會引起消化不良
,還會使血脂增高
,對健康不利。
3
、 少吃腌制食物:這些食物中含有較多的鹽分及某些可致癌物
,不宜多吃。
4
、 少吃生冷食物刺激性食物:生冷和刺激性強的食物對消化道黏膜具有較強的刺激作用
,容易引起腹瀉或消化道炎癥。
5
、 規(guī)律飲食:研究表明
,有規(guī)律地進餐,定時定量
,可形成條件反射
,有助于消化腺的分泌
,更利于消化。
6
、 定時定量:要做到每餐食量適度
,每日3餐定時,到了規(guī)定時間
,不管肚子餓不餓
,都應主動進食,避免過饑或過飽
。
7
、 溫度適宜:飲食的溫度應以“不燙不涼”為度。
8
、 細嚼慢咽:以減輕胃腸負擔
。對食物充分咀嚼次數(shù)愈多,隨之分泌的唾液也愈多
,對胃黏膜有保護作用
。
9、 飲水擇時:最佳的飲水時間是晨起空腹時及每次進餐前1小時
,餐后立即飲水會稀釋胃液
,用湯泡飯也會影響食物的消化。
10
、 注意防寒:胃部受涼后會使胃的功能受損
,故要注意胃部保暖不要受寒。
11
、 避免刺激:不吸煙
,因為吸煙使胃部血管收縮,影響胃壁細胞的血液供應
,使胃黏膜抵抗力降低而誘發(fā)胃病
。應少飲酒,少吃辣椒
、胡椒等辛辣食物
。
如何打掃大腸中的垃圾
1、 最重要的是保持腸道通暢
。比如
,多吃蘋果、香蕉等水果
,主食不要過于精細
,多吃粗糧;
2、 外出旅游時,容易便秘
,可以喝一點蜂蜜;
3
、 工作壓力大、久坐也會導致便秘
,因此最好每天都運動一下
,保持好心情。
4
、 牛蒡湯;牛蒡根幫助腸胃新陳代謝
,清理垃圾,是非常好的一款養(yǎng)胃清腸的食療湯品
。只需要半根牛蒡
、一塊豬肉,一起煲半個小時即可
,加入胡蘿卜效果更好
。另外,喝白粥
、豬血或者牛血湯
,也都是比較有效的排毒方法
,有利于消化吸收
,利于腸胃蠕動。
5
、 藥物排毒
。排毒養(yǎng)顏膠囊具有排毒的功效,當然要不能經(jīng)常使用
,隔段時間吃一次
,排一次毒就好。
6
、 多喝水
,茶療也是很好的大腸養(yǎng)護方法。但也要適量
,過多喝水會導致膀胱使用過度
,出現(xiàn)問題。
如何清掃闌尾的垃圾
闌尾處于大腸的起始部位
,就像一個被單獨分離出來的死胡同
。因此,一些糞塊
、糞石進去后很難出來
,腸道細菌更容易繁殖,使其繼發(fā)感染,引起炎癥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梢哉f大腸有多臟,闌尾就有多臟
,甚至程度更深!
清潔方法:跟腸道一樣
。
如何清掃膀胱的垃圾
膀胱本身的功能就是化清拍濁,保持正常排尿
。
五臟六腑排毒,舒活肝經(jīng)膽經(jīng),養(yǎng)生知識點
中醫(yī)有「五臟六腑」之說,肝屬「五臟」
,膽屬「六腑」
。在位置方面,肝
、膽同居于右脅下
,膽附于肝。在經(jīng)絡方面
,肝經(jīng)與膽經(jīng)互為表里經(jīng)
,足厥陰肝經(jīng)屬肝絡膽,足少陽膽經(jīng)屬膽絡肝
。在生理上密切相關
,在病理上又相互影響。 肝膽相照 中醫(yī)認為
,食物的消化吸收除脾胃運化外
,還要借助于膽汁的分泌和排泄,因為膽汁是參與飲食消化和吸收的「精汁」
。膽汁乃肝之余氣所化
,其分泌和排泄受肝氣疏泄功能的影響。 肝膽的作用 膽之間的關系非同尋常
。而這個詞從中醫(yī)學的角度講
,肝與膽確實是一對榮辱與共的器官。 在生理方面
,肝主疏泄
,調暢全身氣機,使臟腑經(jīng)絡之氣運行通暢
;主藏血
,有儲藏調節(jié)血量的作用;喜條達而惡抑郁,稱為將軍之官
,凡精神情志之調節(jié)功能
,與肝密切相關。 肝氣的疏泄功能正常發(fā)揮
,全身氣機調暢
,膽汁才能正常分泌與排泄,倘若肝氣的疏泄功能失常
,出現(xiàn)肝氣郁結或肝氣上逆
,膽汁則不能正常分泌與排泄,可導致膽汁淤滯
,影響食物消化吸收
。患者可出現(xiàn)腹痛脹滿
、飲食不化等癥
,重者可見高熱、潮熱
、腹部絞痛
,膽汁郁滯日久,則易生結石
。 肝膽排毒方法教學 01 膽經(jīng):人體十二經(jīng)脈之一
,簡稱膽經(jīng) 。 循行部位起于目外眥(瞳子髎穴)
,上至頭角(頜厭穴)
,下行到耳后(完骨穴),再折回上行
,經(jīng)額部至眉上(陽白穴),又向后折至風池穴
,沿頸下行至肩上
,左右交會于大椎穴,前行入缺盆
。本經(jīng)脈一分支從耳后進入耳中
,出走于耳前,至目外眥后方
。 另一分支從目外眥分出
,下行至大迎穴,同手少陽經(jīng)分布于面頰部的支脈相合
,行至目眶下
,向下的經(jīng)過下頜角部下行至頸部,與前脈會合于缺盆后,穿過膈肌
,絡肝
,屬膽,沿脅里淺出氣街
,繞毛際
,橫向至環(huán)跳穴處。直行向下的經(jīng)脈從缺盆下行至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