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手心出汗多屬于中醫(yī)學中的“汗證”
手心出汗兼有手足心煩熱的人
,屬血虛、陰虛。這類人在飲食起居上一定要注意,不要吃辛辣的食物,不要熬夜。在治療上,以滋陰養(yǎng)血為主,可以在醫(yī)生的指導下服用六味地黃丸、知柏地黃丸等藥物來調理。手涼但又手心多汗的人
,屬氣虛。這類人脾胃功能較差,對飲食營養(yǎng)的吸收不好,所以在治療上應從健脾益氣著手,可服用太子參、西洋參等益氣養(yǎng)陰的藥品,生活中還應該保暖。手心出汗多而黏的人
,屬濕熱。他們往往會覺得口苦而黏膩,應該減少羊肉、韭菜等辛溫助熱食品,以及動物性脂肪類油膩食物的攝入。還要注意改善居室的通風,在盛夏暑濕的季節(jié)要減少戶外運動的時間。二、手心汗多的危害
多汗有全身性及限局性多汗兩種
。全身性多汗者皮膚表面常是濕潤的,而且有陣發(fā)性的出汗。局部多汗常見于手掌、足跖、腋下、其次為鼻尖、前額、陰部等,多在青少年時發(fā)病在冬季,‘汗腳’失去熱量的速度比‘旱腳’快25倍,容易遭受凍傷
。當這種情況發(fā)生時,人體會自動關閉淺層皮膚的循環(huán)系統(tǒng),造成對足部的供血不足。供血不足則意味著足部周圍的皮膚組織發(fā)生壞死,從而造成足部開裂。手腳汗太多可能嚴重影響到學習
、社交、工作而造成莫大的困擾。多汗癥可以從小(6歲左右)就發(fā)生,到了青春期更為明顯,其中最困擾患者的是手掌、腋下、腳掌的多汗。年輕人情緒較不易控制,易緊張、不安、害羞、害怕等,使出汗更為厲害,心情愈焦急,出汗就愈多三
1. 保持手足清潔干燥
2. 用5%的明礬液每日浸洗局部,以及用松樹
3. 中藥熏洗的方法:用蒼術、苦參
4. 穿透氣性較好的寬松鞋襪
,有助汗液的蒸發(fā),避免引起腳氣、皮炎等皮膚問題。5. 中醫(yī)認為,手腳多汗與身體素質
、內分泌此外,還可以通過以下三個特效穴位進行治療
肺俞穴:在脊柱區(qū)
腎俞穴:在第二腰椎棘突下
脾俞穴:在脊柱區(qū)
在以上三個穴位中
四
多汗藥膳
(1) 百合粥
[功效] 潤肺止汗
[材料] 百合20克
[用法] 將百合洗凈與米同煮
【百合】甘
(2) 黃蓍粥
[功效] 固表止汗,用於表虛自汗
[材料] 黃蓍20克
[用法] 將黃蓍煎汁
【黃蓍】甘
(3) 浮小麥飲
[功效] 益氣固表止汗
[材料] 浮小麥15克
[用法] 熬浮小麥汁100毫升,加紅糖調味
【浮小麥】甘
(4) 小麥山藥湯
[功效] 補氣斂汗。
[材料] 浮小麥15克
,山藥15克,白糖少許。[用法] 二藥同煎取汁150毫升
,加糖調味,每服50毫升,早晚各服1次(5) 參歸腰子
[功效] 補虛斂汗
[材料] 人參10克
[用法] 將參
【人參】甘
【當歸】甘、辛
(6) 生地黃雞
[功效] 滋陰止盜汗
。[材料] 生地黃150克,烏肉雞1只
,飴糖100克。[用法] 將生地黃切碎與飴糖拌勻,放入雞腹內蒸熟即成
。【生地黃】甘
,寒。滋陰涼血。【烏雞】甘
、平。補虛勞虧損,治消渴,中惡心腹痛。(7) 黑豆小麥飲
[功效] 祛風斂汗
。[材料] 黑豆15克
,浮小麥15克。[用法] 熬取二物汁液200毫升
,加入糖調味頻服,每次服10毫升左右。【黑豆】味甘
,平。補腎,明目鎮(zhèn)心,久服,好顏色,不老。止腹脹消谷。黑豆加甘草,大解百藥毒(8) 韭菜根湯
[功效] 主治小兒盜汗自汗
[材料] 韭菜根15根
[用法] 將韭菜根加水適量
【韭菜】味辛、微酸
,溫、澀。歸心,安五臟六腑,除胃中熱。歸腎壯陽,止泄精,暖腰膝,治吐血、尿血、唾血、衄血。充肺氣。韭菜根治諸癬。(9) 泥鰍湯
[功效] 多汗
、自汗、盜汗等癥。[材料] 泥鰍90克
,食油適量。[用法] 用熱水洗去泥鰍身上粘液,剖腹取內臟
,再用清水洗凈,濾去水份,用適量油煎至焦黃,再加水一碗煮熟可服。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jiankang/11131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