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少不了柴米油鹽姜醋,這是生活的本色
,也是生活的味道1
食用油中含有人體所必需的脂肪酸
此外根據(jù)年齡階段的不同,對食用油的攝入量也是不一樣的
2、不同食用油的特點
大豆油——燉煮菜較合適
含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
小貼士:若用大豆油炒菜并不能起到保護心臟的作用
花生油——最美味的炒菜油
三種脂肪酸的成分構成基本是1:1:1
小貼士:買花生油要優(yōu)先選壓榨油,還要選優(yōu)質產品
橄欖油——最健康,最昂貴
被公認為是世界上最好的食用油
小貼士:由于它的多不飽和脂肪酸含量低
,耐熱性比大豆油更好,氧化危險也比較小。所以,它并不像人們認為的那樣不能加熱。橄欖油用來涼拌固然清香可口,用來炒菜燉菜也完全沒有問題。需要注意的是,橄欖油當中也分不同等級,市面上的進口橄欖油的摻假現(xiàn)象相當普遍,老百姓很難嘗出來,所以購買時切不要貪便宜哦。茶籽油——可媲美橄欖油的物美價廉環(huán)保油
其脂肪酸構成與橄欖油相似
小貼士:它耐熱性較好
玉米油——維生素E的大本營
玉米油也稱為粟米油
、玉米胚芽油,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達86%,其中以多不飽和脂肪酸占絕對優(yōu)勢,亞油酸含量最高其脂肪酸組成與大豆油類似,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比例約為1:2.5,玉米油的優(yōu)勢是其中維生素E的含量高于普通植物油,還含有一定量的抗氧化物質,對皮膚和抗衰老比較有益。玉米油可以用于炒菜,也適合用于涼拌菜。小貼士:不是非常耐熱,適合用于制作加熱時間較短
,或者加熱溫度不到發(fā)煙點的烹調。很適合用來制作成沙拉醬或者色拉油。稻米油——高檔炒菜油
也叫米糠油
,來自于米的糠麩部分,是米胚和米糠中所含的油脂。它和玉米油一樣,含不飽和脂肪酸在80%以上,還含有相當豐富的維生素E。它的特殊優(yōu)勢是含有米胚中豐富的γ-氨基丁酸,它是一種重要的神經遞質,有一定的抗焦慮作用,對血壓控制有益。米糠油的脂肪酸構成和花生油比較像,其中單不飽和脂肪酸含量最高,也含有部分多不飽和脂肪酸和飽和脂肪酸,比例比較平衡。小貼士:它的耐熱性玉米油要好,適合用于一般家庭烹調當中
。因為大米也容易生黃曲霉,也要注意其中是否黃曲霉毒素超標的問題。葵花籽油——不飽和脂肪酸最高的油
風味很好
。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達85%,亞油酸比例比大豆油還要高,含量可高達66%,遠遠高于市場上的其他油類。但現(xiàn)在研究發(fā)現(xiàn),亞油酸它既能降低壞膽固醇,也能降低好膽固醇,可以說是“不分好壞”,所以實際上并不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此外,近年來的研究認為,亞油酸屬于歐米伽-6脂肪酸,而膳食中這類脂肪酸已經相當過剩,歐米伽-3脂肪酸的比例過低,這種情況對預防心臟病和癌癥相當不利。所以,葵花籽油、大豆油和玉米油這類含有大量亞油酸的油脂慢慢地退出了“保健油”的行列。小貼士:由于葵花籽油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E和抗氧化的綠原酸等成分
,抗氧化能力較高,耐熱性比大豆油好。所以精煉葵花籽又適合溫度不高的燉炒,但不宜單獨用于煎炸食品。調和油——日常最適合,混搭更健康
調和油即由脂肪酸比例不同的植物油搭配而成
,可取長補短,有利于膳食脂肪酸的平衡,對健康有利。但混搭時要讓脂肪酸搭配均勻,比如大豆油和葵花油都以多不飽和脂肪酸為主,所以大豆油混搭茶籽油比大豆油混搭葵花油更好。由于不同類型脂肪酸的健康作用是不一樣的,合理的比例最為重要。目前認為膳食中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的合理比例在1:(1-1.5):1小貼士:具有良好的風味和穩(wěn)定性
說在后面:無論選哪一種,都要記得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jiankang/14834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上一篇:
瓶裝水喝了健康嗎
!.png" alt="手出好多小水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