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常出汗需重視-手腳心多汗屬陰虛
現(xiàn)在各地氣溫均有所下降
,雖說不如前幾天那么炎熱
,但是仍然悶熱
,熱天出汗很正常
,但是如果在正常溫度下,又沒有經(jīng)過劇烈運動
,就大量出汗就說明你的身體可能存在了某種問題
。中醫(yī)常常根據(jù)病人出汗的時間、部位
、多少和特點來判斷身體的狀況。
按出汗時間分:
無論冬夏
,在白天不活動或輕微活動的情況下
,常汗出不止。這些人常有身體虛弱
、說話語聲較低、食欲差
、易感冒等特點
,中醫(yī)認為是氣虛的表現(xiàn)。這類人飲食上可選擇山藥
、豆?jié){
、牛羊肉等
,也可用黨參或黃芪燉雞或腔骨
,以補益機體,緩解氣虛
。睡著出汗
,醒來汗止
,中醫(yī)稱為“盜汗”
。這些人常有手腳心熱
、心煩、面部發(fā)紅發(fā)熱
、口咽干燥等特點,中醫(yī)認為是陰虛表現(xiàn)
。這類人飲食上可選擇百合
、雪梨等滋陰之品,少吃羊肉
、洋蔥
、蔥
、姜
、蒜等熱性食物,也可用沙參
、麥冬
、五味子或西洋參等泡水飲用
。
按出汗部位分:
一是頭汗過多
若頭面部多汗
,同時覺得肢體沉重無力、上腹脹滿
、口渴等
,多為積食
,可通過減少進食量
、吃清淡飲食緩解,也可吃點消化藥
。孩子睡眠時出現(xiàn)輕微頭汗屬正?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F(xiàn)象;但若伴有睡眠不實、煩躁不安
、易驚嚇、頭發(fā)稀少等表現(xiàn)
,要及時診治
。此外,老人和產(chǎn)后身體虛弱的女性
,也會有頭汗過多的情況,多屬于氣虛
。
二是手足心多汗
如果手足心多汗伴有手腳心熱
、口咽干燥等
,多屬于陰虛有熱;若手足心多汗伴隨腹部脹滿疼痛,大便不通
,多屬于腸道內(nèi)有積糞的熱證,可服用通便藥;若有手足心多汗伴隨口干
、牙齦腫痛等
,多屬于胃熱,可服用清胃熱的中藥
,如牛黃清胃丸
、清胃黃連丸等
。
三是心窩、胸口多汗
多見于一些腦力工作者,這些人常伴有精神倦怠
、食欲不振、睡眠差
,多夢的表現(xiàn),屬于思慮過度
,導致心脾虛
,可通過適當?shù)倪\動,如慢跑
、太極拳
、八段錦等
,緩解壓力
,調節(jié)心情。
此外
,若在夏季悶熱的環(huán)境中
,出現(xiàn)大量出汗
、口渴
、頭昏、胸悶
、惡心
、心慌、四肢無力
、耳鳴
、注意力不集中,體溫升高的情況
,一般屬于中暑先兆
,應及時轉移到陰涼通風的地方
,補充一些淡鹽水
,短時間內(nèi)可恢復正常,癥狀不能恢復或嚴重者
,要及時就醫(yī)
。
傳統(tǒng)中醫(yī)學角度一些常見出汗現(xiàn)象的解釋:
1、自汗
。不是因為天氣悶熱服用發(fā)汗藥及其他刺激因素而經(jīng)常出汗稱“自汗”。自汗多因肺氣虛弱
、衛(wèi)陽不固
、津液外泄所致,故常伴有神疲
、乏力、氣短
、畏寒等陽氣虛損的癥狀
。
2、盜汗
。入睡則汗出
,醒后則汗止
。盜汗多因陰虛而致
,陰虛則陽亢,陰不御陽
,津隨液為汗
,故常伴有五心煩熱、失眠
、口咽干燥等癥狀。常見于肺結核浸潤期患者
。
3
、絕汗。指病情危重
,正氣衰弱
、陽氣欲脫時,汗淋漓不止
,多伴有呼吸急促
、四肢厥冷、脈象微弱
,時有時無等危癥,是陽氣將絕之象
,多見于心衰
、虛脫的病人。
4
、頭汗
。出汗僅限頭部
。多因上焦邪熱
,或中焦?jié)駸嵊粽羲拢嘁娪陉柮鳠岚Y和濕熱癥
。
5
、偏汗。俗稱“半身汗”
。它見于左側或右側
,上半身或下半身
。皆為風痰或風濕之邪阻滯經(jīng)脈,或營衛(wèi)不周
,或氣血不和所致
。
6
、冷汗
。指畏寒、肢冷而出汗
。汗前并不發(fā)熱
,口不渴,常伴有精神不振
、面色蒼白、大便稀溏
、小便清長
、脈遲沉
、舌淡等寒癥表現(xiàn)。多因平素陽虛
、衛(wèi)氣不足所致,也可因受驚嚇引起
。
如果你也有以上的出汗情況
,一定要及早發(fā)現(xiàn)、及早檢查治療
,小病不治當心變大病。
異常出汗的原因有哪些?異常出汗有哪些類型呢 ?
出汗能夠幫助調節(jié)人體的體溫
,身體一般比較熱的時候容易出汗
,但是有時候在一些正常的身體狀態(tài)下
,還是會有出汗的情況,這些是異常出汗的表現(xiàn)
,有可能是一些疾病引起的
,那么異常出汗的原因有哪些?異常出汗有哪些類型呢
?下面為大家介紹
。
1、異常出汗的類型(1)自汗清醒時沒怎么活動或干脆沒有活動時
,無緣無故地出汗稱為自汗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自汗證治》:“夫自汗
,多因傷風傷暑,及喜怒驚恐
、房室虛勞
,皆能致之。無問昏醒
,浸浸自出者
,名曰自汗?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倍嘁驙I衛(wèi)不和
、熱熾陽明、暑傷氣陰
、氣虛陽虛等引起
,可見于外感六淫或內(nèi)傷雜病
,前者多為實證
,后者多為虛證。
現(xiàn)代人的自汗
,多是心陰虛
,中成藥可以吃柏子養(yǎng)心丸。另外
,有一些見了自己喜歡的人會自汗
,或要考試、見上司時緊張的自汗
,都是暫時現(xiàn)象
,不必擔心,也無需調治
。
(2)戰(zhàn)汗即全身戰(zhàn)栗后汗出
,是熱性病過程中正邪抗爭的一種表現(xiàn)。如戰(zhàn)汗后熱退
,脈靜身涼
,表示邪去正安
,元氣恢復
,是一種好現(xiàn)象。如感冒發(fā)燒戰(zhàn)栗汗出后
,燒即退了,就是戰(zhàn)汗正氣勝利之表現(xiàn)
。
若汗出后四肢厥冷
、煩躁不安
,表示正不勝邪
,正氣隨著虛弱下去,則是危重癥候
。戰(zhàn)汗多見于各種傳染病的初
、中期。應及時去醫(yī)院就診
。
(3)盜汗入睡后汗出異常
,醒后汗泄即止為特征的一種病征?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氨I”有偷盜的意思
,古代醫(yī)家用盜賊每天在夜里鬼祟活動,來形容該病證具有每當人們?nèi)胨?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或剛一閉眼而將入睡之時,汗液象盜賊一樣偷偷的泄出來
。有很多小孩因陽氣足
,睡著后有輕微的盜汗,屬正?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F(xiàn)象
。
盜汗若出汗量大
,汗液常帶有淡咸味
,或輕臭味,打濕睡衣
,伴有明顯的烘熱感
,心情煩躁,汗后口干舌燥
,喜歡喝涼水。平時可伴有低熱或潮熱
,五心煩熱
,偶爾顴紅,頭暈
,大便干燥
。
(4)多汗就是人體出汗異常多
,有的患者還低熱或怕風
。盡管有些全身性疾病,如甲亢
、肥胖
、糖尿病、結核病等
,可以引起多汗,但大部分多汗是植物神經(jīng)紊亂引起的,其發(fā)病機制主要是交感神經(jīng)異常興奮所引起
。如果患者作了各種檢查
,沒有問題,就可以確定是植物神經(jīng)紊亂引起的
。
(5)絕汗指病情危重,正氣衰弱
、陽氣欲脫時,汗淋漓不止
,多伴有呼吸急促、四肢厥冷
、脈象微弱
,時有時無等危癥,是陽氣將絕之象
,多見于心衰
、虛脫的病人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蓪е峦鲫幓蛲鲫枺视址Q脫汗
。
真氣將敗絕時出的汗
,為病危時陰陽離決的見癥之一?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端貑?診要經(jīng)終論》:“絕汗乃出,出則死矣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br>
(6)閉汗怎么活動也不出汗,但體內(nèi)卻燥熱難當
。或因洗澡或出汗后突然吹風
、吹空調、扇扇子等
,導致毛孔閉塞
,汗出不來,統(tǒng)稱為閉汗。閉汗者可以一邊用生姜
、桂枝、麻黃各15克煮水倒入高桶泡腳
,身穿厚衣服
,喝姜湯水,頭戴棉帽子
,讓汗從里面把毛孔給沖開
。
毛孔通暢,閉汗癥即治愈
。平時注意洗澡要擦干身體,不要吹干身體
。不要在大量出汗時突然吹空調
。多練習脊柱調息法,增強自身的正氣
。
2 、出汗異常的情況
1.出汗臭
當人在承受較大的壓力時
,會使腋窩
、腿腋等處的汗腺分泌異常,這種汗中由于含有蛋白質和脂肪等物質
,很容易出現(xiàn)出汗臭的現(xiàn)象
。
2.出汗帶色
正常時候的出汗應該是無色透明的,當出現(xiàn)黃汗時
,大都是因為大量出汗后使用冷水沖涼,使得寒濕之氣侵體
,引起汗液疏泄功能紊亂
,汗液中尿素含量升高等;當出現(xiàn)血汗時,很可能是由于肝火旺盛
、內(nèi)分泌失調的原因
,也可能是由于血友病
、月經(jīng)不調
、鼠疫等疾病引起的。
3.出汗后會留一層銀白的霜
患者由于腎功能不全
,會導致尿液隨著汗液排出體外
,當汗液中的水分蒸發(fā)完后
,就會在皮膚表面留下一層尿毒霜
。一般患有重度尿毒癥和糖尿病的患者會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
。
4.偏汗
當人體只有左半身或右半身、上半身或下半身出汗時
,也就是所謂的半身汗
,老年人需要謹防出現(xiàn)中風癥狀,患有植物神經(jīng)功能紊亂的人也會出現(xiàn)偏汗的現(xiàn)象
。
5.出汗肢冷
當出現(xiàn)大量的出汗,而四肢去發(fā)冷的現(xiàn)象時
,需要謹防心臟病的發(fā)作
。出汗肢冷的現(xiàn)象也可能是驚嚇引起的。
出汗也有學問 ?中醫(yī)教你認識9種異常出汗
夏天到了
,氣溫一天天升高
,我們開始愛出汗了,尤其是胖的人
,動不動就出汗
。很多人說出汗是好事,可以排毒
,也有人說出汗是“虛”的表現(xiàn),針對這個每個人都會遇到的問題
,到底怎么認識呢
?
中醫(yī)認為汗為心之液,人體津液
,隨著陽氣推動
、陽氣蒸迫,就從身體里出來了生成汗液
,《素問·陰陽別論》說:“陽加于陰謂之汗?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本褪沁@個意思
。正常的出汗是人體的生理現(xiàn)象,屬于人的適應性反應
,比如在天氣炎熱
、穿衣過厚、飲用熱湯
、情緒激動、勞動奔走等情況下
,出汗量較正常增加
,但出汗的量一般不會太多,大多為一時性的
。若排除上述外界環(huán)境因素影響
,在頭面
、頸胸
、四肢、全身出汗超出正常者
,就是異常出汗
,稱為“汗證”。
下面就來舉幾個異常出汗的例子
,方便大家更好地認識:
1.自汗:不論早晚,是否活動
,也不受天氣冷熱等因素的影響
,時不時就出汗,活動的時候尤其明顯
,休息之后緩解不明顯
。
2.盜汗:熟睡時出汗
,醒來出汗就停止
,常常醒來后發(fā)現(xiàn)皮膚濕潤有汗珠,或床單
、衣服汗?jié)瘛?/p>
3.黃汗:出的汗為黃色
,容易沾染衣服,以腋窩處最為明顯
。黃汗可見于患黃疸病的病人
,也可見于無明顯黃疸的患者
。
4.頭汗:出汗部位在頸部以上
,以頭面部為主,常不自主出汗
。
5.額汗:不論氣溫高低
,只有額頭出汗
。
6.半身汗:出汗只在身體一側
,多見于肌肉萎縮
、中風及截癱病人,汗出常見于健側
,無汗的半身常是病變的部位
。
7.手足心汗:手心、足底常常出汗
。
8.胸汗:胸前出汗
。
9.陰汗:前陰處常有濕汗,嚴重時大腿根部內(nèi)側也潮濕
。
汗證是人體陰陽失調
、肌表腠理開合功能異常而導致的汗液排泄失常,病因多為體虛又感染風寒
、大病初愈身體虛弱
、思慮憂愁過度、情緒不好
、偏好進食辛辣食物等
,癥狀嚴重的時可能困擾我們的日常生活。
那么針對異常出汗
,我們有以下建議:
1.加強鍛煉
,增強體質
,少食辛辣上火食物
,切勿飲酒,適量增加高蛋白質食物增加免疫力
,避免思慮過度
,保持心情愉悅,注意勞逸結合
。
2.被褥、鋪板
、睡衣等
,應經(jīng)常拆洗或晾曬,保持干燥
,并應經(jīng)常洗澡
,以減少汗液對皮膚的刺激。出汗之后應及時擦干汗液
,更換內(nèi)衣
,避免受涼感冒。
3.個人體質不同
,出汗原因也不盡相同
,千萬不能盲目瞎對照,更不能囿于“自汗屬陽虛
,盜汗屬陰虛”之說
,胡亂進補食物或藥物
,最好因人施藥
、因人施膳
。
4.甲亢、糖尿病
、低血糖
、肢端肥大癥
、嗜鉻細胞瘤等疾病可導致繼發(fā)性多汗,及時就醫(yī)針對病因治療
,效果較好。(趙輝)
本文由武漢市第一醫(yī)院老年病科吳艷霞主任進行科學性把關。
出汗異常的原因分析 出汗異常是身體的信號
1 出汗異常的原因分析
那么怎樣才算異常出汗呢
,有一個基本的判斷標準,比如
,同等條件下
,和你一起吃飯的人無汗,而你卻滿頭大汗
,就說明有可能出汗異常,如果坐著不動都大汗淋漓
,那無疑也是異常出汗了
。簡單地說,如果不是因為運動
、穿衣厚或炎熱而導致出汗
,或稍微運動就會大汗淋漓,就意味著人體可能出現(xiàn)了異常情況
,應當引起重視。
1.頭部出汗異常胃火旺 頭部是諸陽之會
,陽氣本應該是最足的
,其固攝力也應最強
。一旦頭上出汗而全身無汗或少汗,或者經(jīng)常出汗
,或許就意味著陽氣有些虛弱
,(對于代謝旺盛的兒童來說
,頭部出汗較多也是正?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F(xiàn)象),另外
,這還和胃火旺有一定關系
。
建議:睡眠充足,多吃溫補食物
,如大棗
、牛肉
、山藥
、蜂蜜、茯苓
。每天也可沖泡枸杞茶飲用
。
2.額頭出汗肝陽上亢 如果額頭常常出很多汗,中醫(yī)認為可能是肝陽上亢引起的
。
建議:平時盡量保持心境平和,少生氣
,要保證充足睡眠
,否則容易導致陰虛、肝陽上亢
。每天沖泡枸杞茶飲用
,有平肝功效。
3.鼻子出汗肺氣不足 如果平時鼻子總出汗
,說明肺氣不足,需要調理補氣
。西醫(yī)認為這是免疫力低下的表現(xiàn)
,需要提升免疫力。
建議:每天用雙手敲打雙腿
,并按壓雙腿的左右兩側
,因為這是人體肺經(jīng)分布的部位,通過敲打刺激,可起到調理肺經(jīng)的作用
。
4.頸部出汗異常內(nèi)分泌失調 頸部汗腺不太多,若常出汗
,可能與內(nèi)分泌不調有關
,也和體內(nèi)濕熱有一定關系,由于濕性黏滯
,導致體內(nèi)氣機不暢
,往往表現(xiàn)為上半身或頸部以上出汗。
建議:平時調節(jié)內(nèi)分泌主要從飲食
、運動上入手,必要時輔以藥物治療
。多吃高蛋白類的食物
,多喝水。
5.腋下出汗汗腺過大或飲食過重 因為腋下分布大量汗腺
,所以較易出汗。若汗液分泌過分旺盛
,且氣味很大
,就可能說明日常飲食的味道過重
,吃了太多蔥
、蒜、洋蔥等食品
。
建議:若診斷為汗腺過大
,可以去醫(yī)院做簡便有效的激光治療。另外
,飲食要清淡,多吃水果
、蔬菜
。
6.胸口出汗脾胃失和
如果胸口常出汗,中醫(yī)認為這是脾胃失和的表現(xiàn)
,說明體內(nèi)的血液循環(huán)很慢
,氧氣運輸不順暢。
建議:不要過度焦慮
,少吃油膩、生冷食物,平時用黃芪
、大棗泡水喝
,可以緩解癥狀,可通過適當?shù)倪\動
,如慢跑
、太極拳、八段錦等
,緩解壓力,調節(jié)心情
。
7.手腳心出汗異常血虛 若情緒緊張
、激動或害怕,手心或腳心就容易出汗
,中醫(yī)認為這是脾失運化
、脾胃濕熱、血虛的表現(xiàn)
。
建議:每天餐后按揉腹部,先順時針揉30圈
,再逆時針揉30圈
。另外,要控制食量
,避免生冷食物
,以七八分飽為好。
8.糖友異常出汗血糖不穩(wěn) 如果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不好
,患者也會出現(xiàn)自主神經(jīng)功能病變,如果是調節(jié)汗腺分泌的神經(jīng)出現(xiàn)病變
,通常表現(xiàn)為上肢或胸部出汗增多或出汗部位不對稱
,可能出現(xiàn)在正常的室溫下大量出汗,甚至大汗淋漓的情況
。
低血糖是糖尿病患者容易發(fā)生的情況
,當糖尿病患者因為藥物、飲食或者運動等原因發(fā)生低血糖時
,可出現(xiàn)心悸、焦慮
、出汗
、饑餓感等癥狀
。所以,當糖尿病患者出現(xiàn)大汗并伴有以上癥狀時
,應當考慮是否是因為低血糖的原因所引起的
。
尤其值得重視的是,一些患者會有夜間出汗的情況
,早上起來還會覺得頭疼、勞累
,這些癥狀提示可能發(fā)生了夜間低血糖
。
建議:當患者出現(xiàn)夜間低血糖,一定要及時向醫(yī)生求助
,以免發(fā)生危險或意外
。為防止低血糖的發(fā)生,糖尿病患者一定要隨身攜帶一些可以提升血糖的小零食
,以備不時之需。
9.渾身出汗氣虛 無論冬夏
,在白天不活動或輕微活動的情況下
,常汗出不止。這些人常有身體虛弱
、說話語聲較低
、食欲差、易感冒等特點
,中醫(yī)認為是氣虛的表現(xiàn)
。
建議:飲食上可選擇山藥
、豆?jié){、牛羊肉等
,也可用黨參或黃芪燉雞或腔骨
,以補益機體,緩解氣虛
。
10.睡著出汗陰虛 睡著出汗
,醒來汗止
,中醫(yī)稱為“盜汗”
。這些人常有手腳心熱、心煩
、面部發(fā)紅發(fā)熱
、口咽干燥等特點,中醫(yī)認為是陰虛表現(xiàn)。
建議:飲食上可選擇百合
、雪梨等滋陰之品
,少吃羊肉
、洋蔥
、蔥、姜
、蒜等熱性食物
,也可用沙參、麥冬
、五味子或西洋參等泡水飲用
。
另外
,左右半身或上下半身出汗屬偏汗
,多見于風濕、偏癱病人
,有時也是中風臨身的信號
。額汗僅限于額頭,若出汗量少
,且無其他癥狀
,屬正?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F(xiàn)象
。若發(fā)生在病人身上,則可能是病情加重的征兆
。乳間汗局限于兩乳之間
,可能是精神疲乏、體力勞累而傷及心脾所致
。生殖器出汗出汗限于生殖器周圍
,常與腎病有關
。手腳等四肢出汗多因血虛、陽虧引起
。
11.汗液顏色異常肝肺膽有問題 大連市中心醫(yī)院中醫(yī)科副主任醫(yī)師張奎軍說,
,真正的汗水是沒有顏色的
。如出現(xiàn)黃色是因為微生物對汗水當中的一些微量原素發(fā)生化學反應所致
。而且,某些身體有疾病的人
,汗水也會呈現(xiàn)出不同的顏色
。當出現(xiàn)不同于一般顏色的汗水時,就要考慮會不會是身體生病了
,需要及時就診。
黃汗 汗液呈現(xiàn)黃色
,多是由于血液中一種稱為膽紅素的物質濃度過高所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