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方法:六味丸
證候表現(xiàn):陰挺痿痹而頻數(shù)。
處方:六味丸
。出處:《赤水玄珠》·第二十二卷(卷)·子淋(篇)
原文:若陰挺痿痹而頻數(shù)
,用六味丸。順應(yīng)秋分時節(jié)氣候特點養(yǎng)生的飲食方案如下:
棗龍栗子羹
用料:大棗20~30枚
,龍眼肉30克,栗子肉100克,蜂蜜適量。制作:先將栗子肉研成粉末待用,然后將大棗與龍眼同熬
適用范圍:補中益氣
禁忌:大棗能助濕生熱
大棗味甘
紅棗木耳羹
用料:紅棗10枚
制作:先將木耳用溫水泡開,然后與紅棗同煮
適用范圍:補中益氣
大棗補中益氣
牛奶芝麻羹
用料:牛奶200克
制作:先將芝麻炒香
適用范圍:補虛損、益五臟
禁忌:有些成年人食牛乳后易腹脹
牛奶與芝麻同食
柏子仁粥
用料:柏子仁15~20克,粳米100克
,蜂蜜適量。制作:先將柏子仁去皮。稍搗爛
適用范圍:養(yǎng)心安神
禁忌:腹瀉者忌用
柏子仁為柏科常綠植物側(cè)柏的種仁
六神粥
用料:薏米20克,山藥30克
,蓮肉30克,芡實10克,茯苓10克,糯米50克,白糖適量。制作:將上述6昧加水同煮成粥。加入適量白糖即可
。適用范圍:健脾益氣
、除濕止瀉,適于脾虛之納呆、食滯,四肢困重、慢性腹瀉帶下、遺精薏米微寒能清熱
補虛正氣粥
用料:炙黃芪30—50克,黨參30克(或人參3~6克)
,粳米100~150克白糖適量。制作:先將炙黃芪與黨參(或人參)加水煎,先用大火
,煮開后改用文火寓1小時左右,去渣留汁,加入粳米煮成粥,再入適量白糖即可食用。適用范圍:補正氣、療虛損、健脾胃禁忌:陰虛火旺
。表實邪盛及瘡瘍初起者忌用。胃熱、濕熱者慎食用。黃芪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膜莢黃芪和蒙古黃芪的根。其味甘
,性微溫,歸脾、肺經(jīng)。既能升陽舉陷、固表止汗,又能利水消腫、托毒生肌,為補氣升陽之要藥,表虛癥者尤宜。黨參為桔?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炸蟹丸子
用料:蟹肉300克
制作:①肥肉剁成粗泥
適用范圍:增強體質(zhì),預(yù)防秋燥
香菇板栗
用料:水發(fā)香菇150克,板栗200克
味精
制作:①先將香菇切片
適用范圍:益智補腎
全福豆腐
用料:豆腐2塊
制作:①香菇入沸水中泡軟
預(yù)防因營養(yǎng)不良所致的秋季各種疾病
,人人均可食用。白汁五柳魚
用料:白鰱魚1條(500克左右,活鮮魚最佳)
制作:①把魚收拾干凈
適用范圍:治療秋燥
,健脾益胃,人人均可食用。桂花燉鴨
用料:光鴨1只(約重1000克以上)
,桂花糖50克。料酒、精鹽各適量。制作:①光鴨內(nèi)外用鹽擦勻:②將料酒、桂花糖放入大碗內(nèi)調(diào)勻
,把碗置于炒鍋內(nèi)。碗外注清水過半,上擱一井字形竹架,將鴨的破腹處覆于井口上,防止弄翻碗中佐料;③沙鍋置旺火上煮1小時,改用小火燉30分鐘,蒸至香味撲鼻為止;④開鍋,取掉大碗,放鴨于鍋中(鍋中存水很少),將碗中余汁澆于鴨面上即成。適用范圍:滋補陰氣
,預(yù)防秋燥。人人均可食用。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jiankang/18143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健美操幫您塑造完美線條
下一篇: 健美操你跳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