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不夠是媽媽在哺乳期比較擔心的問題。當分娩完,由于身體虛弱、乳腺不通等原因,媽媽分泌的乳汁會不夠寶寶吃。通常這個時候,不少媽媽都會采用混合喂養(yǎng)的方式。但是混合喂養(yǎng)寶寶,有兩個原則一定要堅守,媽媽們,謹記了!
新生兒混合喂養(yǎng)原則一:母乳奶粉混合喂
不要一頓既吃母乳又喝牛奶,這樣是不妥的。一頓喂母乳就全部喂母乳,即使沒吃飽,也不要馬上喂牛奶,下一次喂奶時間可以提前。
如果上一頓沒有喂飽母乳,下一頓一定要喂牛奶;如果上一頓寶寶吃得很飽,到下一頓喂奶時間了,媽媽感覺到乳房很脹,擠一下奶,也比較多,這一頓仍然喂母乳。
這是因為,母乳不能攢,如果奶受憋了,就會減少乳汁的分泌,母乳是吃得越空,分泌得就越多。所以,不要攢母乳,有了就喂,慢慢或許就夠寶寶吃了。
新生兒混合喂養(yǎng)原則二:母乳喂養(yǎng)堅持到底
混合喂養(yǎng)最容易發(fā)生的情況就是放棄母乳喂養(yǎng)。母乳喂養(yǎng),不單單對母嬰身體有好處,還對心理健康有極大的益處,母乳喂養(yǎng)可以使孩子獲得極大的母愛。況且,有的產婦奶下得比較晚,但隨著產后身體的恢復,乳量可能會不斷增加,如果放棄了,就等于放棄了寶寶吃母乳的希望。不要遇到挫折就氣餒,希望媽媽自信,您能夠用自己的乳汁哺育可愛寶寶。
添加牛奶的具體方法:
以2~3個月寶寶為例。先準備150毫升,如果一次都喝了,好像還不飽,下次就沖180毫升,但最多不要超過180毫升。如果吃不了,再減下去。如果一次喝得過多,就會影響下次母乳喂養(yǎng),也會使寶寶消化不良。如果寶寶不再半夜哭了,或者不再鬧人了,體重每天增長30克以上,或一周增加200克以上了,就可以一直加下去。
如果寶寶仍然餓得哭,夜里醒來的次數增加,體重增長不理想,可以一天加2次或者3次,但不要過量,過量添加奶粉,會影響母乳攝入,請別忘了,母乳是6月以內寶寶的最佳食品。
關愛準媽媽,從健康飲食開始。吃魚有講究,安全營養(yǎng)兩不誤!
?深海魚類是首選
準媽媽吃魚,首選深海魚類,如鮭魚、鯖魚和鯊魚等,這些魚類富含營養(yǎng),是孕婦的佳品。
?蒸或燉是最佳選擇
為了保留魚的營養(yǎng),準媽媽吃魚時,烹調方式要選對,蒸或燉是最佳選擇,這樣可以保證魚的營養(yǎng)不流失。
?切勿勉強
如果準媽媽對魚類過敏,切勿勉強,身體舒適最重要,可以選擇其他富含營養(yǎng)的食物。
?避免攝入魚油
孕婦吃魚時,最好避免攝入魚油,以免影響凝血功能,過多攝入可能增加出血風險。
?罐頭魚要少吃
準媽媽吃魚時,要少吃罐頭魚,因為其中水銀含量普遍超標,可能對胎寶寶腦部神經發(fā)育造成嚴重影響。
兩歲前,嘟嘟就跟他的名字一樣,肉眼可見地“胖”,身邊人都充滿愛意地叫他“小胖墩”。那時媽媽還以為,嘟嘟會一直胖下去,擔心他長不高,擔心他日后變成大胖子。
誰能想到,兩歲生日之后,嘟嘟就有了明顯變化。他對于吃的東西,好像突然沒有那么熱衷,飲食變化很明顯;再有就是很喜歡運動,每天晚餐之后,嘟嘟比媽媽還積極,嚷嚷著要出去玩耍。半年時間,嘟嘟不僅瘦了很多,而且個子也有明顯變化,突然間就成了“帥小伙”。
對于嘟嘟的變化,家人覺得是“長大了”的緣故。確實,兩歲的孩子,他們的自我意識在逐漸萌發(fā),有了主觀的思想,很多事情也不再需要父母的幫助。當然,除了身體的變化,孩子行為和思想的變化,也是極為明顯。
很多人說,兩歲是“狗都嫌”的年齡,孩子進入第一個叛逆期,總是給家長制造無數的麻煩。對于孩子的變化,大多數家長又驚喜又痛苦。喜的是,孩子終于長大,他們有了獨立的思想和能力;痛苦的是,孩子制造“麻煩”的本領升級,經常跟父母對著干。
可怕的兩歲,讓父母有喜有憂。但不管怎樣,都應該慶幸,孩子在逐漸長大。從現在開始,家長就要重視孩子的教育,正是性格和行為習慣養(yǎng)成的黃金時期。而且,在教育途中,家長會感受到不同的樂趣,因為兩歲孩子就像“活寶”一樣,讓你又氣又笑。
飲食
兩歲開始,孩子的飲食可以逐漸向大人靠齊。之前,為了長身體,很多父母在添加輔食時,特別注意鹽分和糖的攝入。之后,家長可以適當讓孩子吃鹽,只要不超標,就不會增加孩子的身體身體負擔。糖要少吃,這樣可以避免他們牙齒損壞,同時還能避免孩子長胖。
睡覺習慣
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作息習慣,對孩子的身心 健康 極為有利。除了早睡早起之外,還需要養(yǎng)成午睡習慣,因為接下來就要考慮上幼兒園。若是孩子無法正常午睡,那么很難適應幼兒園生活,難免會被老師“批評”。
講衛(wèi)生
兩歲之后,孩子要學會獨立洗漱和獨立上廁所的習慣,再有就是飯后漱口,以及便后洗手的好習慣。看似很簡單的事情,但很多孩子都無法認真完成。單從 健康 角度來說,“病從口入”是特別可怕的事,只有養(yǎng)成講衛(wèi)生的好習慣,才能更好的遠離疾病。
表達能力
在社交過程中,表達能力占很大比例,教會孩子合理的表達,對于他的社交很有幫助。當然,表達包括多個部分,除了語言之外,還有肢體和 情感 等等。兩歲的孩子,他們的語言能力不是很強,家長要在生活中多鍛煉,尤其是通過溝通聊天的方式,促進他們的表達能力。
環(huán)境應變力
面對不同的環(huán)境,要教會孩子調整自己。多帶孩子外出玩耍,讓他接觸不同的環(huán)境,以及小朋友,可以促進孩子的情商發(fā)展。在陌生環(huán)境中,他會不斷地挖掘出自身的潛力,快速的適應。作為家長,應該多給與鼓勵,激發(fā)出孩子的自信,讓他保持樂觀心態(tài)。
接下來,孩子會經歷人生中的第一次分離,他們會走向不同的幼兒園,跟父母短暫的分開。如何才能讓孩子更好的適應呢?當然就是用擁有獨立能力。前面所提到的培養(yǎng)獨立上廁所、穿衣、午睡,以及社交能力,都是在為上幼兒園做準備。除此外,還需要鍛煉孩子的思想獨立,讓他們擁有獨立做決定的能力。
兩歲的孩子不愿受父母“擺布”,所以他們會有很多反駁的想法,這時家長要多給與尊重。試著給他們提供更多選擇,而不是單一的要求,這樣容易使孩子“妥協(xié)”。二選一或者是三選一,總好過“命令”。
做家務
作為家庭成員,孩子有義務幫助父母做家務,這也是培養(yǎng)他獨立的好方法。力所能及的事情,記得提醒孩子去完成,比如說倒垃圾、抹桌子等等。時間長了,就算沒有父母提醒,他也會養(yǎng)成愛勞動,愛干凈的好習慣。
多運動
多讓孩子運動,除了強身健體之外,還能培養(yǎng)他的獨立。因為在運動途中,孩子的行為會逐漸成熟,思想也在不斷進步。他會明白,很多事情要靠自己努力,不能單純地依賴他人。
兩歲開始,父母就要收起所謂的“溺愛”心理,把孩子當做“小大人”一樣看待。狠下心來,幫助孩子養(yǎng)成更多的好習慣,這將會成為他一生的財富。
教育兩歲的孩子,你還有哪些小妙招呢?不妨在評論區(qū)分享出來。
寶寶積食是兒科常見問題,也是家長們容易忽視的疾病。小兒積食會導致營養(yǎng)無法輸送到其他臟腑,滋養(yǎng)四肢百骸,引發(fā)小兒感冒發(fā)熱、反復咳嗽、過敏等疾病。以下是寶寶積食的5大信號,媽媽們要牢記。
?舌苔厚膩
胃氣攜帶多余食氣上升,表現為腐膩苔,舌苔厚膩,口中伴有酸腐臭味。
?大便異常
食物殘渣消化慢,形成干結或排出困難,還可能出現腹瀉。
?煩躁不寐
積食引起神志變化,如心煩、燥怒、睡眠不安,甚至哭鬧驚恐。
?面黃肌瘦
脾運下降,氣血生化不足,導致面黃肌瘦、皮膚粗糙、口唇色白。
?手足心熱
脾胃內傷,中氣不足,易生寒熱;另一方面陰火上沖,郁而生熱。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jiankang/24071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大姨媽最多推遲幾天
下一篇: 炔雌醇環(huán)丙孕酮片可以避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