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使用前用 75% 酒精消毒,如果家里沒有75% 酒精,也可以用高度白酒消毒,切忌不可放入熱水中消毒
1
此處最為方便
2
將體溫表的水銀端置于舌下
注意:①如進食
3、肛門內(nèi)測量法
。先用液體石蠟(也可用肥皂水)滑潤體溫計含水銀一端慢慢插入肛門3—4厘米(嬰兒1.25厘米,幼兒2.5厘米即可)
,家長用手捏住體溫表的上端,防止滑脫或折斷,3分鐘后取出肛溫適合各年齡層使用
以上三種方法測量后,正確讀取體溫計上的讀數(shù),轉(zhuǎn)動溫度表,直到可見到一條粗線為止
二
1、在測量體溫前影響實際體溫的因素(如飲開水或冷飲等)應避免。
2
3
4
5
6
7
、測量時間未滿就取出體溫計,需要重新進行測量,時間從頭開始計算;8
9、測量體溫前
10、在體溫計打碎以后
水銀體溫計可以有效監(jiān)控到我們的身體情況
三、打破體溫計解決方法
發(fā)燒的時候需要用溫度計測量體溫
如果你已經(jīng)打破了溫度計
一、如何收集水銀?
首先
,迅速將小孩和寵物帶離房間,注意不要踩在水銀上;不要用吸塵器、掃帚或抹布清理水銀;與水銀有接觸的衣服、鞋等留在泄露的房間內(nèi)。然后,在保持房間通風的情況下清理水銀;如果家里有塑料或者橡膠手套,戴上手套收集,不要使用其它手套;如果房間能調(diào)節(jié)溫度,盡量降低房間溫度。教科書的水銀泄露應對是撒硫磺
,或者用吸管吸到密封器皿中,然而家庭中不一定正好有這些物品。下面是普通家庭常有又可能派上用場的東西:硬一點的紙、膠帶、塑料袋、手電筒。如果沒有條件撒硫磺再收集,而水銀又位于瓷磚之類的硬平面上,那么可以用兩片紙片把能看到的水銀小球盡量聚集成一個大球,像鏟菜一樣將水銀球通過紙片挪到塑料袋中,密封塑料袋。如果水銀灑在地毯之類的粗糙平面上收集水銀時
,只能使用有平滑表面的物體接觸水銀。常見的錯誤清理工具除了抹布和吸塵器,還有棉簽和海綿,這些東西會讓水銀分散成更多更小的顆粒。水銀如果不與人體直接接觸,只是其氣態(tài)形式對人體有害,而且肺部對氣態(tài)水銀的吸收能力是皮膚對液態(tài)水銀吸收能力的幾十倍。而一定質(zhì)量的水銀形成的小球數(shù)目越多,則表面積越大,水銀氣體產(chǎn)生的速度越快;因此,在收集水銀時,盡量先讓水銀聚集在一起。二
、如何通風?將水銀泄露的房間跟其他房間隔離
,保持水銀泄露房間最好的通風條件,有可能的話將房間溫度升高。如果其他房間還有人居住,最好也保持良好的通風條件。家用溫度計的水銀含量是0.5g,對于一個面積80平方米、高2.5米的房間,一只溫度計的水銀完全揮發(fā)后,空氣中水銀量是2.5mg/m^3,是美國氣態(tài)水銀安全標準的100倍,因此收集液態(tài)水銀和通風這兩個步驟是必須的。EPA(美國的官方環(huán)境保護機構(gòu))推薦正確收集水銀后水銀顆粒越分散
三、如何處理水銀沾染物?
有條件的話
對于沾上水銀的衣服和鞋子,丟棄是一個選擇
四、水銀對人體的危害?
吸入少量的水銀會影響嬰幼兒和胎兒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
在日常生活中
總之,打破了家用水銀溫度計沒必要緊張
四、如何退燒
1.發(fā)汗退熱法
這是最常見的退熱方法
2.熱者寒之法
可用藥性寒涼的藥物來達到退熱的目的。這種方法主要適用于發(fā)熱而不惡寒的病人
。如見“四大”癥狀,即表現(xiàn)為高熱不退(大熱),汗出較多(大汗),口渴喜喝冷飲(大渴),脈象洪大而數(shù)(大脈)等癥狀,就是熱盛津傷證,此時不能用發(fā)汗退熱法3.通腑泄熱法
也叫做“釜底抽薪法”
,即用苦寒通便的藥物來達到退熱的目的。這種方法主要適用于高熱而有便秘的病人。甚至病人出現(xiàn)胡言亂語,舌苔黃糙起刺等癥狀。這時要用清熱的藥物同時配上通便的藥物,大便排下后,熱也就降下來。這就是通利大便,瀉下熱結(jié),使邪熱從下而去,可達到去火退熱之功,臨床上可以用防風通圣丸來治療。還可適當吃些西瓜或容易拉肚子的食物,但注意不要造成過度腹瀉。此外,按摩天樞、大腸俞、大橫、內(nèi)庭等穴位,也能起到通腑泄熱的功效。4.滋陰清熱法
即用滋陰的藥物來治療陰虛發(fā)熱的病癥。主要適用于由于陰虛而導致的胸口發(fā)熱,手腳心發(fā)熱
,伴有煩躁不適,夜間出汗等癥狀,多見于體型瘦弱的人,也常見于患有一些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結(jié)核、腫瘤等疾病。此時不能應用前面所講的方法,而應該滋陰清熱,可以用知柏地黃丸或大補陰丸來治療。還可按摩照海、太溪、涌泉、三陰交等穴位,多吃鮮藕、菱角、鴨梨等食物5.用物理降溫法
用溫水少許,毛巾一塊,白酒二兩,共放入盆中,用濕毛巾搽手心,腳心,腋窩,5分鐘一搽,連搽3-4次即可,然后量體溫,大于38再搽.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jiankang/24097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睡覺翻白眼,如何提高睡眠質(zhì)量
下一篇: 胚胎培養(yǎng)成囊胚成功率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