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斷腸草有什么功效與作用
斷腸草是一種毒性比較強的植物
,如果誤食斷腸草則會導(dǎo)致腸子發(fā)黑
,腹痛不止的情況
,“斷腸就是由此而來。但是斷腸草雖然不能食用
,但是可以外敷
,能夠治療很多疾病
。那斷腸草對人體有什么功效呢,可以治療什么疾病呢
?
祛風(fēng)濕
斷腸草是一類植物的總稱
,其中烏頭植物是其中一種
。其中含有的烏頭堿、次烏頭堿
,有散寒止痛的效果
,通常用來外敷,對風(fēng)濕病有很好的療效
。
止痛麻醉
斷腸草一般用其根塊部分
,有著鎮(zhèn)痙劑的作用
。其含有的烏頭堿在外用時能夠起到止痛和麻醉的效果,通常用來外敷
。其在醫(yī)學(xué)藥材上有很大的貢獻。
治療牛皮癬
斷腸草的根塊部分中含有的烏頭堿元素對于治療牛皮癬有一定幫助
,通常浸泡后用來涂抹傷口,此外《重要大辭典》有記錄
,斷腸草對于牛皮癬有過臨床治療
,可供參考。
殺蛆蟲
牛的體質(zhì)較好
,能夠抵御一些堿毒害物質(zhì)。當(dāng)牛的腸胃不適是可以吃一些斷腸草來清理牛腸道內(nèi)的寄生蟲
,從而保證牛的食欲和生長狀況。
禁止內(nèi)服
斷腸草其中含有的生物堿有劇毒
,對人體消化系統(tǒng)
、心肌系統(tǒng)和神經(jīng)系統(tǒng)損傷極大
,所以禁止內(nèi)服
。
斷腸草正確使用方法
1
,通常取其根部,放入容器內(nèi)搗爛
,涂抹在患有皮膚濕疹
、腳癬等癥狀的皮膚上
。
2,將斷腸草搗爛放入沸水中煎
,而后涂抹在傷口處
。
誤食搶救方法
1、民間搶救方法
鴨毛蘸花生油拭咽喉催吐
,吐后再灌服花生油1小杯
新鮮鴨血或鵝血1大碗灌服
鴨蛋3個
,取蛋清調(diào)花生油灌服
鮮馬尾松樹梢8條(去葉)
,韭菜(全草)1把,鋪地蜈蚣(馬鹿角)0.5~1兩
。共搗爛,沖水半碗
,取濾液服
蕹菜根、莖(去葉)1斤
,搗爛絞汁內(nèi)服
鮮積雪草搗爛拌茶油灌服
金銀花連葉搗爛榨汁拌紅糖灌服
。
2、先灌鵝血
據(jù)文獻記載
,當(dāng)年
神農(nóng)嘗百草,就是因為誤嘗斷腸草而死
。斷腸草主要分布在浙江、福建
、湖南
、廣東、廣西
、貴州
、云南等省份
,喜歡生長在向陽的地方。
一旦發(fā)現(xiàn)類似情況
,就應(yīng)及時就診
,如果時間緊迫
,可以先給誤服鉤吻者灌一些鵝血、鴨血
、羊血
,這在臨床上已經(jīng)證明有一定的療效。對于鉤吻中毒的治療還沒有什么特效療法
,只有一些常規(guī)的洗胃
、導(dǎo)瀉
、利尿、活性炭吸附毒物等方法
。誤食斷腸草可能會導(dǎo)致腸子粘連
,腹痛不止
,至于斷腸草斷腸的說法畢竟還是傳說。
斷魂草是什么植物,有何藥物作用?
斷魂草實際是小說里的東西
現(xiàn)實中符合的一般叫鉤吻
鉤吻(Gelsemium elegans (Gardn. & Champ. ) Benth.),為馬錢科
、鉤吻屬常綠木質(zhì)藤本
,別名野葛
、胡蔓藤
、斷腸草
、朝陽草等
,小枝圓柱形
,幼時具縱棱
;除苞片邊緣和花梗幼時被毛外,全株均無毛
。葉片膜質(zhì)
,卵形、卵狀長圓形或卵狀披針形
,種子扁壓狀橢圓形或腎形
,邊緣具有不規(guī)則齒裂狀膜質(zhì)翅?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ㄆ?-11月
,果期7月至翌年3月
。主要功效:破積拔毒,祛瘀止痛
,殺蟲止癢。鎮(zhèn)痛
;鎮(zhèn)靜;抗炎
;散瞳
;抗腫瘤
;毒性。主治疥癩
,濕疹
,瘰疬
,癰腫,疔瘡
,跌打損傷,風(fēng)濕痹痛
,神經(jīng)痛。
主要毒性成分為鉤吻素子
、鉤吻素寅
、鉤吻素卯等
。其作用性質(zhì)與北美鉤吻中所含生物堿鉤吻素甲
、鉤吻素乙相似,但毒力稍遜
,鉤吻素寅對家兔之最小致死量為0.8mg/kg
。中毒之主要癥狀為呼吸麻痹
,輕者呼吸困難,重者死于呼吸停止
。致死量之鉤吻素乙使動物呼吸停止后
,心臟仍繼續(xù)跳動,呼吸之抑制并非中樞性
,去大腦或切斷
迷走神經(jīng)均不影響鉤吻素乙對呼吸的抑制。麻黃堿
、印防己毒素亦無顯著解救作用。另一方面
,對末梢性的神經(jīng)肌肉裝置
,并無直接麻痹作用
。鉤吻素乙對連神經(jīng)之離體膈肌
,能抑制并停止其節(jié)律收縮
,與在位膈肌之作用相同。呼吸停止后直接刺激膈神經(jīng)
,仍能引起膈肌收縮。此外
,在動物中毒后
,皆表現(xiàn)眼瞼下垂、垂頭
、腳軟
、全身肌肉虛弱,故推測其作用在脊髓運動神經(jīng)原之麻痹.
藥用
全株有大毒
,根、莖
、枝
、葉含有鉤吻堿甲
、乙
、丙
、丁
、寅
、卯、戊
、辰等8種生物堿。供藥用
,有消腫止痛、拔毒殺蟲之效
。[1]
功能主治:祛風(fēng)攻毒
;散結(jié)消腫;止痛
。主疥癩
;濕疹
;瘰疬
;癰腫;疔瘡
;跌打損傷;風(fēng)濕痹痛
;神經(jīng)痛。
藥理作用:根
、莖
、葉三部分均有劇毒。對于大茶藥和北美大茶藥之化學(xué)與藥理
,卅年代我國學(xué)者有較詳盡的研究。鉤吻素甲對小鼠有鎮(zhèn)痛作用
,其有效劑量與中毒劑量相近。但也有報告
,如與阿斯匹林合用則鎮(zhèn)痛作用增強,勝過單用時之效力
,并稱在臨床上也獲得較好效果
,推薦的劑量
,阿斯匹林為300-500mg
,鉤吻素甲為0.5-2mg
。鉤吻素乙對循環(huán)系統(tǒng)無顯著作用
。對離體蛙心有抑制作用,此可被氯化鋇
、腎上腺素所拮抗
,但阿托品無效
。小量時引起脈搏加速,乃由于選走張力之降低
,此時血壓可仍無明顯變化
;大量時則抑制心臟而招致血壓下降,降壓主要由于心臟之抑制
,部分也由于血管運動中樞興奮性的下降;中毒量可引起心室顫動
。鉤吻素甲能阻斷電刺激心迷走神經(jīng)或注射乙酰膽堿引起之降壓反應(yīng)
。它有微弱的5-羥色胺樣作用,能加強腎上腺素的升壓作用
。對犬、兔小腸及子宮
,小量略興奮,大量抑制
,乃對平滑肌的直接作用
。國產(chǎn)鉤吻對平滑肌亦呈抑制作用,并與乙酰膽堿
、氯化鋇相拮抗。鉤吻素甲無箭毒樣作用
,不麻痹神經(jīng)節(jié),亦無中樞鎮(zhèn)靜作用
。國產(chǎn)鉤吻與鉤吻素甲有散大瞳孔的作用。臨床上有用鉤吻素甲治療神經(jīng)痛
,特別是三叉神經(jīng)痛
,也有用其酊劑治急性脊髓灰白質(zhì)炎
。由于其治療劑量與中毒劑量相距甚近
,故應(yīng)用時需十分小心
,嚴(yán)密觀察,特別是呼吸的情況
。局部可用于擴瞳
,但刺激性大,因而限制了它的應(yīng)用
斷腸草的介紹
斷腸草
,是葫蔓藤科植物葫蔓藤,一年生的藤本植物
。其主要的毒性物質(zhì)是葫蔓藤堿
。據(jù)記載,吃下后腸子會變黑粘連
,人會腹痛不止而死。一般的解毒方法是洗胃
,服碳灰,再用堿水和催吐劑
,洗胃后用綠豆、金銀花和甘草急煎后服用可解毒
。 斷腸草—還有一說是雷藤(《中藥大辭典〉)綠豆
、金銀花和甘草實際上是萬用解毒藥,同樣的還有荔枝蒂
、生豆?jié){等
。雷公騰生于山地林緣陰濕處
。分布于長江流域以南各地及西南地區(qū)。根秋季采
,葉夏季采
,花、果夏秋采
。 斷腸草在湘鄂贛地區(qū)的諸多區(qū)域又名為亡藤
,俗稱土農(nóng)藥
,是一種有毒的斷腸草
植物,人吞食后會中毒而亡
,因此叫亡藤
。葉綠色,藤呈褐紅色
,人食后腸胃難受似肝腸寸斷
,毒性發(fā)作后干渴難耐
,喝水只會加重毒性的在消化系統(tǒng)的蔓延
,若未能及時采取措施讓其嘔吐出來最終將延誤治療時機而身亡。藤蔓常延纏繞其他植株上
,有時候與茶樹伴生,春天時節(jié)亡藤突出新綠貌似茶樹葉片
,不注意間容易讓人誤采摘,因此春季采茶當(dāng)注意
。民間亦流傳著諸多關(guān)于亡藤的傳說故事
,流傳較多的是常有人患有皮膚怪病,全身流膿
,在無藥可救之際,試圖吞食亡藤葉以死了之
,然而食后卻不僅未死,反而治好了皮怪病
,這種以毒攻毒的故事只是傳說
,尚無科學(xué)依據(jù),切勿效之
。湘北地區(qū)還流傳著一段民謠:“青葉子
,紅棍子
,吃了困盒子”,這里“吃了困盒子”的意思就是吃后中毒身亡要進棺材的意思
,鄉(xiāng)間以此警兒童切勿誤食亡藤
。 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又名粉團花、斷腸草
。狼毒是多年生瑞香科草本植物
,根系發(fā)達
。初夏萌生
,6-7月間開花,耐旱力強
。在東北、內(nèi)蒙古、西北的草原上廣泛分布
,在退化草地上大量生長,狼毒有劇毒
,家畜一般不食, 但誤食后毒性很大
,各種家畜均可中毒。 傳說中的“斷腸草”
,中草藥名為“鉤吻”,又叫胡蔓藤
、大茶藥、野葛
、毒根
、山砒霜
。為馬錢科多年生常綠纏繞性木質(zhì)藤本植物
,長9~1 5尺,莖圓柱形
,光滑帶紫色
。葉對生
、有葉柄、卵狀披針形
,長1.5~3.5寸
,寬0.6~1.8寸
,全緣,兩面光滑
,折斷面邊緣很整齊
。夏季頂生或腋生喇叭形黃花,成三叉狀分枝聚散花序
,有香氣
。生于村旁
、路邊
、山坡草叢或灌木叢中
。藥用全草,全年可采
。
基本信息
【別名】 鉤吻、大茶藥
、大炮葉、黃花苦蔓
、黃猛菜 【來源】 馬錢科胡蔓藤屬植物胡蔓藤Gelsemium elegans (Gardn. et Champ.) Benth.
,以根、葉及全草入藥
。根全年可采,洗凈曬干
。葉、全草夏秋采集
,曬干
。 【性味歸經(jīng)】 苦
、辛
,溫。有大毒
。 【功能主治】 攻毒拔毒,散瘀止痛
,殺蟲止癢。外用治皮膚濕疹
,體癬
,腳癬,跌打損傷
,骨折
,痔瘡
,疔瘡,麻風(fēng)
。還可殺蛆蟲
、孑孓
。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
,鮮品搗爛敷患處,或煎水洗
。 【注意】 禁止內(nèi)服。 【備注】 本品含多種極毒的鉤吻堿
,誤食能致命
。中毒后引起暈眩
,咽
、腹劇痛
,口吐白沫
,瞳孔散大,下顎脫落
,肌肉無力,心臟及呼吸衰竭而死亡
。搶救方法:立即采取綜合治療
,早期要洗胃
,保溫
,人工呼吸
,使用興奮藥
。
民間搶救方法
·鴨毛蘸花生油拭咽喉催吐,吐后再灌服花生油1小杯
; ·新鮮鴨血或鵝血1大碗灌服; ·鴨蛋3個
,取蛋清調(diào)花生油灌服; ·鮮馬尾松樹梢8條(去葉)
,韭菜(全草)1把
,鋪地蜈蚣(馬鹿角)0.5~1兩。共搗爛
,沖水半碗
,取濾液服
; ·蕹菜根
、莖(去葉)1斤,搗爛絞汁內(nèi)服
; ·鮮積雪草搗爛拌茶油灌服; ·金銀花連葉搗爛榨汁拌紅糖灌服
。
外形描述
斷腸草
,外形和金銀花接近,是一種開出黃色小花
,結(jié)出豆莢形狀般的果實
,另一種開紫色小花。不過這兩種都很纖細
,莖只有鉛筆芯粗細、20多厘米高
,葉子細密而零碎
、小指甲大小,根部有一股臭味
。 [外記]4條腿的動物吃斷腸草茶水有清熱解毒作用
,不會中毒而死。這點有待考證
。
斷腸草與金銀花
斷腸草斷腸草又稱“胡蔓藤”,“大藥茶”
。是一種劇毒的中草藥,原植物為馬錢科植物鉤吻GelsemiumelegansBenth
。分布于廣西
、廣東、海南
、云南、貴州
、湖南、江西、浙江
、福建
、臺灣
、陜西
、甘肅;印度及東南亞各國
。為常綠木質(zhì)藤本植物。除苞片邊緣和花梗幼時被毛外
,全體無毛。嫩枝有縱棱
,常中空,表面較光滑
,黃綠、黃棕色
,具縱向皮孔;老莖有厚栓皮斷腸草
,表面淡黃
,黃棕色,斷面黃色
,木部可見放射狀紋理
,髓部圓點狀
。單葉對生;卵形
,卵狀長圓形
,卵狀披針形;長5~12cm
,寬2~6cm
;先端漸尖
、驟尖
;基部楔形
、近圓形
;全緣
;葉兩面光滑
,綠色
,下面色稍淺;葉柄長約1.2cm
。圓錐花序腋生或頂生;花冠黃色漏斗狀
;長1~2cm,先端5裂
;花萼5裂
。蒴果卵形、橢圓形
,長約1.5cm
,直徑0.6~1.0cm
,成熟時通常黑色,開裂
;未裂時具2條明顯縱槽
。花期5~11月
,果期7月~翌年3月
。無臭
,微苦。 金銀花中藥金銀花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japonicaThunb.的干燥花蕾或帶初開的花
。其莖葉也入藥
,稱“忍冬藤”。長期以來還把同屬植物紅腺忍冬L.hypoglaucaMiq.
、山銀花L.confusaDC.毛花柱忍冬L.dasystylaRehd.亦等同入藥
。 忍冬原植物為攀援狀灌木
。莖圓柱形,中空;嫩枝表面暗棕或灰棕色
,被柔毛和腺毛
,老枝表面棕褐色,老栓皮?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v向剝離呈薄條片狀,露出下方淺灰黃棕色的栓皮
。單葉對生
;卵圓形
、長卵形
、橢圓形
;長3~8cm
,寬1.5~5.5cm;全緣
;上面深綠色,下面色較淺
;嫩時兩面均被短柔毛
,老葉上面無毛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p生于總花梗頂端
,總花梗單生于上部葉腋;苞片葉狀
,卵形
,長達2cm;花冠二唇形
,長3~4cm
;花冠簡細長,上唇4淺裂
,下唇不裂,外面被柔毛和腺毛
,初開時白色
、稍帶紫色,2~3日后漸變金黃色;花萼筒無毛或疏被柔毛
,頂端5齒裂
。氣清香。漿果球形
,直徑約0.6cm
;成熟時黑色
。花期4~10月
,果期7~10月
。氣弱
。嫩莖、葉味淡
,老莖微苦
。全國大部分地區(qū)有分布。 紅腺忍冬與忍冬相似
。主要特點為:葉下面密被微毛和桔紅色或紫色腺毛
;萼筒無毛
;苞片細小。分布于華南
、華中
、華東、貴州
、臺灣
。 毛花柱忍冬與忍冬相似
。主要特點為:莖下部葉多為不規(guī)則羽狀3~5中裂
;萼筒無毛
;花冠外面被微柔毛或無
,里面密被短柔毛
,花柱被柔毛或無毛
;苞片極小
。分布于廣西
、廣東
。 山銀花與忍冬相似
。主要特點為:子房
、花萼筒、葉柄均被毛
;聚傘花序腋生或頂生
;苞片小
。分布于華南各省。 采取過程中注重的問題 嫩莖枝及葉是否有毛
,是重要鑒別點
,最好用便攜式放大鏡觀察
。金銀花由白變黃是個漸變過程,采集時不可能觀察到
。一般在同一植株上有黃與白兩種外形相同的花存在即可認定
。有時斷腸草與金銀花相互纏繞生長,則須仔細觀察辨清他們是否“一蒂雙花”
、花冠分裂的數(shù)目
,以及其他鑒別特征
。上述的花果期僅指大多數(shù)區(qū)域的表現(xiàn)
,由于我國地域遼闊
,小環(huán)境不同,可有一些出入
。例如
,在廣西少數(shù)地方曾發(fā)現(xiàn)12月份金銀花仍開放
。應(yīng)予注重
。由于斷腸草劇毒
,切不可用口嘗方法區(qū)別
,以免發(fā)生意外
。除了上述4種金銀花外
,各地習(xí)用的“金銀花”的品種很復(fù)雜
,斷腸草的形態(tài)也或多或少有些變化,采集之前最好充分查閱資料
,咨詢當(dāng)?shù)氐乃庌r(nóng)或鄉(xiāng)村醫(yī)生。 斷腸毒母是生長千年的母株
,其藤條光滑,帶有紫色
。長有對生的墨綠色厚葉
,葉面光滑,背面則面暗紅色
,其間開著一些喇叭形的小黃花藤粗葉厚,通體劇毒
。尤其是根部已成瘤狀,無須無毛
,無嗅無味
,但奇毒無比,只須浸入井水中一沾
,便可毒死一村人
。因此
,被列為中國十大毒藥之首。斷腸毒母如此劇毒
,但外用對疥癬
,濕疹
,癰疽
,毒疔瘡之類有奇效,這大概是以毒攻毒
。所以被譽為世上最危險的中藥。
。雷公藤 “斷腸草”非專指一種藥
,雷公藤也是斷腸草 “在傳統(tǒng)的中醫(yī)藥里面
,有很多異物同名的現(xiàn)象存在
。在古代
,人們往往把服用以后能對人體產(chǎn)生胃腸道強烈毒副反應(yīng)的草藥都叫做斷腸草
,據(jù)有資料可以查到的,‘?dāng)嗄c草’至少是10個以上中藥材或植物的名稱
,而非專指某一種藥?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敝袊嗅t(yī)科學(xué)院研究員郝近大做了以上的解釋和說明
。 郝近大研究員可以說是在國內(nèi)研究神農(nóng)和《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的藥學(xué)史專家,尤其是對于《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中所記載的藥物名實考證方面的造詣頗深
。 他另舉例告訴記者:在中醫(yī)臨床上比較常用的雷公藤,其別名也叫斷腸草
,但是它與鉤吻沒有任何的聯(lián)系,在植物分類上不是同一科屬
。 “雷公藤原植物屬于衛(wèi)矛科
,其毒性是比較大的,如誤服雷公藤嫩芽
、葉
、莖等也都會中毒
。其表現(xiàn)也為惡心、嘔吐
、腹痛
、腹瀉還會導(dǎo)致對消化道、心血管
、神經(jīng)系統(tǒng)及泌尿系統(tǒng)的直接損傷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此外,人們所熟知的中藥
,毛茛科的烏頭
、瑞香科狼毒、大戟科的大戟等
,在古代都因其具有明顯的毒性而有“斷腸草”的名稱,其原植物或生藥材若不加以嚴(yán)格的科學(xué)炮制
,而直接內(nèi)服的話,也都有可能導(dǎo)致人的生命危險
。
編輯本段揭開面紗
中醫(yī)藥博物館神農(nóng)草堂近日在廣州揭開面紗
,據(jù)傳能殺人于無形的斷腸草也出現(xiàn)在人們面前。神農(nóng)草堂有關(guān)人員告訴記者
,神農(nóng)嘗百草的時候,嘗的正是這種植物
。而另有專家指出,在傳統(tǒng)的中醫(yī)藥里
,人服用以后馬上有反應(yīng)的毒性很大的草藥都被叫做斷腸草
。 斷腸草
11月30日,中醫(yī)藥博物館——神農(nóng)草堂在廣州揭開面紗
。一株極富傳奇色彩的植物也展現(xiàn)在人們面前——它看似普通
,據(jù)傳卻能殺人于無形
。這便是人們所傳的“斷腸草”。 斷腸草究竟是一種怎樣的植物
?誤服了它是否真能斷腸
?記者采訪了多方專家,試圖揭開此傳奇植物的真面目
。斷腸草現(xiàn)身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