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瀉是生活中較為常見的疾病
1、腹瀉的原因有哪些
腹瀉屬中醫(yī)學(xué)“泄瀉”的范疇
,外感風(fēng)寒暑熱濕等邪氣,內(nèi)傷飲食情志或臟腑失調(diào)皆可致泄。外邪之中濕邪最為重要,內(nèi)傷中脾虛最為關(guān)鍵,脾虛濕盛乃泄瀉發(fā)生的關(guān)鍵病機,概括來說,腹瀉的誘因主要是寒濕,濕熱,脾虛,腎虛,食積所致,所以腹瀉艾灸哪里,可以根據(jù)導(dǎo)致腹瀉的原因選擇施灸穴位。2、寒濕泄瀉艾灸部位
主要癥狀:泄下清稀
,甚如水樣,腸鳴腹痛,脘悶食少,或兼惡寒艾灸穴位:患者仰臥屈位
艾灸作用:溫中除濕
療程:對于輕癥患者只需治療1-2次
3
、濕熱泄瀉艾灸部位主要癥狀:腹痛即瀉
,瀉下急迫,糞色黃褐穢臭,肛門灼熱,煩熱口渴,小便短黃,舌紅苔黃膩。艾灸穴位:患者仰臥屈位取天樞
,上巨虛,陰陵泉,水分,內(nèi)庭,公孫穴用艾條溫和灸或艾炷隔姜灸的方式施灸,每穴溫灸10分鐘,艾炷則每穴灸3-5壯,每日1次。。艾灸作用:清熱利濕,健脾止瀉
。療程:對于輕癥患者只需治療1-2次
,較重者或纏綿不愈者3-5次,直至腹瀉癥狀好轉(zhuǎn)。4
、傷食泄瀉艾灸部位主要癥狀:腹?jié)M脹痛,瀉后痛減
,噯腐酸臭,不思飲食,舌苔苔垢或厚膩。艾灸穴位:患者仰臥屈位取天樞
,上巨虛,陰陵泉,水分,中皖,梁丘穴用艾條溫和灸或艾炷隔姜灸的方式施灸艾灸作用:健脾消食
療程:對于輕癥患者只需治療1-2次
5、脾虛泄瀉艾灸部位
主要癥狀:大便溏薄
,夾有不消化食物,稍進(jìn)油膩則便次增多,脘痞食少,伴隨神疲乏力,面色萎黃,舌淡苔薄白。艾灸穴位:患者仰臥取神厥
,關(guān)元穴用艾條溫和灸或艾炷隔姜灸的方式施灸,俯臥取脾俞,胃俞,命門,腎俞穴用艾條溫和灸火艾炷隔姜灸的方式施灸,每穴溫灸10分鐘,艾炷則每穴灸3-5壯,每日1次;患者仰臥取雙側(cè)申脈穴,用艾條雀啄灸法施灸,每穴灸10分鐘,以局部溫?zé)岫蛔仆礊槎?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艾灸作用:健脾止瀉。
療程:對于輕癥患者只需治療1-2次
6
主要癥狀:晨起泄瀉,大便夾有不消化食物
艾灸穴位:患者仰臥
艾灸作用:補腎止瀉。
療程:對于輕癥患者只需治療1-2次
,較重者或纏綿不愈者3-5次7
1
2
3、大饑大飽不宜艾灸
4
5、艾灸前最好喝溫開水200-250毫升
6
7、有些人艾灸的時候
8、初次艾灸的人
9
腹瀉針灸是很好的方法,針灸有比較明顯的療效.最重要的是沒用藥物經(jīng)胃腸道代謝,肝臟解毒,不會加重胃腸道負(fù)擔(dān),沒有毒副作用,安全有效.
同時治療期間應(yīng)注意清淡飲食,忌食生冷,辛辣,油膩的食品,注意飲食衛(wèi)生.
一般的針灸的醫(yī)生會選取治療腹瀉針對性較強,主要的穴位如:神闕(肚臍)隔鹽或隔姜灸,天樞,大腸俞針刺
1,上巨虛,三陰交.然后根據(jù)不同的證型會配合不同的輔穴:比如:
2,大便清如水樣,腹痛,怕冷喜歡熱的食物,苔白滑,脈緩的屬寒濕,加用:脾俞,陰陵泉,常常針刺和灸法結(jié)合.
3,腹痛,大便黃臭,肛門灼熱,發(fā)熱,腹瀉后緩減,苔厚膩,脈滑屬濕熱,加用合谷,下巨虛,
4,泄瀉,腹痛,腸鳴,情緒不佳,喜歡嘆氣,舌紅,脈弦的屬肝氣郁結(jié),加用期門,太沖,
5,大便稀,有不消化的食物,腹部隱隱作痛,喜歡按,沒用力氣,舌淡,脈細(xì)的屬脾氣虛,加用脾俞,足三里
6,上述第5點癥狀加喜歡暖喜歡按,手腳冰冷的屬腎陽虛,加用腎俞,命門,關(guān)元溫灸.
另外輔助的治療還有
耳針耳穴療法:取大腸,小腸,腹,胃,脾,神門.每次取3~5穴.
最簡單的辦法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jiankang/5501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
上一篇:
春天怎么預(yù)防春困
下一篇:
嘴唇發(fā)黑和什么有關(guān)
,還特別癢一定要分清是汗皰疹還是手蘚!.png" alt="手出好多小水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