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耳草 Diercao
《生草藥性備要》為藤黃科植物地耳草(Hypericum japonicum Thunb.ex Murray)的干燥全草。主產(chǎn)于江西
性能:苦
、甘,涼。歸肝、膽經(jīng)。功效:利濕退黃、清熱解毒
、活血消腫應(yīng)用:1.黃疸。
本品苦涼
2.癰腫
。地耳草能清熱解毒而消癰腫。治肺癰
,可配魚腥草、薏苡仁、蘆根等同用;治乳癰,可與蒲公英合用;治腸癰,與敗醬草、冬瓜仁、紅藤等藥同用;若濕熱毒氣所致癰腫瘡毒,可單用地耳草搗爛外敷,或煎水內(nèi)服。3.跌打損傷
。地耳草能活血消腫,用治跌打損傷瘀腫疼痛
,單用或配骨碎補、乳香、沒藥等煎服,可同時用鮮品搗爛外敷。用法用量:煎服,15~30g
古籍摘要:1.《生草藥性備要》:“治酒病
2.《嶺南采藥錄》:“去硝
現(xiàn)代研究:1.化學(xué)成分:本品含槲皮苷、田基黃靈素
2.藥理作用:地耳草低濃度流浸膏對腸管有興奮作用
3.臨床研究:據(jù)報道
本文摘自《中藥學(xué)》
,由彭鑫博士工作室編輯整理提供。 關(guān)注彭博士微信(pengxinboshi),每天五分鐘?
本文來源:網(wǎng)絡(luò)
經(jīng)典為基
醫(yī)路漫漫,初心不忘
堅持雖難
- END -
回復(fù)“學(xué)習(xí)”兩個字即可加入
金線蓮介紹 金線蓮又叫金絲線、金耳環(huán)
性味:甘;涼
金線蓮生長環(huán)境 金線蓮性喜陰涼、潮濕
金線蓮分布于我國福建
、臺灣、廣東、廣西由于對生態(tài)環(huán)境要求嚴(yán)格
金線蓮只能生長在人跡罕至處于原始生態(tài)的深山老林內(nèi),需要特殊的大自然循環(huán)氣候
金線蓮的功效與作用
1
金線蓮具有涼血瀉火、消腫止痛的功效
而且金線蓮能提高皮膚末稍血管的擴張與收縮等運動性
2、治療青春痘、抗衰老
金線蓮具有涼血瀉火
而且金線蓮能提高皮膚末稍血管的擴張與收縮等運動性
3、治療支氣管炎、肺結(jié)核
金線蓮能增加身體的抵抗力
而且有緩解支氣管痙攣的功能,減少氣管內(nèi)粘膜的分泌
4、治療高血壓、腦中風(fēng)、心臟病
根據(jù)成功大學(xué)生物系麥教授研究指出
5、輔助治療癌癥
日本山田博士,于國際抗癌癥管制中心報告
而上海中醫(yī)學(xué)院阮教授也指出
下列九個在民間中
1
2、急慢性肝炎:金線蓮6克
3
4
5、毒蛇蛇咬傷:金線蓮鮮草3-6克
6、糖尿?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7、癲癰:金線蓮
8、體虛:金線蓮適量
9
金線蓮的食用方法
金線蓮?fù)岭u湯
功效:清熱涼血
材料:金線蓮干品6-8克
做法:金線蓮干品6-8克、土雞一只
金線蓮燉排骨
功效:主治咯血
材料:金線蓮(干品)6克
做法:金線蓮(干品)6克洗凈與250克豬排骨加水500克,加少量鹽
金線蓮甲魚湯
功效:這款湯有平肝火、降血壓
材料:甲魚一只2斤左右,金線蓮干品6克(或鮮品78克)
做法:甲魚一只
金線蓮排骨燉罐
功效:清熱滋陰
材料:金線蓮干品、排骨
做法:將6-8克金線蓮干品與250克豬排骨一同加水燉熟
金線蓮冰糖汁
功效:涼肺退火
材料:新鮮金線蓮50克
做法:將所有材料倒入果汁機攪碎過濾
金線蓮鮑魚湯
功效:金線蓮鮑魚湯是工作勞累者保健首選天然飲品
材料:金線蓮3克
做法:將金線蓮與鮑魚清洗干凈
金線蓮鴿子湯
功效:滋腎益氣
材料:金線蓮干品6克
做法:將金線蓮與鴿加入適量水中燉熟,加鹽調(diào)味
金線蓮燉鮑魚
功效:清熱
材料:金線蓮干品6克
做法:金線蓮干品6克洗凈與250克上排
金線蓮八角茶
功效:治療小兒驚風(fēng)特效。金線蓮對小兒高燒不退
材料:金線蓮3-9克
做法:金線蓮與八角加入適量水中 藥品名稱 1、中藥性能歌寒性的中藥有哪些,最好舉100味中藥·
寒水石
大青葉
野葡萄藤
知母
山豆根
桑白皮
黃芩
蛇莓
澤瀉
紫花地丁
代赭石
椿皮
山慈菇
梔子
桑葉
桑椹子
金果欖
四季青
水牛角
紫草
人中黃
人中白
青黛
青木香
車前子
金銀花
地鱉蟲
旱蓮草
黃連
烏骨藤
天竺黃
海金沙
龜板
貫眾
天葵子
夏枯草
槐花
浮海石
郁金
防已
地龍
珍珠母
黃柏
冬葵子
龍膽草
石決明
石膏
地骨皮
地膚子
生地
狗舌草
連翹
墓頭回
苦參
木蝴蝶
葶藶子
川楝子
木槿花
昆布
佛甲草
大黃
穿心蓮
牛子
射干
海蛤殼
海藻
蛤殼
白鮮皮
白茅根
馬齒莧
了哥王
豨薟草
蘆根
漏蘆
龍葵
三叉苦
馬尾連
筋骨草
瓜蔞
浙貝
海浮石
胖大海
肺形草
白頭翁
鱉甲
瞿麥
馬蘭
茜草
蒲公英
虎杖
桔梗
紅藤
通草
藤梨根
九頭獅子草
絡(luò)石藤
絞股藍
六月雪
地榆
穿山甲
馬鞭草
千里光
金錢草
天花粉
黃毛耳草
拳參
決明子
女貞子
甘草
雞骨草
益母草
雞矢藤
水紅花子
積雪草
水龍
黃藥子
黃草
連錢草
麥冬
桑枝
石韋
牡蠣
前胡
赤芍
大薊
余甘子
木芙蓉花
薺菜
豬殃殃
土貝母
升麻
半枝蓮
漆姑草
苦地膽
鐵莧
川貝
垂盆草
扁蓄
七葉一枝花
白芍
冰片
南沙參
香茶菜
魚腥草
側(cè)柏葉
敗醬草
蟬衣
白英
廣金錢草
苧麻根
一點紅
鉆地風(fēng)
北沙參
土牛膝
菊花
兒茶
土茯苓
八角蓮
谷精草
鉤藤
葛根
香茶菜
白花蛇舌草
白及
小薊
鳳尾草
獨一味
蟛蜞菊
臭梧桐
枳殼
茵陳
丹參
丹皮
竹茹
石見穿
地耳草
玉竹
冬凌草
金蕎麥
野菊花
十大功勞
鴨跖草
丁癸草
仙人掌
柴胡
水楊梅根單味中藥功效記憶口訣匯總
中藥主有幾性能
還有升降與浮沉,有毒無毒統(tǒng)而稱
2
四氣寒熱與溫涼,寒涼屬陰溫?zé)彡枺?br>
溫?zé)嵫a火助陽氣
寒涼清熱并瀉火,解毒助陰又抑陽,
寒者熱之熱者寒,治療大法此為綱。
3、五味歌
五味辛甘苦咸酸,治療作用不同焉,
辛行氣血主發(fā)散,甘和補中急能緩,
苦燥降泄能堅陰,咸能潤下且軟堅,
酸能固澀又收斂,淡滲利水要記全。
4、中藥七情歌
相使一藥助一藥,相須互用功效添,
相殺能制它藥毒,相畏毒性被制限,
相反增毒要記牢,相惡配伍功效減,
單行無須它藥配,七情配伍奧妙顯。
5、十八反歌
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蔞貝蘞及攻烏,
藻戟遂芫俱戰(zhàn)草,諸參辛芍叛藜蘆。
6、十九畏歌
硫黃原是火中精,樸硝一見便相爭,
水銀莫與砒霜見,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為上
丁香莫與郁金見,牙硝難合荊三棱
川烏草烏不順犀
官桂善能調(diào)冷氣,若逢石脂便相欺,
大凡修合看順逆,制藥配方莫相依。
7、中藥七情歌
相使一藥助一藥,相須互用功效添,
相殺能制它藥毒,相畏毒性被制限,
相反增毒要記牢,相惡配伍功效減,
單行無須它藥配,七情配伍奧妙顯。
8、妊娠服藥禁忌歌
斑蝥水蛭及虻蟲,烏頭附子配天雄,
野葛水銀并巴豆,牛膝薏苡與蜈蚣,
三棱芫花代赭麝,大戟蟬蛻黃雌雄,
牙硝芒硝牡丹桂,槐花牽牛皂角同,
半夏南星及通草,瞿麥干姜桃仁通,
硇砂干漆蟹爪甲,地膽茅根都失中。
9、六陳歌
枳殼陳皮半夏齊,麻黃狼毒及吳萸,
六般之藥宜陳久,入藥方知奏效奇。
10、解表藥
解表辛散肌表邪,性溫散寒涼散熱。
發(fā)散風(fēng)寒桂麻黃
蒼耳辛荑藁本羌
發(fā)散風(fēng)熱蟬薄荷,牛蒡桑菊蔓荊葛
柴胡升麻淡豆豉
麻黃發(fā)汗治傷寒
桂枝溫衛(wèi)善解肌
紫蘇散寒兼理氣
荊芥辛散肌表邪,感冒癢疹及出血
防風(fēng)辛散表里風(fēng)
羌活祛風(fēng)寒濕奇,外感頭疼上肢痹。
白芷通竅止額痛,燥濕止帶消癰膿。
細辛散寒通鼻竅,諸般寒痛肺飲消。
薄荷清利頭目咽,散熱透疹又疏肝。
牛蒡透疹散風(fēng)熱,解毒利咽療痄腮。
桑葉清肺兼平肝,風(fēng)熱燥咳目昏眩。
菊花疏散外感熱,明目平肝熱毒解。
柴胡解熱又疏肝,升舉陽氣治下陷。
葛根解肌治項強,透疹生津升清陽。
11
性寒清解虛實熱
清熱瀉火治氣熱
鴨跖蘆根密蒙葙,梔子花粉二竹葉
清熱燥濕連柏芩
清熱解毒銀花翹
青葉板藍黛貫眾,蕎麥紅藤敗醬草,
射干豆根穿心蓮
蚤拳慈姑土茯苓,熊膽漏蘆白蘞勃
綠豆鴉蛋四季青
清熱涼血生地玄
清虛熱藥地骨皮,銀柴胡連青蒿薇
石膏解肌清肺胃
知母清胃又潤肺
梔子瀉火除煩躁,涼血通淋衄疸瘥
夏枯草清肝散結(jié)
黃芩清肺除濕熱
黃連燥濕清心火,胃火痢疾瘡毒瘥
黃柏入腎主下焦
膽草燥濕瀉肝膽
銀花解毒散風(fēng)熱
連翹解毒散腫結(jié)
公英解毒消癰腫
板藍根涼血解毒,尤善治毒壅咽喉
魚腥草解毒排膿
射干解毒善祛痰
白頭翁解毒涼血,熱毒血痢效尤捷,
生地涼血養(yǎng)陰津
玄參涼血且滋陰,解毒散結(jié)功效真
丹皮涼血散瘀血
赤芍涼血兼清肝
青蒿透散陰分熱,除蒸解暑截瘧邪
地骨皮涼血退蒸
12
瀉下苦降通大腸
攻下硝黃番蘆薈
逐水遂芫牽商陸,巴豆千金子大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