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醫(yī)經方中醫(yī)經方精品微信號
四神針百會穴前后左右各旁開1.5。
主治:智力低下
、癡呆、頭痛,頭暈。智三針神庭穴為第一針,左右兩本穴神為第二
、第三針。神庭,在頭部,當前發(fā)際正中直上0.5寸。本神,在頭部,當前發(fā)際上0.5寸的神庭與頭維穴連線的內三分之二與外三分之一的交點處。主治:智力低下,精神障礙。舌三針以拇指一
顳三針耳尖直上發(fā)際上二寸為第一針
,在第一針水平向前后各旁開一寸為第二、第三針。主治:腦血管意外后遺癥,腦外傷所致的半身不遂、口眼、窩斜,腦動脈硬化,耳鳴、耳聾,偏頭痛,帕金森氏病、腦萎縮,老年性癡呆。定神針印堂上0.5寸為定神1針
,左陽白上0.5寸為定神Ⅱ針,右陽白上0.5寸為定神Ⅲ針。主治:注意力不集中、斜視、前額頭痛、眼球震顫暈痛針為四神針+印堂
面肌針1、眼瞼痙攣:四白
叉三針為太陽、下關
面癱針1
突三針水突
眼三針眼Ⅰ在晴明穴上一分。眼Ⅱ在瞳孔直下
鼻三針迎香
耳三針聽宮聽會完骨
手三針合谷、曲池
、外關。主治:上肢癱瘓、麻痹、疼痛、感覺障礙。針法:合谷、外關均直針0.8—1.2寸深。曲池直針1—1.2寸深。足三針足三里三陰交太沖。主治:下肢感覺或運動障礙
,下肢癱瘓、疼痛。針法:足三里三陰交直針1—1.5寸,太沖直針5—8分深。手智針內關神門勞宮
。主治:弱智兒童多動癥,動多靜少、癲癇足智針涌泉穴為第一針
肩三針肩髃穴為第一針
,同水平前方二寸為第二針,同水平后方二寸為第三針。主治:肩周炎,肩關節(jié)炎,上肢癱瘓,肩不能舉。針法:針尖與穴位成90°角、直刺0.8—1寸。注意不要過深以免刺中胸腔。膝三針膝眼、梁丘
、血海。主治:膝關節(jié)腫痛或無力、膝骨質增生。針法:直刺0.8—1.2寸?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腰三針腎俞、大腸俞
、委中。主治:腰痛、腰椎增生、腰肌勞損、性功能障礙、遺精頸三針天柱、百勞
背三針大杼、風門
、肺俞。主治:支氣管炎、哮喘、背痛。針法:向脊柱方向斜刺0.5—0.7寸。不能深刺,防傷內臟。踝三針解溪、太溪
、昆侖。主治:踝關節(jié)腫痛、活動障礙、足跟痛。針法:均直刺0.8—1寸深坐骨針坐骨點
、委中、昆侖。坐骨點俯臥位,在病者臀溝盡頭部痿三針上肢痿:曲池
脂三針內關
胃三針中脘、內關
腸三針天樞
膽三針日月、期門
尿三針關元
陽三針關元、氣海
陰三針關元
、歸來、三陰交主治:月經不調,不孕癥、盆腔炎。針法:關元、歸來直針0.8—1.2寸,三陰交直針1—1.5寸。閉三針十宣
、涌泉、人中主冶:中風脫三針百會
腦呆針四神針、人中
、涌泉主治:老年性癡呆。針法:四神針(見暈痛針),人中、涌泉(見閉三針)留針40~50分鐘,每8~10分鐘捻針一次,治療一次捻轉手法5~6次,每天一次,10次為一療程。肥三針中脘
、帶脈、足三里。主治:肥胖癥、尤以腹部肥大為佳。針法:足三里直刺1—1.5寸,帶脈針尖向臍,皮下橫刺3—3.5寸,中脘針尖向關元,沿皮下平刺2—3寸,進針后,每5~8分鐘捻針一次,治療一次捻針5~6次,留針30~40分鐘,每日一次,10次為一療程,亦可用電針。癇三針內關、申脈
、照海。主治:癲癇、足內翻、足外翻。針法:申脈、照海,直刺0.5—0.8寸。溫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類藥方、驗方等僅供參考學習
,不能作為處方,請勿盲目試用!如果您支持中醫(yī),請多多分享和轉發(fā)
,功德無量!▲ “識別”關注
《董氏奇穴視頻資料》免費下載
現在不養(yǎng)生,將來養(yǎng)醫(yī)生
。千萬別贏了事業(yè),輸了健康。關注我,學點老祖宗的養(yǎng)生知識,對您有益無害!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jiankang/9881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
上一篇:
八個穴位清“夏火”
下一篇:
,艾煙熏室到底能不能抵抗瘟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