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 >> 中醫(yī)基礎常識 >> 中醫(yī)基礎

      肥胖的辨證治療

      祝由網(wǎng) 2023-11-12 21:25:44

      肥胖是體內脂肪尤其是甘油三酯(三酰甘油)積聚過多而導致的一種狀態(tài)。通常由于食物攝入過多或機體代謝的改變而導致體內脂肪積聚過多

      ,造成體重過度增長
      ,并引起人體病理生理的改變
      ,肥胖可能導致高血糖
      、高血脂
      、高血壓等并發(fā)癥
      ,因此肥胖應積極治療
      。同時
      ,對于繼發(fā)性肥胖,如皮質醇增多癥
      、下丘腦性肥胖
      、多囊卵巢綜合征、甲狀腺功能減退
      、胰島素瘤等
      ,必須針對原發(fā)病治療。現(xiàn)介紹中醫(yī)分型辨治肥胖癥的經(jīng)驗

      脾腎兩虛型

      臨床表現(xiàn):神疲乏力,腰酸腿軟

      ,納少
      ,面浮肢腫,大便稀軟
      ,甚則形寒肢冷
      ,小便頻數(shù),女子帶下清稀
      ,男子陽痿遺精
      ,舌胖質淡,邊有齒痕
      ,苔白或滑
      ,脈沉遲弱。

      治則:健脾補腎

      健脾補腎湯:黨參30克

      ,黃芪30克,黃精12克
      ,山藥20克
      ,山萸肉12克,澤瀉12克
      ,蓮子12克
      ,炒薏苡仁20克,芡實15克
      ,茯苓12克
      ,白術12克,制附子6克
      ,生姜3克
      ,白芍12克,山楂12克
      ,補骨脂15克
      ,沙苑子15克,甘草6克,水煎服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膳鋮④蛲琛⒀a腎丸口服

      脾虛肝郁型

      臨床表現(xiàn):精神抑郁

      ,胸悶腹脹,兩肋脹痛
      ,納呆便溏
      ,女子帶下,月經(jīng)不調
      ,舌苔白或白膩
      ,脈弦滑。

      治則:健脾化濕

      ,疏肝理氣

      舒肝健脾湯:香附12克,木香12克

      ,佛手12克
      ,黨參15克,茯苓12克
      ,蒼白術各12克
      ,厚樸12克,陳皮12克
      ,柴胡12克
      ,郁金10克,白芍15克
      ,枳殼15克
      ,山楂12克,澤瀉12克
      ,炙甘草10克
      ,水煎服?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膳涫娓瓮?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胃立康口服。

      濕熱內停型

      臨床表現(xiàn):頭身重困

      ,肢體浮腫
      ,胸悶腹脹,納呆脘痞
      ,渴不欲飲
      ,溲赤不利
      ,女子帶下黃稠,穢濁有味
      ,舌苔黃膩
      ,脈滑數(shù)。

      治法:清利濕熱

      清熱利濕湯:柴胡12克

      ,梔子12克,龍膽草12克
      ,茅根20克
      ,生薏苡仁20克,牛膝15克
      ,蒼術12克
      ,黃柏12克,茵陳20克
      ,虎杖15克,澤瀉12克
      ,茯苓15克
      ,草決明15克,甘草6克
      ,水煎服
      。可配熱炎寧
      、清濁丸口服

      脾虛濕盛型

      臨床表現(xiàn):形體肥胖,肢體困重

      ,少氣懶言
      ,倦怠乏力,嗜臥
      ,納呆嘔惡
      ,大便溏薄,甚則肢冷畏寒
      ,痰飲內停
      ,水濕泛溢,舌體胖大
      ,苔白膩
      ,質淡邊有齒痕,脈虛或弱

      治法:健脾除濕

      健脾湯:黨參20克

      ,山藥20克,蓮子15克
      ,白扁豆12克
      ,茯苓15克,白術12克
      ,炙甘草10克
      ,桂枝12克,澤瀉12克
      ,陳皮12克
      ,山楂15克,木香12克
      ,半夏12克
      。可配參術丸
      、五苓丸口服

      體會:肥胖癥涉及脾、胃

      、肝
      、腎等臟腑以及痰、濕
      、熱等邪氣
      ,總以祛濕化痰、健脾疏肝為法則
      ,辨證施治
      ,對癥用藥,方能取得良效

      本文地址:http://m.mcys1996.com/jichu/10484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 rel="prev"> 中醫(yī)辯證方法有哪些

      下一篇:

      相關文章
      這些都是毒藥,有毒中藥來查查看
      下面的這些中藥本身帶有毒性
      ,服用這些藥物時一定要多加小心,切不可擅自服用
      健脾祛濕中藥方10多種方法,調理脾胃治療食欲不振
      健脾祛濕中藥方10多種方法,調理脾胃治療食欲不振關于脾主運化
      ,本就喜燥惡濕,如果濕邪過重
      ,會導致運化失常
      ,主要表現(xiàn)為大便稀溏,腹?jié)M腹?jié)q
      ,不思飲食
      交媾陰莖痛的問診
      交媾陰莖痛是指同房時
      ,陰莖疼痛
      ,甚則牽引少腹作痛.本病發(fā)生的病因病機有以下方面:肝經(jīng)繞陰器,肝主筋
      ,房事時宗筋主事
      ,可因肝郁氣滯或寒凝肝脈,使肝之經(jīng)脈不利
      ,陰器脈絡失和而同房時陰莖疼痛
      何謂”四診法”
      中醫(yī)學歷經(jīng)數(shù)千年歷史的長河
      ,演變至今已形成了獨特的診斷方法
      ,中醫(yī)診斷方法可以概括為望診、聞診
      、問診和切診四個部分.這種診斷方法
      后世脈學的成就
      1
      、引古說為夸用脈學著作沿著《脈經(jīng)》的路線
      ,凡古代脈學中能為后世所用的都繼承到后世脈學中來了,有時限于獨取寸口法的形成
      ,亦予以變通發(fā)展的繼承
      。如《內經(jīng)》的四時脈本為弦
      、鉤、毛
      、石
      中醫(yī)診斷關鍵在五辨
      中醫(yī)學在長期的醫(yī)療實踐中,對疾病的認識選擇了病
      、證
      、癥的不同角度。在這三者中辨證是中醫(yī)診療體系的特色
      ,即證是治療的依據(jù)
      中醫(yī)脈象之滑脈
      滑脈亦是單因素并且有獨立意義的脈象之一,脈形流利